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青海大学为例
1
作者 祁鹤兴 芦光新 +2 位作者 谷艳杰 雷生妍 师茜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3期167-170,共4页
微生物学是青海大学农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覆盖面积广。传统的教学模式依赖教材进行简单的课堂讲授,理论教学内容陈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进行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新农科背景下对微生物学这门传统的... 微生物学是青海大学农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覆盖面积广。传统的教学模式依赖教材进行简单的课堂讲授,理论教学内容陈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进行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新农科背景下对微生物学这门传统的课程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目标。通过探讨新形势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机遇和挑战,从教学团队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新形势下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提升教学质量,以期建设更加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新农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探索与实践 青海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草地有蹄类动物承载力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振媛 王军邦 +5 位作者 宋鹏飞 江峰 梁程博 张婧捷 高红梅 张同作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44-1853,共10页
草地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主体生态系统,是该地区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实现草畜平衡对三江源草地生态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昂赛乡为研究区域,通过野生有蹄... 草地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主体生态系统,是该地区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实现草畜平衡对三江源草地生态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昂赛乡为研究区域,通过野生有蹄类动物样带调查和官方公布的家畜数量,获得现实承载力,通过遥感-过程耦合模型估算草地可食牧草产量,获得可食牧草和粗蛋白的理论承载力,采用放牧压力指数对昂赛乡草地有蹄类动物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20年该地区全年野生动物实际载畜量共约(0.67±0.35)万标准羊单位,家畜约12.99万标准羊单位;可食牧草产量承载力为13.15万标准羊单位,低于粗蛋白承载力,牧草产量承载力和粗蛋白承载力存在季节变化,均表现为暖季高于冷季。仅考虑家畜,可食牧草放牧压力指数为0.9878,没有超载;综合考虑家畜和野生动物,载畜压力指数为(1.0388±0.0510),存在超载风险,野生动物是草畜平衡不可忽视的部分。野生动物对载畜压力指数的贡献约5%,草场牧食压力主要来自放牧家畜,控制家畜数量是实现该区域的草畜平衡的关键。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草地承载力时空动态评估,合理配置放牧强度,实现草畜平衡管理,促进草地系统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承载力 草畜平衡 三江源国家公园 大型野生食草动物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权衡与协同分析
3
作者 王军邦 明茹 +3 位作者 欧阳熙煌 李明 张秀娟 赵新全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6期349-363,共15页
草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包括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以及牧草生产功能。明晰这些功能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对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福祉的共赢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源地区(含国家公园内外区域)为研究对象,量化分析了1980—2020年... 草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包括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以及牧草生产功能。明晰这些功能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对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福祉的共赢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源地区(含国家公园内外区域)为研究对象,量化分析了1980—2020年间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价值。结果表明:(1)1980—2020年,该地区生态系统多功能价值年均达818亿元,总价值量呈增加趋势(年增12.78亿元),主要受草地供给价值变化(7.14元hm^(-2)a^(-1))驱动;考虑文化功能后,2018—2020年平均总价值量达1186亿元,其中生态功能占77%。(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整体分布格局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中东南部地区水源涵养(占生态功能48.17%)和土壤保持价值量较高,西部和东北部地区防风固沙价值量突出,东部地区因水热条件优越而具有较高的草地供给价值。(3)功能间关系在时空尺度上表现不一:时间维度上,草地供给服务与生态功能总体呈协同关系;空间维度上,西部以协同关系为主,东部和南部则表现为权衡关系,尤其在农牧交错带,防风固沙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功能间存在显著的此消彼长关系。研究为进一步基于草地多功能性开展区域发展和生态保护管理规划提供了科学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生态功能 生产功能 生态过程模型 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公园大型动物多样性监测技术及应用
4
作者 王钊齐 赵亮 +8 位作者 李奇 张同作 江峰 张桂峰 赵星涛 郑凯 马涛 向明学 赵新全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高寒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库和基因库之一,保护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对于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监测和大型动物种群数量空间分布调查是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调查...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高寒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库和基因库之一,保护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对于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监测和大型动物种群数量空间分布调查是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调查和监测方法是关键。迄今,已有众多方法应用于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和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中。研究综述了地面样线法、红外相机法、无人机、系留气球、直升机和卫星在动物种群数量调查研究中的主要技术流程,设备的关键参数,人工智能在动物解译中的优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指出大型动物种群数量监测技术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就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未来国家公园现代化监测技术体系建设探索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三江源国家公园 空中监测平台 大型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草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探索
5
作者 王军邦 欧阳熙煌 +1 位作者 明茹 赵新全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5期286-300,共15页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可持续管理对维护生态安全和促进区域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缺乏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地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系统性认识,亟需从宏观尺度对生态系统功能进行权衡与协同分析,以优化草地资源空...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可持续管理对维护生态安全和促进区域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缺乏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地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系统性认识,亟需从宏观尺度对生态系统功能进行权衡与协同分析,以优化草地资源空间配置。基于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理论框架,通过应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计算三江源区草地的生态功能(包括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和野生动物维持)和生产功能(牧草生产及其稳定性),构建草地资源优化配置空间分区,提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遥感的和气候的三江源区理论载畜量分别为2399万和3439万标准羊单位,而实测载畜量为1970万标准羊单位,表明草地总体处于合理承载范围内,但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现象。草地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的权衡分析显示,对三江源草地进行保护草地、天然放牧草地以及栽培草三类划分和分区管理将有利于区域生态安全保护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其中保护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约占全区草地的56%),天然放牧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约占全区草地的36%),其余草地区域(约占全区草地的8%,主要分布于囊谦、甘德、班玛及河南等地)可发展人工栽培草地以平衡生产利用和生态保护。通过定量评估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权衡关系,提出了基于“三草耦合-三生协同”发展理念框架下的草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具体的科学决策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功能 生产功能 草地多功能性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高寒草甸退化秃斑土壤风蚀规律
6
作者 越大林 李国荣 +7 位作者 童生春 隆玉翔 朱海丽 刘亚斌 李进芳 赵健赟 李希来 胡夏嵩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6,共11页
[目的]探究高寒草甸退化秃斑地土壤风蚀规律,为退化草甸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青海省河南县因高原鼠兔活动而退化形成的秃斑地作为研究对象,在9,12,15 m/s这3种风速条件下,对不同植被覆盖度(0%,20%,40%,60... [目的]探究高寒草甸退化秃斑地土壤风蚀规律,为退化草甸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青海省河南县因高原鼠兔活动而退化形成的秃斑地作为研究对象,在9,12,15 m/s这3种风速条件下,对不同植被覆盖度(0%,20%,40%,60%,80%)的退化秃斑地进行原位模拟风力侵蚀试验,以分析植被盖度在不同风速下对土壤风蚀的影响。[结果]①退化秃斑地的土壤风蚀速率随时间推移呈现先急剧下降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p<0.05)。在总时长为60 min的风蚀试验下,前10 min是土壤风蚀速率变化的敏感期。②3种风速下,植被盖度与总输沙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的指数函数关系(R^(2)=0.98),其指数系数绝对值越大,表明植被覆盖度对风蚀的抑制作用随风速增加而减弱。③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0~5 cm高度范围内输沙量显著降低,且各植被盖度的输沙量均随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增加植被盖度能够有效降低风蚀速率和输沙高度,但在较高风速下,植被盖度对风蚀的抑制效果显著减弱,且植被盖度抑制土壤风蚀的关键阈值在40%左右,并随着植被盖度的持续增大,风蚀减少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高原鼠兔 植被盖度 退化秃斑地 土壤风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配施羊板粪对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群落特征和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7
作者 高佩 李希来 +6 位作者 张静 柴瑜 李成一 李鑫慧 王玥 赵筱妍 苗金花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823-5835,共13页
为明确微生物菌剂与羊板粪配施,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及功能结构的影响,以三江源区中度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相关性分析和FUNGuild功能预测技术,分析了菌剂与羊板粪配施后其植物群落特征和土... 为明确微生物菌剂与羊板粪配施,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及功能结构的影响,以三江源区中度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相关性分析和FUNGuild功能预测技术,分析了菌剂与羊板粪配施后其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和羊板粪配施处理下,其他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盖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较CK处理(Y0K0)显著增加,Y1K1(羊板粪:1500kg/hm^(2),菌剂:250kg/hm^(2))、Y2K1(羊板粪:3000kg/hm^(2),菌剂:250kg/hm^(2))、Y3K1处理(羊板粪:6000kg/hm^(2),菌剂:250kg/hm^(2))显著提高了Shannon-Wiener多样性和生物量.微生物菌剂和羊板粪配施处理下,其他土壤真菌群落OTU数目、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和Pielou指数较CK处理显著增加,真菌网络复杂程度提高,且网络以正相关关系为主.草地土壤子囊菌门、被孢霉门、担子菌门是高寒退化草地根际真菌群落的关键物种.冗余分析结果显示,12个处理中真菌群落结构与SEC(土壤电导率)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植物群落特征、土壤理化特征在第Ⅰ和Ⅱ轴的解释率分别为33.46%和7.74%,SEC是驱动高寒退化草地根际真菌群落改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与CK处理(Y0K0)相比,微生物菌剂和羊板粪配施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真菌中未知真菌、内生-凋落物腐生-土壤腐生-未定义腐生真菌丰度,降低未定义腐生真菌、动物病原-粪便腐生-植物内生-植物外生-凋落物腐生-木头腐生真菌和动物病原-未定义腐生真菌的丰度.综上,微生物菌剂与羊板粪配施可促进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菌恢复,改善土壤真菌区系,且以每公顷施用羊板粪3000kg、微生物菌剂250kg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群落结构 植物群落 三江源区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菌剂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辅助恢复对三江源区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时间影响
8
作者 孙冉 祁学忠 +2 位作者 卡着才让 周华坤 李宏林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72-2183,共12页
为探究恢复年限对三江源区人工辅助恢复草地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四种恢复年限(2,5,8和10 a)下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人工辅助恢复草地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 为探究恢复年限对三江源区人工辅助恢复草地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四种恢复年限(2,5,8和10 a)下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人工辅助恢复草地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等土壤养分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趋势;细菌群落在恢复2年的草地土壤中多样性最高,真菌群落在恢复10 a最高;优势细菌门依次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占总相对丰度的85.98%;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占总相对丰度的83.03%;在属水平上,大部分有益菌,如鞘氨醇单胞菌属、被孢霉属丰度随着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研究发现人工补播能够增加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铵态氮、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为修复草地生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辅助恢复草地 恢复年限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源遥感数据识别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恢复机制
9
作者 张锋 刘锋 +2 位作者 佘延娣 赵媛媛 马涛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46,93,共8页
为明确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恢复机制,本文首先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和垂直尺度变化,然后融合多源遥感数据解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相对贡献,最后结合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解释其恢复机制。结果表明:2001—2... 为明确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恢复机制,本文首先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和垂直尺度变化,然后融合多源遥感数据解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相对贡献,最后结合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解释其恢复机制。结果表明:2001—2020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呈显著增加趋势,且集中分布在海拔3000~4000 m之间;过去20年间有83.44%的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增加,人类活动主导了其中的71.29%;气温和土壤养分对草地净初级生产力起着最重要的直接影响,气象因子还通过调控土壤pH参与土壤养分循环,进而促进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增加。研究结果为科学利用和保护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净初级生产力 多源遥感数据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黑土滩引种4种禾草23年后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10
作者 付守全 吕亮雨 +2 位作者 施建军 蔡宗程 刘青青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退化严重,出现大面积“黑土滩”,严重威胁当地生态安全和畜牧业生产,建植人工草地是修复黑土滩的关键措施。该试验于2002年在黑土滩引种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疏花针茅(Stipa penic...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退化严重,出现大面积“黑土滩”,严重威胁当地生态安全和畜牧业生产,建植人工草地是修复黑土滩的关键措施。该试验于2002年在黑土滩引种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疏花针茅(Stipa penicillata)、赖草(Leymus secalinus)4种禾草建植人工草地,2024年对其人工草地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植物群落物种组成、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以及物种多样性等。结果表明:(1)引种种植23 a后,4种人工草地植被群落优势种均为禾本科(Gramineae)牧草;在碱茅与疏花针茅种植区,寒生羊茅是群落优势种,而在赖草种植区,寒生羊茅与赖草为群落共同优势种;中华羊茅则始终占据群落优势地位。(2)种植中华羊茅区域地上生物量最大,达到1047.1 g/m2,较种植碱茅、赖草和疏花针茅区域的地上生物量分别提高了75.2%、119.1%和132.3%,差异显著(P<0.05)。(3)引种4种禾草种植区域的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差异明显,其中种植碱茅区域丰富度指数最高,为3.11;种植赖草区域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最高。综上所述,中华羊茅、赖草和寒生羊茅对退化草地适应性强,构建的群落结构更优,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引种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湿地水鸟多样性分析
11
作者 崔全超 季海川 +13 位作者 张国铭 唐鑫雨 钟悦陶 董永刚 唐伯玉 杨芳 赵宏 朵文凯 李国刚 孙楠 申梅花 王雪莲 王爱真 王稳 《绿色科技》 2025年第8期37-42,共6页
为更加清楚地了解青海省水鸟本底资源,本文基于鸟类分类学最新研究,结合近年来鸟类分布资料和调查记录数据,对青海省水鸟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共统计水鸟9目18科142种,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和《青海鸟类图鉴... 为更加清楚地了解青海省水鸟本底资源,本文基于鸟类分类学最新研究,结合近年来鸟类分布资料和调查记录数据,对青海省水鸟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共统计水鸟9目18科142种,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和《青海鸟类图鉴》共查询水鸟135种,另外7种为查阅文献和新闻报道、收集观鸟爱好者记录获得。物种组成上,鸻形目鸟种最多为66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33种,列入CITES附录Ⅰ和附录ⅠⅠ物种分别为5种和6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2种,濒危物种3种,易危物种6种。在居留型上,旅鸟占比最大,其次为夏候鸟。在地理区系上,古北型和全北型占优势,分别为51种和38种。此次水鸟本底数据统计丰富了青海省水鸟多样性基础信息,对后续开展青海省鸟类多样性调查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 多样性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本科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12
作者 梁健 尹卫 +3 位作者 尚千涵 高强 苏占海 祁得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1-254,共4页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高校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以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分析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本科教学具备的条件与优势,探讨了重点实验室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大型仪器设备培训、营...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高校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以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分析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本科教学具备的条件与优势,探讨了重点实验室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大型仪器设备培训、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和建议设置实践课程等方面支撑本科教学的途径和具体措施,是对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促进本科教学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 重点实验室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示范 被引量:30
13
作者 马玉寿 周华坤 +4 位作者 邵新庆 赵之重 赵亮 董世魁 王晓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078-7082,共5页
"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示范"(2016YFC0501900)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中"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与适应性管理"指南方向下的第二个项目。项目以综合生态系... "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示范"(2016YFC0501900)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中"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与适应性管理"指南方向下的第二个项目。项目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为支撑点,以三江源区退化严重的三类主体生态系统——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土)-植被(草)-动物(畜)"协同恢复的思路为指导,通过创新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科学研究,自主研发三江源区生态恢复与生态衍生产业发展的综合技术体系,完善生态恢复及产业发展模式评估和监测技术体系,推动生态恢复和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提升生态整体恢复的技术水平和监管能力,解决三江源退化草地恢复重建及功能提升的重大问题,旨在为三江源的生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系统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高寒生态系统 草地综合利用 生态畜牧业 生态衍生产业 生态监测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部分地区马铃薯Y病毒cp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程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88-1895,共8页
马铃薯Y病毒(PVY)是危害我国马铃薯的主要病毒之一,其在自然条件下极易发生基因变异而产生株系分化现象。为揭示青海马铃薯Y病毒分离物cp基因的分子变异,利用RT-PCR方法扩增获得了16个马铃薯Y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采用SDT、DANMAN、... 马铃薯Y病毒(PVY)是危害我国马铃薯的主要病毒之一,其在自然条件下极易发生基因变异而产生株系分化现象。为揭示青海马铃薯Y病毒分离物cp基因的分子变异,利用RT-PCR方法扩增获得了16个马铃薯Y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采用SDT、DANMAN、RDP和MEGA软件对其进行分子变异分析。序列一致率结果表明,16个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均为801个碱基,一致率为98.0%~100%,编码267个氨基酸,一致率为94.8%~100%。重组分析表明,16个分离物未发生基因重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11个分离物与PVY^N-Wi株系相聚成簇,表明其在系统发育关系上与PVY^N-Wi株系的亲缘关系最近,占被检出病毒分离物的68.7%;另外5个分离物与PVY^O株系相聚成簇,表明其在系统发育关系上与PVY^O株系亲缘关系最近;未发现PVY^C株系、PVY^N株系、PVY^E株系和PVY^NTN株系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 CP基因 序列分析 最大似然法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7份青海高原耐盐碱蚕豆种质筛选及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文海 王慧 +5 位作者 范惠玲 张红岩 李萍 侯万伟 滕长才 武学霞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26,共7页
为了鉴定耐盐碱性优良的蚕豆资源,本研究对种植于盐碱土地的蚕豆进行全生育期自然盐碱胁迫处理,测定蚕豆的鲜荚长、株高、粒长、粒宽、粒厚和单株产量等6个指标;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07份蚕豆材料... 为了鉴定耐盐碱性优良的蚕豆资源,本研究对种植于盐碱土地的蚕豆进行全生育期自然盐碱胁迫处理,测定蚕豆的鲜荚长、株高、粒长、粒宽、粒厚和单株产量等6个指标;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07份蚕豆材料进行耐盐碱性鉴定与综合评价,筛选适宜青海盐碱地区种植的蚕豆种质。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蚕豆种质各指标相互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本试验提取到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0.716%,可有效反映参试材料6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显示盐碱胁迫下蚕豆全生育期的抗盐碱特性。基于D值的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划分为五大类群:第Ⅰ类为高盐碱耐受材料(1份),第Ⅱ类为盐碱耐受材料(29份),第Ⅲ类为中等盐碱耐受材料(62份),第Ⅳ类为盐碱敏感材料(13份),第Ⅴ类为盐碱极度敏感材料(2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盐碱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燕麦品种在三江源区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金兰 王小军 +7 位作者 刘启林 梁国玲 琚泽亮 石红梅 汪小兵 文培 青梅然丁 李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95,共13页
为筛选出适宜三江源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燕麦品种,本研究以15个燕麦品种为对象,在班玛县和治多县开展引种评比试验,分析不同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特征,采用分段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品种、种植区域及其交互作用如何通过影响... 为筛选出适宜三江源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燕麦品种,本研究以15个燕麦品种为对象,在班玛县和治多县开展引种评比试验,分析不同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特征,采用分段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品种、种植区域及其交互作用如何通过影响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而影响营养品质,并采用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对供试品种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出适宜三江源区种植的优良燕麦品种,从而为该区的饲草生产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5个燕麦品种均不能实现籽粒成熟,无法完成整个生长周期。青燕2号、青燕5号和青引1号株高较高,为82.2~89.7 cm;青燕4号、青燕3号和青燕5号干草产量较高,为1012.3~1167.1 g·m^(-2);青引2号、陇燕1号和青燕5号的粗蛋白含量较高,为7.6%~8.1%;青燕5号的茎叶比、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而相对饲用价值较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品种、种植区域及其交互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产量和株高间接影响燕麦的营养品质。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分析表明,青燕5号和青燕3号既能维持较高的生产性能,又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是三江源地区理想种植的燕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燕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返青期休牧对三江源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耿浦耀 王晓丽 +2 位作者 罗少辉 周选博 马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219-6231,共13页
返青期休牧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高寒草甸生产力,为了解其对氮矿化及微生物的影响。以玛沁县大武镇高寒草甸为试验样地,设立5个休牧时间,分别为CK(放牧)、休牧20d、30d、40d、50d,在牧草生长季(5—9月)研究了土壤微生物量和有效氮素的动态... 返青期休牧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高寒草甸生产力,为了解其对氮矿化及微生物的影响。以玛沁县大武镇高寒草甸为试验样地,设立5个休牧时间,分别为CK(放牧)、休牧20d、30d、40d、50d,在牧草生长季(5—9月)研究了土壤微生物量和有效氮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均随着休牧时间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SMBC在生长初期(5月、6月)休牧50d处理下较CK分别增加了22.49%、123.33%,生长末期休牧40d处理下含量较高。5月份SMBN在休牧40d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余月份均在休牧50d处理下含量较高。土壤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在生长季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多数情况下,休牧30d土壤NH_(4)^(+)-N含量高于CK处理;不同休牧时间对土壤NO_(3)^(-)-N含量影响不明显。土壤氮矿化速率在不同月份间差异显著,但总体上呈现休牧30—40d土壤氮矿化速率较高、CK较低的趋势。因此,在返青期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进行适当的休牧活动利于其有机氮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青期休牧 高寒草甸 氮矿化 微生物量碳氮 硝化速率 氨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草畜平衡动态变化过程及预警
18
作者 魏迁 赵新全 +5 位作者 王军邦 周秉荣 校瑞香 段迎珠 贾科 王文颖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0-487,共8页
运用CASA模型模拟研究青海省县域尺度1982-2018年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畜牧承载力,选取理论载畜量作为畜牧承载力评价指标,结合现实载畜量,确定畜牧超载程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省县域尺... 运用CASA模型模拟研究青海省县域尺度1982-2018年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畜牧承载力,选取理论载畜量作为畜牧承载力评价指标,结合现实载畜量,确定畜牧超载程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省县域尺度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力整体呈现东高西低格局.1990、2000、2010和2018年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力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单位面积年平均理论载畜量由1982年的0.420 SHU/hm^(2)(SHU:羊单位)分别上升到0.456、0.497、0.570和0.555 SHU/hm^(2).1982-2018年整体上处于超载状态,截至2018年,整体超载34.5%.红色预警区严重超载县域24个,亟需及时调整现实载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理论载畜量 现实载畜量 CAS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三江源地区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强安丰 魏加华 解宏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4,共5页
基于青海三江源地区现有的18个气象台站1961~2013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泰森多边形、变异系数、反距离权重法和非参数Mann-Kendall等检测方法,分析了三江源地区降水和气候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但增加... 基于青海三江源地区现有的18个气象台站1961~2013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泰森多边形、变异系数、反距离权重法和非参数Mann-Kendall等检测方法,分析了三江源地区降水和气候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但增加速度不明显;三江源地区季节性降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夏季降雨量最多,春季和夏季线性趋势增幅比较明显;三江源各源区的年平均气温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澜沧江的增长速率最快,且不同源区气候突变表现不同,突变时间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反距离权重法 突变点 MANN-KENDAL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救荒野豌豆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表型鉴定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宗赫 张红岩 +12 位作者 杨新 李正丽 项超 杨梅 刘玉皎 何玉华 滕长才 侯万伟 代正明 吕梅媛 宗绪晓 杨涛 刘荣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8-1330,共13页
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是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或二年生高蛋白冷季豆类,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性,被广泛用作绿肥和饲料,在作物轮作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我国对救荒野豌豆种质资源缺乏系统的调查收集和鉴定评价,为了进... 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是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或二年生高蛋白冷季豆类,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性,被广泛用作绿肥和饲料,在作物轮作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我国对救荒野豌豆种质资源缺乏系统的调查收集和鉴定评价,为了进一步探索其利用价值,选育高产优异种质,本研究在贵州、青海、四川和云南地区采集了212份救荒野豌豆种质资源,进行田间试验,调查表型数据进行多样性分析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救荒野豌豆种质资源的16个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单株粒数变异系数最高,为70%;根据相关性分析,大部分性状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对来自不同地区的救荒野豌豆进行性状差异统计分析得出,贵州与四川地区的种质只在成熟期性状上差异极显著,青海、云南地区的种质与其他地区的种质在大部分性状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主成分分析将16个农艺性状集中在累计贡献率达到81.1%的5个主成分,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与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干荚长和单株荚数等产量性状相关,而第2主成分主要与粒长、百粒重和粒宽等籽粒大小相关;通过主成分三维聚类图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的种质在表型上存在明显分化,云南和青海的种质单独聚类成簇,而贵州和四川的种质聚在一起,说明川黔两地的资源在形态性状上较为相似。通过进一步的表型鉴定评价,筛选出两份救荒野豌豆多荚多粒种质,单株荚数均大于100个,单株粒数均大于800粒。同时还筛选到了2份大粒种质,其中1份具有早熟特征。以上结果为救荒野豌豆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育种改良提供了宝贵资源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荒野豌豆 种质资源 调查收集 表型鉴定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