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HPLC-QTOF-MS探讨高原鼠兔棕色脂肪低氧环境代谢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薛华 何雨昕 +3 位作者 郭子旭 林凯歌 白振忠 曹学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4,共8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研究不同海拔下高原鼠兔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的内...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研究不同海拔下高原鼠兔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探讨BAT适应高原极端环境的代谢分子机制。方法:分别捕捉青海省果洛地区(4360 m)(MD组)和海北州门源地区(2900 m)(MY组)高原鼠兔各8只,利用UHPLC-QTOF-MS检测2组高原鼠兔BAT样本代谢产物,采用Simca软件对BAT代谢轮廓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结合t检验、火山图分析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代谢通路分析,构建气泡图。结果:PCA和OPLS-DA模式结果显示,2组BAT代谢组均表现出明显聚类型分布,这些代谢物参与体内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胆汁酸代谢等多种生命活动。其中,葡萄糖-6-磷酸、胆酸、ADP-核糖、腺苷、脱氧胞苷、L-苯丙氨酸等代谢物水平在MD组高原鼠兔BAT中明显上调(P<0.05);去甲肾上腺素、硬脂酸、尿素、鸟氨酸、丙硫氧嘧啶等代谢物水平明显下调(P<0.05)。富集通路分析发现BAT代谢与苯丙氨酸、磷酸戊糖途径、酪氨酸、色氨酸等代谢通路相关。结论:高原极端环境影响机体的能量相关代谢通路有效激活BAT非颤抖产热,促进机体脂肪组织分化与白色脂肪褐变,增加BAT比重,以此适应高原极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 高原低氧 高原鼠兔 棕色脂肪组织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调控低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何雨昕 薛华 +1 位作者 郭子旭 曹学锋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各型高原病的关键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可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其发病环节主要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各型高原病的关键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可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其发病环节主要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是构成肺动脉壁的主要细胞,其增殖肥大是HPH结构重塑的重要病理特征。因此,探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是肺血管结构重塑的核心研究领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通路己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信号通路之一,抑制G6PD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重塑可以逆转HPH。为了更清晰理解HPH发病机制与G6PD通路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G6PD调控低氧诱导的PASMCs代谢转变与增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HPH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代谢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内皮-间充质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玉香 马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4-808,共5页
低氧可引起肺血管持续性收缩和肺血管重构,进而引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严重时可导致右心衰竭。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是内皮细胞功能和表型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生物学过程,是... 低氧可引起肺血管持续性收缩和肺血管重构,进而引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严重时可导致右心衰竭。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是内皮细胞功能和表型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生物学过程,是肺血管重构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低氧可通过作用于炎症、转录因子、信号通路、环状RNA、微小RNA等机制诱导PH肺血管EndMT。本文综述了低氧诱导PH肺血管EndMT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抑制PH肺血管重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肺动脉高压 内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微粒和P-选择素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卓亚 杨发满 +4 位作者 周红梅 刘冀 汪元浚 李晓平 敬泽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3416-3421,共6页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慢性高原病(CMS)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其机制目前了解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寻找新的指标对CMS凝血功能异常给予评估和判断。目的探究CMS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微粒(TF-MPs)、P-选择素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慢性高原病(CMS)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其机制目前了解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寻找新的指标对CMS凝血功能异常给予评估和判断。目的探究CMS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微粒(TF-MPs)、P-选择素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入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CMS并深静脉血栓患者20例为CMS并血栓组(CMS+T组)、CMS患者40例为CMS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高原体检健康者28例为高原健康对照组(GY组),于运城市中心医院的平原体检健康者40例为平原健康对照组(PY组)。研究对象均为汉族男性。常规检测研究对象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比较PY组、GY组,CMS+T组、CMS组、GY组Hb、PLT、凝血功能(PT、APTT、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分析CMS患者TF-MPs、P-选择素、PLT、D-二聚体间的相关性及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并探究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预测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价值。结果 GY组Hb、P-选择素高于PY组(P<0.05);CMS+T组、CMS组Hb高于GY组,PLT低于GY组,PT、APTT长于GY组(P<0.05);CMS+T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CMS组、GY组(P<0.05);CMS组、CMS+T组TF-MPs、P-选择素高于GY组(P<0.05);CMS+T组TF-MPs、P-选择素高于CMS组(P<0.05)。CMS患者TF-MPs与P-选择素呈正相关(r=0.589,P<0.001),与PLT呈负相关(r=-0.451,P=0.008);P-选择素与PLT呈负相关(r=-0.44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OR=0.138,95%CI(0.026,0.735),P=0.020〕、TF-MPs〔OR=8.067,95%CI(1.660,39.200),P=0.010〕、P-选择素〔OR=8.236,95%CI(1.381,49.104),P=0.021〕是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预测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9、0.727、0.732,灵敏度分别为85.0%、45.0%、70.0%,特异度分别为92.5%、87.5%、75.0%。结论长期居住在高原可引起Hb升高和PLT降低,且CMS患者TF-MPs、P-选择素与PLT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关系,同时PT、TF-MPs、P-选择素是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预测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凝血功能 P选择素 静脉血栓形成 凝血酶 凝血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亚太地区高原医学会议
5
作者 格日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46-1346,共1页
由亚太地区高原医学协会(APSMM)主办,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2011第二届APSMM大会",将于2011年8月20日-23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大会将致力于为亚太地区从事高原医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及研究机构搭建学术、技术自由交流的... 由亚太地区高原医学协会(APSMM)主办,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2011第二届APSMM大会",将于2011年8月20日-23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大会将致力于为亚太地区从事高原医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及研究机构搭建学术、技术自由交流的平台,届时将有来自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尼泊尔、澳大利亚、韩国、瑞士等国家和国内的知名专家参加。会议以"环境、遗传与健康"为主题,重点讨论高原适应的遗传学机制,将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最新方法展开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亚太地区高原医学会议” 遗传学机制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娜 李占强 芦殿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种进行性、致命性疾病,肺动脉内皮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endothelial cells, PAECs)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PAECs是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在维持肺血管稳态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种进行性、致命性疾病,肺动脉内皮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endothelial cells, PAECs)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PAECs是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在维持肺血管稳态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PH发生的早期,PAECs出现损伤及凋亡的现象,而在PH发展的晚期,PAECs则呈现抗凋亡的特征。缺氧、炎症因子诱导的PAECs向间充质细胞的转化,也参与了PH的发病过程。PAECs的癌样代谢和线粒体功能障碍、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突变、表观遗传学改变和炎症,是导致PH患者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主要发病机制。新的靶向PAECs功能障碍的治疗措施,有望在未来治疗PH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内皮细胞 功能障碍 表型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程中低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颜然然 沈利娟 +2 位作者 林凯歌 格日力 白振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8,共8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病的慢性非传染性肝脏疾病,也是肝硬化肝癌的前期阶段,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高原低氧条件下机体各器官系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肝脏组织缺氧程度进一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病的慢性非传染性肝脏疾病,也是肝硬化肝癌的前期阶段,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高原低氧条件下机体各器官系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肝脏组织缺氧程度进一步加重,呈现出高原地区NAFLD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平原地区。目前NAFLD发病机制观点不一,而且高原低氧促进NAFLD进展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高原低氧对肝实质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的影响角度入手,整合、梳理相关研究报道,并探索高原低氧在NAFLD慢性病进展中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为NAFLD的预防、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LD 低氧 脂肪变性 炎症 纤维化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稳态在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耿玉梅 格日力 白振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26-333,共8页
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是机体暴露高原极端环境时发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综合征,也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右心衰竭甚至过早死亡,因此是危害高原居民及急进高原者健康的... 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是机体暴露高原极端环境时发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综合征,也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右心衰竭甚至过早死亡,因此是危害高原居民及急进高原者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包括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在内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尚缺乏用于干预、治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物。近年来研究显示,各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普遍存在铁缺乏现象,且铁一方面通过调控低氧诱导因子的活性,影响其靶基因表达;另一方面参与线粒体铁硫簇的生物合成,影响细胞活性氧生成,从而调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进展。更有趣的是,铁和低氧之间存在重要的分子对话机制。因此,铁稳态(iron homeostasis)可能参与和调节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同时调控铁代谢也有可能成为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潜在靶点。故本文就铁稳态、铁代谢紊乱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以及干预铁代谢调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机制予以简要综述,以期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稳态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肺血管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亚太地区高原医学会议
9
作者 格日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8-1198,共1页
由亚太地区高原医学协会(APSMM)主办,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2011第二届APSMM大会",将于2011年8月20日-23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大会将致力于为亚太地区从事高原医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及研究机构搭建学术、
关键词 “2011亚太地区高原医学会议” 高原医学 医疗救助 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M1 AChR调控GluA1和GluA2改善高原低氧引起的大鼠记忆损伤
10
作者 冯江鹏 黄灵泉 +3 位作者 杨全余 嘎琴 李生花 靳国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3-712,共10页
目的:探索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M1 AChR)能否调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1(GluA1)和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2(GluA2)的表达,从而参与高原低氧对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Control)、高原低氧组(Hypox... 目的:探索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M1 AChR)能否调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1(GluA1)和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2(GluA2)的表达,从而参与高原低氧对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Control)、高原低氧组(Hypoxia)和高原低氧+TAK-071组[Hypoxia+TAK-071,TAK-071为M1AChR激动剂]。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检测,大鼠海马CA1和CA3区M1 AChR、GluA1和GluA2的分布和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测定,大鼠海马中M1 AChR、GluA1、p-GluA1(Ser845)、GluA2和p-GluA2(Ser880)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进行测定,大鼠海马中M1 AChR、GluA1、GluA2、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型亚基2A(NR2A)、tau和β淀粉样蛋白(Aβ)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RT-qPCR进行测定。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高原低氧会使大鼠在定位导航试验中的逃避潜伏期时长明显增加,大鼠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TAK-071的干预能明显改善大鼠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因高原低氧而损伤的记忆状况;在海马CA1和CA3区,GluA1、GluA2与M1 AChR的表达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在海马组织中,GluA1、GluA2与其对应的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相同步,TAK-071的干预能逆转因高原低氧而改变的GluA1、GluA2与M1 AChR表达的相关关系。TAK-071的干预能显著降低(P<0.05)因高原低氧而升高的M1 AChR、GluA1、GluA2、NR2A、tau和Aβ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激活M1 AChR能通过调控GluA1和GluA2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改善高原低氧引起的大鼠记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学习和记忆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1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KⅡ在细胞钙稳态维持及心肌保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常荣 格日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是主要表达于心脏的一种多功能苏氨酸/丝氨酸蛋白激酶,通过磷酸化与Ca2+调节相关的蛋白影响心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及细胞钙稳态。在心肌缺血缺氧等病理条件下,心肌细胞钙离子循环出现异常,CaMKⅡ通过代...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是主要表达于心脏的一种多功能苏氨酸/丝氨酸蛋白激酶,通过磷酸化与Ca2+调节相关的蛋白影响心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及细胞钙稳态。在心肌缺血缺氧等病理条件下,心肌细胞钙离子循环出现异常,CaMKⅡ通过代偿性活性改变起到维持Ca2+稳态及心肌保护效应。深入了解CaMKⅡ对钙循环的调节、在间歇性高海拔缺氧介导的心脏保护及心肌细胞内酸中毒后心肌收缩力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钙稳态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房棘球绦虫亮氨酸氨基肽酶体外荧光底物酶活性检测方法
12
作者 陈嘉瑀 戴瑶 +7 位作者 王顺娟 肖杨 闫鑫宗 刘通 袁智浩 史凯丽 李润乐 汤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1,共9页
目的构建多房棘球绦虫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yl aminopeptidase,LAP)体外荧光酶活性检测方法,并与化学发色底物酶活性检测方法进行对比。方法确立荧光底物体外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反应条件,并通过分子对接、抑制率、精密度对比荧光底物L-亮氨... 目的构建多房棘球绦虫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yl aminopeptidase,LAP)体外荧光酶活性检测方法,并与化学发色底物酶活性检测方法进行对比。方法确立荧光底物体外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反应条件,并通过分子对接、抑制率、精密度对比荧光底物L-亮氨酸-7-氨基-4-甲基香豆素盐酸盐(Leu-AMC)与化学发色底物L-亮氨酸-4-硝基苯氨(Leu-pNA)之间的差异。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荧光底物Leu-AMC与蛋白的亲和力大于化学发色底物Leu-pNA。通过观察改变反应条件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确立荧光酶活性检测方法在反应温度为37℃、反应pH为9.0、蛋白浓度为800 nmol/L、反应时长60 min的情况下该检测方法反应效果明显。Leu-AMC在5μmol/L的底物浓度和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下有明显的反应效果和反应差异,通过加入不同抑制剂,荧光底物检测方法相较于化学发色底物检测方法存在组间差异。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以Leu-AMC为底物的多房棘球蚴亮氨酸氨基肽酶体外荧光酶活性检测方法,与化学发色底物相比该方法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LAP Leu-AMC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在骨质疏松与骨稳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晓霞 姚勇利 +1 位作者 蔡春梅 格日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403-408,共6页
骨骼对于支持肌肉和保护重要器官至关重要,也是钙和磷的储存池。骨骼是人体代谢最活跃的组织之一,其不断更新以适应健康所需。为了维持正常的骨骼相关细胞的生理功能,需要足够的氧气,因为有证据表明缺氧可能影响骨骼健康。低氧与骨质疏... 骨骼对于支持肌肉和保护重要器官至关重要,也是钙和磷的储存池。骨骼是人体代谢最活跃的组织之一,其不断更新以适应健康所需。为了维持正常的骨骼相关细胞的生理功能,需要足够的氧气,因为有证据表明缺氧可能影响骨骼健康。低氧与骨质疏松形成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近年热点研究话题。低氧在骨组织各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保持稳定等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深度参与骨重塑过程。本文在现有的相关文献报告基础上,对低氧与骨稳态、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骨质疏松 骨髓间充质细胞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醇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14
作者 王义文 白海军 +3 位作者 李占强 芦殿香 南星梅 杨占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9-580,共12页
目的探索参与调控药物成瘾易感小鼠强烈用药动机的神经环路,为药物成瘾的干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海洛因间歇性自身给药模型,根据用药形成期的获药次数、有效踏板数和累进比率给药断点数等参数,将用药小鼠分为易感、不易感及未习... 目的探索参与调控药物成瘾易感小鼠强烈用药动机的神经环路,为药物成瘾的干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海洛因间歇性自身给药模型,根据用药形成期的获药次数、有效踏板数和累进比率给药断点数等参数,将用药小鼠分为易感、不易感及未习得自身给药3种表型;在累进比率给药程序中,采用化学遗传学技术特异性干预眶额叶皮质(OFC)至背内侧纹状体(DMS)神经投射,检测对3种表型小鼠用药动机的影响。结果特异性抑制OFC-DMS神经环路可显著降低易感小鼠的累进比率给药断点数,而对不易感及未习得自身给药2种表型的小鼠无显著影响;相反,特异性激活此环路,易感小鼠的累进比率给药断点数显著增加,对不易感及未习得自身给药2种表型的小鼠无显著影响。结论OFC-DMS神经环路特异性参与了成瘾易感小鼠用药动机的调控,而对不易感和未习得自身给药的小鼠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用药动机 海洛因 眶额叶皮质 背内侧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在血管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冶怡 格日力 乌仁塔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26-1532,共7页
血小板是止、凝血与血栓形成过程中的核心成分。而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天然免疫细胞,是固有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二者胞膜或胞内的蛋白质和细胞因子极为丰富,通过受体介导的激活和释放易于对各种刺激作出快速反应。近年来,在... 血小板是止、凝血与血栓形成过程中的核心成分。而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天然免疫细胞,是固有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二者胞膜或胞内的蛋白质和细胞因子极为丰富,通过受体介导的激活和释放易于对各种刺激作出快速反应。近年来,在多种血管病变中观察到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同时激活,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静脉免疫性血栓形成,以及肺动脉高压,二者共同作用驱动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及免疫反应,继而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就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通过配/受体的相互激活在上述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冶怡 乌仁塔娜 +1 位作者 吴金春 格日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07-1912,共6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指由多种异源性疾病(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的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继而发展为右心衰竭甚至死亡。2018年第六届世界肺动脉高压大会(W...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指由多种异源性疾病(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的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继而发展为右心衰竭甚至死亡。2018年第六届世界肺动脉高压大会(World Symposium on Pulmonary Hypertension,WSPH)将PH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更新为:海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中性粒细胞 血管重塑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原鼠兔线粒体的适应特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康 曹雪锋 +3 位作者 张轶凡 噶琴 白振忠 格日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89-169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原鼠兔线粒体的适应特点。方法:根据捕捉地海拔不同将高原鼠兔分为海拔4 300 m组(玛多星星海,6只)和海拔2 900 m组(垃脊山南麓,6只),分别检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应用高分辨线粒体呼吸测定仪分别测定肝脏和骨骼肌线粒...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原鼠兔线粒体的适应特点。方法:根据捕捉地海拔不同将高原鼠兔分为海拔4 300 m组(玛多星星海,6只)和海拔2 900 m组(垃脊山南麓,6只),分别检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应用高分辨线粒体呼吸测定仪分别测定肝脏和骨骼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PHOS)和脂肪酸氧化(FAO)水平以及骨骼肌线粒体过氧化氢(H 2O 2)产生水平。结果: 4 300 m组高原鼠兔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2 900 m组( P<0.05 )。2 900 m组肝脏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的态4呼吸速率(CI-LEAK)、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的态3呼吸速率(CI-OXPHOS)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I的态 3 呼吸速率(CI+II-OXPHOS)、呼吸链复合物I+II的电子传递能力(CI+II-ETS)及呼吸链复合物II的电子传递能力(CII-ETS)均较4 300 m组高,但偶联率较4 300 m组低( P<0.05 )。2 900 m组骨骼肌线粒体的CI-LEAK、CI+II-OXPHOS和CI+II-ETS均较4 300 m组高。2 900 m组肝脏、骨骼肌以棕榈酸肉碱和苹果酸为底物的线粒体态4呼吸速率(FAO-LEAK)均较4 300 m组高。2 900 m组骨骼肌线粒体以棕榈酸肉碱为底物的脂肪酸代谢通路态3呼吸速率(FAO-OXPHOS)较4 300 m组高。在呼吸链复合物I的态4呼吸(LEAK)、呼吸链复合物I的态3呼吸(OXPHOS)、呼吸链复合体I+II的态3呼吸(OXPHOS*)及呼吸链复合体I+II的电子传递(ETS)过程中,2 900 m组的H 2O 2/O 2流量比值(ΔH 2O 2)均较4 300 m组低。结论:不同海拔高原鼠兔具有不同的线粒体适应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高原鼠兔 肝脏 骨骼肌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毛稼琦 马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0-757,共8页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表型转化是肺血管重塑的关键因素,抑制或逆转表型转化可以抑制肺血管重塑进程,进而控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疾病进展。研究发现,低氧可以通过引发超氧代谢导致细胞内氧化应激状态;通过激活细胞内外多条信号通...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表型转化是肺血管重塑的关键因素,抑制或逆转表型转化可以抑制肺血管重塑进程,进而控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疾病进展。研究发现,低氧可以通过引发超氧代谢导致细胞内氧化应激状态;通过激活细胞内外多条信号通路改变细胞表型标志蛋白的表达;通过调控非编码RNA进而影响细胞标志基因转录;通过诱导内皮细胞信号串扰降低收缩型细胞标志物的表达;通过诱导细胞过度自噬、产生内质网应激和诱导线粒体功能受损等多种途径引起PASMC稳态破坏,导致细胞表型转化。本文综述了上述关于低氧诱导PASMC表型转化的相关研究,为寻找抑制表型转化的靶点提供思路,为改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等肺血管重塑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低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肺动脉高压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晴晴 格日力 马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48-852,共5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以进行性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重构、右心室肥厚为特征,进而导致右心衰竭的疾病。目前治疗PH的方法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寻找新的治疗策略。近年来,有关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以进行性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重构、右心室肥厚为特征,进而导致右心衰竭的疾病。目前治疗PH的方法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寻找新的治疗策略。近年来,有关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对PH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相继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重视,成为PH细胞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MSC的旁分泌机制被认为起到一个重要的治疗作用。从MSC中分离出的外泌体(exosomes,EXO)具有抑制肺血管重构的潜力,被认为是治疗PH的一种新的潜在治疗方法。本文就MSC外泌体在PH治疗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做一综述,从而为MSC的EXO治疗PH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肺动脉高压中肺血管重构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盖祥云 赵恩麒 +4 位作者 何彦峰 李占强 赵悦孚 王金宇 李丰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12-1616,共5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高死亡率的疾病。各类PH具有相同特征: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抗凋亡和炎症导致的肺小血管的渐进性增厚,引发肺血管的重构和肺血管阻力增加,最终导致右心室...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高死亡率的疾病。各类PH具有相同特征: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抗凋亡和炎症导致的肺小血管的渐进性增厚,引发肺血管的重构和肺血管阻力增加,最终导致右心室肥厚、心衰、死亡。目前治疗PH的药物(L型钙通道阻滞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鸟苷酸环化酶激活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合成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主要通过松弛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不能根本治愈患者。因此,研发有效改善甚至逆转肺血管重构的药物,是治疗PH的关键。近年来,围绕肺血管重构开展的研究主要有:新的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成熟药物的改造;联合用药及剂型改造等;基于中医“肺胀”等理论,对中药制剂以及中药复方的药效评价;中药单体的研究;新靶点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构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化学药物 中药制剂及复方 中药单体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