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活寄生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骨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媛清 崔森 +2 位作者 马红梅 秦雅婧 李晓凤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3671-3674,共4页
目的:探究独活寄生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口服甲氨蝶呤片+艾拉莫德片,观... 目的:探究独活寄生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口服甲氨蝶呤片+艾拉莫德片,观察组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3个月。观察2组的疗效、血清细胞因子、活动能力评分、临床症状各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OPG、RANKL、IL-6、TNF-α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2组DAS28、HAQ评分、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双手握力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与对照组的2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2)。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艾拉莫德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OPG、RANKL水平,促进骨修复,并改善其活动能力和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艾拉莫德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免疫 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1及其可溶性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颖 苏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02-3405,共4页
目的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31及其可溶性制瘤素M受体(sOSMR)水平,探究两者在RA患者疾病活动期、缓解期变化,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关系,为进一步探讨RA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0例RA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 目的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31及其可溶性制瘤素M受体(sOSMR)水平,探究两者在RA患者疾病活动期、缓解期变化,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关系,为进一步探讨RA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0例RA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31、sOSMR水平。结果 (1)RA患者血清IL-3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水平在RA中度、高度活动组高于低度活动组及缓解组(均P<0.05);RA患者血清sOSM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RA各活动组及缓解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A组患者血清IL-31水平与RF、CDAI、ESR、CRP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IL-31可能参与RA疾病发生与发展,并与疾病活动相关,可作为疾病活动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31 可溶性制瘤素M受体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宋小莉 苏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4459-4463,4469,共6页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全血细胞分析中反映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指标,RDW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RDW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对目前RDW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全血细胞分析中反映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指标,RDW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RDW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对目前RDW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系统性血管炎、系统性硬化、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系统疾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Jo-1抗体综合征两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洁 苏娟 柴克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624-1628,共5页
抗Jo-1抗体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导致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延误病情,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本文报道了2例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并对抗Jo-1抗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抗Jo-1抗体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导致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延误病情,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本文报道了2例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并对抗Jo-1抗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Jo-1抗体综合征 症状和体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及微血管密度在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患者肌肉组织中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孔令爽 柴克霞 陈玉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为检测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患者骨骼肌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CP-3)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的水平,进一步探究DM/PM的发病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M/PM患者组及对照组肌肉组织中的MCP-3及MVD的水平。结果:MCP-3... 目的:为检测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患者骨骼肌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CP-3)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的水平,进一步探究DM/PM的发病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M/PM患者组及对照组肌肉组织中的MCP-3及MVD的水平。结果:MCP-3在DM组和PM组患者肌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DM组和PM组患者的肌肉组织中均可见CD34标记的微血管,且其MVD均高于对照组(P<0.001);MCP-3和MVD在DM/PM组患者肌肉组织中的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DM组和PM组患者肌肉组织中的MCP-3与MVD水平的相关性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5、0.634,P<0.05)。结论:提示DM/PM患者肌肉组织中可能都有新生血管的生成,MCP-3可能参与了DM/PM新生血管的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 CD34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肾炎患者血FIB、D-D、FDP水平变化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
6
作者 黄静蓉 苏娟 达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621-1622,共2页
目的:了解狼疮肾炎(LN)患者纤溶系统变化及其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对48例LN和45例健康人群的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LN组血浆D-D、FDP、FIB均明... 目的:了解狼疮肾炎(LN)患者纤溶系统变化及其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对48例LN和45例健康人群的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LN组血浆D-D、FDP、FIB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2)LN组D-D、FDP、FIB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r=0.514,P<0.01;r=0.388,P<0.01;r=0.321,P<0.05)。结论:LN患者存在凝血、纤溶异常,继发性纤溶可能参与肾损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狼疮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