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兰州百合中心芽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尹计成 张一平 +3 位作者 唐道城 唐楠 杨红峡 姚文周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2期86-91,共6页
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中心芽鳞茎为材料,利用不同生长调节剂GA3(0、50、100、150、200 mg/L)、NAA(0、50、100、150、200 mg/L)、6-BA(0、1、2、3、4 mg/L)、生根粉(GGR,0、1、2、3、4 mg/L)分别对切根和未切根的中... 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中心芽鳞茎为材料,利用不同生长调节剂GA3(0、50、100、150、200 mg/L)、NAA(0、50、100、150、200 mg/L)、6-BA(0、1、2、3、4 mg/L)、生根粉(GGR,0、1、2、3、4 mg/L)分别对切根和未切根的中心芽进行浸泡处理,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兰州百合鳞茎生长量、植株株高的影响,分析最适兰州百合中心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结果表明,利用兰州百合中心芽进行繁殖时,不需要进行繁琐的切根处理,使用低浓度GA3处理中心芽有利于植株及鳞茎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中心芽繁殖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评价郁金香留床栽培的观赏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杨静 唐楠 +1 位作者 吕春娜 唐道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8-187,共10页
【目的】留床栽培是解决郁金香种球消耗性栽培的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郁金香品种在留床栽培后观赏价值的变化,筛选出适宜露地留床栽培的郁金香品种,为提高种球利用率、降低园林应用成本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对荷兰引进的36个... 【目的】留床栽培是解决郁金香种球消耗性栽培的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郁金香品种在留床栽培后观赏价值的变化,筛选出适宜露地留床栽培的郁金香品种,为提高种球利用率、降低园林应用成本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对荷兰引进的36个郁金香品种进行连续2年不采挖的留床栽培,测定株高、基生叶数、最长叶叶长、最短叶叶长、最长叶叶宽、最短叶叶宽、花径、花瓣长、花葶长、冠幅、叶面积、叶绿素等12个地上部表型性状,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留床栽培1年后36个品种的出苗率为16.51%~86.67%,出苗率下降7.14%~82.10%,其中17个品种的出苗率降幅小于40%。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评价观赏价值时优先考虑株高、基生叶数、最长叶叶长、最短叶叶长、最长叶叶宽、最短叶叶宽、花径、花葶、叶面积等9个性状的变化情况。根据主成分得分对36个品种进行排名,留床一年后排名有所提升的品种占总数的55.5%,排名退后的品种占总数的19.4%。结合出苗率、综合排名和表型性状的增减数目,共筛选出6个在留床栽培后观赏价值较高且稳定的品种:Yellow Pomponette、Negrita、Leen Van Der Mark、Christmas Marvel、Pink Pomponette、Parade。【结论】筛选出6个适宜在西宁地区或相似环境条件下进行露地留床栽培的郁金香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香 留地栽培 表型 主成分分析 观赏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序列的万寿菊SSR标记开发及应用
3
作者 郭俊伟 马雪璟 +2 位作者 陈利文 唐道城 唐楠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3-30,共8页
万寿菊(Tagetes erecta)是国内外广泛栽植的一年生草本花卉,具有重要的观赏、药用和经济价值。基于转录组测序结果挖掘万寿菊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位点信息,并对万寿菊属的2个品种、24个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 万寿菊(Tagetes erecta)是国内外广泛栽植的一年生草本花卉,具有重要的观赏、药用和经济价值。基于转录组测序结果挖掘万寿菊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位点信息,并对万寿菊属的2个品种、24个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共挖掘到10 182个SSR位点,出现频率为16.07%,平均6.15 kb出现1个SSR位点。SSR位点共出现259种基序重复类型,其中三核苷酸是主要重复类型(48.51%),其次是二核苷酸(27.05%),二核苷酸、三核苷酸的优势重复基元分别为AG/CT(37.22%)、ATC/ATG(28.63%)。筛选出10个多态性位点用于万寿菊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平均期望杂合度(He)、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61、0.364。26份万寿菊材料的平均Shannon息指数(Ⅰ)、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42、0.475,遗传距离介于0.027~0.913之间,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6份万寿菊材料在相似系数0.69处可分为两大类,其中花色相同的万寿菊属品种(系)聚为一类。综上,万寿菊转录组中SSR的出现频率较高、类型丰富、多态性高,为万寿菊种质资源鉴别与利用、遗传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提供了备用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为今后万寿菊核心种质的选择、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简单重复序列(SSR) 多态性引物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优化兰州百合鳞片埋培环境条件 被引量:6
4
作者 巨秀婷 梁银娟 +3 位作者 唐楠 唐道城 曹彩霞 刘高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92-1399,共8页
【目的】探究兰州百合鳞片基质埋培过程中不同鳞片层次、催培温度及基质湿度对埋培效果的影响,为兰州百合进行规模化快速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参数。【方法】以兰州百合鳞片为试验材料,选用L9(34)正交设计表进行不同催培温度、基质湿度、... 【目的】探究兰州百合鳞片基质埋培过程中不同鳞片层次、催培温度及基质湿度对埋培效果的影响,为兰州百合进行规模化快速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参数。【方法】以兰州百合鳞片为试验材料,选用L9(34)正交设计表进行不同催培温度、基质湿度、鳞片层次处理,以期明确兰州百合鳞片催培繁殖小鳞茎适宜的环境参数。通过催培过程中鳞片腐烂率、鳞片分化率、小鳞茎分化数、鳞片生根率、小鳞茎生根数及其横径(分级指标)等的观测与分析,探究基质埋培对不同层次鳞片形成小鳞茎的影响。【结果】催培初期,A1B3C3处理腐烂率最高,达18.67%,进入3周时,所有处理的平均腐烂率下降至1.33%。随着鳞片腐烂率下降,鳞片分化率开始逐渐上升,进入小鳞茎生长高峰期,各处理的鳞片分化率为44.16%~86.52%,A1B1C1处理在催培3周时小鳞茎分化数达最大值,为238.67个。除A1B3C3、A2B3C1和A3B3C2处理外,其余各处理的鳞片生根率为20.58%~63.92%。催培结束时,A1B2C2处理二级小鳞茎最多,达53粒/30片;A1B1C1处理的一级小鳞茎最多,为28粒/30片;A3B1C3处理只有三级小鳞茎,且小鳞茎数量仅10粒/30片。催培第3周是兰州百合鳞片埋培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鳞茎根系发育的初期。不同处理的催培环境均不同程度的影响着鳞片分化情况,综合各项指标的极差值大小,确定影响小鳞茎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其次为基质相对水含量,鳞片层次影响最小。9个处理中A1B1C1(外层鳞片+25℃+60%基质相对水含量)小鳞茎生长效果最佳,催培结束时鳞片腐烂率为0.33%、鳞片分化率为96.67%、小鳞茎分化数为231.67个、鳞片生根率89.67%、小鳞茎生根数为319.33条。【结论】兰州百合鳞片基质埋培过程中不同层次鳞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小鳞茎的质量和数量均不同,繁殖效率均有差异。鳞片基质埋培繁殖适宜的环境参数为外层鳞片+25℃+60%基质相对水含量,该技术参数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鳞片 基质培养 正交设计 小鳞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型性状和SSR标记的9份万寿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宋江琴 唐楠 +2 位作者 唐道城 丁圆圆 马洪强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1,19,共7页
基于9个形态学标记和11个SSR分子标记对9个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进行性状间主成分分析,材料间聚类分析,构建指纹图谱,并计算材料性状之间的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9个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各表型性状具有明显差异,株高、冠幅... 基于9个形态学标记和11个SSR分子标记对9个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进行性状间主成分分析,材料间聚类分析,构建指纹图谱,并计算材料性状之间的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9个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各表型性状具有明显差异,株高、冠幅、花朵数、一级分枝数、花径、千粒重和开花前期在品系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9个两用系的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为1.49。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因子主要包括株高、冠幅、一级分枝数、花朵数等性状,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3.348%。11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9个条带,其中27个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3.1%,每对SSR引物可扩增条带数2~4条,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2.45个。Shannon信息指数和PIC值分别为0.6613和0.353,表型及SSR标记显示9个材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两种聚类结果总体上具有一致性。3个SSR引物将9个两用系完全区分开来,并构建了供试材料的数字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简单重复序列标记 表型性状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兰州百合鳞片埋培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贾汝龙 唐楠 +2 位作者 巨秀婷 唐道城 吕春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80-1287,共8页
为了筛选出兰州百合鳞片埋培繁殖的最适温度和鳞片层次,解决兰州百合种源不足、繁育周期长的问题,该文以兰州百合鳞片为材料,采用温度(20、25、30℃)和鳞片层次(外层、中层、内层)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二因素对兰州百合鳞片埋... 为了筛选出兰州百合鳞片埋培繁殖的最适温度和鳞片层次,解决兰州百合种源不足、繁育周期长的问题,该文以兰州百合鳞片为材料,采用温度(20、25、30℃)和鳞片层次(外层、中层、内层)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二因素对兰州百合鳞片埋培繁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鳞片疑似发病率、分化率及小鳞茎分化数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温度处理及各鳞片层次对鳞片疑似发病率、分化率及小鳞茎分化数的影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1)温度越高,鳞片的疑似发病率越低,在埋培2周时,20℃处理下疑似发病率最高(38.67%),30℃处理下最低(10%);各层次鳞片的疑似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外层>中层>内层。(2)在25、30℃处理下,小鳞茎分化率最高,埋培结束(6周)时分别为91.33%、90.89%;中层及内层鳞片小鳞茎分化率极显著高于外层鳞片。(3)30℃处理下鳞片形成小鳞茎数最多,在埋培6周时达到每片2.00粒;同时中层及内层鳞片小鳞茎分化数显著高于外层鳞片。综上结果表明,兰州百合鳞片埋培繁殖以选用中层(3~4层)、内层(5~7层)鳞片在25~30℃条件下繁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鳞片 温度处理 基质埋培 小鳞茎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鳞片气培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胡雨萌 曹彩霞 +1 位作者 吕莉珍 巨秀婷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8期84-87,共4页
为明确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在气培过程中鳞片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分别采集不同的发病组织,利用组织分离法对发病组织进行分离及纯化、致病性测定,同时对分离物进行形态学鉴定及基于rDNA-ITS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为明确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在气培过程中鳞片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分别采集不同的发病组织,利用组织分离法对发病组织进行分离及纯化、致病性测定,同时对分离物进行形态学鉴定及基于rDNA-ITS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构建系统进化树明确致病菌种类。结果表明,经分离及纯化共获得真菌菌株18株,其中4株可引起兰州百合鳞片气培腐烂病,经形态学鉴定,4株菌株属于2类镰刀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富士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4株菌株在系统进化树中与镰刀菌属的多条序列聚集在一个大的树状分支上,其中1-A-11、10-A-2与尖孢镰刀菌的多条序列相似性在99%以上,菌株10-A-1、1-B-1与富士镰刀菌的多条序列相似性在99%以上。表明引起兰州百合在气培过程中鳞片发生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为尖孢镰刀菌和富士镰刀菌,2类镰刀菌的发病率分别是9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鳞片腐烂病 病原菌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