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预处理后骨髓源神经干细胞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雷延成 吴世政 +4 位作者 张淑坤 侯倩 才鼎 肖宗宇 陈晓娟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5期360-367,共8页
目的研究缺氧预处理后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source neural stem cells of bone marrow,BMSCsNSCs)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立体定向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为高原地区脑梗死的细胞... 目的研究缺氧预处理后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source neural stem cells of bone marrow,BMSCsNSCs)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立体定向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为高原地区脑梗死的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动物实验基础。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氧预处理组和常氧组,每组各36只,缺氧预处理组造模前3 d进行低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两组均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每组分为3个亚组(BMSCsNSCs+BDNF组、BMSCsNSC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分别梗死灶同侧尾状核内立体定向移植BMSCsNSCs+BDNF、BMSCsNSCs和DMEM/F12培养基。移植后3 d、7 d、14 d、21 d、28 d、35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每个时间点每组取2只大鼠,断头取脑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阳性细胞的迁移路径,行CD133、Nestin、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兔抗微管蛋白(β-tubul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半乳糖神经酰胺(Galactosylceramidase,Galc)免疫荧光染色,了解骨髓源性神经球分化情况。结果常氧BMSCsNSCs+BDNF组、常氧BMSCsNSCs组、缺氧预处理BMSCsNSCs+BDNF组、缺氧预处理BMSCsNSCs组7 d、14 d、21 d、28 d和35 d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3 d时的神经功能评分。移植3 d时缺氧预处理对照组神经功能学评分显著低于常氧对照组(P=0.040);移植7 d时缺氧预处理BMSCsNSCs+BDNF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常氧BMSCsNSCs+BDNF组(P=0.031)。无论缺氧预处理组还是常氧组,BMSCsNSCs+BDNF组CD133、Nestin、MAP-2、β-tubullin、GFAP、Galc免疫荧光染色光密度值(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均显著高于BMSCsNSCs组(均P<0.001);BMSCsNSCs+BDNF组、BMSCsNSCs移植组各检测指标IOD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大鼠缺氧预处理后BMSCsNSCs联合BDNF立体定向移植可显著提高BMSCsNSCs的效果。缺氧预处理并不能促进外源性BMSCsNSCs分化,但却能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预处理 骨髓源神经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立体定向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b介导NKG2D调节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岗 巨虎 +3 位作者 肖宗宇 李文辉 曹立新 惠超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7-512,共6页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0b(miR-10b)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进行培养和传代,获得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照1.0×105个/ml浓度制备细胞悬液,并设置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0b(miR-10b)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进行培养和传代,获得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照1.0×105个/ml浓度制备细胞悬液,并设置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空白组,每组6个复孔。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分别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阴性对照、miR-10b模拟物、miR-10b抑制剂,空白组予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分离和培养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NK细胞表面NK细胞激活受体(NKG2D)表达,并检测各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MICA)、UL16结合蛋白2(ULBP2)、UL16结合蛋白3(ULBP3)表达。结果: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转染效率分别为(93.55±2.05)%、(95.67±3.14)%、(94.18±3.26)%;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miR-10b表达升高,低表达组miR-10b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和空白组miR-10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NK细胞不同效靶比杀伤活性均降低、NKG2D表达降低,低表达组NK细胞不同效靶比杀伤活性均增高、NKG2D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K细胞杀伤活性均随效靶比增加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相同效靶比NK细胞杀伤活性、NKG2D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均降低,低表达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空白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miR-10b表达能够增加NK细胞表面NKG2D和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增强NK细胞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0b 脑胶质瘤 NK细胞激活受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 UL16结合蛋白2 UL16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分析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马进海 汪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8-596,共9页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诊断明确的急性脑出血病例210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分为单纯奥拉西坦治疗组(奥拉西坦治疗组)和奥...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诊断明确的急性脑出血病例210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分为单纯奥拉西坦治疗组(奥拉西坦治疗组)和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分别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疗效,定量分析治疗前后脑水肿量和脑血肿量变化,并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监测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变化,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经两种方案治疗后,脑水肿量和脑血肿量减少(均P=0.000),NIHSS评分减少、MoCA和ADL评分增加(均P=0.000),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升高、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均P=0.000),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降低、脑钠肽水平升高(均P=0.000);两种治疗方案比较,联合治疗组优于奥拉西坦治疗组(均P=0.000)。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奥拉西坦治疗组[92.38%(97/105)对80.95%(85/105);χ^2=5.934,P=0.01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拉西坦治疗组[8.57%(9/105)对19.05%(20/105);χ^2=4.841,P=0.028]。结论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可有效减少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量和脑血肿量,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吡咯烷类 银杏 植物提取物 氧化性应激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22a通过调控SOX6抑制H2O2对PC12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广华 铁婷婷 +3 位作者 巨虎 许常林 肖宗宇 苑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35-2240,共6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422a(miR-422a)靶向调控人性别决定区Y框6(SOX6)对过氧化氢(H 2O 2)刺激下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具有神经细胞特性)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H 2O 2处理后PC12细胞中miR-422a表达的变化,在PC1... 目的:研究微小RNA-422a(miR-422a)靶向调控人性别决定区Y框6(SOX6)对过氧化氢(H 2O 2)刺激下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具有神经细胞特性)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H 2O 2处理后PC12细胞中miR-422a表达的变化,在PC12细胞中转染miR-422a mimics,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水平。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SOX6可能是miR-422a的靶基因,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鉴定靶向关系。在PC12细胞中共转染miR-422a mimics和SOX6过表达载体,检测过表达SOX6对miR-422a mimics调控H 2O 2条件下PC12细胞活力、LDH漏出率和凋亡的影响。结果:H 2O 2处理后PC12细胞中miR-422a表达水平降低(P<0.05)。H 2O 2处理后的PC12细胞的活力降低,LDH漏出率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miR-422a mimics能够提高H 2O 2条件下PC12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率和凋亡率(P<0.05)。miR-422a靶向负调控SOX6表达。SOX6过表达载体可以逆转miR-422a对PC12细胞活力提高和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降低的作用(P<0.05)。结论:miR-422a通过靶向抑制SOX6可降低H 2O 2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422a PC12细胞 SOX6基因 细胞凋亡 细胞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调控IRS-1对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袁岗 肖宗宇(指导) +2 位作者 李文辉 曹立新 惠超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71-1176,共6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其对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分为NC组、IFN-α组和共同处理组,其中共同处理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50、100、200μg/ml)...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其对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分为NC组、IFN-α组和共同处理组,其中共同处理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50、100、200μg/ml)的尼莫地平与IFN-α共同处理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分别记作IFN-α+Nimo 50μg/ml组、IFN-α+Nimo 100μg/ml组、IFN-α+Nimo 200μg/ml组;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q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RS-1表达;分别将pcDNA、pcDNA-IRS-1转染至细胞,分别将si-con、si-IRS-1转染至细胞随后采用尼莫地平处理细胞,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率。结果:NC组、IFN-α组、IFN-α+Nimo 50μg/ml组、IFN-α+Nimo 100μg/ml组、IFN-α+Nimo 200μg/ml组72 h时细胞活力分别为1.16±0.09、0.71±0.07、0.88±0.06、0.96±0.08、1.03±0.1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51±0.32)%、(21.84±2.23)%、(14.39±1.15)%、(9.18±1.03)%、(8.37±0.94)%;IRS-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7±0.06、0.19±0.03、0.33±0.04、0.47±0.05、0.59±0.06,NC组、IFN-α组、IFN-α+Nimo 50μg/ml组、IFN-α+Nimo 100μg/ml组、IFN-α+Nimo 200μg/ml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α+pcDNA组与IFN-α+pcDNA-IRS-1组72 h时细胞活力分别为0.76±0.06、1.04±0.0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75±2.07)%、(11.35±1.43)%,IFN-α+pcDNA组与IFN-α+pcDNA-IRS-1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α+Nimo+si-con组与IFN-α+Nimo+si-IRS-1组72 h时细胞活力分别为1.03±0.09、0.79±0.0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75±1.08)%、(15.36±1.25)%,IFN-α+Nimo+si-con组与IFN-α+Nimo+si-IRS-1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能通过上调IRS-1表达从而影响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IRS-1 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 细胞活力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样细胞RNA致敏树突状细胞治疗大鼠9L脑肿瘤 被引量:3
6
作者 肖宗宇 陈晓娟 +1 位作者 杨艺 徐如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1-666,共6页
目的:利用大鼠9L肿瘤干细胞样细胞(cancer stem like cells,CSLCs)总RNA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治疗9L/F344大鼠颅内胶质瘤,观察DC疫苗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免疫反应的机制,为DC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4... 目的:利用大鼠9L肿瘤干细胞样细胞(cancer stem like cells,CSLCs)总RNA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治疗9L/F344大鼠颅内胶质瘤,观察DC疫苗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免疫反应的机制,为DC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40只颅内荷瘤F344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作为实验组:(1)树突状细胞组(DC-9L):注射转染贴壁9L细胞RNA的DC组;(2)DC-9LTS组:注射转染9L肿瘤球RNA的DC组;(3)DC组:注射未经转染RNA;(4)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组:注射100μL PBS。非荷瘤F344大鼠10只设为对照组,仅在右侧尾状核注射10μL DMEM/F12培养基。利用大鼠9L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总RNA致敏DC,制备DC-9LTS,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对9L/F344大鼠颅内胶质瘤模型进行免疫治疗,观察荷瘤大鼠生存期,同时检测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各治疗组肿瘤组织CD4、CD8淋巴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实验组大鼠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PBS组21 d,DC组为21 d,DC-9L组为31 d,DC-9LTS组为36 d。DC-9LTS组大鼠的中位生存期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C-9L组与DC组、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C组与PB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89),DC-9LTS组的IFN-γ浓度为(157.08±7.25)ng/L,高于其余各组(P<0.05),且大鼠肿瘤组织内部及瘤周组织均有大量CD8淋巴细胞浸润。DC-9L组中,在肿瘤组织内部及瘤周也可见CD8淋巴细胞浸润,DC-9LTS组CD8的平均光密度值(D)明显高于DC-9L组(P<0.001),DC-9LTS组及DC-9L组均未见CD4淋巴细胞的表达。在DC组和PBS组中,肿瘤组织中未见CD4或CD8淋巴细胞浸润。结论:利用大鼠9L肿瘤干细胞样细胞总RNA体外致敏树突状细胞,制备树突状细胞疫苗,回输治疗9L/F344大鼠颅内胶质瘤,能明显延长荷瘤大鼠生存期,为靶向性杀伤脑肿瘤干细胞的胶质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干细胞 树突细胞 免疫疗法 神经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ATF5基因下调NF-κB信号诱导脑胶质瘤细胞凋亡 被引量:4
7
作者 马进海 马淑娟 +1 位作者 汪涛 张王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70-1474,共5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转录激活因子5(ATF5)基因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活力、凋亡率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设计合成的ATF5特异性siRNA(siATF5组)和阴性对照siRNA(NC组)分别转染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采用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PDTC处理细... 目的:探讨RNA干扰转录激活因子5(ATF5)基因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活力、凋亡率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设计合成的ATF5特异性siRNA(siATF5组)和阴性对照siRNA(NC组)分别转染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采用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PDTC处理细胞,MTT法、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凋亡率及ATF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 p-p65、p-IκB和Bax的蛋白水平。结果:转染siATF5的U251细胞中ATF5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ATF5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VEGF、COX-2、 p-p65和p-IκB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Bax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iATF5组相比,siATF5和PDTC同时处理的U251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下调ATF5基因表达可降低脑胶质瘤细胞的活力,诱导细胞凋亡,降低免疫抑制因子VEGF和COX-2表达,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细胞 ATF5基因 细胞凋亡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L/F344大鼠脑肿瘤干细胞颅内肿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肖宗宇 陈晓娟 徐如祥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16-321,共6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9L/F344大鼠脑肿瘤干细胞颅内肿瘤模型。方法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培养大鼠9L胶质瘤细胞,立体定向法于近交系F344大鼠右侧尾状核分别接种9L胶质瘤细胞和9L肿瘤球细胞,观察大鼠存活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细胞CD13... 目的建立稳定的9L/F344大鼠脑肿瘤干细胞颅内肿瘤模型。方法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培养大鼠9L胶质瘤细胞,立体定向法于近交系F344大鼠右侧尾状核分别接种9L胶质瘤细胞和9L肿瘤球细胞,观察大鼠存活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细胞CD133和巢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9L胶质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呈悬浮生长,形成的悬浮肿瘤细胞球表达CD133和巢蛋白。9L胶质瘤细胞组和9L肿瘤细胞球组大鼠肿瘤均呈浸润性生长、无明显包膜;后者肿瘤内新生血管更丰富,出血性坏死更明显。两组肿瘤细胞均表达CD133和巢蛋白,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9L肿瘤细胞球组细胞更具侵袭性。接种9L肿瘤球细胞的大鼠中位存活期为15 d(95%CI:15.219-15.781),明显短于接种9L胶质瘤细胞大鼠的21 d(95%CI:20.395-21.605;χ2=12.800,P=0.000)。结论 9L/F344大鼠脑肿瘤干细胞颅内肿瘤模型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脑肿瘤干细胞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肿瘤干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 培养的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9L脑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肖宗宇 陈晓娟 +1 位作者 徐智敏 徐如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45-3748,共4页
目的:从9L大鼠胶质瘤细胞系中培养、分离脑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观察其生长方式和分化特征。方法:运用无血清培养基对大鼠9L胶质瘤细胞进行培养,对分离获得的悬浮生长的脑肿瘤细胞球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CD133和Nestin表达情... 目的:从9L大鼠胶质瘤细胞系中培养、分离脑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观察其生长方式和分化特征。方法:运用无血清培养基对大鼠9L胶质瘤细胞进行培养,对分离获得的悬浮生长的脑肿瘤细胞球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CD133和Nestin表达情况,用血清诱导其分化,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分化后GFAP、NSE、Galc的表达情况。结果:9L胶质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悬浮肿瘤克隆球,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部分贴壁9L细胞及9L肿瘤球细胞均表达CD133和Nestin。将9L肿瘤球转入含血清培养基分化7 d后,能产生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子代肿瘤细胞。结论:大鼠9L胶质瘤细胞系中存在具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但CD133和Nestin不能作为9L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9L脑肿瘤干细胞仅是CD133阳性细胞中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干细胞 脑肿瘤干细胞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瑛福 许常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4-295,共2页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丹参30mL静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变...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丹参30mL静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变化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梗塞较丹参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塞 丹红注射液 治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翼点入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常林 裴杰 +1 位作者 贺瑛福 张广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224-2225,共2页
颅内大动脉梗塞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并发严重脑水肿,形成恶性颅内高压,后者是导致死残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收集我科自2010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手术治疗的1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去骨瓣减压并硬膜减张缝合手术治疗,取... 颅内大动脉梗塞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并发严重脑水肿,形成恶性颅内高压,后者是导致死残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收集我科自2010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手术治疗的1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去骨瓣减压并硬膜减张缝合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并选取之前10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采用常规马蹄形皮瓣颞肌下减压术。两组比较,扩大翼点入路并硬膜减张缝合组较常规马蹄形皮瓣颞肌下减压组致残率、死亡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扩大翼点入路 手术治疗 硬膜减张缝合 颞肌下减压术 颅内高压 脑梗死患者 去骨瓣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多糖调控MICB/NKG2D信号通路增强机体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正平 李坤正 +1 位作者 巨虎 刘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8-585,共8页
目的:探讨桑黄多糖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监视的增强作用及其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B(MICB)/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2D(NKG2D)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取6~8周龄C57BL/6小鼠60只和GL261细胞株培养传代,随机取其中的50只小... 目的:探讨桑黄多糖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监视的增强作用及其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B(MICB)/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2D(NKG2D)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取6~8周龄C57BL/6小鼠60只和GL261细胞株培养传代,随机取其中的50只小鼠建立脑胶质瘤模型,其余10只小鼠记为对照组,另将建模成功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榄香烯组予以100 mg/kg榄香烯与1 ml/100 g生理盐水混匀灌胃,桑黄多糖各剂量组分别予以50、100、200 mg/kg桑黄多糖溶于1 ml/100 g生理盐水中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均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共4周。干预后处死小鼠,比较各组瘤重和抑瘤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瘤组织病理变化;以CD57抗体标记检测瘤组织中NK细胞浸润;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瘤组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MICA)、MICB、UL16结合蛋白1(ULBP1)、UL16结合蛋白2(ULBP2)、UL16结合蛋白3(ULBP3)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MICA、MICB、ULBP1、ULBP2、ULBP3蛋白表达;采用磁珠亲和细胞分选法分离各组组织中N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NKG2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榄香烯组和桑黄多糖各剂量组瘤重下降,抑瘤率升高,瘤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增多,NK细胞浸润增多,MICA、ULBP2、ULBP3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MICB、ULBP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且NK细胞表面NKG2D活性增强,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桑黄多糖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桑黄多糖低剂量组和榄香烯组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黄多糖可抑制脑胶质瘤增长,促进瘤细胞变性、坏死,增加NK细胞浸润,推测d与调控MICB/NKG2D信号通路,增加MICB、ULBP1表达和NK细胞表面NKG2D活性,下调MICA、ULBP2、ULBP3表达,增强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免疫监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多糖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B 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2D 脑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iRNA研究IQGAP1基因调控STAT3信号对脑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张广华 巨虎 +2 位作者 许常林 肖宗宇 苑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0-836,共7页
目的:探讨敲减IQGAP1基因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及免疫抑制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si-IQGAP1组,AG490作为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转染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IQ... 目的:探讨敲减IQGAP1基因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及免疫抑制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si-IQGAP1组,AG490作为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转染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IQGA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TAT3和p-STAT3的蛋白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si-IQGAP1-1组和si-IQGAP1-2组的IQGAP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si-IQGAP1组和AG490组的细胞活力、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VEGF、TGF-β1和p-STAT3的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AG490组比较,AG490+si-IQGAP1组的细胞活力、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VEGF和TGF-β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敲减IQGAP1基因表达可降低脑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减弱细胞免疫抑制因子VEGF和TGF-β1的表达,机制与下调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IQGAP1基因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免疫抑制 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6基因对H2O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巨虎 肖宗宇 +1 位作者 张广华 许常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探讨干扰SOX6基因表达对H2O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AS)凋亡、线粒体膜电位及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方法从乳大鼠大脑皮质分离培养AS细胞,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AS转染无干扰作用的siRNA;H2O2组:20μmol/L的H2O2处理AS细胞24 h;... 目的探讨干扰SOX6基因表达对H2O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AS)凋亡、线粒体膜电位及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方法从乳大鼠大脑皮质分离培养AS细胞,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AS转染无干扰作用的siRNA;H2O2组:20μmol/L的H2O2处理AS细胞24 h;H2O2+NC组:无干扰作用的siRNA转染AS细胞24h后,20μmol/L的H2O2处理细胞24 h;H2O2+si-SOX6组:SOX6特异性siRNA转染AS细胞24 h后,20μmol/L的H2O2处理细胞24 h。通过LDH试剂盒、流式细胞术及JC-1探针分别检测细胞毒性、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ting检测SOX6、Cyt.C、caspase3、caspase9、Bcl-2、Bax和p-AKT蛋白表达。结果H2O2可明显上调AS细胞SOX6、Cyt.C、caspase3、caspase9和Bax表达,下调Bcl-2和p-AKT表达,提高细胞毒性,诱导细胞凋亡,而干扰SOX6基因表达可明显减弱H2O2对细胞SOX6、Cyt.C、caspase3、caspase9、Bcl-2、Bax和p-AKT表达及细胞毒性和凋亡影响。结论干扰SOX6基因表达可通过抗凋亡途径保护H2O2诱导的AS损伤,此保护作用与线粒体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化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SOX6基因 H2O2诱导 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AQP-4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惠超杰 李文辉 +1 位作者 曹立新 慕莉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1-76,共6页
目的探究下调AQP-4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健康雄性大鼠,分10只为正常组,其余30只SD健康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下调AQP-4组、上调AQP-4组,对四组大鼠分别进行干预。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QP-4... 目的探究下调AQP-4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健康雄性大鼠,分10只为正常组,其余30只SD健康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下调AQP-4组、上调AQP-4组,对四组大鼠分别进行干预。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QP-4、BMP4、P-Smad表达,使用散射比浊法检测TNF-α、IL-1β水平。对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神经功能。脑组织含水量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他三组大鼠各时间点逃避潜伏期较长,穿越平台次数较低(P<0.05);与模型组和上调AQP-4组相比,下调AQP-4组大鼠各时间点逃避潜伏期较短、穿越平台次数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上调AQP-4组、下调AQP-4组神经功能评分上升,脑组织含水量增多(P<0.05);与模型组和上调AQP-4组相比,下调AQP-4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脑组织含水量减少(P<0.05);与正常组比较,其他三组大鼠TNF-α、IL-1β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和上调AQP-4组相比,下调AQP-4组大鼠TNF-α、IL-1β水平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其他三组大鼠AQP-4表达上升、BMP4、P-Smad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和上调AQP-4组相比,下调AQP-4组大鼠AQP-4表达下降、BMP4、P-Smad表达上升(P<0.05);与正常组比较,其他三组大鼠Na^(+)、P-dp含量上升(P<0.05);与模型组和上调AQP-4组相比,下调AQP-4组大鼠Na^(+)、P-dp含量下降(P<0.05)。结论下调AQP-4能够通过BMP4/Smad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进行干预,修复脑内血脑屏障,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大鼠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功能 学习记忆能力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