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拓扑异构酶Ⅰ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在系统性硬化病中的应用
1
作者 姚佳佳 杨海山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血清中抗拓扑异构酶Ⅰ抗体(抗Scl70抗体)及抗着丝点抗体(ACA)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21年12月于青海省中医院确诊为SSc的84例患者,将其分别根据抗Scl70抗体和ACA表达情况进行分组...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血清中抗拓扑异构酶Ⅰ抗体(抗Scl70抗体)及抗着丝点抗体(ACA)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21年12月于青海省中医院确诊为SSc的84例患者,将其分别根据抗Scl70抗体和ACA表达情况进行分组。比较抗Scl70抗体阴性组和抗Scl70抗体阳性组抗核抗体(ANA)高滴度(≥1∶320)的阳性分布,以及各组患者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器官受累及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抗Scl70抗体阳性组中ANA高滴度患者阳性率、高密度脂蛋白(HDL)、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WBC计数、免疫球蛋白A(IgA)、IgE、糖类抗原199(CA199)、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等均高于阴性组;但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低于阴性组及患者病程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CA阴性组比较,ACA阳性组患者指端硬化及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高,且病程较长;但肺纤维化发生率较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抗Scl70抗体和ACA的检测对SSc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病 抗拓扑异构酶Ⅰ抗体 抗着丝点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2015—2020年下呼吸道标本细菌耐药监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何轶群 黄文辉 +4 位作者 赵玲莉 李娟 张翔 雷海娟 史俊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3,共7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合格痰标本来源细菌的耐药性变迁,为青海省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以及抗菌药物制定和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用WHONET5.6软件分析2015—2020年青海省来自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合格痰标本... 目的了解青海省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合格痰标本来源细菌的耐药性变迁,为青海省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以及抗菌药物制定和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用WHONET5.6软件分析2015—2020年青海省来自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合格痰标本分离鉴定的细菌药敏数据,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015—2020年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合格痰标本中共分离出55288株细菌,分离排名前5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22.5%)、鲍曼不动杆菌(10.8%)、大肠埃希菌(9.7%)、金黄色葡萄球菌(8.7%)和阴沟肠杆菌(7.5%)。药敏数据显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大部分监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有下降趋势,肺炎克雷伯菌相对于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药物敏感性较高,大部分敏感性在90%以上,3种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略有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总体下降,但是耐药率相对较高;铜绿假单胞菌除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上升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基本保持不变或下降;6年中MRSA的检出率分别是34.3%、37.0%、39.0%、36.7%、37.8%和41.4%,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基本保持在95%左右。结论青海省2015—2020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合格痰标本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略有上升,呼吁临床医师送检高质量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合格痰标本,并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合格痰 抗菌药物 耐药性 病原菌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原反应所致脑改变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3
作者 郭雅 鲍海华 +3 位作者 陶涛 温生宝 白艳玲 贺春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39,146,共6页
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高原病中最常见的类型,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军事任务的频繁执行以及户外探险活动的日益普及,进入高原地区的人群数量连续逐年增加,早期诊断AMS对预防疾病进展为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阶段... 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高原病中最常见的类型,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军事任务的频繁执行以及户外探险活动的日益普及,进入高原地区的人群数量连续逐年增加,早期诊断AMS对预防疾病进展为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阶段至关重要。近年来,神经影像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AMS的临床诊断及病理机制的深入剖析开辟了全新视野。本文就多模态MRI在脑容量、脑组织微结构损伤、脑血流灌注的最新应用进展总结,为AMS的诊断及机制探索提供新的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反应 磁共振成像 脑容量 脑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仁增卓嘎 杨康洁 +2 位作者 芦永良 王志鑫 王海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9-643,共5页
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髓过氧化物酶等蛋白酶,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在体内发挥免疫防御作用,并参与多种肝病的炎性反应,但其过度释放会加重肝组织损伤,成为肝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有研究发现NET... 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髓过氧化物酶等蛋白酶,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在体内发挥免疫防御作用,并参与多种肝病的炎性反应,但其过度释放会加重肝组织损伤,成为肝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有研究发现NET的过度释放可促进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疾病向肝癌进展,阐明NET作用机制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和进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NET在肝脏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肝脏疾病的诊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诱捕网 肝疾病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学梅 王红心 熊辉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1-1524,共4页
本研究观察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细胞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变化,了解白血病患儿的免疫状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另选取5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CD3+以及NK细胞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动态变化... 本研究观察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细胞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变化,了解白血病患儿的免疫状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另选取5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CD3+以及NK细胞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初诊患儿的CD3+,CD4+、CD8+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初诊时急性白血病患儿的NK细胞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LL与AML患儿完全缓解期(CR)3、6和12个月时的NK细胞水平虽然缓慢上升,但与对照组比较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在病情发生以及治疗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存在紊乱,经治疗获CR后患儿病情好转,细胞免疫渐渐恢复,但恢复速率慢,该结果为患儿后续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T细胞亚群 CD4^+ CD8^+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调控铁死亡在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卢天龙 杨启英 +1 位作者 杨世闻 宋小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98-1104,共7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调控铁死亡在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4)和肺癌系中(A549、H1299、H1640、HCC827)中CARM1的表达情况。将CARM1序列或载体对照(Vector)以及针对C... 目的探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调控铁死亡在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4)和肺癌系中(A549、H1299、H1640、HCC827)中CARM1的表达情况。将CARM1序列或载体对照(Vector)以及针对CARM1(shCARM1)、Notch同源物2(shNotch2)的shRNA序列或阴性对照shRNA(shNC)转染到肺癌细胞中。分别通过CCK⁃8试验、Transwell试验测定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利用RIP⁃PCR和MeRIP⁃qPCR分析探讨了CARM1的作用机制。采用经典的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处理肺癌细胞以确定CARM1是否能影响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结果与人正常气道上皮细胞HBE4相比,CARM1在肺癌系中(A549、H1299、H1640、HCC827)显著上调(P<0.05)。与Vector组相比,CARM1过表达组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加(P<0.001),而shCARM1组HCC82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shNC组(P<0.001)。MeRIP⁃qPCR分析显示当CARM1过表达时Notch2 mRNA的m6A丰度显著增加(P<0.05)。RIP分析显示CARM1过表达显著促进CARM1和Notch2 mRNA之间的结合(P<0.05)。Notch2敲低减弱了CARM1上调的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01)。结论CARM1在肺癌中显著升高,并通过激活Notch2发挥其致癌功能。此外,CARM1可以通过稳定Notch2使肺癌细胞对铁死亡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 铁死亡 肺癌细胞 Notch同源物2 恶性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直方图在判断血小板计数结果中的可靠性评价
7
作者 雷晓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741-1741,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结果 血小板直方图 可靠性评价 SF-3000血细胞分析仪 显微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因子与多房棘球蚴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鄂维建 芦永良 +4 位作者 祁秉民 庞明泉 王志鑫 张灵强 樊海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13-2818,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因子与多房棘球蚴病(AE)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AE患者120例,另外选取33例健康对照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间及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IL-6... 目的探究血清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因子与多房棘球蚴病(AE)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AE患者120例,另外选取33例健康对照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间及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IL-6、IL-10、TNFα、TGFβ1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血清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因子与AE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检查对AE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法分析各指标与HAI评分和Metavir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E组血清IL-6[13.97(9.64~23.62)pg/mL vs 1.30(0.35~2.71)pg/mL,Z=-5.980,P<0.001]、TNFα[2.26(1.65~4.13)pg/mL vs 1.40(1.04~2.10)pg/mL,Z=-3.114,P<0.01]、TGFβ1[3.64(2.71~5.72)pg/mL vs 2.91(2.20~3.35)pg/mL,Z=-2.594,P<0.05]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是肝AE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2.721(1.730~4.280)、3.527(1.158~10.747),P值均<0.05]。经ROC曲线分析,包虫抗体IgG联合血清IL-6、TNFα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4%和95.8%,曲线下面积为0.951(95%CI:0.937~0.964),均高于IL-6、TNFα、包虫抗体IgG的单独诊断(Z值分别为-3.458、-4.011、2.379,P值均<0.05)。经Spearman分析,血清IL-6、TNFα、TGFβ水平与HAI评分(r值分别为0.560、0.644、0.465,P值均<0.001)、Metavir纤维化评分(r值分别为0.530、0.758、0.567,P值均<0.001)均呈正相关性,而血清IL-10与HAI评分(r=-0.232,P=0.011)和Metavir纤维化评分(r=-0.288,P=0.001)则呈负相关性。结论肝AE患者普遍存在巨噬细胞极化状态,且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因子IL-6、TNFα、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发生和进展有关,对于预测肝纤维化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肝硬化 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泡型包虫病肝组织和血清中巨噬细胞极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鄂维建 芦永良 +2 位作者 张灵强 宇文昊 王志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探讨肝泡型包虫病肝组织和血清中巨噬细胞极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30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和血液标本,均来自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将肝脏标本分为病灶邻近(PL)组织和正常(N)肝脏组织,进行H... 目的探讨肝泡型包虫病肝组织和血清中巨噬细胞极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30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和血液标本,均来自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将肝脏标本分为病灶邻近(PL)组织和正常(N)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并进行Child-Pugh肝功能分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86、CD11c和CD206阳性表达状态。另外收集30例健康人群地血液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另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2/M1比值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经HE染色,PL肝组织中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且CD86^+巨噬细胞和CD206^+ M2型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和阳性细胞百分比/视野明显高于N肝组织(P <0.05);但PL肝组织和N肝组织中CD11c^+ M1型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和阳性细胞百分比/视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泡型包虫病PL肝组织中M2/M1比值(3.98±0.76)明显高于N肝组织(1.0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M2/M1比值与患者谷丙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性,与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 <0.05),且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升高,M2/M1比值增加。另外,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血清IL-6、TNF-ɑ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 <0.05)。结论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病灶邻近肝组织中存在大量CD86^+巨噬细胞浸润,且以CD206^+ M2型巨噬细胞为主,M2/M1比值与患者肝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型包虫病 巨噬细胞极化 病灶邻近肝组织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信号通路——肝棘球蚴病治疗新靶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琳琳 芦永良 +2 位作者 鄂维建 张翔 赵玲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4-718,共5页
MAPK信号通路可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炎症、癌症、免疫紊乱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过程,其在肝棘球蚴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MAPK信号通路的结构及调节过程,重点阐述了肝棘球蚴病中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即MAPK信号通路... MAPK信号通路可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炎症、癌症、免疫紊乱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过程,其在肝棘球蚴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MAPK信号通路的结构及调节过程,重点阐述了肝棘球蚴病中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即MAPK信号通路在肝棘球蚴病中存在虫体与宿主的双重激活,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对其治疗产生影响,以MAPK信号通路为靶点的药物治疗有望成为肝棘球蚴病治疗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MAP激酶信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1/PD-L1信号通路的肝棘球蚴病免疫逃逸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康洁 芦永良 鄂维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8-225,共8页
PD-1/PD-L1共同组成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刺激信号通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及肿瘤治疗的研究中。同时,其信号通路也被证实与肝棘球蚴病的免疫逃逸有密切联系。本文回顾了PD-1和PD-L1的化学结构及其信号通路的作用机理,综述了P... PD-1/PD-L1共同组成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刺激信号通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及肿瘤治疗的研究中。同时,其信号通路也被证实与肝棘球蚴病的免疫逃逸有密切联系。本文回顾了PD-1和PD-L1的化学结构及其信号通路的作用机理,综述了PD-1/PD-L1信号通路在肝棘球蚴病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即PD-1/PD-L1信号通路在三种理论下参与肝棘球蚴病的免疫逃逸,以期从新的角度探讨肝棘球蚴病的免疫逃逸,为肝棘球蚴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肿瘤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