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声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子宫内膜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状态的价值
1
作者 宋静 张晓兰 +2 位作者 金艳霞 莫自昊 陈晓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5-106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EC)患者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1月-2024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EC且在术前接受阴道超声检查的21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MSI-H型70例,微卫...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EC)患者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1月-2024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EC且在术前接受阴道超声检查的21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MSI-H型70例,微卫星低度不稳定/微卫星稳定(MSI-L/MSS)型147例。采用分层抽样法以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152例)和验证集(65例)。对每例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病灶分割、特征提取和筛选后,使用逻辑回归(LR)、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四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每个模型对于MSI-H状态的诊断效能,选择验证集中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者为最优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临床特征及常规超声征象进行筛选,以获得与MSI-H状态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联合最优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建立列线图。结果:经筛选获得了9个与MSI-H状态相关的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LR、KNN、SVM和RF模型预测EC患者MSI-H状态的AUC分别为0.758、0.831、0.875和0.804,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715、0.782、0.848和0.767,其中以SVM的AUC最大。在临床和常规超声征象中,绝经、分化程度低和血流分级高是预测EC患者MSI-H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3个危险因素结合SVM模型的Rad-score建立的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EC患者MSI-H状态的AUC分别为0.949和0.906。结论:基于超声影像组学的列线图可在术前较好地预测EC患者的MSI-H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子宫内膜癌 微卫星不稳定状态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抽吸硬化介入治疗肝包虫囊肿 被引量:7
2
作者 五四 郑云慧 +1 位作者 陈焕新 才让卓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抽吸硬化治疗肝包虫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38例肝包虫囊肿患者行经皮肝囊肿穿刺抽吸囊液,抽尽后向囊内注入20%~25%无菌高渗盐水或95%无水乙醇,注入量约为抽出量的25%~50%,保留5~15 min后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抽吸硬化治疗肝包虫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38例肝包虫囊肿患者行经皮肝囊肿穿刺抽吸囊液,抽尽后向囊内注入20%~25%无菌高渗盐水或95%无水乙醇,注入量约为抽出量的25%~50%,保留5~15 min后全部抽出,再注入5~10 ml予以保留,术前术后结合口服抗包虫药阿苯达唑30~50mg/kg治疗。术后定期行超声随访,1年内3个月复查1次,1年后每年复查1次。结果治疗中1次穿刺成功率100%,6个月后16例囊肿缩小50%、22例缩小30%。1年后34例治愈,3例显效,1例好转。其后囊肿逐渐缩小,直至钙化,治愈率达10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抽吸硬化治疗肝包虫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肝包虫病 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双胎妊娠之一胎儿Cantrell五联征 被引量:5
3
作者 薛林燕 赵旭 +3 位作者 刘君 齐海英 陈玉芬 王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3-134,139,共3页
1病例简介女,30岁,因原发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成功妊娠,孕1产0,孕17周+3。采用Philips i U-Elite55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产科超声检查,探头C5-1,频率3-5 MHz,超声示宫腔内探及2个胎儿,胎儿A生长发育正常,胎盘位于后壁;胎儿... 1病例简介女,30岁,因原发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成功妊娠,孕1产0,孕17周+3。采用Philips i U-Elite55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产科超声检查,探头C5-1,频率3-5 MHz,超声示宫腔内探及2个胎儿,胎儿A生长发育正常,胎盘位于后壁;胎儿B胸骨及胸壁皮肤连续性中断约12 mm,可见心脏约1/2向外膨出(图1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TRELL五联征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腹壁 妊娠 多胎 双生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婴儿 新生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对高原地区正常胎儿生长规律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旭 薛林燕 +3 位作者 白国银 刘君 王媛 张嘉恩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运用二维超声测定高原地区胎儿生长发育指标,发现其与孕周的相关性,探寻高原地区胎儿生长规律。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海拔2300m)进行产前检查的89名正常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四组:A组:≤27+6... 目的:运用二维超声测定高原地区胎儿生长发育指标,发现其与孕周的相关性,探寻高原地区胎儿生长规律。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海拔2300m)进行产前检查的89名正常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四组:A组:≤27+6周,25例;B组:28~31+6周,18例;C组:32~35+6周,21例;D组:36~40周,25例。运用二维超声对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FL)进行测定,超声仪自动估测胎儿体重(EFW)。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描述正常妊娠胎儿生长发育指标随孕周变化的相关程度。结果:高原地区正常妊娠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FL)、估测体重(EFW)均与孕周正相关。结论 :高原地区正常妊娠胎儿生长发育指标随孕周增长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高原地区 胎儿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肝包虫病超声图像分型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南嘉格列 李锐 +3 位作者 王海霞 周旭 王毅 倪东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2-708,共7页
肝包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地域性寄生虫病,其病灶分型主要依靠临床医生对超声图像的主观判断,疾病筛查十分耗时,且容易造成误判.提出一种基于超声图像的肝包虫病病灶智能分型方法,首先从肝脏包虫病超声图像中直接裁剪得到病灶区域图像,利用... 肝包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地域性寄生虫病,其病灶分型主要依靠临床医生对超声图像的主观判断,疾病筛查十分耗时,且容易造成误判.提出一种基于超声图像的肝包虫病病灶智能分型方法,首先从肝脏包虫病超声图像中直接裁剪得到病灶区域图像,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提取图像多尺度特征,然后结合视觉注意力模型,通过分类网络的主分支和辅助分支分别学习图像的整体和局部细节特征,最后使用度量学习来表征同类别之间样本的相似特征,实现对9种类型的包虫病病灶进行全自动分类.构建了一个18层CNN网络,通过7000张图像完成训练,在2000张图像上测试得到的平均准确率为82%,平均F 1分数为82%.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用于肝包虫病超声图像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肝包虫病 卷积神经网络 超声图像 病灶分型 视觉注意力模型 度量学习 迁移学习 双分支分类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T1值及细胞外容积分数对心脏淀粉样变的诊断价值: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国辉 孟莉 +1 位作者 鲍海华 李文昕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5,92,共6页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初始T1值及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对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Wanfang ...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初始T1值及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对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base、CBM、VIP及CNKI中有关探讨初始T1值及ECV对CA诊断价值的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开始至2022年11月。由2名研究者单独完成文献筛选,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估。应用Revman 5.3、Stata 16.0和Meta-Disc1.4软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和统计分析,进行异质性、发表偏倚分析。使用敏感性分析验证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2篇,共1 04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初始T1值诊断CA的合并敏感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PLR)、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NLR)、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86%(95%CI:82%~89%)、86%(95%CI:80%~91%)、6.2(95%CI:4.2~9.3)、0.16(95%CI:0.12~0.22)、38(95%CI:19~75)、0.92(95%CI:0.90~0.94);ECV诊断CA的Sen合并、Spe合并、PLR合并、NLR合并、DOR合并、AUC分别为90%(95%CI:83%~94%)、90%(95%CI:83%~94%)、8.8 (95%CI:5.3~14.6)、0.11 (95%CI:0.07~0.19)、79 (95%CI:38~162)、0.95 (95%CI:0.93~0.97)。结论 初始T1值和ECV对C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CA的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淀粉样变 心脏磁共振 T1 mapping 细胞外容积分数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的病灶边缘区CEUS参数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舍 樊海宁 +3 位作者 马淑梅 冶青善 乔志忠 郑云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0-55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AE)病灶边缘区CEUS参数特点。方法对45例患者48个肝AE的病灶行常规超声检查并分为浸润型、液化型和钙化型,后行CEUS检查,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并分别记录不同类型肝AE病灶的中心区、边缘区和周围正常区的CEU...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AE)病灶边缘区CEUS参数特点。方法对45例患者48个肝AE的病灶行常规超声检查并分为浸润型、液化型和钙化型,后行CEUS检查,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并分别记录不同类型肝AE病灶的中心区、边缘区和周围正常区的CEUS定量参数,包括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p)、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渡越时间(MT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浸润型、钙化型和液化型病灶边缘区pI、Tp和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32、9.088、5.538,P均<0.01),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57,P=0.062)。浸润型与液化型、钙化型与液化型pI、Tp和M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浸润型与钙化型pI、Tp和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中心区和周围正常区的pI、Tp、AUC和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类型肝AE病灶的边缘区CEUS参数特点不同,浸润型和钙化型肝AE病灶的边缘区血液供应较液化型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绦虫 造影剂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