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草地早熟禾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功能分析
1
作者 慕星宇 刘颖 +2 位作者 乔志梅 赵洪奎 鲍根生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4期43-54,共12页
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cv.Qinghai)是一种优质的多年生冷季生态草,被广泛应用于生态修复、城市绿化等领域。该研究利用PacBio Iso-Seq测序技术,对青海草地早熟禾进行了全长转录组测序,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功能注释。研究... 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cv.Qinghai)是一种优质的多年生冷季生态草,被广泛应用于生态修复、城市绿化等领域。该研究利用PacBio Iso-Seq测序技术,对青海草地早熟禾进行了全长转录组测序,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功能注释。研究共获得37613条全长转录本,其中95.24%的转录本在NR、GO、KEGG等数据库中得到了注释。功能注释结果显示,转录本主要与新陈代谢、信号传导等通路相关。此外,研究还预测了8750个转录因子,为进一步解析青海草地早熟禾产量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草地早熟禾 全长转录组 三代测序 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独脚金内酯对青海草地早熟禾根系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王君玲 刘颖 李林霞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2期50-58,共9页
独脚金内酯(SLs)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刺激寄生性植物种子的萌发及介导植物在逆境胁迫中的适应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独脚金内酯对植物根系生长的调控作用,文章以青海草地早熟禾为供试材料,用独脚金... 独脚金内酯(SLs)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刺激寄生性植物种子的萌发及介导植物在逆境胁迫中的适应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独脚金内酯对植物根系生长的调控作用,文章以青海草地早熟禾为供试材料,用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代替独脚金内酯,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0 mol/L、0.1 mol/L、0.5 mol/L、1 mol/L 4个浓度梯度,6 d和12 d 2个处理周期,通过根系扫描仪对青海草地早熟禾根系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处理周期的延长,GR24显著提高了青海草地早熟禾的总根长、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的平均直径和主根数,显著降低了其侧根长和侧根数,其中喷施12 d时,GR24对青海草地早熟禾根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2)同一周期,喷施0.1∼1 mol/L GR24对青海草地早熟禾根系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GR24的浓度为0.5 mol/L时,对其根部促生效果最好。该研究发现,施用0.5 mol/L的GR24溶液对青海草地早熟禾根部喷施12 d,对促进其根部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脚金内酯 青海草地早熟禾 GR24 根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寒牧区欧拉型后备母羊冷季适宜钙、磷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袁浩容 柴沙驼 +3 位作者 王迅 张晓卫 牛建章 孙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9,共10页
为研究高原牧区冷季低脂粗饲料供给下,欧拉型后备母羊的适宜钙、磷水平,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8~10月龄欧拉型后备母羊60只,体重为(39.73±2.34)kg,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5个重复,每只羊为1个重复,按组分栏。... 为研究高原牧区冷季低脂粗饲料供给下,欧拉型后备母羊的适宜钙、磷水平,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8~10月龄欧拉型后备母羊60只,体重为(39.73±2.34)kg,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5个重复,每只羊为1个重复,按组分栏。4个处理组,分别为A组(钙0.08%、磷0.23%)、B组(钙0.15%、磷0.27%)、C组(钙0.56%、磷0.48%)、D组(钙0.98%、磷0.70%),每个处理组饲喂一种精料。试验期共7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期60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精料补充料钙、磷水平增加,后备母羊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体尺指标、血清钙无显著变化,平均日增重接近100 g/d。同组不同时间进行分析,D组血清磷水平第70天较第40天低27.16%(P<0.05);A、D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出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变化(P<0.01);A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第40天较第1天高38.76%(P<0.01),第70天较第1天高23.74%(P<0.05);B组血清骨钙素水平第40天较第1天高27.26%(P<0.05),第70天较第1天高34.84%(P<0.01);C组血清骨钙素水平第40天较第1天高30.40%(P<0.05)。不同组在相同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第40天,血清磷水平,D组较B组高38.40%(P<0.05),D组较A组高67.56%(P<0.01),C组较A组高56.86%(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A组较B、C、D三组分别高36.54%、74.41%、127.27%(P<0.01),B组较D组高66.45%(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D组较A、B两组分别高97.66%、41.51%(P<0.01),C组较A组高34.36%(P<0.01);血清骨钙素水平,B、C高于A组21.30%、21.30%(P<0.05);第70天,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A组较C、D两组分别高27.51%、31.83%(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D组较A、B组高81.92%、49.71%(P<0.01);C组较B组高40.50%(P<0.05),较A组高70.75%(P<0.01);血清骨钙素水平,B组高于A组25.86%(P<0.01);血清降钙素水平,C、D组较B组高24.90%、23.56%(P<0.01)。综上所述,日粮不同钙、磷水平不能显著影响母羊的生长性能,也未对母羊血清钙水平产生显著影响,日粮提供钙4.06 g/d、磷2.08 g/d即可满足欧拉型后备母羊在冷季补饲所需,加入过量的钙、磷,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污染高原牧区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牧区 欧拉后备母羊 生长性能 精料补充料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静 董世魁 +10 位作者 赵珍珍 李帅 韩雨晖 沙威 沈豪 刘世梁 董全民 周华坤 土旦加 祁星民 王浩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2733-2741,共9页
本研究通过施加NH4NO3设置氮倍增试验[0、8、24、40、56、72 kg·(hm^2·a)^-1],探究氮沉降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经过连续两年施氮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功能群的重要值对氮添加的响应不同,禾本科和杂类草的响... 本研究通过施加NH4NO3设置氮倍增试验[0、8、24、40、56、72 kg·(hm^2·a)^-1],探究氮沉降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经过连续两年施氮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功能群的重要值对氮添加的响应不同,禾本科和杂类草的响应较为显著,莎草科和豆科无明显变化,在添加72 kg·(hm^2·a)^-1的植物群落中,禾本科的重要值显著高于低氮[8 kg·(hm^2·a)^-1]植物群落,杂类草重要值则显著降低(P<0.05),随施氮量增加植物群落优势种未发生改变,均为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与无氮添加的植物群落相比,添加72 kg·(hm^2·a)^-1的植物群落的Patrick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有所降低但不显著,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其他氮添加量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施氮处理下高寒草原群落稳定性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因此,短期氮添加会改变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其中高倍氮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为明显,进而影响高寒草原群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和播种量配置对‘青海’草地早熟禾产量和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华铣泽 刘颖 +1 位作者 马玉寿 王彦龙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20-2231,共12页
为明确行距和播种量对‘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Qinghai)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其饲草生产和种子生产的最佳种植行距和播种量。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分别设置4个不同行距和播种量为主副区,分析整个生育期不同处理... 为明确行距和播种量对‘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Qinghai)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其饲草生产和种子生产的最佳种植行距和播种量。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分别设置4个不同行距和播种量为主副区,分析整个生育期不同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叶氮含量和高度的变化;测定完熟期时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并进行考种和发芽试验,研究行距和播种量对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及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马营镇地区播种行距20 cm,播种量5 kg·hm^(-2),牧草干重产量和种子产量最高,分别达到7600 kg·hm^(-2)和1366 kg·hm^(-2),种子发芽指标的隶属函平均值综合排序也最高。行距影响植物生殖指标中的千粒重、亩穗数和穗粒数进而影响种子产量,种子产量贡献结果由大到小为亩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牧草产量受行距和播种量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叶绿素和叶氮含量随生育期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二者与净光合速率有显著的相关性;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极显著相关且受播种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播种量 光合速率 草产量 种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欧拉型妊娠母羊饲粮钙磷适宜水平的研究
6
作者 沈芳 袁浩容 +2 位作者 王迅 杨英魁 柴沙驼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0,共7页
为研究欧拉型母羊妊娠后期饲料中适宜的钙磷(Ca、P)水平,在青藏高原寒冷牧区粗饲料的条件下,试验选择60只2~3岁的欧拉型妊娠后期母羊,体重为(55.42±2.37)kg,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只)。根据Ca、P含量的不同,分别为A组(Ca 0.08%、P 0... 为研究欧拉型母羊妊娠后期饲料中适宜的钙磷(Ca、P)水平,在青藏高原寒冷牧区粗饲料的条件下,试验选择60只2~3岁的欧拉型妊娠后期母羊,体重为(55.42±2.37)kg,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只)。根据Ca、P含量的不同,分别为A组(Ca 0.08%、P 0.32%)、B组(Ca 0.18%、P 0.38%)、C组(Ca 0.59%、P 0.60%)、D组(Ca 1.01%、P 0.83%),每个处理组饲喂一种精料。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试验结果显示:随着饲粮中Ca、P水平的逐渐增加,母羊平均日增重(ADG)、排粪量、磷表观消化率、血清Ca等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同一处理组在各个时间段:血清甲状腺素,B、C两组在第30 d时显著高于第1 d和第60 d(P<0.05);生长激素,A、B两组第1 d显著高于第30 d、第60 d(P<0.05);不同的处理组在同一时间段:血清P,在第30 d和第60 d,C、D两组显著高于A处理组(P<0.05);血清甲状腺素,在第30 d时,A处理组显著低于B、C两组(P<0.05);生长激素,在第30 d和第60 d,C组显著高于A、B、D 3组(P<0.05)。综上所述,对于体重在55 kg左右的欧拉型妊娠后期母羊而言,日粮中适宜Ca、P水平分别为7.5 g/d、4.23 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后期母羊 高寒牧区 钙磷水平 精料补充料 激素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上游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与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敏 王晓丽 +3 位作者 马玉寿 王彦龙 秦金萍 董瑞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3,共10页
【目的】雅鲁藏布江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河流,研究雅鲁藏布江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对了解该区域的草地资源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海拔梯度对雅鲁藏布江上游高寒草甸植被特征进行调查,探讨不同海拔梯度下地上生物量和物... 【目的】雅鲁藏布江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河流,研究雅鲁藏布江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对了解该区域的草地资源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海拔梯度对雅鲁藏布江上游高寒草甸植被特征进行调查,探讨不同海拔梯度下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分布差异、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环境因子对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雅鲁藏布江上游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与海拔、气温和降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2)多物种样性指数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Shannon-Weiner指数(H)、Patrick指数(R)随海拔升高表现为下降趋势,而物种多样性与气温和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3)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之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Shannon-Weiner指数(H)对地上生物量的解释达到70%(P<0.01)。【结论】雅鲁藏布江上游高寒草甸的海拔与地上生物量无显著相关性,而与物种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为雅鲁藏布江上游流域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高寒草甸 地上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海拔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氮磷钾肥施用对‘青引1号’燕麦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起惠芳 刘文辉 +2 位作者 刘凯强 贾志锋 梁国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9-1060,共12页
探讨高寒地区氮、磷、钾肥及其施肥水平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 L.)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青藏高原高寒区燕麦饲草生产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青引1号’燕麦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N(0、30、45、60、75、90... 探讨高寒地区氮、磷、钾肥及其施肥水平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 L.)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青藏高原高寒区燕麦饲草生产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青引1号’燕麦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N(0、30、45、60、75、90、105 kg·hm^(-2))、P(0、15、30、45、60、75、90 kg·hm^(-2))和K(0、10、20、30、40、50、60 kg·hm^(-2))各7个水平,研究氮、磷、钾肥不同肥料水平对‘青引1号’燕麦饲草产量和根系发育的影响并获得最适施肥水平。结果表明,N、P和K肥的添加均显著提高了燕麦干草产量(P<0.05);N、P和K肥处理下分别以纯N 75 kg·hm^(-2)、P_(2)O_(5)60 kg·hm^(-2)和K_(2)O 40 kg·hm^(-2)下干草产量最高,分别达到31803.3 kg·hm^(-2)、29855.0 kg·hm^(-2)和28308.3 kg·hm^(-2)。K肥处理下,燕麦株高、分蘖数、茎粗、根量、根长和根数表现优于N和P肥处理;N肥促进了燕麦地上生物量的形成;P肥有利于燕麦地下根系发育,而K肥对燕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根系发育均影响较大;P、K单施量小于60 kg·hm^(-2)和40 kg·hm^(-2)时,其肥料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均优于N肥;而单施量高于60 kg·hm^(-2)时,N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表现最佳。利用TOPSIS模型对燕麦饲草生长和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N 75kg·hm^(-2)、P_(2)O_(5)60kg·hm^(-2)和K_(2)O40 kg·hm^(-2)为最适宜燕麦饲草的施肥模式组合。因此,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水平下,少量施肥时,P和K肥对干草产量增加的效果优于N肥,高量施肥时,N肥效果较优;相对于N和P肥,K肥具有协调燕麦地上和地下部分发育优势,青海地区少量施K肥能有效增加饲用燕麦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施肥 生物量 根系发育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修复措施与展望 被引量:4
9
作者 蔡宗程 吕亮雨 +4 位作者 刘青青 邢云飞 赫苗花 张海蓉 施建军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为了促进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实现农牧民增收,为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和修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现状,综述黑土滩退化草地修复措施,共同制定和实施修复计划,以及完善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管... 【目的】为了促进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实现农牧民增收,为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和修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现状,综述黑土滩退化草地修复措施,共同制定和实施修复计划,以及完善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管理与保护机制。【结果】黑土滩退化草地修复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高寒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与调控,与当地农牧民、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合作。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管理与保护机制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迁地保护等。【结论】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恢复草地健康,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黑土滩 人工恢复草地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泰勒虫亚端粒编码可变分泌蛋白家族部分基因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志 刘军龙 +3 位作者 张学勇 付永 朵红 郭志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环形泰勒虫作为一种转化型泰勒虫,可感染牛单核巨噬细胞,并使其发生转化。目前,仅知环形泰勒虫通过劫持宿主细胞信号通路完成转化,但其转化机制尚未阐明。环形泰勒虫亚端粒编码可变分泌蛋白(SVSP)家族作为环形泰勒虫基因组的最大多基因... 环形泰勒虫作为一种转化型泰勒虫,可感染牛单核巨噬细胞,并使其发生转化。目前,仅知环形泰勒虫通过劫持宿主细胞信号通路完成转化,但其转化机制尚未阐明。环形泰勒虫亚端粒编码可变分泌蛋白(SVSP)家族作为环形泰勒虫基因组的最大多基因家族,其在虫体-宿主相互作用中的功能尚不清楚。因此,本文通过对环形泰勒虫SVSP家族中部分基因的结构、表达特征、与宿主相互作用和可能发挥的功能进行总结,以期为环形泰勒虫-宿主相互作用机制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也为癌症基础生物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泰勒虫 转化 亚端粒编码可变分泌蛋白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屎肠球菌FDT2的分离鉴定及抑菌特性研究
11
作者 张晓勇 蓝伟 +10 位作者 王雅 劳健龙 李志 贾丹 孔祥颖 胡凯茵 温咏森 吕舒婷 陈曼 殷宏 李有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20-3029,共10页
【目的】从牦牛粪便中分离和鉴定屎肠球菌并进行体外抑菌特性研究,以期筛选出具有优良抑菌特性的益生菌。【方法】用MRS培养基从青海省健康牦牛粪便中分离肠球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后进行抑菌性研究。通过发酵过滤分离菌株上清... 【目的】从牦牛粪便中分离和鉴定屎肠球菌并进行体外抑菌特性研究,以期筛选出具有优良抑菌特性的益生菌。【方法】用MRS培养基从青海省健康牦牛粪便中分离肠球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后进行抑菌性研究。通过发酵过滤分离菌株上清液,采用打孔法观察其对应的抑菌效果,通过改变pH及加入过氧化氢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等方法来分析其抑菌物质,并探究温度和pH对菌株发酵上清液的影响。【结果】结合形态学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分离的2株菌(FDT2和D2)均为屎肠球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屎肠球菌FDT2对5株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K88和大肠杆菌ATCC 43888的抑菌性最强,而屎肠球菌D2对5株致病菌均无明显抑菌作用。通过排酸试验证明,屎肠球菌FDT2发酵上清液中起抑菌作用的不是酸性物质;通过加入过氧化氢酶试验证明了抑菌物质中有过氧化氢存在,且发挥部分的抑菌作用;加入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后其抑菌圈直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抑菌物质中包含细菌素,且在抑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屎肠球菌FDT2的抑菌能力有所降低,在100℃下仍有抑菌性,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随着pH的升高,屎肠球菌FDT2的抑菌活性逐渐下降,说明细菌素在酸性环境下活性较强。【结论】试验共分离到2株菌,其中屎肠球菌FDT2具有良好的抑菌特性,能分泌细菌素等抑菌物质,有必要对其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 鉴定 形态学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白草营养价值评定
12
作者 张力天 刘德梅 +2 位作者 刘炜 杨时海 马玉寿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3期14-23,共10页
为明确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不同组分的营养成分含量,该研究选择雅鲁藏布江中游白草分布区21个样地的白草,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对白草营养茎、生殖茎和全株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灰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 为明确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不同组分的营养成分含量,该研究选择雅鲁藏布江中游白草分布区21个样地的白草,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对白草营养茎、生殖茎和全株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灰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白草营养茎中,粗蛋白含量(12.11%)、粗脂肪含量(18.03 g/kg)和灰分含量(11.74%)最高;在白草生殖茎中,粗纤维(380.34 g/kg)含量最高。利用TOPSIS分析方法对雅鲁藏布江中游不同地区白草的养分含量进行筛选,日喀则市聂拉木县(Ci=0.61)、定结县(Ci=0.58)、定日县(Ci=0.57)、江孜县(Ci=0.56)、萨嘎县(Ci=0.54)得分最高。筛选出的5个白草能够为后续的牧草选育提供优异的种质资源,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缓解藏区牛羊饲草短缺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草 生殖茎 营养茎 营养价值 雅鲁藏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地区牧草供需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敏 王晓丽 +7 位作者 马玉寿 王彦龙 刘炜 何斌 秦金萍 董瑞珍 张力天 杨时海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32-2338,共7页
本研究采用供需计算公式分析日喀则地区牧草供给量和需求量,用供需差值计算法计算牧草供给缺口,同时据此预测未来10年日喀则地区的牧草需求量及缺口,以期为促进该地区牧草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19年,日喀则地区牧草供不应... 本研究采用供需计算公式分析日喀则地区牧草供给量和需求量,用供需差值计算法计算牧草供给缺口,同时据此预测未来10年日喀则地区的牧草需求量及缺口,以期为促进该地区牧草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19年,日喀则地区牧草供不应求,缺口较大,最大为222.87万t,最小为132.88万t。未来10年的牧草需求和缺口预测数据表明:日喀则牧草需求量维持在300~400万t之间,缺口虽呈逐年减小的趋势,但数值依然较大。因此,本研究从自然环境、制度政策、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为解决牧草供需矛盾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草食家畜 供需差值 羊单位标准日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盐碱地土壤离子特征及养分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松阳 王晓丽 +2 位作者 王彦龙 马玉寿 李世雄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6期36-40,共5页
为了解柴达木盆地盐碱地土壤离子及养分特征,以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哇玉农场试验区为例,对其盐分和养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盐分离子中,阴离子主要以Cl^-和SO_4^(2-)为主,阳离子主要以Na^+、Ca^(2+)为主,除... 为了解柴达木盆地盐碱地土壤离子及养分特征,以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哇玉农场试验区为例,对其盐分和养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盐分离子中,阴离子主要以Cl^-和SO_4^(2-)为主,阳离子主要以Na^+、Ca^(2+)为主,除SO_4^(2-)具有较弱变异外,其他离子都表现出中等变异,经土壤盐泽化分级为盐土。相关性分析表明氯化钠和氯化镁为该地区氯化物主要组成部分;土壤养分除全磷外都表现出中等变异。主成分分析表明,碱解氮、有机质、速效钾与第一主成分相关性较高,速效磷与第二主成分相关性较高。碱解氮、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是该地区土壤的特征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盐碱地 土壤盐分和养分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地区气候变化及补饲对牦牛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宇哲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4,共7页
通过研究青海玉树地区气候变化规律,确定牦牛适宜的补饲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牦牛生长性能测定和经济效益计算验证补饲效果,为放牧条件下牦牛的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从而减少牧民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玉树地区2013年气温、相对湿度... 通过研究青海玉树地区气候变化规律,确定牦牛适宜的补饲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牦牛生长性能测定和经济效益计算验证补饲效果,为放牧条件下牦牛的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从而减少牧民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玉树地区2013年气温、相对湿度和WCT指数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气温、相对湿度和WCT指数最高的月份为6~8月,最低的为12月和1月;2013年青海玉树地区牦牛有217d于冷应激,牦牛适宜的补饲阶段为10~12月和来年的1~4月;犊牦牛和青年牦牛在10~12月和来年的1~4月处于持续掉膘期,总增重分别为-17.51kg/头和-49.47kg/头;补饲可以使犊牦牛增重多增加37.66kg/头,增重率提高215.03%,获利多增加703.39元/头;使青年牦牛增重多增加81.39kg/头,增重率提高164.51%,获利多增加1590.21元/头。综上所述,合理的补饲可显著降低季节性冷暖交替对牦牛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提高牦牛的生长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气候变化 补饲阶段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柴达木盆地盐碱地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松阳 王晓丽 +5 位作者 马玉寿 李世雄 王彦龙 年勇 李林栖 景美玲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6期21-26,共6页
在柴达木盆地中度盐碱地上,对6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耐盐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评比试验,结果表明:各苜蓿品种覆膜种植当年出苗率均在80%以上,均能达到开花期;利用层次分析法对6个品种的地上性状、根系性状及干草产量指标进行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在柴达木盆地中度盐碱地上,对6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耐盐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评比试验,结果表明:各苜蓿品种覆膜种植当年出苗率均在80%以上,均能达到开花期;利用层次分析法对6个品种的地上性状、根系性状及干草产量指标进行生产性能综合评价及排序,中草6号和中苜1号综合得分较高,表现出了较好的生产性能,可以优先作为大面积种植推广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耐盐适应性 评比试验 生产性能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中、轻度盐碱地燕麦引种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彦龙 李世雄 +1 位作者 盛丽 王晓丽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第1期12-17,共6页
在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哇玉农场中、轻度盐碱地上对10个燕麦品种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0个燕麦品种在该地区均能完成生育期,生育天数在100~118天之间;盖度均达到90%以上;植株高度均在120cm以上,林纳株高最高,为157.0cm;地上植物... 在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哇玉农场中、轻度盐碱地上对10个燕麦品种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0个燕麦品种在该地区均能完成生育期,生育天数在100~118天之间;盖度均达到90%以上;植株高度均在120cm以上,林纳株高最高,为157.0cm;地上植物量加燕2号最高,为1148.3g/m2,最低的是青莜3号,为955.3g/m2;种子产量主要集中在300g/m2左右,林纳种子产量最高,为334.4g/m2,最低的是青莜3号,为246.4g/m2。10个燕麦品种在该地区总体长势较好,可作为柴达木盆地中、轻度盐碱地恢复与重建的优良草种和"先锋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中、轻度盐碱地 燕麦 引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对盐碱地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彦龙 杨晓霞 +2 位作者 王晓丽 李世雄 马玉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第5期6-10,共5页
在柴达木盆地盐碱地上对覆膜种植2年的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苜蓿人工草地可显著降低0~30cm耕层土壤全盐含量(P <0. 05),比对照降低了37. 33%;各层土壤p 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P <0. 05),0~30cm耕层土壤p H值... 在柴达木盆地盐碱地上对覆膜种植2年的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苜蓿人工草地可显著降低0~30cm耕层土壤全盐含量(P <0. 05),比对照降低了37. 33%;各层土壤p 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P <0. 05),0~30cm耕层土壤p H值比对照降低了5. 26%;0~30cm耕层土壤养分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 0. 05),且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 <0. 05),比对照增加了14. 21%;苜蓿人工草地土壤表层温度比对照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 0. 05),比对照提高了10. 61%;土壤表层湿度显著高于对照(P <0. 05),比对照增加了121. 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盐碱地 紫花苜蓿人工草地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播对高寒草甸生物量和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伟 徐成体 曾鹏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6期9-14,共6页
本试验以河南县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寒草甸进行长期的补播改良,系统的研究不同补播年限对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植物养分与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草甸补播禾本科植物可有效增加草地生产力,提高植物全氮的含量,促进... 本试验以河南县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寒草甸进行长期的补播改良,系统的研究不同补播年限对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植物养分与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草甸补播禾本科植物可有效增加草地生产力,提高植物全氮的含量,促进土壤全素及速效养分的积累。同时也表明土壤水分为本区域限制植物生长的主导因素,且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水分呈显著线性关系,土壤全氮、全磷含量次之。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结合主成分得分结果表明补播第2年的综合效果最佳。本结论可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科学改良及草地合理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地上生物量 植物养分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种披碱草属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勇 张永超 +1 位作者 魏小星 周改娥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6期16-23,共8页
试验选取18份来自不同地区的披碱草属(Elymus L.)种质材料进行抗旱性研究,对牧草苗期进行连续干旱,并测定干旱第0d,5d,10d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的含量,并运用Fuzzy数学中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判,... 试验选取18份来自不同地区的披碱草属(Elymus L.)种质材料进行抗旱性研究,对牧草苗期进行连续干旱,并测定干旱第0d,5d,10d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的含量,并运用Fuzzy数学中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判,比较18种材料的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连续干旱胁迫下,披碱草属各牧草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种间也具显著差异(P<0.05);而细胞膜透性、脯氨酸、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种间也具显著差异(P<0.05);经评定披碱草属18种牧草苗期抗旱性顺序为:I-1-1-21>I-1-5-63>09-202>I-1-17-5>09-037>5>I-1-5-39>I-1-5-67>I-1-1-26>09-050>3>2>I-1-5-44>4>I-1-5-37>I-1-1-35>I-1-5-12>I-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属牧草 抗旱性 细胞膜透性 可溶性糖 脯氨酸 丙二醛(MDA)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