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通县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国强 祁正显 +1 位作者 左雪梅 刘淑萍 《青海农林科技》 2005年第1期24-25,28,共3页
大通县水源涵养林是大通地区、西宁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通过对大通县森林资源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来探讨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的重要性,阐述了水源涵养林建设内容,为政府部门制定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发展和综... 大通县水源涵养林是大通地区、西宁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通过对大通县森林资源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来探讨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的重要性,阐述了水源涵养林建设内容,为政府部门制定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大通县 大通地区 森林资源 综合利用 保护 西宁市 建设 政府部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岗冲乡黄土丘陵区最佳农林牧结构模式的研究
2
作者 刘国强 刘远光 左雪梅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B08期28-30,共3页
依据系统论的研究方法 ,提出了一种适宜大通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系统模式 ,并经过对系统的综合与优化 ,最终使本地区生态趋于稳定 ,农林牧结构合理 ,农民增收 ,经济效益达到最佳。
关键词 大通县 岗冲乡 黄土丘陵区 农业 林业 牧业 结构模式 小流域治理 系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通退耕还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世荣 李文忠 +2 位作者 李福源 赵万启 周心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254,共3页
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黄河上游退耕还林还草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以青海大通县为例,对天然云杉林、退耕林地、天然荒草地、天然灌丛等植被类型进行综合生态效益评价,与农田生态系统进行对比... 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黄河上游退耕还林还草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以青海大通县为例,对天然云杉林、退耕林地、天然荒草地、天然灌丛等植被类型进行综合生态效益评价,与农田生态系统进行对比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天然云杉林、退耕林地、天然灌丛等类型的生态效益指数均大于农田生态系统,其综合生态效益指数排列顺序为,天然云杉林>退耕林地>天然灌丛>农地>天然荒草地。这一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上游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 评价指标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沙棘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远光 陈永国 +2 位作者 陈海庆 夏传刚 刘国强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4期43-44,共2页
中国沙棘适应性强,生态效益好,但棘刺多,难采摘,果实小,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为满足沙棘资源建设对良种的需求,我们从1999年开始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引进齐棘、楚伊、橙色三种具有抗寒、抗病,少刺或无刺,果大、产量高的俄罗斯大果沙棘... 中国沙棘适应性强,生态效益好,但棘刺多,难采摘,果实小,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为满足沙棘资源建设对良种的需求,我们从1999年开始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引进齐棘、楚伊、橙色三种具有抗寒、抗病,少刺或无刺,果大、产量高的俄罗斯大果沙棘,采用沙棘常规育苗方法进行育苗试验,2年生苗种子园定植,均获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沙棘 引种试验 生态效益 产量 良种繁育 育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