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422a通过调控SOX6抑制H2O2对PC12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广华 铁婷婷 +3 位作者 巨虎 许常林 肖宗宇 苑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35-2240,共6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422a(miR-422a)靶向调控人性别决定区Y框6(SOX6)对过氧化氢(H 2O 2)刺激下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具有神经细胞特性)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H 2O 2处理后PC12细胞中miR-422a表达的变化,在PC1... 目的:研究微小RNA-422a(miR-422a)靶向调控人性别决定区Y框6(SOX6)对过氧化氢(H 2O 2)刺激下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具有神经细胞特性)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H 2O 2处理后PC12细胞中miR-422a表达的变化,在PC12细胞中转染miR-422a mimics,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水平。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SOX6可能是miR-422a的靶基因,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鉴定靶向关系。在PC12细胞中共转染miR-422a mimics和SOX6过表达载体,检测过表达SOX6对miR-422a mimics调控H 2O 2条件下PC12细胞活力、LDH漏出率和凋亡的影响。结果:H 2O 2处理后PC12细胞中miR-422a表达水平降低(P<0.05)。H 2O 2处理后的PC12细胞的活力降低,LDH漏出率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miR-422a mimics能够提高H 2O 2条件下PC12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率和凋亡率(P<0.05)。miR-422a靶向负调控SOX6表达。SOX6过表达载体可以逆转miR-422a对PC12细胞活力提高和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降低的作用(P<0.05)。结论:miR-422a通过靶向抑制SOX6可降低H 2O 2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422a PC12细胞 SOX6基因 细胞凋亡 细胞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iRNA研究IQGAP1基因调控STAT3信号对脑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张广华 巨虎 +2 位作者 许常林 肖宗宇 苑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0-836,共7页
目的:探讨敲减IQGAP1基因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及免疫抑制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si-IQGAP1组,AG490作为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转染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IQ... 目的:探讨敲减IQGAP1基因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及免疫抑制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si-IQGAP1组,AG490作为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转染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IQGA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TAT3和p-STAT3的蛋白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si-IQGAP1-1组和si-IQGAP1-2组的IQGAP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si-IQGAP1组和AG490组的细胞活力、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VEGF、TGF-β1和p-STAT3的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AG490组比较,AG490+si-IQGAP1组的细胞活力、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VEGF和TGF-β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敲减IQGAP1基因表达可降低脑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减弱细胞免疫抑制因子VEGF和TGF-β1的表达,机制与下调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IQGAP1基因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免疫抑制 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南高原多房棘球蚴SBACT5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顺伟 李晓燕 +2 位作者 李洪清 赵瑞雪 魏晓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8-823,共6页
目的胆汁酸钠协同转运蛋白在棘球绦虫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研究克隆多房棘球蚴(Em)的胆汁酸钠协同转运蛋白5(Em SBACT5)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Em SBACT5基因并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 目的胆汁酸钠协同转运蛋白在棘球绦虫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研究克隆多房棘球蚴(Em)的胆汁酸钠协同转运蛋白5(Em SBACT5)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Em SBACT5基因并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域、翻译后修饰位点、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和生物学功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扩增出654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其编码217个氨基酸,与公布的细粒棘球蚴(Eg)的Eg SBACT5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达98%和96%。蛋白分析结果显示,Em SBACT5蛋白分子式为C1141H1797N273O284S11,相对分子量为24 240,p I为8.99。含有9个翻译后修饰位点和4处典型的结构域。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9.95%、31.80%、7.83%和30.41%。该蛋白为疏水性跨膜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膜中,可能在物质转运和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作用。结论成功克隆出Em SBACT5基因并获得其编码蛋白的的信息学特征,为包虫病防治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胆汁酸协同转运蛋白5 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