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RV参数与AMI患者梗死部位、病变血管支数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志洁 汪春庆 +2 位作者 康小琴 许欣 张志宇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4-809,共6页
本研究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参数在不同梗死部位、不同冠脉病变支数及不同预后结局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差异及其意义。选取已确诊的200例AMI患者作为AMI组、另外选取20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AMI组和对照组的HRV参数。... 本研究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参数在不同梗死部位、不同冠脉病变支数及不同预后结局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差异及其意义。选取已确诊的200例AMI患者作为AMI组、另外选取20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AMI组和对照组的HRV参数。按照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不同梗死部位、随访18个月后患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进行分层分析,比较HRV参数变化。结果显示,AMI组的SDNN、SDANN、SDNNI、RMSSD、PNN50均低于对照组(P<0.05);AMI组中,有非ST段抬高的AMI患者28例、前壁性心肌梗死114例、下壁性心肌梗死58例,前壁AMI患者的SDNN、SDANN、SDNNI低于非ST段抬高、下壁AMI患者(P<0.05);发生MACE患者的SDNN、SDANN低于未发生MACE的AMI患者(P<0.05)。通过观察AMI患者早期的HRV参数,对于诊断心肌梗死部位及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参数 梗死部位 冠脉病变支数 预后结局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影剂急性肾损伤最新检测手段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伟 刘维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6,共4页
造影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是医院获得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的可逆性和暂时性原因,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使用造影剂类型和剂量以及放射性治疗的类型,其发生率在0~24%[1]。目前,CI-AKI已位列医源... 造影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是医院获得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的可逆性和暂时性原因,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使用造影剂类型和剂量以及放射性治疗的类型,其发生率在0~24%[1]。目前,CI-AKI已位列医源性急性肾损伤的第3位,仅次于肾毒性药物应用及肾脏灌注不足所致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肾功能衰竭 急性 肾小球滤过率 肾炎 间质性 高尿酸血症 白细胞介素18 血液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与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3
作者 朱露露 任明 +1 位作者 马玉兰 宋敬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7-209,共3页
高血压是个体差异较大的非均质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不同致病因素经不同发病机制引发。在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体主要通过神经、肾脏、激素(主要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胰岛素抵抗等机制升高血压。经干预生活方... 高血压是个体差异较大的非均质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不同致病因素经不同发病机制引发。在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体主要通过神经、肾脏、激素(主要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胰岛素抵抗等机制升高血压。经干预生活方式和基于上述不同机制的多种降压药物联合降压后,高血压的控制已明显提升,但其发病率仍持续上升,20%~30%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利尿剂等3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后,血压仍持续>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目前高血压治疗仍是医学界的难题,进一步研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是研究的重点。近年,随着对肠道宏基因组及代谢组学的应用发现,高血压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因此调节肠道菌群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降压途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胃肠道微生物组 鼠李糖乳杆菌 益生元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翔 刘存 任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304-308,共5页
在心电生理学中,通常认为发生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患者,其罪犯血管没有发生完全闭塞(TOCA),但在临床实践中,部分通过心电图诊断的NSTEMI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存在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目前,国内并无针对NSTEMI患者伴有T... 在心电生理学中,通常认为发生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患者,其罪犯血管没有发生完全闭塞(TOCA),但在临床实践中,部分通过心电图诊断的NSTEMI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存在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目前,国内并无针对NSTEMI患者伴有TOCA的诊疗建议,使TOCA血管闭塞时间长,心肌损伤时间延长,从而导致未及时解决NSTEMI合并TOCA相关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长期预后明显较差。本文旨在对伴有TOCA的NSTEMI患者的流行病学、机制原因、风险预后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病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及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星玉洁(综述) 任明(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36-1339,共4页
外泌体是直径30~150nm的由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的纳米级别的细胞外囊泡(EVs),它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内含多种细胞特异的脂质、核酸及蛋白质等,主要参与细胞间通讯、免疫调节以及细胞信号通路调节等过程,因而外泌体具有低免疫原性、天... 外泌体是直径30~150nm的由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的纳米级别的细胞外囊泡(EVs),它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内含多种细胞特异的脂质、核酸及蛋白质等,主要参与细胞间通讯、免疫调节以及细胞信号通路调节等过程,因而外泌体具有低免疫原性、天然稳定性、长半衰期、高传递率等特点,可以作为药物的良好载体。文章主要从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作为诊断标志物的优势以及外泌体源性miRNA的检测以及外泌体源性miRNA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外泌体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藏族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中山 任明 +1 位作者 马玉兰 朱露露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2期332-340,共9页
目的分析青藏高原藏族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和组成特征。方法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连续招募世居青藏高原(海拔3600~4500 m)的藏族CHD患者[高海拔藏族CHD患者(high altitude Tibetan CHD,HTC)]... 目的分析青藏高原藏族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和组成特征。方法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连续招募世居青藏高原(海拔3600~4500 m)的藏族CHD患者[高海拔藏族CHD患者(high altitude Tibetan CHD,HTC)]和藏族健康人群[高海拔藏族健康人群(high altitude Tibetan normal,HTN)],长期居住于西宁(海拔2260 m)的汉族CHD患者[中海拔汉族CHD患者(middle altitude Han CHD,MHC)]和武汉(海拔13 m)汉族CHD患者[低海拔汉族CHD患者(low altitude Han CHD,LHC)]。其中HTC与MHC均来自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HTN均来自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LHC均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收集研究对象粪便组织标本,对肠道菌群16S rRNA V3~V4区进行DNA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CHD患者36例(HTC 8例、MHC 14例、LHC 14例),HTN 34例。α多样性分析显示,HTC与HTN的肠道菌群Shannon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91);HTC的肠道菌群Shannon指数最高,MHC次之,LHC最低(P=0.025)。β多样性分析显示,HTC的肠道菌群分布与HTN、MHC、LHC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对肠道菌群组成成分的分析中,HTC在门水平、属水平亦显示出不同于MHC、LHC的特征,其致病菌如链球菌(Streptococcus)、埃希氏菌_志贺氏菌(Escherichia_Shigella)和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的相对丰度下降,有益菌如粪杆菌(Faecalibacterium)、普氏菌(Pre⁃votella)、链型杆菌(Catenibacterium)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升高。结论高海拔藏族CHD患者肠道菌群呈现出不同于同海拔藏族健康人群以及中、低海拔CHD患者的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肠道菌群 高海拔 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的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林玥 梁彤 任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934-942,共9页
目的分析中、高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其肠道菌群是否存在各自特征性的分布,探究是否可以肠道菌群为靶点进行预防、治疗高血压。方法分别收集世居于中海拔地区(1500~2500 m)及高海拔地区(2500~4500 m)的高血压患者粪便样本各20例,中、高海... 目的分析中、高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其肠道菌群是否存在各自特征性的分布,探究是否可以肠道菌群为靶点进行预防、治疗高血压。方法分别收集世居于中海拔地区(1500~2500 m)及高海拔地区(2500~4500 m)的高血压患者粪便样本各20例,中、高海拔地区健康者粪便样本分别为21、20例,四组分别为:中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组、中海拔地区健康者组、高海拔地区高血压患组、高海拔地区健康者组。提取样本DNA,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肠道菌群分布特点。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及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中、高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是否存在其各自的特点及差异。结果与MA-HTN相比,HA-HTN组肠道高表达Akkermansia、Catenibacterium、Slackia和Senegalimassilia(P<0.05);与HA-HTN相比,MA-HTN组肠道高表达Candidatus_Saccharibacteria、Clostridium_ⅩⅧ和Lachnospiracea_incertae_sedis(P<0.05)。结论HA-HTN高丰度的Akkermansia可能通过抗炎和免疫刺激特性以及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胰岛素敏感性和内毒素血症对该地区的高血压患者存在一定的保护作用。MA-HTN肠道中高表达Candidatus_Saccharibacteria以及位置未定的Lachnospiracea_ncertae_sedis可能与该地区高血压患者饮食习惯有关,或许对该地区高血压患者是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海拔 高海拔 高血压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三甲胺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韩嘉明 高中山 +1 位作者 段豪亮 马玉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643-649,共7页
冠心病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所以针对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氧化三甲胺(TMAO)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潜在危险因素,大量实验发现,TMAO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它可通过加快泡沫细胞的... 冠心病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所以针对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氧化三甲胺(TMAO)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潜在危险因素,大量实验发现,TMAO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它可通过加快泡沫细胞的形成、干扰胆固醇和胆汁酸的代谢、参与血管炎症和内皮功能损害、促使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等机制来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探讨TMAO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可能为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带来新的见解。本文主要综述了TMAO与冠心病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冠心病预防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氧化三甲胺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