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LRP3/IL-1β/TGF-β1通路探讨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焦亡损伤的拮抗效应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佳武 秦凤 +3 位作者 宋生琴 翟婷 辛宏云 巴应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17-2622,共6页
背景 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具有保护作用,但在低氧环境下是否同样起效及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观察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DKD大鼠模型血生化指标、肾组织病理损伤、肾脏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 背景 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具有保护作用,但在低氧环境下是否同样起效及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观察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DKD大鼠模型血生化指标、肾组织病理损伤、肾脏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022年3月—2023年3月40只6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抽取8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造模。将24只DKD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红景天苷组、红景天苷+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激活剂组进行干预,每组8只。干预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IL)1β、IL-18水平。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ing)检测肾组织半胱天冬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NLRP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后造模大鼠体质量低于对照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UMA)、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组大鼠BUN、UMA、Scr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红景天苷组相比,红景天苷+NLRP3激活剂组大鼠UMA、BUN、Scr水平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及透射电镜结果可见红景天苷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红景天苷+NLRP3激活剂组较红景天苷组加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IL-1β、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组大鼠血清IL-1β、IL-1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红景天苷组相比,红景天苷+NLRP3激活剂组IL-1β、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对,模型组Caspase-1、GSDMD、NLRP3、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对,红景天苷组Caspase-1、GSDMD、NLRP3、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红景天苷组相对,红景天苷+NLRP3激活剂组Caspase-1、GSDMD、NLRP3、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以不降低血糖和血脂为前提发挥了对DKD大鼠的治疗作用,考虑该作用可能与抑制NLRP3从而影响NLRP3/IL-1β/TGF-β1信号通路,最终改善足细胞焦亡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细胞焦亡 红景天苷 低氧 大鼠 足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环境下NLRP3信号通路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的肝细胞焦亡
2
作者 罗善玉 朱强 +4 位作者 闫玉翡 纪宗红 邹华杰 张瑞霞 巴应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6-2033,共8页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NLRP3信号通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细胞焦亡中的作用。方法24只6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低氧对照组(A组)、低氧NASH模型组(B组)、低氧NASH模型+NLRP3抑制剂组(C组)、低氧NASH模型+Caspase-1抑制剂...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NLRP3信号通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细胞焦亡中的作用。方法24只6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低氧对照组(A组)、低氧NASH模型组(B组)、低氧NASH模型+NLRP3抑制剂组(C组)、低氧NASH模型+Caspase-1抑制剂组(D组),6只/组。小鼠在模拟海拔5000 m的低压氧舱中饲养6周。A组小鼠喂食基础饲料,B、C、D组小鼠喂食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饲料,其中C、D组小鼠分别每隔1 d腹腔注射NLRP3抑制剂(20 mg/kg)、Caspase-1抑制剂(25 mg/kg)。实验终点时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检测小鼠血清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HE染色、Masoon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1β、IL-18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NLRP3、Caspase-1、IL-1β、消皮素D(GSDM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组小鼠血清FBG、TC、TG、ALT、AST水平均增加(P<0.05);肝脏脂质含量、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沉积均增加;肝脏组织NLRP3、Caspase-1、IL-1β、GSDMD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肝组织线粒体肿胀严重,嵴断裂,基质局部溶解、空泡化,部分线粒体外膜破裂,胞浆中可见部分核糖体丢失,核膜模糊,部分粗面内质网扩张成囊状。与B组相比,C、D组小鼠血清TC、TG、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脂质含量、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沉积均显著减少;肝脏组织NLRP3、Caspase-1、GSDMD、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肝组织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空泡化程度减轻,部分线粒体外膜破裂,胞浆中可见部分核糖体丢失,粗面内质网形态结构正常。结论低氧环境下,NLRP3信号通路在促进NASH肝细胞焦亡中起关键作用,而通过抑制该通路可以有效减轻肝脏炎症,为NASH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细胞焦亡 NLRP3炎症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免疫调控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旭 罗朋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维生素D(vitamin D,Vit D)除了经典的钙磷调节作用外,近年来大量研究还发现其与免疫调控密切相关,与多种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关联,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全... 维生素D(vitamin D,Vit D)除了经典的钙磷调节作用外,近年来大量研究还发现其与免疫调控密切相关,与多种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关联,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全球发病率高、分布广泛的免疫性疾病之一,了解其发病机制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存在积极的意义。而维生素D缺乏在SLE患者中比一般人群更普遍,过去的十多年里,在全球范围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了维生素D在SLE中的免疫调控作用,本文就其近年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