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变暖对高寒冻土区温室气体通量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哲 金艳霞 +9 位作者 孙建 邵新庆 王英典 赵新全 王文颖 谢惠春 张振华 张莉 杜岩功 周华坤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9-942,共14页
泛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有机碳、氮库。在气候变暖驱动下,高纬度或高海拔冻土融化加速,冻土活动层冻融格局改变,土壤有机质分解增加,成为全球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其对气候变化的“正反馈”效应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泛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有机碳、氮库。在气候变暖驱动下,高纬度或高海拔冻土融化加速,冻土活动层冻融格局改变,土壤有机质分解增加,成为全球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其对气候变化的“正反馈”效应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泛北极和青藏高原冻土区土壤CO_(2),CH_(4)和N_(2)O三种主要温室气体通量对冻土退化及冻融作用的响应特征和影响机制,探讨了高寒地区生态系统净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的相互关系,并简要提出了目前冻土区土壤碳排放和氮转化关键过程研究中需要加强的方面,旨在为继续深入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冻土碳氮循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泛北极 青藏高原 冻融作用 净温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尿短期储存氨释放与养分转化的抑制剂作用成效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哲 吕艳花 +4 位作者 杜岩功 张莉 周华坤 王英典 王文颖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
削减粪尿储存过程中氨(NH_(3))排放与氮素(N)损耗,是减少养殖业废弃物排放大气污染物和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举措。以青藏高原集约化养殖过程中新鲜牛粪尿混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向粪尿中添加脲酶抑制剂(正丁基硫代磷酸三胺,NBPT)、硝化抑... 削减粪尿储存过程中氨(NH_(3))排放与氮素(N)损耗,是减少养殖业废弃物排放大气污染物和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举措。以青藏高原集约化养殖过程中新鲜牛粪尿混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向粪尿中添加脲酶抑制剂(正丁基硫代磷酸三胺,NBPT)、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及明矾,测定不同抑制剂添加后短期储存过程中(22天)粪尿NH_(3)释放量及不同形态养分含量,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粪尿储存过程中NH_(3)排放和N转化的各因素效应。结果表明:(1)DMPP和明矾处理下NH_(3)累积排放量及氮素损失量均与对照组无差异,而NBPT处理比对照组NH_(3)累积排放量降低25.07%;(2)NBPT处理使粪尿短期储存过程中总有机氮含量平均值较对照增加43.86%,而铵态氮含量下降39.15%,同时粪尿C:N平均值比对照增加20.99%;(3)粪肥储存期间高含水量有利于削减NH_(3)排放,脲酶抑制剂通过降低总有机氮分解和C:N,进而减少铵态氮生产并降低粪尿短期储存中NH_(3)逸散。总之,脲酶抑制剂能够通过控制铵的生成有效减缓牛粪尿混合物储存过程中N的损耗和NH_(3)释放,而硝化抑制剂及明矾的最优施用条件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废弃物 氨挥发 氮损失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明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交度青海云杉细根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霍雅娜 关晋宏 +3 位作者 刘学琴 赵万林 李生冲 邓磊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8-595,共8页
为探究青海高寒区青海云杉细根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明确细根发育过程中微生物的贡献,以混交度为0、0.2、0.4、0.6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混交度对0~20、20~4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表面积、比... 为探究青海高寒区青海云杉细根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明确细根发育过程中微生物的贡献,以混交度为0、0.2、0.4、0.6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混交度对0~20、20~4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表面积、比根长、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分析细根形态指标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混交度为0.4的青海云杉林在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表面积、比根长均达到最大。在门水平上,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真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土壤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细菌Gp4与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真菌蜡壳菌属(Sebacina)、丝盖伞属(Inocybe)为土壤优势菌属。细根形态与微生物群落相关性显示,比根表面积、比根长与细菌ACE、Chao1、Shannon指数呈负相关。鞘氨醇单胞菌属(Spingomonas)与蜡壳菌属(Sebacina)是影响青海云杉细根生物量密度的关键因子,Gaiella与Membranomyces是影响青海云杉细根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表面积、比根长的关键因子。混交度为0.4的青海云杉林可以促进建群种群落细根生长,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未来该地区天然林经营应充分考虑混交度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避免外界活动对表层土壤及细根生长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寒区 青海云杉 混交度 细根 土壤微生物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