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或C期肝细胞癌
被引量:
5
1
作者
于海东
郭应兴
+3 位作者
雷振武
杨海明
孙世蒙
马存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B或C期肝细胞癌(HCC)效果,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BCLC B或C期HCC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归入观察组(46例,接受HAIC联合仑伐替尼治疗...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B或C期肝细胞癌(HCC)效果,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BCLC B或C期HCC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归入观察组(46例,接受HAIC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及对照组(58例,仅接受HAIC);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以Cox回归分析评估OS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1年,组间mRECIST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单一HAIC,HAIC联合仑伐替尼[风险比(HR)=0.425,95%CI(0.255,0.791)]可延长患者OS;相比治疗前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AFP≥400μg/ml、瘤灶数目≥3及BCLC C期,治疗前ECOG评分0、AFP<400μg/ml、瘤灶数目≤2及BCLC B期均为HCC患者OS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HAIC联合仑伐替尼治疗BCLC B期或C期HCC安全、有效;治疗前ECOG评分、血清AFP水平、瘤灶数目及BCLC分期均为OS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
肝细胞
化学疗法
癌症
局部灌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构建: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戴娆
马存凯
+2 位作者
李玉彪
雷振武
郭应兴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90-598,共9页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4月至2019年4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371例,均经头部CT和(或)DSA确诊为动脉...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4月至2019年4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371例,均经头部CT和(或)DSA确诊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71例患者均生于青海省,在本地生活时间>1年,按7∶3比例,将其随机分配为建模组(270例)和验证组(10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术后24个月的临床随访,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4~5分为预后良好,1~3分为预后不良。对建模组预后良好(192例)和预后不良(78例)患者进行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的比较,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藏族、高海拔(海拔≥2500 m)等;临床资料包括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吸烟史、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血红蛋白>175 g/L)、颅内压升高(脑脊液压力>180 mmH 2O)、Hunt-Hess量表评分4~5分、改良Fisher量表评分、院内术后并发症(缺血、出血性并发症)等。以建模组患者预后不良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参数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风险变量,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Bootstrap法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通过一致性指数确定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指数越接近1.0表示模型的区分度越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法判断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性,模型曲线与所有患者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净获益曲线的临界概率范围越大,说明临床实用性越好。绘制校准曲线,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预测模型的校准度,P>0.05表示校准度较好。结果(1)建模组与验证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270例建模组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分别为192、78例。预后不良患者居住高海拔地区、藏族、颅内压增高、Hunt-Hess量表评分4~5分、血红蛋白升高、院内术后并发症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4.4%(58/78)比41.1%(79/192),χ^(2)=24.480;59.0%(46/78)比22.4%(43/192),χ^(2)=33.585;34.6%(27/78)比12.0%(23/192),χ^(2)=18.835;80.8%(63/78)比39.1%(75/192),χ^(2)=38.619;55.1%(43/78)比20.3%(39/192),χ^(2)=31.793;14.1%(11/78)比2.6%(5/192),χ^(2)=13.155;均P<0.01]。建模组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患者其余人口学特征和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海拔地区(OR=5.117,95%CI:2.453~10.676)、藏族(OR=3.615,95%CI:1.785~7.322)、颅内压增高(OR=2.665,95%CI:1.130~6.286)、Hunt-Hess量表评分4~5分(OR=6.671,95%CI:3.137~14.186)、血红蛋白升高(OR=3.032,95%CI:1.475~6.233)、院内术后并发症(OR=4.763,95%CI:1.223~18.553)均为破裂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4)构建列线图,显示Hunt-Hess量表评分4~5为100.0分,颅内压增高为51.3分,高海拔地区为85.0分,藏族为68.2分,血红蛋白升高为59.0分,院内术后并发症为82.0分。建模组和验证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73、0.852,表示模型区分度较好。(5)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建模组临界概率为0.25~0.98,验证组临界概率为0.25~0.95,预测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均有较好的临床运用效果。(6)校准度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Hosmer-Lemeshow检验,χ^(2)=9.963,P=0.256)及验证组(Hosmer-Lemeshow检验,χ^(2)=8.256,P=0.214)校准预测与未校准预测曲线走向一致且靠拢,校准曲线表现良好。结论单中心结果显示,青海地区破裂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术患者,居住高海拔地区、藏族、颅内压增高、Hunt-Hess评分4~5分、血红蛋白升高、院内术后并发症可增加其远期不良预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栓塞
治疗性
高海拔
远期预后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或C期肝细胞癌
被引量:
5
1
作者
于海东
郭应兴
雷振武
杨海明
孙世蒙
马存凯
机构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介入诊疗科
出处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基金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青年科研基金(ASRF-2022-YB-08)。
文摘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B或C期肝细胞癌(HCC)效果,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BCLC B或C期HCC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归入观察组(46例,接受HAIC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及对照组(58例,仅接受HAIC);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以Cox回归分析评估OS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1年,组间mRECIST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单一HAIC,HAIC联合仑伐替尼[风险比(HR)=0.425,95%CI(0.255,0.791)]可延长患者OS;相比治疗前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AFP≥400μg/ml、瘤灶数目≥3及BCLC C期,治疗前ECOG评分0、AFP<400μg/ml、瘤灶数目≤2及BCLC B期均为HCC患者OS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HAIC联合仑伐替尼治疗BCLC B期或C期HCC安全、有效;治疗前ECOG评分、血清AFP水平、瘤灶数目及BCLC分期均为OS影响因素。
关键词
癌
肝细胞
化学疗法
癌症
局部灌注
预后
Keywords
carcinoma,hepatocellular
chemotherapy,cancer,regional perfusion
prognosis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R453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构建: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戴娆
马存凯
李玉彪
雷振武
郭应兴
机构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介入诊疗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90-598,共9页
文摘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4月至2019年4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371例,均经头部CT和(或)DSA确诊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71例患者均生于青海省,在本地生活时间>1年,按7∶3比例,将其随机分配为建模组(270例)和验证组(10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术后24个月的临床随访,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4~5分为预后良好,1~3分为预后不良。对建模组预后良好(192例)和预后不良(78例)患者进行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的比较,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藏族、高海拔(海拔≥2500 m)等;临床资料包括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吸烟史、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血红蛋白>175 g/L)、颅内压升高(脑脊液压力>180 mmH 2O)、Hunt-Hess量表评分4~5分、改良Fisher量表评分、院内术后并发症(缺血、出血性并发症)等。以建模组患者预后不良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参数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风险变量,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Bootstrap法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通过一致性指数确定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指数越接近1.0表示模型的区分度越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法判断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性,模型曲线与所有患者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净获益曲线的临界概率范围越大,说明临床实用性越好。绘制校准曲线,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预测模型的校准度,P>0.05表示校准度较好。结果(1)建模组与验证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270例建模组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分别为192、78例。预后不良患者居住高海拔地区、藏族、颅内压增高、Hunt-Hess量表评分4~5分、血红蛋白升高、院内术后并发症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4.4%(58/78)比41.1%(79/192),χ^(2)=24.480;59.0%(46/78)比22.4%(43/192),χ^(2)=33.585;34.6%(27/78)比12.0%(23/192),χ^(2)=18.835;80.8%(63/78)比39.1%(75/192),χ^(2)=38.619;55.1%(43/78)比20.3%(39/192),χ^(2)=31.793;14.1%(11/78)比2.6%(5/192),χ^(2)=13.155;均P<0.01]。建模组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患者其余人口学特征和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海拔地区(OR=5.117,95%CI:2.453~10.676)、藏族(OR=3.615,95%CI:1.785~7.322)、颅内压增高(OR=2.665,95%CI:1.130~6.286)、Hunt-Hess量表评分4~5分(OR=6.671,95%CI:3.137~14.186)、血红蛋白升高(OR=3.032,95%CI:1.475~6.233)、院内术后并发症(OR=4.763,95%CI:1.223~18.553)均为破裂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4)构建列线图,显示Hunt-Hess量表评分4~5为100.0分,颅内压增高为51.3分,高海拔地区为85.0分,藏族为68.2分,血红蛋白升高为59.0分,院内术后并发症为82.0分。建模组和验证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73、0.852,表示模型区分度较好。(5)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建模组临界概率为0.25~0.98,验证组临界概率为0.25~0.95,预测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均有较好的临床运用效果。(6)校准度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Hosmer-Lemeshow检验,χ^(2)=9.963,P=0.256)及验证组(Hosmer-Lemeshow检验,χ^(2)=8.256,P=0.214)校准预测与未校准预测曲线走向一致且靠拢,校准曲线表现良好。结论单中心结果显示,青海地区破裂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术患者,居住高海拔地区、藏族、颅内压增高、Hunt-Hess评分4~5分、血红蛋白升高、院内术后并发症可增加其远期不良预后的风险。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栓塞
治疗性
高海拔
远期预后
列线图
Keywords
Intracranial 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Embolization,therapeutic
High altitude
Long-term outcome
Nomogram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或C期肝细胞癌
于海东
郭应兴
雷振武
杨海明
孙世蒙
马存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破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构建:单中心研究
戴娆
马存凯
李玉彪
雷振武
郭应兴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