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P-2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植入体改善大鼠萎缩性骨不连
1
作者 黄永 马建文 +3 位作者 李玉 景青玲 张钦 李长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99-1605,共7页
目的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聚酰胺66(PA66)对大鼠股骨骨不连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大鼠BMSCs,并分为支架(sent)+BMSCs组、sent+BMSCs+rhBMP-2组、sent+BMSCs+Ad-BMP-2组;... 目的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聚酰胺66(PA66)对大鼠股骨骨不连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大鼠BMSCs,并分为支架(sent)+BMSCs组、sent+BMSCs+rhBMP-2组、sent+BMSCs+Ad-BMP-2组;将人重组BMP-2(rhBMP-2)或腺病毒感染BMP-2(Ad-BMP-2)载体转染BMSCs并装载nHA/PA66支架材料。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表达特定表面标志物,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检测相关生物活性因子,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骨钙素(OCN)、骨连接蛋白(ON),碱性磷酸酶(AL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细胞生长和黏附情况。在SD大鼠的萎缩性骨不连模型中,将sent+BMSCs+rhBMP-2或sent+BMSCs+Ad-BMP-2复合体植入缺损区域,分为rhBMP-2组及Ad-BMP-2组,并通过X射线和MicroCT评估治疗效果。结果nHA/PA66支架表面光滑且多孔,BMSCs良好黏附。流式细胞术显示在BMSCs中高表达CD29和CD90,低表达CD45和CD34。MTT显示细胞在72 h后迅速增殖。与sent+BMSCs组及sent+BMSCs+rhBMP-2组相比,sent+BMSCs+Ad-BMP-2组ALP活性、PDGF、TGF-β、VEGF、FGF、OCN、ON表达均上调(P<0.05)。术后12周Ad-BMP-2组大鼠支架复合物已完全被新生皮质骨包裹,且表面光滑完整。X射线显示Ad-BMP-2组复合物已完全被新生皮质骨包裹,恢复程度优于rhBMP-2组。MicroCT结果显示,与rhBMP-2组相比,Ad-BMP-2组术后12周大鼠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骨矿物质密度及骨矿物质含量均升高(P<0.05),骨小梁分离水平降低(P<0.05)。结论Ad-BMP-2转染BMSCs复合nHA/PA66支架材料可以更有效地表达生物活性,为BMSCs提供持续和良好的增殖分化微环境,有利于促进局部成骨活性,且有利于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骨不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腺病毒 骨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四肢骨折对患者创伤指标与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启发 李光 +1 位作者 杜敏 卢仲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2445-2448,2452,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应用于四肢骨折,在凝血功能和创伤指标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85)和观察组(n=87),全部患者均进行传统复位外... 目的:探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应用于四肢骨折,在凝血功能和创伤指标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85)和观察组(n=87),全部患者均进行传统复位外固定,对照组使用芪骨胶囊治疗方案,观察组使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观察2组创伤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在治疗前后的波动,记录不良反应率。结果:1)观察组用药后创伤指标CK(43. 62±3. 45) U/L、LDH(232. 42±11. 05) mmol/L、CKMB(26. 10±2. 41) U/L、GOT(31. 19±2. 89) U/L、GPT(28. 27±3. 19) U/L、D-D(177. 52±12. 56)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观察组FIB (3. 42±0. 34) g/L、PLT (171. 19±14. 74)×109/L、PT(33. 81±3. 10) s明显比对照组高,APTT(32. 52±2. 56) s、TT(15. 27±2. 47) s比对照组低(P <0. 05);3)观察组用药后FIM评分(111. 84±5. 1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8. 35±4. 67)分(P <0. 05); 4)观察组用药后总不良反应率(3. 45%)与对照组(8. 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四肢骨折患者,采取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进行骨折愈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的恢复,促进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骨瓜提取物 四肢骨折 创伤指标 D-D CK CKMB GPT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下肢慢性骨髓炎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邓明浩 王涛 +1 位作者 张鹤令 何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下肢慢性骨髓炎的效果,为下肢慢性骨髓炎的治疗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本院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4例下肢慢性骨髓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病灶清除+置管对流冲洗,42例)、B组(病灶清除+...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下肢慢性骨髓炎的效果,为下肢慢性骨髓炎的治疗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本院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4例下肢慢性骨髓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病灶清除+置管对流冲洗,42例)、B组(病灶清除+抗生素骨水泥珠链植入,80例)、C组(病灶清除+骨搬移,62例)。比较三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水平、治愈率、复发率、术后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疗效。结果 A、B、C三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ESR和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CRP水平、ESR在各随访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A、B、C三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软组织炎症、抗生素释放不完全、屈趾畸形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A、B、C三组患者术后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置管对流冲洗和抗生素骨水泥珠链植入比较,骨搬移治疗下肢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较好,病灶清除是否彻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对流冲洗 骨水泥植入 骨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辰阳 曹志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肩关节和肘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肱骨干粉碎性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H_2S与骨质疏松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
5
作者 宗群川 王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96-1400,共5页
骨质疏松症已是当代世界关注的的健康问题之一,了解骨代谢的精确机制及影响因素成为主要的研究焦点。研究发现,H_2S作为一种新型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已被广泛认可,并发现可以作为骨平衡稳态的重要调节剂。H_2S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调... 骨质疏松症已是当代世界关注的的健康问题之一,了解骨代谢的精确机制及影响因素成为主要的研究焦点。研究发现,H_2S作为一种新型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已被广泛认可,并发现可以作为骨平衡稳态的重要调节剂。H_2S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调节骨间质细胞Ca^(2+)通道、促进特异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性,调节骨代谢平衡,从而预防和治疗绝经后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导致的骨质疏松症。对内源性H_2S作用机制研究的同时,为帮助H_2S的临床研究,H_2S的外源性供体的试验的研究也逐步开展。本文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H_2S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信号分子H2S 骨质疏松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分析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 被引量:3
6
作者 景青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820-1823,共4页
目的研究足踝部软组织肿瘤与骨肿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病理特征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患者,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随访获得69例,软组织恶性肿瘤50例,骨恶性肿... 目的研究足踝部软组织肿瘤与骨肿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病理特征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患者,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随访获得69例,软组织恶性肿瘤50例,骨恶性肿瘤19例;骨恶性肿瘤患者1年生存率为75.36%,明显高于3年55.07%和5年55.07%;单因素分析发现69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因辅助治疗、功能状况和肿瘤大小影响了5年生存率(P<0.05),但性别、年龄、手术方法、组织类型和发病部位等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和功能状况是影响69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7.251、6.194,P<0.005)。结论足踝部良性软组织肿瘤多以血管瘤常见,而恶性肿瘤多以滑膜肉瘤常见;肿瘤大小和功能状况是影响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且>5 cm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 软组织肿瘤 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