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三维重建在肝胆外科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0
1
作者 姜超 王海久 +5 位作者 任利 阳丹才让 侯立朝 周灜 温浩 樊海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89-393,共5页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三维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的临床实践中。CT三维重建能够将二维图像进行分割重建形成三维投影图像,可清晰地显示病灶位置与肝内管道系统之间的关系,对术前评估肝体积,制订诊疗决策,术中精准操作及术后个...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三维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的临床实践中。CT三维重建能够将二维图像进行分割重建形成三维投影图像,可清晰地显示病灶位置与肝内管道系统之间的关系,对术前评估肝体积,制订诊疗决策,术中精准操作及术后个体化管理等具有重要价值,推进了肝胆外科和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在临床应用上显示出了极大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成像 三维 肝疾病 胆道外科手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分析青海藏区细粒棘球绦虫系统发育学 被引量:7
2
作者 曹得萍 樊海宁 +2 位作者 毋德芳 赵海龙 白海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囊型包虫病是一种广泛流行且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文旨在分析流行于青南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系统发育学及基因多态性。方法本文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COXⅠ)分子对收集到的流行于青海省的59例包虫病样本进行... 目的囊型包虫病是一种广泛流行且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文旨在分析流行于青南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系统发育学及基因多态性。方法本文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COXⅠ)分子对收集到的流行于青海省的59例包虫病样本进行测序。总计71条序列(其中12条来自GenBank)碱基通过Clustal X软件比对,构建贝叶斯进化树。结果流行于青海省包虫病样本大部分与细粒棘球绦虫G1型聚在一枝,还有三个样本与多房棘球绦虫(AB018440)聚在一枝。虽大部分棘球绦虫基因型属于G1型,但各自的基因型各不相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结论流行于青海省细粒棘球绦虫系统发育学比我们想象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藏区 细粒棘球绦虫分离株 系统发育关系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I(cox I)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衍生物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乜茹 段云龙 +2 位作者 庞明泉 王志鑫 樊海宁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6-525,共10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可导致肝、肾、心肌及脊髓等器官功能受损和组织坏死,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炎、抗凋亡、清除活性氧簇、改善线粒体及内皮功能等特性,是理想的基因治疗载体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可导致肝、肾、心肌及脊髓等器官功能受损和组织坏死,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炎、抗凋亡、清除活性氧簇、改善线粒体及内皮功能等特性,是理想的基因治疗载体细胞,为不同器官IRI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综述了IRI的概念及发生机制、HUC-MSC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其他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及HUC-MSC治疗不同器官IRI的作用机制,并总结分析HUC-MSC在保护不同器官免受IRI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发掘更具应用价值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外泌体 细胞外囊泡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功能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术后胃排空延迟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季昱东 朱青 +5 位作者 戴尧 马洁 庞明泉 王海久 樊海宁 崔红元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35,共6页
胃排空延迟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尽管胃排空延迟不会带来严重危害,但胃排空延迟迁延不愈会导致营养状况下降、住院时间延长、影响肿瘤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等。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针对胃排空延迟的定义、影响胃排空延迟... 胃排空延迟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尽管胃排空延迟不会带来严重危害,但胃排空延迟迁延不愈会导致营养状况下降、住院时间延长、影响肿瘤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等。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针对胃排空延迟的定义、影响胃排空延迟的多种危险因素及预防和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作进一步的综述,以期提高认识,加强对胃排空延迟的预防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排空延迟 胰腺癌术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静脉剥夺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贺本松 肖鸣 +4 位作者 张琪佳 项灿宏 王言雄 李迎博 王之烁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88,共6页
门静脉栓塞术(PVE)可引起栓塞肝叶的萎缩和非栓塞肝叶的代偿性再生。但是由于PVE术后残余肝脏(FLR)再生不充分,因此部分患者在PVE术后仍不适合行肝切除术。近年来,行PVE同时行肝静脉栓塞术(HVE)的肝静脉剥夺术(LVD)显示出诱导FLR进一步... 门静脉栓塞术(PVE)可引起栓塞肝叶的萎缩和非栓塞肝叶的代偿性再生。但是由于PVE术后残余肝脏(FLR)再生不充分,因此部分患者在PVE术后仍不适合行肝切除术。近年来,行PVE同时行肝静脉栓塞术(HVE)的肝静脉剥夺术(LVD)显示出诱导FLR进一步再生的效果。相比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LVD触发了更快、更强的FLR再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更低。本文总结了LVD的相关文献,介绍LVD的有效性并分析各种技术路径的差异和安全性,认为LVD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术前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剥夺术 门静脉栓塞 肝静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损伤的外科处理 被引量:3
6
作者 任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27-2631,共5页
医源性胆管损伤以胆囊切除术所致最多。分析了胆管损伤的原因、分型、诊断,根据胆管损伤的时机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及控制感染。详细阐述了胆管损伤确定性修复术的选择,特别是胆肠Roux-Y吻合术的手术要点。此外,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 医源性胆管损伤以胆囊切除术所致最多。分析了胆管损伤的原因、分型、诊断,根据胆管损伤的时机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及控制感染。详细阐述了胆管损伤确定性修复术的选择,特别是胆肠Roux-Y吻合术的手术要点。此外,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可以联合肝切除术,甚至是肝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疾病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型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8
7
作者 邓旭 阳丹才让 +5 位作者 张灵强 王志鑫 王晶晶 王凯强 黄汉生 杨小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63-1965,共3页
泡型肝包虫病(HAE)是由多房棘球蚴绦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目前其治疗方式主要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介绍了根治性手术切除、消融技术及姑息性手术等在HAE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自体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为选择治... 泡型肝包虫病(HAE)是由多房棘球蚴绦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目前其治疗方式主要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介绍了根治性手术切除、消融技术及姑息性手术等在HAE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自体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为选择治疗HAE的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外科手术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志鑫 刘云飞 +2 位作者 王灏 王海久 樊海宁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7,共7页
肝包虫病为慢性寄生虫病,由多房棘球蚴的幼虫引发,此病具有相当高的致残率和死亡风险,又被称作“虫癌”。临床上将肝包虫病分为肝泡型包虫病和肝囊型包虫病,肝包虫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我国主要在西部农牧区居民群体中发生,对该地区居... 肝包虫病为慢性寄生虫病,由多房棘球蚴的幼虫引发,此病具有相当高的致残率和死亡风险,又被称作“虫癌”。临床上将肝包虫病分为肝泡型包虫病和肝囊型包虫病,肝包虫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我国主要在西部农牧区居民群体中发生,对该地区居民的生存质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临床上治疗肝包虫病以手术治疗方式为主,伴随着外科诊治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肝包虫病研究不断深入,其诊治方案也不断完善。本文将主要综述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旨在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以尽早发现和治疗,降低疾病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型包虫病 多房棘球蚴 剪切波弹性成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 肝切除术 肝移植 阿苯达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雨蛙素诱导的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胰腺及肝损伤的影响与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明和 达哇卓玛 +1 位作者 刘川川 樊海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2-790,共9页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胰腺炎(AP)大鼠模型,研究松果菊苷(ECH)对雨蛙素诱导的AP大鼠模型胰腺及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组)、对照组(Con+ECH组)、AP组和AP+ECH组4组,每组各6只。AP模型构建前7 d给予10 mg/k...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胰腺炎(AP)大鼠模型,研究松果菊苷(ECH)对雨蛙素诱导的AP大鼠模型胰腺及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组)、对照组(Con+ECH组)、AP组和AP+ECH组4组,每组各6只。AP模型构建前7 d给予10 mg/kg ECH腹腔注射,雨蛙素末次给药24 h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行ALT、AST、乳酸脱氢酶(LDH)、GGT、ALP、Alb、TBil、胆碱酯酶(ChE)、血淀粉酶(Amy)、脂肪酶(LPS)等生化检测;HE染色检测胰腺和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胰腺和肝组织微观结构改变;ELISA检测肝组织匀浆中IL-1β、IL-6、TNF-α、IL-10水平;免疫组化分析胰腺和肝组织中TNF-α和p-p65 NF-κB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NF-κB通路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或Dunnett’s T3检验。结果与Con组相比,AP组大鼠ALT、AST、GGT、LDH、ALP、TBil、AMY、LPS指标均明显增高(P值均<0.01);肝组织匀浆液IL-1β、IL-6、IL-10、TNF-α水平均增加(P值均<0.01)。ECH干预降低AP大鼠ALT、AST、GGT、LDH、ALP、TBil、AMY、LPS水平,并能抑制IL-1β、IL-6、TNF-α的分泌。HE染色观察可见ECH干预后胰腺组织中腺泡细胞空泡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较AP组减轻,肝细胞坏死较AP组减轻。透射电镜检查镜下见ECH干预后肝和胰腺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程度较AP组减轻。ECH干预后能部分逆转AP大鼠胰腺和肝组织中p-p65 NF-κB、TNF-α的表达增加。此外,AP大鼠肝组织中MyD88、p-IκBα、p-IKKα、p-p65表达上调,而ECH干预后能部分逆转。结论松果菊苷可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途径来改善AP诱发的胰腺和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胰腺炎 大鼠 Sprague-Dawley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内脏反位肝移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安琪 汤睿 卢倩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5,共6页
全内脏反位(SI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极低,不患病的SIT人群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但是当此类人群患病时,由于缺少对此类人群的认识,导致在对SIT人群进行诊断及治疗非常困难,尤其是SIT人群合并终末期肝病需要进行肝... 全内脏反位(SI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极低,不患病的SIT人群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但是当此类人群患病时,由于缺少对此类人群的认识,导致在对SIT人群进行诊断及治疗非常困难,尤其是SIT人群合并终末期肝病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时,无论是SIT人群作为肝移植的供者或受者,对于外科医师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近些年发表的SIT肝移植相关个案报道,对SIT肝移植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SIT肝移植的关键步骤、预后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内脏反位 肝脏解剖 先天性疾病 肝移植 供肝摆放 脉管吻合 术后并发症 Roux-en-Y胆肠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免疫及靶向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费发珠 芦佳骏 +2 位作者 张帅 李浩 任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742,共5页
肝细胞癌(HCC)已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所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切除与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等治疗手段的临床受益十分有限。近年来,免疫靶向疗法的出现使得晚期HCC患者的全身和系统治疗... 肝细胞癌(HCC)已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所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切除与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等治疗手段的临床受益十分有限。近年来,免疫靶向疗法的出现使得晚期HCC患者的全身和系统治疗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然而,目前临床缺乏针对特殊人群包括携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失代偿性肝硬化(Child B或C级)、糖尿病相关代谢综合征患者、门静脉高压、血管侵犯、肝移植(LT)患者免疫及靶向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强有力证据。本文就目前免疫及靶向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靶向治疗 特殊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在肝脏良性病变中的治疗现状
12
作者 张帅 费发珠 +3 位作者 王志鑫 樊海宁 王海久 侯立朝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43-2547,共5页
肝脏良性病变主要包括肝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细胞腺瘤、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肝泡型棘球蚴病属于寄生虫病的一种类型,因其主要发生在肝脏中,也属于肝脏良性病变。肝脏良性病变临床治疗上多以随访观察为主,手术切除为辅,对... 肝脏良性病变主要包括肝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细胞腺瘤、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肝泡型棘球蚴病属于寄生虫病的一种类型,因其主要发生在肝脏中,也属于肝脏良性病变。肝脏良性病变临床治疗上多以随访观察为主,手术切除为辅,对于终末期的患者,若病灶体积过大、侵犯周围大血管较多、解剖位置不清晰或术中无法避免破裂大出血,可行肝移植治疗。由于器官捐献肝脏分配评分中肝功能较差的患者更易得到供肝,肝脏良性病变由于自身生长方式很难获得相应的供肝资源,故导致同种异体肝移植对其应用有限。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给此类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本文就目前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在肝脏良性病变的应用现状加以总结,旨在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相应的诊治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肝移植 肝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粟 张雷 +2 位作者 李淑文 寇文豪 杨世忠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近期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诊断MVI的金标准是术后病理学检查。建立术前无创评估MVI的方法,可以指导肝细胞癌患者术前治疗决策和确定手术方式,从而改善患者生存。本... 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近期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诊断MVI的金标准是术后病理学检查。建立术前无创评估MVI的方法,可以指导肝细胞癌患者术前治疗决策和确定手术方式,从而改善患者生存。本文针对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预测肝细胞癌MVI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期对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影像学 复发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胆取石术适应证及术后结石复发预防措施的再认识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李衍飞 杜前程 +4 位作者 张蒙召 梅学鹏 陈屹冲 周瀛 樊海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0-695,共6页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是保留胆囊、治疗胆囊结石的一种手术方式,而结石复发是保胆取石术的一个热门问题。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及采取有效的术后预防措施,可能降低术后胆囊结石的复发率。综述了微创保胆取石术相关的适应证及术后结石复发...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是保留胆囊、治疗胆囊结石的一种手术方式,而结石复发是保胆取石术的一个热门问题。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及采取有效的术后预防措施,可能降低术后胆囊结石的复发率。综述了微创保胆取石术相关的适应证及术后结石复发预防措施,以进一步认识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为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保胆取石术 复发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减压在胃癌根治术后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侯立朝 王海久 +1 位作者 樊海宁 邓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62-1964,1970,共4页
目的评价胃肠减压在胃癌根治术后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期刊,同时从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中查找符合要求... 目的评价胃肠减压在胃癌根治术后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期刊,同时从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中查找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根治术后胃肠减压组与非胃肠减压组第一次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50,95%CI(-0.94,-0.06)〕;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第一次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8,95%CI(-0.63,0.08)〕;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RR=0.77,95%CI(0.43,1.39)〕、切口感染发生率〔RR=0.39,95%CI(0.12,1.20)〕、吻合口漏发生率〔RR=0.77,95%CI(0.33,1.81)〕、住院时间〔MD=-2.70,95%CI(-3.92,-1.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表明胃癌根治术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并不能使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减压术 外科 有效性研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减压在择期结直肠癌术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侯立朝 王海久 +1 位作者 樊海宁 邓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071-2074,共4页
目的评价胃肠减压在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同时从纳入文献的参考... 目的评价胃肠减压在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同时从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中查找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减压组与非胃肠减压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RR=2.29,95%CI(1.87,2.79)〕、咽喉炎发生率〔RR=0.19,95%CI(0.10,0.40)〕、呼吸道感染发生率〔RR=0.44,95%CI(0.21,0.9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肠梗阻发生率〔RR=1.01,95%CI(0.20,5.09)〕、切口感染发生率〔RR=0.87,95%CI(0.32,2.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表明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不推荐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减压术 外科 有效性研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在人体内棘球蚴原头节、囊壁蛋白质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曹得萍 樊海宁 +2 位作者 毋德芳 白海燕 赵海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5-577,582,共4页
目的初步掌握流行于青海省细粒棘球绦虫幼虫棘球蚴(原头节、囊壁)在中间宿主人体内蛋白质表达情况。方法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棘球蚴原头节和囊壁蛋白质表达谱,进一步利用2DE和MALDI-TOF质谱分析技术对原头节和囊壁蛋白质构... 目的初步掌握流行于青海省细粒棘球绦虫幼虫棘球蚴(原头节、囊壁)在中间宿主人体内蛋白质表达情况。方法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棘球蚴原头节和囊壁蛋白质表达谱,进一步利用2DE和MALDI-TOF质谱分析技术对原头节和囊壁蛋白质构成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结果在原头蚴、囊壁组织的双向电泳图中,各蛋白点通过MALDI-TOF-MS检测,原头蚴和囊壁分别有40个蛋白质点和8个蛋白质点得以初步鉴定,包括有:(1)细胞骨架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2)代谢相关酶类:苹果酸脱氢酶;磷酸丙糖异构酶;脯氨酸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类胡萝卜脱氢酶;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3)物质转运相关蛋白:载脂蛋白A-I;(4)应激反应蛋白(HSP70,HSP20相关蛋白)。结论初步鉴定了寄生人体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囊壁组织中的部分蛋白质点,其中,原头蚴中共有40个蛋白点,囊壁中有8个蛋白点。这些蛋白可能与细粒棘球蚴运动、生长、发育、代谢调控等方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原头节 囊壁 蛋白质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两型肝包虫病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列线图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兵 庞明泉 +2 位作者 许晓磊 韩军伟 王海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26-2631,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两型肝包虫病肝切除术后并发症(PHC)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肝包虫病PH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并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263例两型肝包虫病行肝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 目的通过分析两型肝包虫病肝切除术后并发症(PHC)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肝包虫病PH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并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263例两型肝包虫病行肝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263例患者中PHC组93例,对照组170例。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正态性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两型肝包虫病PHC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所占权重,构建列线图预测风险模型。采用Bootstrap重采样法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模型的区分度进行评价、使用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验证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ALBI评分(OR=3.694,95%CI:1.860~7.336)、手术时间(O R=2.848,95%CI:1.384~5.859)、术中出血量(OR=4.832,95%CI:2.384~9.793)、包虫直径(OR=3.073,95%CI:1.528~6.177)是两型肝包虫发生PHC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基于上述4个独立危险因素所占权重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77(95%CI:0.831~0.923);Bootstrap重采样法进行内部验证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71,表明模型的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观测值和实际值贴合,Hosmer-Lemeshow检验(P=0.905)均显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一致性良好。当阈概率为35.6%时,DCA显示的临床净获益为22%;在8%~89%阈概率区间内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ALBI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包虫直径是两型肝包虫病患者发生PHC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一致性及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肝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通过MAPK信号通路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回肠上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9
19
作者 卢根林 吴爱兵 王宏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1-695,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研究H2S对I/R损伤大鼠回肠上皮细胞凋亡、MAP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I/R+Na HS组。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再灌注前10 min时经大鼠尾... 目的: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研究H2S对I/R损伤大鼠回肠上皮细胞凋亡、MAP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I/R+Na HS组。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再灌注前10 min时经大鼠尾静脉注入100μmol/kg Na HS,随后按1 mg·kg^(-1)·h^(-1)输注直到再灌注2 h。RT-PCR检测回肠组织ERK、JNK和p38MAPK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回肠组织p-ERK、p-JNK、p-p38MAPK、p-NF-κB P65的蛋白水平。TUNEL染色检测回肠上皮细胞凋亡。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回肠组织匀浆中的H2S浓度。结果:I/R组的H2S浓度、ERK、mRNA、p-ERK均低于sham组和I/R+Na HS组,JNK mRNA、p38MAPK mRNA、p-JNK、p-p38MAPK、p-NF-κB P65和凋亡指数高于sham组和I/R+Na HS组。结论:H_2S通过下调ERK的mRNA表达及磷酸化,上调JNK、p38MAPK mRNA的表达,促进JNK、p38MAPK、NF-κB磷酸化,从而减轻I/R损伤大鼠的回肠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硫化氢 MAPK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回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卢根林 吴爱兵 王宏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回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及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和I/R+Na HS组。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在灌注前10 min时经I/R+NaHS组大鼠尾静脉注...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回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及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和I/R+Na HS组。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在灌注前10 min时经I/R+NaHS组大鼠尾静脉注入100μmol/kg Na HS后按1 mg·kg-1·h-1输注直到再灌注2 h,实验结束后取回肠标本测定回肠上皮细胞形态和呼吸功能指标。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浆H2S含量。RTPCR检测回肠组织Bcl-2和Bax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总caspase-3、活化型caspase-3、细胞色素C(Cyt C)、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I/R组线粒体的面积、体积密度、最大直径、最小直径、等效直径以及活化型caspase-3、Cyt C和Bax表达均显著大于I/R+Na HS和sham组(P<0.01)。I/R组线粒体数量、周长、比表面、面积密度和粒子数密度、血浆H2S、R3、R4、RCR、P/O和Bcl-2表达均显著小于I/R+Na HS和sham组(P<0.01)。结论:硫化氢下调活化型caspase-3、Cyt C和Bax的蛋白水平,上调Bcl-2表达,对I/R损伤大鼠回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硫化氢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