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TNF-α拮抗剂治疗中老年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宇 沈生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0期1810-1812,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TNF-α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以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3组,每组均为33例,分别采用英夫利昔、依那西普、阿达木治疗,观察治疗... 目的:探讨三种TNF-α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以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3组,每组均为33例,分别采用英夫利昔、依那西普、阿达木治疗,观察治疗后在相关指标上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在晨僵时间、VAS评分、BASDAI、ASDAS、血沉、C反应蛋白、MPV、ALB、PLT等指标上均有不同程度好转(P<0.05);在晨僵时间上,依那西普单抗组下降最明显;ASDAS上以英夫利昔单抗组下降最明显;VAS评分和BASDAI则以阿达木单抗组下降最明显。在ALB上,依那西普单抗组下降最明显;PLT、血沉、C反应蛋白上以英夫利昔单抗组下降最明显;MPV则以阿达木单抗组下降最明显。结论:三种TNF-α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上均有不同,各有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昔 依那西普 阿达木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AI与S2AI螺钉内固定对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勇 官众 +2 位作者 李永霞 王波 陈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5期93-97,共5页
目的比较经骶1骶髂(S1 alar iliac,S1AI)螺钉与经骶2骶髂(S2 alar iliac,S2AI)螺钉内固定对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 目的比较经骶1骶髂(S1 alar iliac,S1AI)螺钉与经骶2骶髂(S2 alar iliac,S2AI)螺钉内固定对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S1AI螺钉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S2AI内固定,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翻修率。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水平、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P均< 0.05),且观察组患者ODI评分和翻修率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 0.05)。结论 S2AI螺钉内固定和S1AI螺钉内固定对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S1AI螺钉内固定能够降低患者翻修率,减轻患者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AI S2AI 腰骶段 脊柱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X在青海地区不同民族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评估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孙金琳 米明珊 +2 位作者 江自望 王志华 谢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74,97,共6页
目的探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青海地区汉族、回族、藏族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骨折风险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324例... 目的探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青海地区汉族、回族、藏族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骨折风险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324例,收集所选患者的FRAX中相关骨折危险因素,在FRAX中录入相关指标后计算3组患者未来10年髋部骨折概率(PHF)及主要部位骨折概率(PMOF);根据民族将其分为汉、回、藏3组,比较三民族PMOF及PHF的差异;根据代入与不代入股骨颈骨密度T值分为FRAX(BMD-T)组和FRAX组,比较代入和不代入BMD-T时各民族PMOF及PHF的差异;以股骨颈骨密度T值≤-2.5为干预治疗金标准,运用ROC曲线确定本地区最佳干预阈值。结果①三民族代入和不代入BMD-T时PMOF和PH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民族PHF在男性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无差异(P>0.05);而三民族PMOF在男性、女性人群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FRAX预测未来10年PMO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P<0.001),cutoff值为3.80%,PH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3(P<0.001),cutoff值为2.00%。结论①FRAX中代入BMD-T能更准确评估本地区T2DM患者骨折风险并指导治疗,当PMOF≥3.8%或PHF≥高于2.0%时即需要干预治疗。②三民族男性患者中汉族PHF最高,回族、藏族无差异,PMOF三民族间无差异;女性患者中PHF、PMOF三民族间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风险 民族 FRAX 骨质疏松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恐动症成因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安玉兰 孙晴 +5 位作者 郭鑫 李海萍 韩玉瑞 雷慧 李志芳 沈生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1-584,共4页
目的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恐动症成因进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入本院骨科行胸腰椎骨折术的患者229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资料调查问卷,采用恐动症TSK评分量表、简易应... 目的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恐动症成因进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入本院骨科行胸腰椎骨折术的患者229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资料调查问卷,采用恐动症TSK评分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个量表的相关性,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胸腰椎骨折术后恐动症发生的原因。结果本次调查的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患者为73例,发生率31.88%。恐动组的月收入、手术时间、不同手术方式和术后疼痛时间与非恐动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腰椎骨折术后恐动症患者TSK量表得分为(39.27±12.93)分,胸腰椎骨折术后恐动症患者TSK量表得分与自我效能、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与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月收入(OR=2.985,95%CI=1.359~6.032)、手术时(OR=1.352;95%CI=0.984~2.036)、术后疼痛时间(OR=6.132;95%CI=2.579~16.545)和功能障碍程度(OR=1.357;95%CI=1.043~1.935)是胸腰椎骨折术后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不同手术方式(OR=0.748;95%CI=0.376~4.872)、自我效能(OR=0.612;95%CI=0.462~0.913)、积极应对(OR=0.637;95%CI=0.529~1.637)、客观支持(OR=0.813;95%CI=0.557~4.512)和支持利用度(OR=0.534;95%CI=0.336~6.514)是胸腰椎骨折术后发生恐动症的保护因素。结论月收入、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功能障碍程度、不同手术方式、自我效能、积极应对、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是胸腰椎骨折术后恐动症成因的主要影响因素,术前要对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合理评估,采用最佳的手术方法,尽最大可能的减少术后的疼痛。术后应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康复功能训练,降低恐动症的发生,争取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术 恐动症 影响因素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 被引量:15
5
作者 沈生军 官众 +2 位作者 任磊 赵宇 杨杰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7月手术治疗下颈椎结核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2~71岁,平均52.1岁。病灶累及2个椎体者7例,其中C3~C4 1例,C4~C5 1例,C5~C6 3例,C6~...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7月手术治疗下颈椎结核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2~71岁,平均52.1岁。病灶累及2个椎体者7例,其中C3~C4 1例,C4~C5 1例,C5~C6 3例,C6~C7 2例;累及3个椎体者3例,均为C5~C7。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低热、盗汗,6例患者伴有四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功能按Frankel评级:B级1例,C级2例,D级3例,E级4例。5例伴有寒性脓肿,脓液均未穿破后纵韧带。术前后凸Cobb角10°~30°(19.1°±5.1°)。术前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至少2周,均采用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手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大血管、脊髓、食道、气管损伤。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及窦道形成。随访10~24个月,平均14.5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伴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从B级恢复到D级,其余均恢复至E级。颈椎后凸畸形矫正良好,术后1周后凸Cobb角为0°~5°(2.9°±1.6°),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为0°~7°(4.7°±2.3°),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均显示良好的骨性融合征象,末次随访时钛笼植骨与上下椎体间完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脱落、折断等并发症。结论:在规范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下颈椎 一期病灶清除术 钛笼植骨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植骨方式在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中的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官众 许勇 +1 位作者 任磊 鲍建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8-492,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块状植骨、颗粒植骨和钛网植骨三种不同植骨方式在后路胸腰椎结核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3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分为三组,彻底结核病灶清除后,分别采用块状植骨(32例)、颗粒植骨(35例)、钛网植骨(26例)三种... 目的:对比观察块状植骨、颗粒植骨和钛网植骨三种不同植骨方式在后路胸腰椎结核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3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分为三组,彻底结核病灶清除后,分别采用块状植骨(32例)、颗粒植骨(35例)、钛网植骨(26例)三种不同植骨方式,对三组术中植骨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后凸畸形角纠正状况,末次随访后凸畸形角丢失状况,植骨融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患者均得到12~36个月随访,植骨所需手术时间A组为23.4±4.3min,B组为5.2±2.4min,C组为25.6±3.6min,B组植骨所需时间明显短于A组、C组(P<0.05),A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组为553±53ml,B组为352±48ml,C组为564±47ml,B组明显少于A组、C组(P<0.05),A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前Cobb角A组为36.5°±5.9°,B组为36.2°±4.7°,C组为36.8°±5.1°,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角A、B、C三组分别为15.3°±3.6°、15.6°±3.1°及15.1°±2.9°,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obb角A组为16.9°±3.6°,平均丢失1.6°,B组为17.5°±3.1°,平均丢失1.9°,C组为16.8°±2.9°,平均丢失1.7°,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时间A组为5.9±0.4个月,B组为4.1±0.3个月,C组为6.2±0.5个月,B组明显短于A组、C组(P<0.05),A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颗粒骨植骨较传统块状植骨和钛网植骨植入方便易行,植入时间短,出血量少,植骨融合时间短,是后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理想的植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结核 脊柱融合术 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椎结核复发并后凸畸形患者翻修手术策略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鲍剑峰 米明珊 +2 位作者 杜鹏 梁小弟 曹太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054-205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前后联合入路,以改良Galveston技术结合强化固定并钛笼植骨融合术翻修治疗重度腰骶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翻修手术治疗腰骶椎结核复发并后凸畸形12例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应用前后联合入路,以改良Galveston技术结合强化固定并钛笼植骨融合术翻修治疗重度腰骶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翻修手术治疗腰骶椎结核复发并后凸畸形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翻修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腰骶角、后凸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JOA下腰痛评分。结果随访时间达到1年的患者有6例,植骨完全融合;无一例腰骶椎结核复发或后凸畸形后期加重。患者末次随访时,腰骶角、后凸角、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小于术前,JOA下腰痛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前后联合入路,以改良Galveston技术结合强化固定并钛笼植骨融合术翻修治疗腰骶椎结核复发并后凸畸形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作为严重腰骶椎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脊柱后凸 前后联合入路 翻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骨体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克骏 米明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85-1287,共3页
目的:观察使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联合骨体水泥对改善骨质疏松椎骨体固定强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间在我院骨科就医的80例因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材料不同分为2组,每组40例。cemented-CPS组使用... 目的:观察使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联合骨体水泥对改善骨质疏松椎骨体固定强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间在我院骨科就医的80例因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材料不同分为2组,每组40例。cemented-CPS组使用水泥强化传统椎弓根螺钉,cemented-EPS组使用水泥强化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PS。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减压和椎体融合术。术后使用X线平片和(或)CT扫描评估椎体融合程度以及固定效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严重骨质疏松。手术后6个月cemented-EPS组患者的JOA从(11.4±2.6)mm提高到(28.9±1.6)mm;VAS得分从(7.0±1.4)分降低到(2.1±1.3)分。cemented-EPS组患者没有出现螺钉松动的现象并且脊柱融合良好。cemented-CPS组有14枚螺钉(7.1%)出现松动。术后6个月JOA和VAS得分分别从(13.1±1.9)分和(7.6±1.5)mm提高到(20.8±2.2)分和(2.5±1.6)mm。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水泥渗漏到椎管的现象。结论:cemented-EPS能提高固定强度,降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螺钉松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弓根螺钉 固定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