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慢性高原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微粒和P-选择素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卓亚
杨发满
+4 位作者
周红梅
刘冀
汪元浚
李晓平
敬泽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3416-3421,共6页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慢性高原病(CMS)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其机制目前了解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寻找新的指标对CMS凝血功能异常给予评估和判断。目的探究CMS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微粒(TF-MPs)、P-选择素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慢性高原病(CMS)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其机制目前了解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寻找新的指标对CMS凝血功能异常给予评估和判断。目的探究CMS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微粒(TF-MPs)、P-选择素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入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CMS并深静脉血栓患者20例为CMS并血栓组(CMS+T组)、CMS患者40例为CMS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高原体检健康者28例为高原健康对照组(GY组),于运城市中心医院的平原体检健康者40例为平原健康对照组(PY组)。研究对象均为汉族男性。常规检测研究对象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比较PY组、GY组,CMS+T组、CMS组、GY组Hb、PLT、凝血功能(PT、APTT、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分析CMS患者TF-MPs、P-选择素、PLT、D-二聚体间的相关性及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并探究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预测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价值。结果 GY组Hb、P-选择素高于PY组(P<0.05);CMS+T组、CMS组Hb高于GY组,PLT低于GY组,PT、APTT长于GY组(P<0.05);CMS+T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CMS组、GY组(P<0.05);CMS组、CMS+T组TF-MPs、P-选择素高于GY组(P<0.05);CMS+T组TF-MPs、P-选择素高于CMS组(P<0.05)。CMS患者TF-MPs与P-选择素呈正相关(r=0.589,P<0.001),与PLT呈负相关(r=-0.451,P=0.008);P-选择素与PLT呈负相关(r=-0.44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OR=0.138,95%CI(0.026,0.735),P=0.020〕、TF-MPs〔OR=8.067,95%CI(1.660,39.200),P=0.010〕、P-选择素〔OR=8.236,95%CI(1.381,49.104),P=0.021〕是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预测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9、0.727、0.732,灵敏度分别为85.0%、45.0%、70.0%,特异度分别为92.5%、87.5%、75.0%。结论长期居住在高原可引起Hb升高和PLT降低,且CMS患者TF-MPs、P-选择素与PLT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关系,同时PT、TF-MPs、P-选择素是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预测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凝血功能
P选择素
静脉血栓形成
凝血酶
凝血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性高原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微粒和P-选择素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卓亚
杨发满
周红梅
刘冀
汪元浚
李晓平
敬泽慧
机构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
青海大学
高原
医学
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3416-3421,共6页
基金
青海省卫生计生委青年课题(2016-wjqn-02)。
文摘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慢性高原病(CMS)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其机制目前了解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寻找新的指标对CMS凝血功能异常给予评估和判断。目的探究CMS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微粒(TF-MPs)、P-选择素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入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CMS并深静脉血栓患者20例为CMS并血栓组(CMS+T组)、CMS患者40例为CMS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高原体检健康者28例为高原健康对照组(GY组),于运城市中心医院的平原体检健康者40例为平原健康对照组(PY组)。研究对象均为汉族男性。常规检测研究对象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比较PY组、GY组,CMS+T组、CMS组、GY组Hb、PLT、凝血功能(PT、APTT、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分析CMS患者TF-MPs、P-选择素、PLT、D-二聚体间的相关性及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并探究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预测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价值。结果 GY组Hb、P-选择素高于PY组(P<0.05);CMS+T组、CMS组Hb高于GY组,PLT低于GY组,PT、APTT长于GY组(P<0.05);CMS+T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CMS组、GY组(P<0.05);CMS组、CMS+T组TF-MPs、P-选择素高于GY组(P<0.05);CMS+T组TF-MPs、P-选择素高于CMS组(P<0.05)。CMS患者TF-MPs与P-选择素呈正相关(r=0.589,P<0.001),与PLT呈负相关(r=-0.451,P=0.008);P-选择素与PLT呈负相关(r=-0.44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OR=0.138,95%CI(0.026,0.735),P=0.020〕、TF-MPs〔OR=8.067,95%CI(1.660,39.200),P=0.010〕、P-选择素〔OR=8.236,95%CI(1.381,49.104),P=0.021〕是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预测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9、0.727、0.732,灵敏度分别为85.0%、45.0%、70.0%,特异度分别为92.5%、87.5%、75.0%。结论长期居住在高原可引起Hb升高和PLT降低,且CMS患者TF-MPs、P-选择素与PLT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关系,同时PT、TF-MPs、P-选择素是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D-二聚体、TF-MPs、P-选择素预测CMS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高原病
凝血功能
P选择素
静脉血栓形成
凝血酶
凝血酶原时间
Keywords
Altitude sickness
Coagulation
P-selectin
Venous thrombosi
Thrombin
Prothrombin time
分类号
R594.3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慢性高原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微粒和P-选择素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研究
王卓亚
杨发满
周红梅
刘冀
汪元浚
李晓平
敬泽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