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马晓婷 张琳 +1 位作者 徐文炳 施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 :调查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选取西宁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CHF就诊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慢... 目的 :调查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选取西宁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CHF就诊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CDSMP)进行调查。结果 :高原地区CHF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52.36±21.32)分,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状态、学历、月收入、一年内再住院情况、自理程度、自我效能是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高原地区CHF患者生活质量有待改进,应根据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及不同影响因素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慢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脑利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任明 柳茵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11-413,共3页
关键词 脑利钠肽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水泉 柳茵 +1 位作者 刘维军 李琳 《北方药学》 2011年第1期83-84,共2页
众所周知,冠心病的发生涉及很多因素,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吸烟等被视为主要危险因素。但近几年,很多试验证实高半胱氨酸(Hcy)血症是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可独立预测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MI)的风险及预后。现通过描... 众所周知,冠心病的发生涉及很多因素,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吸烟等被视为主要危险因素。但近几年,很多试验证实高半胱氨酸(Hcy)血症是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可独立预测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MI)的风险及预后。现通过描述Hcy的新陈代谢、病理生理学及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无反应1例
4
作者 柳茵 赵笑春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7期1550-1551,共2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未阶段,药物治疗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晚期心力衰竭治疗依然没有好的疗效,而且预后极差。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可以提高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未阶段,药物治疗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晚期心力衰竭治疗依然没有好的疗效,而且预后极差。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可以提高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目前已经取得很多试验证实,但仍然有20%~30%患者疗效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起搏器 人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中左心室后壁穿孔致冠状动脉痉挛1例
5
作者 梅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1-281,F0003,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误诊为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
6
作者 梅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窦性 心电描记术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ropin蛋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泽骅 任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5-207,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缺血性疾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每年的病死率和患病率一直在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而现阶段对该病的治疗以临床前期的预防为主,所以早期的预测指标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 心血管疾病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缺血性疾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每年的病死率和患病率一直在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而现阶段对该病的治疗以临床前期的预防为主,所以早期的预测指标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内外的学者们研究发现了许多早期预测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指标[1-3]。比如同型半胱氨酸,其在体内升高,则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损伤血管内皮,降低血管弹性,促进血管内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标记 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 高血压 胰岛素抗药性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例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3
8
作者 樊世明 柳茵 +8 位作者 刘维军 李琳 刘连军 于伊 梅峰 王红 严鹏仲 任明 马艳梅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9-,共1页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手术中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微创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严鹏仲 柳茵 +8 位作者 刘维军 李琳 樊世明 刘连军 于伊 梅峰 王红 任明 马艳梅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61-1362,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夹层1例
10
作者 朱斌 王永霞 +1 位作者 柳茵 任明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4期2170-2170,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腔内治疗 覆膜支架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晓蓉 任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99,共3页
高血压是当今全世界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威胁人类健康和致其死亡的原因之一[1]。它包括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EH占到90%,生活方式,包括高盐摄入量,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均促进EH的发... 高血压是当今全世界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威胁人类健康和致其死亡的原因之一[1]。它包括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EH占到90%,生活方式,包括高盐摄入量,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均促进EH的发展。研究显示,在EH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遗传因素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即EH发病为家族性关系,高血压患者的家族倾向在生命之前已经建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醛固酮合酶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Γ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田辉珍 沈有录 +2 位作者 韩玉娟 闫慧娟 韩淑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SBAR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127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2例和SBAR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患者转运交接方法,SBAR组采用SBAR... 目的探讨SBAR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127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2例和SBAR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患者转运交接方法,SBAR组采用SBAR模式指导下的转运交接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转运交接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转运交接缺陷发生率(包括遗漏病情、转运记录不完整、床旁交接不全面、药品和物品遗漏)。结果 SBAR组患者的平均转运交接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AR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AR组患者的转运交接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模式指导下的PCI患者转运交接,可规范PCI患者的转运交接流程,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亦可保障PCI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的安全和医疗信息完整,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模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转运交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海拔地区不同暴露时间下大鼠肝脏组织脂肪酸代谢相关指标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保积英 任明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2期15-19,共5页
目的观察中海拔地区不同暴露时间下大鼠肝脏组织脂肪酸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根据饲养环境不同分为对照组、1 d组、3 d组、7 d组、15 d组、30 d组各10只,对照组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动物实验中心动物房(海拔400... 目的观察中海拔地区不同暴露时间下大鼠肝脏组织脂肪酸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根据饲养环境不同分为对照组、1 d组、3 d组、7 d组、15 d组、30 d组各10只,对照组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动物实验中心动物房(海拔400 m)饲养30 d;1 d组、3 d组、7 d组、15 d组、30 d组分别在青海大学医学院高原医学中心动物房(海拔2260 m)饲养1、3、7、15、30 d。检测各组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游离脂肪酸(NEFA)及肝脏组织中的酮体(KB);检测肝脏组织中的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及蛋白。结果各组血浆ALT、NEFA及肝脏组织中K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肝脏组织中AMPK mRNA表达量高于1 d组、3 d组、7 d组、15 d组和30 d组(P均<0.05)。15 d组ACC-1、CPT-1 mRNA表达量最低,30 d组ACC-1、CPT-1 mRNA表达量升高至对照组水平;1 d组、3 d组、7 d组、15 d组HIF-1α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30 d组降低至对照组水平。对照组与1 d组AMPK蛋白表达高于3 d组、7 d组、15 d组、30 d组(P均<0.05);3 d组ACC-1、CPT-1、HIF-1α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1 d组、7 d组、15 d组、30 d组(P均<0.05)。结论中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暴露的大鼠脂肪酸代谢存在差异。中海拔地区急性暴露期大鼠脂肪酸合成与氧化代谢呈现一过性增强,至暴露第7天,随着缺氧迅速改善,又恢复到平原地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海拔 脂肪酸代谢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乙酰辅酶A羧化酶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 低氧诱导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盛祺 李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7期47-51,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基础病理变化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AS的发展,它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间接地影响AS,或直接作用于血管相关受体影响血管重塑。甲状腺激素对心血... 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基础病理变化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AS的发展,它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间接地影响AS,或直接作用于血管相关受体影响血管重塑。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双重效应,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在脂质代谢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通过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在血管重塑中,可能会促进血管生成过多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本文重点综述了甲状腺功能与脂质代谢及血管重塑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从而阐述甲状腺功能与AS之间的关联,此方面研究对于探寻AS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甲状腺功能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血管重塑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