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体外产气技术评价高原地区人工牧草营养价值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张楠楠
刘毅
牛建章
拜彬强
郝力壮
-
机构
青海大学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牦牛研究中心
-
出处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08-111,共4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项目编号:1-7)
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拔尖人才项目
+3 种基金
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项目编号:2019-ZZ-19)
青海省科协中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编号:2019QHSKXRCTJ01)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项目编号:2019QZKK0606)
青海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0-QNY-4)
-
文摘
试验研究高原地区人工牧草营养价值。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测定青海省农牧交错区种植的黑麦草、披碱草、冰草、大麦、全株玉米以及黑燕麦6种人工牧草的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体外发酵参数。结果显示,黑麦草、冰草钙(Ca)含量显著高于黑燕麦、全株玉米和大麦(P<0.05)。大麦的粗脂肪(EE)含量最高,全株玉米次之,两者均极显著高于其他人工牧草(P<0.01)。48h体外产气量(GP)与EE、粗蛋白(C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全株玉米和大麦的48hGP极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1)。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与牧草各常规营养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全株玉米的IVDMD极显著高于黑麦草、黑燕麦、披碱草和大麦(P<0.01)。研究表明,6种人工牧草中全株玉米的营养价值最好,饲草中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是影响饲草体外产气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
关键词
人工牧草
体外产气
营养价值
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
Keywords
artificial forage grass
gas production in vitro
nutritional value
in vitro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
-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
-
题名谷饲与草饲牦牛肉矿物质含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田小霞
郝力壮
徐焕
拜彬强
王洪谨
-
机构
青海大学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牦牛研究中心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0-23,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编号:2016YFD0500504)
牧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选题项目(项目编号:MKY-2019-06)
+3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项目编号:1_7)
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拔尖人才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前期项目)(项目编号:2012CB722906)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项目编号:2019QZKK0606)。
-
文摘
试验探究不同饲养方式(谷饲和草饲)对牦牛肉矿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采集草饲和谷饲牦牛的背阔肌、臂三头肌、腰大肌、背最长肌、臀股二头肌、半腱肌,比较分析6个部位的锌(Zn)、铁(Fe)、铜(Cu)、锰(Mn)、钙(Ca)、钾(K)、镁(Mg)、钠(Na)8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结果显示,同一饲养方式下,不同部位矿物质元素含量普遍差异较大。在谷饲条件下,背最长肌中各种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在草饲条件下,半腱肌中各种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不同饲养方式下牦牛肉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在谷饲条件下,牦牛各部位肌肉中Na含量比草饲条件下高,而Ca、Fe含量比草饲条件下低。研究表明,牦牛不同肌肉部位中矿物质含量差异较大,且不同饲养方式下同一部位矿物质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日粮是影响牦牛肉中矿物质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草饲牦牛
谷饲牦牛
肉
矿物质元素
-
Keywords
grass-fed yak
grain-fed yak
meat
mineral elements
-
分类号
S823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