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重定向行走中的场景缩放增益研究
1
作者 杜欣 任洋甫 +3 位作者 胥森哲 王巨宏 郑宇飞 张松海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3-806,共14页
虚拟现实(VR)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在虚拟环境(VE)中如何优化用户的感知和行走效率仍是一个亟需探讨的问题。基于此,通过用户实验探究了用户对VE中尺度变化的缩放增益感知阈值、用户对于场景缩小极限的接受度以及对... 虚拟现实(VR)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在虚拟环境(VE)中如何优化用户的感知和行走效率仍是一个亟需探讨的问题。基于此,通过用户实验探究了用户对VE中尺度变化的缩放增益感知阈值、用户对于场景缩小极限的接受度以及对场景缩放和平移增益叠加效应的接受度以优化VE的交互体验。首先,通过设置不同缩放增益下的虚拟场景让被试者执行目标跟随任务,收集并分析了3种场景下的被试者感知数据,发现被试者对VE尺度变化的缩放增益感知阈值存在一定的范围,虚拟场景的尺寸和环境中物体的密度等场景特性均显著影响被试者的缩放增益感知阈值。不同场景中,被试者对场景缩放的敏感度有显著差异,被试者的感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场景本身的特性,虚拟场景的尺寸越小,环境内物体密度越高,则被试者的缩放增益感知阈值范围越窄。此外还通过李克特量表评估了被试者对场景极限缩小的接受度,发现过度缩小会显著降低被试者的舒适度并不利于被试者体验。实验结果表明,缩放增益与平移增益的叠加对用户感知影响较小,用户对此表现出低不适感和高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重定向行走 缩放增益 感知阈值 平移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仰视角影响下的虚拟现实头部旋转增益研究
2
作者 谢泽华 傅月瑶 +4 位作者 何煜 胥森哲 任洋甫 于歌 张松海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221,共10页
在虚拟现实中,增加头部旋转增益,可显著提高用户的探索效率。由于空间限制,用户常需进行大幅头部旋转以观察整个场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舒适性。应用头部旋转增益能够在小幅旋转头部的前提下实现虚拟场景的大角度旋转,使用户能更轻... 在虚拟现实中,增加头部旋转增益,可显著提高用户的探索效率。由于空间限制,用户常需进行大幅头部旋转以观察整个场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舒适性。应用头部旋转增益能够在小幅旋转头部的前提下实现虚拟场景的大角度旋转,使用户能更轻松地观察整个场景。在虚拟现实场景探索过程中,用户经常需要抬头或低头,但目前对于在俯视或仰视状态下的头部旋转阈值方面的研究不足。因此,重点关注用户在仰视、俯视及平视状态下的头部旋转增益差异,并探究加入俯仰角后用户舒适的头部旋转阈值范围。通过设计虚拟场景引导用户在不同的俯仰角度进行头部旋转,并通过心理物理学实验收集用户反馈,对比各个状态下的头部旋转增益。研究结果表明,引入俯仰角后用户对旋转阈值的感知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同俯仰角度下舒适的头部旋转阈值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重定向行走 旋转增益 俯仰角下的头部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最小二乘的图像重着色
3
作者 周家伟 黄子康 +3 位作者 彭俊豪 李盛善 刘晓静 杜正君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共12页
近年来,基于调色板的图像重着色技术在图形设计、照片编辑和广告制作等领域广受关注并得到应用,还出现了一系列优化调色板提取和图像重着色效果的方法。但由于现有技术的编辑局部性,用户在调整局部区域时常常导致图像整体色调发生不可... 近年来,基于调色板的图像重着色技术在图形设计、照片编辑和广告制作等领域广受关注并得到应用,还出现了一系列优化调色板提取和图像重着色效果的方法。但由于现有技术的编辑局部性,用户在调整局部区域时常常导致图像整体色调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移动最小二乘的图像重着色算法,显著提升了颜色编辑的局部性和精准度。首先,采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提取输入图像的调色板。然后,将图像及其调色板映射至RGB颜色空间,并将其视作三维点云和控制点。最后,将基于调色板的图像重着色任务转化为经典的点云变形问题。通过编辑调色板颜色精确控制图像的颜色变化,并借助移动最小二乘算法优秀的局部性实现局部控制。算法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编辑,实时生成自然的、满足用户编辑意图的重着色结果。实验和用户调研结果表明,相较于已有算法,本文算法能得到更加自然、更符合用户预期的图像重着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色板 重着色 颜色编辑 移动最小二乘 局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权重约束的异质超网络表示学习
4
作者 陈毅艰 朱宇 +3 位作者 王晓英 黄建强 曹腾飞 王威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6-412,共7页
与传统网络不同,超网络具有复杂的高阶元组关系,而现有大多数超网络表示学习方法不能很好地捕获复杂的高阶元组关系。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更好地捕获复杂的高阶元组关系,提出了基于双端权重约束的异质超网络表示学习方法。首先,该方法提... 与传统网络不同,超网络具有复杂的高阶元组关系,而现有大多数超网络表示学习方法不能很好地捕获复杂的高阶元组关系。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更好地捕获复杂的高阶元组关系,提出了基于双端权重约束的异质超网络表示学习方法。首先,该方法提出一个超边多源随机游走融合算法,将超边融入到基于超路径的随机游走节点序列中;然后,受到知识表示学习模型TransE的启发,该方法引入超边感知器模型与hyper-gram模型进行加权融合,以便于捕获超网络中复杂的高阶元组关系;最后,在四个真实超网络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对于链接预测任务,该方法的性能几乎优于所有基线方法。对于超网络重建任务,在GPS数据集上,该方法的性能优于所有基线方法;同时,在drug数据集上,在超边重建比例大于0.3时,该方法的性能优于所有基线方法。总之,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捕获超网络中复杂的高阶元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网络表示学习 双端权重约束 超边感知器 链接预测 超网络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Tv2-TCN联合优化的WSN数据流异常检测算法
5
作者 苏宇杭 马俊 +3 位作者 樊津瑜 陈博行 周家城 尹博然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3-850,共8页
在传感器网络中,通过对数据流进行异常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并报警,以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然而WSN数据流异常检测仍面临2大难题:1)不同时间序列间复杂的相关性有待深入挖掘;2)在正常/异常样本分布极度不平衡的数据集中异常样本不易... 在传感器网络中,通过对数据流进行异常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并报警,以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然而WSN数据流异常检测仍面临2大难题:1)不同时间序列间复杂的相关性有待深入挖掘;2)在正常/异常样本分布极度不平衡的数据集中异常样本不易检出。提出一种基于GATv2-TCN的异常检测算法。采用GATv2和TCN来建模特征和时间维度的复杂关系,并优化预测和重构模块。采用4个数据集对所提算法进行性能验证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获得了较高的F 1和AUC,特别是在不平衡的数据集中各项指标均高于基线模型,具有较好的WSN数据流异常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流异常检测 GATv2 T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提升回归树的三江源地区植被指数的预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国晶 颜青松 +3 位作者 秦文强 张兹予 李希来 黄建强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5-1668,共14页
为了揭示三江源地区2000—2023年植被时空变化格局及影响因素,并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三江源地区植被可能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基于三江源达日、玛多、玉树、曲麻莱四个地区2000—2023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 为了揭示三江源地区2000—2023年植被时空变化格局及影响因素,并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三江源地区植被可能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基于三江源达日、玛多、玉树、曲麻莱四个地区2000—2023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以及温度、降水、风速和气压等气候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采用了梯度提升回归树、自适应增强回归、随机森林以及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建立NDVI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所有模型参数进行了精细调优和验证,以提升模型性能和可靠性。最终,筛选出了模拟精度最优模型,进行多情景下植被变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NDVI的气象特征值占比最高,达0.6486。梯度提升回归模型在所有研究区综合表现优于其他模型,平均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MSE)在0.00045~0.00104之间,拟合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均超过0.90,显示出强大的拟合能力。梯度提升回归树在预测三江源地区NDVI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对NDVI数据具有良好拟合效果,为三江源地区NDVI预测提供了科学方法。研究结果有助于预警气候变化条件下植被退化的潜能,为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区域植被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机器学习 梯度提升回归树 三江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地漂移和多样性算力的联邦学习优化算法
7
作者 张一鸣 曹腾飞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7-1454,共8页
针对联邦学习(FL)在边缘计算应用中所面临的非独立同分布(non-IID)数据和异构算力挑战,为了避免non-IID数据导致客户端模型更新出现较大偏差,从而引发模型不稳定的收敛,引入本地漂移变量的概念;并通过校正本地模型参数,将本地训练过程... 针对联邦学习(FL)在边缘计算应用中所面临的非独立同分布(non-IID)数据和异构算力挑战,为了避免non-IID数据导致客户端模型更新出现较大偏差,从而引发模型不稳定的收敛,引入本地漂移变量的概念;并通过校正本地模型参数,将本地训练过程与全局聚合过程分离,优化FL在non-IID数据训练过程中的性能。此外,鉴于边缘服务器算力的多样性,提出一种新的策略:从全局模型中划分出一个简化的神经网络子模型下发给算力受限的边缘服务器进行训练,而高算力的边缘服务器则使用整个全局模型进行训练;低算力边缘服务器训练所得的参数将上传至云服务器,通过冻结部分参数提高整个模型的拟合速度。结合以上2种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本地漂移和多样性算力的联邦学习优化算法(FedLD),旨在解决联邦学习在边缘计算应用中所面临的non-IID数据和多样性算力带来的异构挑战。实验结果表明,FedLD比FedAvg、SCAFFOLD和FedProx算法收敛更快、准确率更高,相较于FedProx,在50个客户端参与训练时,FedLD在MNIST、CIFAR-10和CIFAR-100数据集上分别将模型准确率提升了0.39%、3.68%和15.24%;与最新的FedProc算法相比,FedLD通信开销更低;在K最近邻(KNN)算法、长短期记忆(LSTM)模型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GRU)模型上的对比实验结果也表明,结合FedLD后,这3种模型的预测精度均有约1%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边缘计算 异构性 非独立同分布数据 客户端漂移 多样性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和改进DeeplabV3+的青藏高原植被提取算法
8
作者 闫储淇 黄建强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4,共14页
青藏高原的植被覆盖度是生态研究和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植被覆盖度检测方法在地形简单且植被分布集中的区域效果较好,但在复杂地形下由于成本高、调查范围受限、耗时长等问题,导致植被提取精度受限。近年来,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 青藏高原的植被覆盖度是生态研究和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植被覆盖度检测方法在地形简单且植被分布集中的区域效果较好,但在复杂地形下由于成本高、调查范围受限、耗时长等问题,导致植被提取精度受限。近年来,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青藏高原复杂地形下的植被精准提取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本研究提出一种结合YOLOv5和改进DeeplabV3+的双阶段植被提取算法。算法引入基于YOLOv5的植被目标检测模型,以减少背景对第二阶段植被分割任务的干扰;设计新型的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以实现精准的植被分割提取。改进的模型引入了轻量级主干网络MobileNetV2、优化了ASPP模块膨胀卷积参数,并集成EMA和Clo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在青藏高原无人机航拍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本算法在交并比(IoU)和像素准确率(PA)上分别达到了90.40%和96.32%,显著超过现有技术,且大幅降低了模型参数。本算法在多种环境条件下均展示了高精度的植被提取能力,可以为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度的快速、精准测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被提取 深度学习 YOLOv5 DeeplabV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相似性传播的图像彩色化
9
作者 孟思弘 刘浩 +2 位作者 方昊天 僧冰枫 杜正君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8,共13页
图像彩色化旨在将灰度图像转换为彩色图像,这一技术在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内长期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在图像复原、医学成像、电影修复、艺术创作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研... 图像彩色化旨在将灰度图像转换为彩色图像,这一技术在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内长期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在图像复原、医学成像、电影修复、艺术创作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研究者们提出了大量基于交互、基于规则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来提升图像彩色化的效果。尽管如此,现有的图像彩色化算法仍然存在一些显著的缺陷,如计算效率偏低、交互繁琐、颜色饱和度偏低以及无法避免颜色溢出现象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相似性传播的图像彩色化算法。算法首先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提取输入灰度图像的语义特征,并构建特征空间。然后,将图像彩色化问题形式化为一个高效的、基于语义相似性传播的能量优化问题,通过优化能量函数求解灰度图像的色度值,从而将用户提供的笔触颜色传播到图像的其他区域。此外,还采用了三线性插值的方法加速能量优化和颜色传播,大幅提升了计算效率。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收集的图像集上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实验评估,包括图像视觉效果、生成图像的质量、算法的运行时间,以及用户交互体验。大量定性和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更少的用户交互下实现了更准确、高效、自然的彩色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彩色化 交互式 语义相似性 传播 能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位置隐私保护技术综述
10
作者 曹腾飞 尹润天 +1 位作者 朱亮 许长桥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7-321,共15页
随着移动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被大量采集和利用,从而使数据隐私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用户不仅期望能得到有效的隐私安全保障,也对服务体验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保护用户位置隐私通常需要限制或模糊... 随着移动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被大量采集和利用,从而使数据隐私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用户不仅期望能得到有效的隐私安全保障,也对服务体验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保护用户位置隐私通常需要限制或模糊位置信息的精确性,这与提供个性化服务所需的高精度位置数据存在冲突。因此,如何在保护位置隐私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之间进行权衡,成为了一个关键的科学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到数据安全、用户体验和商业利益等多个领域,对于加强隐私保护、增强用户信任以及提升用户服务体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个性化位置隐私保护的研究进展。首先,分析了隐私泄露的原因和常见的攻击手段;接着,总结了位置隐私保护技术的定义及分类;然后,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探讨了如何在保障用户隐私偏好的基础上提供更适宜的位置隐私保护措施;最后,对个性化位置隐私保护技术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基于位置服务 位置隐私保护 用户偏好 隐私保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中场景和时间对用户空间方向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洋甫 于歌 +4 位作者 傅月瑶 胥森哲 何煜 王巨宏 张松海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9-1363,共15页
方向感是用户通过观察或漫游场景,根据个人感知建立心理地图,并理解和判断地图信息,产生对方向、角度、距离等信息判断的能力。在心理学和医学等领域,大量研究表明方向感由空间记忆、空间感知、空间想象等多重因素影响。在虚拟环境中,... 方向感是用户通过观察或漫游场景,根据个人感知建立心理地图,并理解和判断地图信息,产生对方向、角度、距离等信息判断的能力。在心理学和医学等领域,大量研究表明方向感由空间记忆、空间感知、空间想象等多重因素影响。在虚拟环境中,用户同样依赖这种能力判断方向,利用虚拟设备获取场景信息。本研究主要讨论用户如何通过空间记忆、感知与想象等能力在虚拟场景中判断方位。研究定义了用户的方向感度量包括准确率和效率2个方面,其中准确率是用户与目标朝向和位置的角度误差和距离误差,效率是用户判断方向的决策时间和到达目标的移动时间,通过6个实验,旨在探究视觉场景差异对用户方向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视觉信息是虚拟现实(VR)中用户判断方向的重要依据;(2)在场景结构相似的前提下,较小空间和较多物品的设置能够提升用户的方向感;(3)在视觉范围不变的前提下,场景风格的变化对用户方向感的影响较小。另外,用户方位判断的准确率还受到决策时间和移动时间的影响,其中移动时间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决策时间则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的发现有助于VR场景构建、度量用户方向感、以及优化场景布局和提高用户导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方向感 角度 距离 时间 空间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色和多光谱遥感图像融合下的植被覆盖度估算研究
12
作者 王世颍 宋显浩 +2 位作者 王晓丽 刘国波 曹腾飞 《草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77-2791,共15页
遥感技术已成为草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植被覆盖度估算中的应用不断加强。由于遥感成像传感器的局限性和同时获取高空间与光谱分辨率图像的成本较高,导致植被观测领域的高精度估测难以从单一的遥感数据中获得。因此,需要综合源图像... 遥感技术已成为草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植被覆盖度估算中的应用不断加强。由于遥感成像传感器的局限性和同时获取高空间与光谱分辨率图像的成本较高,导致植被观测领域的高精度估测难以从单一的遥感数据中获得。因此,需要综合源图像的关键信息,对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数据进行融合,使融合后的图像具备更高的清晰度、更丰富的纹理和更详尽的光谱信息,从而提高植被覆盖度提取的精度。本研究以高分一号采集的全色、多光谱遥感图像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辐射定标、大气校正、正射校正、图像配准和裁剪一系列预处理,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亮度-色度-饱和度变换法(IHS)等7种基于分量替换的方法、Wavelet等5种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Pansharpening b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PNN)和PanNet两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全色与多光谱遥感图像融合,并对比研究分析。针对最优融合算法PanNet进一步提出改进思路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PanNet算法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改进前;最后将融合图像运用于植被覆盖度估算,证明了改进后PanNet遥感图像融合算法在植被覆盖度估算上的可操作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色图像 多光谱图像 高分一号 深度学习 图像融合 植被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对角稀疏矩阵向量乘法的动态划分算法
13
作者 涂进兴 李志雄 黄建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21-3529,共9页
在图形处理器(GPU)上实现对角稀疏矩阵向量乘法(SpMV)可以充分利用GPU的并行计算能力,并加速矩阵向量乘法;然而,相关主流算法存在零元填充数据多、计算效率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对角SpMV算法DIA-Dynamic(DIAgonal-Dynamic)... 在图形处理器(GPU)上实现对角稀疏矩阵向量乘法(SpMV)可以充分利用GPU的并行计算能力,并加速矩阵向量乘法;然而,相关主流算法存在零元填充数据多、计算效率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对角SpMV算法DIA-Dynamic(DIAgonal-Dynamic)。首先,设计一种全新的动态划分策略,根据矩阵的不同特征进行分块,在保证GPU高计算效率的同时大幅减少零元填充,去除冗余计算量;其次,提出一种对角稀疏矩阵存储格式BDIA(Block DIAgonal)存储分块数据,并调整数据布局,提高GPU上的访存性能;最后,基于GPU的底层进行条件分支优化,以减少分支判断,并使用动态共享内存解决向量的不规则访问问题。DIA-Dynamic与前沿Tile SpMV算法相比,平均加速比达到了1.88;与前沿BRCSD(Diagonal Compressed Storage based on Row-Blocks)-Ⅱ算法相比,平均零元填充减少了43%,平均加速比达到了1.70。实验结果表明,DIA-Dynamic能够有效提高GPU上对角SpMV的计算效率,缩短计算时间,提升程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 对角稀疏矩阵 稀疏矩阵向量乘法 动态划分 共享内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N-BPNN的牦牛动态体重测量算法研究
14
作者 肖建 张玉安 +2 位作者 刘君毅 姚添 宋仁德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0-158,共9页
针对牦牛体重称重难的问题,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动态体重测量算法。在牦牛平稳行走状态下,利用STM32单片机获取80头牦牛的原始压力传感器数据。利用GAN网络生成3000条模拟数据... 针对牦牛体重称重难的问题,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动态体重测量算法。在牦牛平稳行走状态下,利用STM32单片机获取80头牦牛的原始压力传感器数据。利用GAN网络生成3000条模拟数据,并使用BPNN神经网络进行回归预测,对牦牛体重进行动态测量。在平稳行走状态下,使用对射红外装置进行位置判断,借此进行数据采集工作,并将采集的原始压力数据交由预测模型进行回归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每头牛称重时间约为4 s,预测结果与牦牛真实体重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92%。优于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估重的最佳精度(±5%),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试验采用的基于GAN生成对抗网络和BPNN神经网络构建的牦牛动态称重算法能够快速、精确、自动地获取牦牛的体重数据。符合实际应用需求,为牦牛自动化称重提供技术支持,对实现牦牛精准化养殖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动态称重 BP神经网络 生成对抗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