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搅拌法制备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国俊 金培鹏 +1 位作者 王金辉 陈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32-135,共4页
介绍了机械搅拌法制备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工艺及特性,综述了机械搅拌法对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在凝固过程和凝固组织中的影响。提出机械搅拌法是改善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凝固组织,提高其性能的有效途径,并对机械搅拌凝固细晶技术的前景进行了... 介绍了机械搅拌法制备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工艺及特性,综述了机械搅拌法对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在凝固过程和凝固组织中的影响。提出机械搅拌法是改善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凝固组织,提高其性能的有效途径,并对机械搅拌凝固细晶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搅拌 金属基复合材料 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参数对镁合金零件燃烧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韩嘉璇 胡波 +4 位作者 陈本松 杨万章 王金辉 李德江 曾小勤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43,共9页
以ZM5、ZM6和WE43三种商用镁合金样品为研究对象,探讨板材厚度、横截面形状、连接方式(包括连接角度、弧度和位置)等关键几何特征参数对镁合金零件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板材厚度可正比例延长点燃时间;圆形横截面的棒材样... 以ZM5、ZM6和WE43三种商用镁合金样品为研究对象,探讨板材厚度、横截面形状、连接方式(包括连接角度、弧度和位置)等关键几何特征参数对镁合金零件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板材厚度可正比例延长点燃时间;圆形横截面的棒材样品因具有最大S/lc(横截面面积与横截面周长比)而表现出最低的火焰传播速率,具有最佳的阻燃效果;连接角度越接近90°、连接弧线的曲率越大、连接位置越居中,其阻碍火焰传播的效果越明显。因此,为研究复杂镁合金零件的燃烧特性,在对其进行简化时应当提取板材厚度、横截面形状、连接方式等关键特征参数,从而真实反映复杂零件的燃烧特性,为镁合金零件的防火设计和复杂零件燃烧模拟件的简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零件 燃烧特性 几何参数 防火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直拉硅单晶生长的多物理场建模与优化
3
作者 林海鑫 高德东 +3 位作者 王珊 张振忠 安燕 张文永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3,共17页
随着光伏和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制备更大直径(12英寸及以上,1英寸=2.54 cm)的硅单晶成为趋势,直拉法作为硅单晶最主要的制备方法备受重视。然而在制备大直径和高质量的直拉硅单晶的过程中,随着晶体直径和坩埚尺寸的增加,熔体体积显著... 随着光伏和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制备更大直径(12英寸及以上,1英寸=2.54 cm)的硅单晶成为趋势,直拉法作为硅单晶最主要的制备方法备受重视。然而在制备大直径和高质量的直拉硅单晶的过程中,随着晶体直径和坩埚尺寸的增加,熔体体积显著增加,热场、流场及应力场的复杂性显著提升,涡流、热浮力和科里奥利力的相互作用会造成熔体流动的强烈湍流和速度、温度波动,出现诸如固液界面温度分布不均,熔体内热对流复杂等问题,从而影响硅单晶中的缺陷分布。因此,如何实现对工艺参数的控制,以获得理想的大直径硅晶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实际生产的滞后性和成本问题,建立了可以实时预测、动态控制和优化工艺参数的40英寸热场制备18英寸硅单晶棒的二维轴对称全局数值模拟模型,考虑了坩埚深度及热传导路径的延长,在主加热器的基础上,增加底部加热器,采用有限元法逐一分析晶体转速、坩埚转速、气体压强的变化对单晶硅热场和硅晶体生长的影响,包括固液界面形状、温度梯度、V/G值、氧浓度及缺陷分布等。通过多次仿真实验,获得了一组较为合适的工艺参数组合:晶体转速15 r/min、坩埚转速5 r/min、炉内气压1200 Pa,可使固液界面温度梯度较小,且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有效避免了过度湍流化。进一步采用制备18英寸硅单晶棒的验证实验及性能检测发现,采用仿真所得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生产的硅单晶棒能将成晶率提升至87.44%。这组针对18英寸硅单晶棒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包括晶体转速、坩埚转速及炉内气压等)经过精细优化,主要基于大尺寸(12英寸及以上)直拉硅单晶生长过程中热场和流场的复杂性,对大尺寸硅单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在更小尺寸(如4、6或8英寸)的硅单晶生长中,由于热传递和气流扰动的不同,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可以作为参考,但还需要进行具体条件下的验证和调整。本研究建立的数字化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并优化大尺寸直拉硅单晶的生长过程,提质降本,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单晶 直拉法 二维轴对称 有限元法 工艺参数 数值模拟 数字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制动片材料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纪铭亮 马生辉 +2 位作者 黄浩洋 赵燊 吉政甲(导师)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制动系统作为风电机组的关键部件,对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和发电效率起到重要作用,高性能风电制动系统的制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成为了重点研究课题。从风电制动系统材料组分、服役工况和摩擦磨损性能等方面阐述了制动片的设计要点,总结了... 制动系统作为风电机组的关键部件,对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和发电效率起到重要作用,高性能风电制动系统的制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成为了重点研究课题。从风电制动系统材料组分、服役工况和摩擦磨损性能等方面阐述了制动片的设计要点,总结了试验与有限元仿真结合评估制动温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风电机组制动片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制动系统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制动温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榫头加工夹具设计
5
作者 张申 梁嘉炜 +4 位作者 吴动波 王辉 赵兵 许立君 周奋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3-714,共12页
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是典型的复杂曲面薄壁零件,对叶片榫头进行铣削加工时,不仅定位困难而且极易产生变形和振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精锻叶片多点夹紧的夹具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一种低应力硬装夹工装夹具。利用静力学分析对装夹位置进行... 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是典型的复杂曲面薄壁零件,对叶片榫头进行铣削加工时,不仅定位困难而且极易产生变形和振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精锻叶片多点夹紧的夹具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一种低应力硬装夹工装夹具。利用静力学分析对装夹位置进行优化,对仿形元件材料进行选取,对装夹方式进行优化。通过模态测试试验和振动测试试验测试夹具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仿形元件后,系统的低频段幅值减小了50%,高频段幅值减小了75%,一阶共振频率由210 Hz提高至402 Hz,峰值下阻尼比由17.4%提高至25.9%,振动位移信号有效值减小了35%,加工误差范围减小了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叶片 夹具 有限元分析 装夹方案 模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夹具设计及装配精度评估
6
作者 赵兵 张申 +4 位作者 乔悦琦 梁嘉伟 王辉 许立君 周奋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23,共10页
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是典型的复杂曲面薄壁零件,针对榫头夹具装配精度提高的需求,提出多点柔性夹具设计方法。结合所设计夹具结构,对其装配精度进行评估优化。首先,基于六点定位原理探究不同装夹位置下铣削力对零件变形量的影响,进而对... 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是典型的复杂曲面薄壁零件,针对榫头夹具装配精度提高的需求,提出多点柔性夹具设计方法。结合所设计夹具结构,对其装配精度进行评估优化。首先,基于六点定位原理探究不同装夹位置下铣削力对零件变形量的影响,进而对叶片装夹位置和装夹方式进行优化。然后,采用三坐标测量仪对其装配精度进行测量,发现叶片与叶盆定位柱、进气边定位柱接触效果较差,平面最大误差达0.0353 mm。最后,采取一体化加工策略对夹具装配过程进行优化。根据夹具装配精度测量试验结果可知,采用优化后的夹具工艺时,叶片榫头3个相邻平面的装配精度分别为±0.0049mm、±0.0063mm、±0.0063mm,满足叶片榫头加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叶片 装配精度 夹具 有限元分析 装夹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晶硅光伏组件中基于有机酸浸出银的研究
7
作者 包国英 王珊 +1 位作者 高德东 齐祖兴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对退役晶硅光伏组件中贵金属银进行浸出研究,分别采用甲磺酸-过氧化氢体系和柠檬酸-过氧化氢体系浸出银。结果显示,在甲磺酸-过氧化氢体系中,最优工艺条件为:甲磺酸浓度40%、H_(2)O_(2)浓度1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5 h,银的浸出... 对退役晶硅光伏组件中贵金属银进行浸出研究,分别采用甲磺酸-过氧化氢体系和柠檬酸-过氧化氢体系浸出银。结果显示,在甲磺酸-过氧化氢体系中,最优工艺条件为:甲磺酸浓度40%、H_(2)O_(2)浓度1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5 h,银的浸出率达到59.97%;在柠檬酸-过氧化氢体系中,最优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浓度6 g/L、H_(2)O_(2)浓度30%、反应温度80℃、搅拌速度300 r/min,银的浸出率能达到95.53%;柠檬酸体系能更有效地浸出银,反应温度和H_(2)O_(2)浓度的提高对银的浸出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晶硅光伏组件 正交试验 浸出 有机酸 金属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表面微弧氧化/CuO纳米粒子/聚氨酯复合涂层的构建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何瀛 孟欣雨 +5 位作者 马佳莉 赵弘源 王仕鹏 马鸣远 许林倩 王云思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08-119,共12页
目的针对AZ31B镁合金耐蚀性差的问题,通过构建“微弧氧化(MAO)-纳米粒子封孔-热可逆自修复聚氨酯(PU-DA)”复合涂层体系,探究多层协同防护机制,突破单一涂层的性能局限,为镁合金表面长效防腐提供新策略。方法首先对AZ31B镁合金进行微弧... 目的针对AZ31B镁合金耐蚀性差的问题,通过构建“微弧氧化(MAO)-纳米粒子封孔-热可逆自修复聚氨酯(PU-DA)”复合涂层体系,探究多层协同防护机制,突破单一涂层的性能局限,为镁合金表面长效防腐提供新策略。方法首先对AZ31B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生成陶瓷基底;随后通过调控电泳电压(15~50 V)和时间(30~120 s)制备CuO纳米粒子封孔样品,采用SEM/EDS分析涂层的形貌和元素分布,利用电化学测试和电化学阻抗图谱筛选出最优防腐性能的电泳参数,通过XRD/XPS解析相组成、化学态。在此基础上,针对优选样品涂覆可修复聚氨酯涂层,通过划格法(ASTMD3359)测试聚氨酯涂层的结合力,并通过盐雾实验验证其抗腐蚀能力。结果微弧氧化层主要由MgO构成,电泳优化参数为30 V/60 s,所得涂层均匀致密,表面元素分散均匀,厚度增至41.6μ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其腐蚀电流密度(Jcorr)最低约为7×10^(−9)A/cm^(2),且容抗弧半径达到最大值。在复合聚氨酯涂层后,表面聚氨酯具有较强的结合力,达到5B级。经过480 h盐雾试验后,复合涂层表面无明显腐蚀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聚氨酯成功完成自修复。结论通过MAO/纳米粒子/PU-DA三级涂层设计,成功实现了镁合金表面腐蚀防护与功能化集成。通过优化电泳参数(30 V/60 s),显著提升了封闭性和CuO纳米粒子封孔均匀性,聚氨酯层为其提供了有效的物理屏障,且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延长了涂层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纳米粒子封孔 电泳沉积 耐腐蚀 自修复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高熵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庞青 刘博宇 +1 位作者 王腾飞 望红玉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0-186,共7页
为探究高熵非晶态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泡沫镍上沉积非晶态高熵电极材料并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沉积元素种类的增多,其面积比电容逐渐增大,但是循环性能以及电压窗口逐步下降。其中沉积元素为NiCoFeCrAl时... 为探究高熵非晶态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泡沫镍上沉积非晶态高熵电极材料并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沉积元素种类的增多,其面积比电容逐渐增大,但是循环性能以及电压窗口逐步下降。其中沉积元素为NiCoFeCrAl时的样品综合电化学性能最好。当电流密度为2 mA/cm^(2)时,比电容为3 108.47 mF/cm^(2)。经过1 000圈循环充放电后,该电极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为51.42%。以NiCoFeCrAl/NF为正极,活性炭为负极匹配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当功率密度为750 W/kg时,能量密度为19.53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非晶态 高熵 NiCoFeCrAl/NF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电子束冷床熔炼凝固过程的影响
10
作者 冉杭 刘宇 +1 位作者 肖君豪 赵兵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3-888,共6页
在电子束冷床熔炼炉(EB炉)中熔铸TC4钛锭的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对于确保钛锭最终质量至关重要。针对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TC4钛锭在EB炉中的凝固过程进行了详细地计算与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浇注温度和不... 在电子束冷床熔炼炉(EB炉)中熔铸TC4钛锭的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对于确保钛锭最终质量至关重要。针对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TC4钛锭在EB炉中的凝固过程进行了详细地计算与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浇注温度和不同浇注速度下钛锭凝固过程的熔池形貌变化。研究表明:升高浇注温度会导致TC4钛锭的液相线和固相线深度增加,这增强了流动性并有助于晶粒均匀分布,固液相线间的宽度减小,减少了固液共存的时间;而提高浇注速度会使熔池深度和宽度增大,糊状区扩展,温度梯度减小,固相率降低,晶粒均匀性下降。此外,该研究为电子束冷床熔炼TC4钛锭的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合理控制2个参数可改善凝固组织和提升钛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过程 形貌特征 糊状区宽度 工艺参数 仿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润滑关节轴承织物衬垫新材料和新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蔡晓春 马生辉 +1 位作者 梁明桂 吉政甲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208,共13页
自润滑关节轴承织物衬垫在高端装备润滑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提高织物衬垫在各种特殊工况下摩擦磨损性能,近年来研究人员从新材料和新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简要阐述了自润滑关节轴承的特征及应用,总结归纳了自润滑关节轴承织物衬... 自润滑关节轴承织物衬垫在高端装备润滑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提高织物衬垫在各种特殊工况下摩擦磨损性能,近年来研究人员从新材料和新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简要阐述了自润滑关节轴承的特征及应用,总结归纳了自润滑关节轴承织物衬垫采用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基于现有研究总结了自润滑织物衬垫的相关润滑机制,并分析了载荷、速度和温度等工况对润滑机制的影响机制。最后,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自润滑织物衬垫研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衬垫 关节轴承 自润滑 摩擦磨损 润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Cr共掺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12
作者 刘博宇 王腾飞 +2 位作者 庞青 陈凯宇 望红玉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7-1106,共10页
LiNi_(0.5)Mn_(1.5)O_(4)(LNMO)是一种具有高工作电压(4.7 V)、高能量密度(650 Wh/kg)和成本低廉优势的正极材料。然而受到电解液分解、Jahn-Teller效应和Mn溶解等因素的影响,LNMO正极材料存在容量衰减快、倍率性能差等问题。为此,本工... LiNi_(0.5)Mn_(1.5)O_(4)(LNMO)是一种具有高工作电压(4.7 V)、高能量密度(650 Wh/kg)和成本低廉优势的正极材料。然而受到电解液分解、Jahn-Teller效应和Mn溶解等因素的影响,LNMO正极材料存在容量衰减快、倍率性能差等问题。为此,本工作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g-Cr共掺杂的LMMO材料,研究了Mg、Cr掺杂量对LNMO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g、Cr掺杂量各为2%时,LMMO电极表现出最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在0.1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37.3 mAh/g;在1C倍率下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5.74%,明显高于原始LNMO的116.5 mAh/g和51.82%。此外,Mg-Cr共掺杂的LMMO电极在0.5 C下放电容量可达121.8 mAh/g,在5 C下可达94.3 mAh/g。机理探究表明,Mg和Cr的共掺杂有利于形成无序的Fd-3m相,提高材料的电导率,降低电极电荷转移电阻。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改善LNMO性能的简单策略,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0.5)Mn_(1.5)O_(4) 正极材料 Mg-Cr共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马优化算法的成行作物导航路径提取方法
13
作者 刘宇玎 邵明玺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0-127,145,共9页
面向大蒜、大葱等田间成行种植的绿色条状排列作物,针对其收获机械的田间自动行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河马优化算法的导航路径提取方法。首先,基于OpenCV对田间图像进行灰度图转化、颜色阈值处理和二值化;然后,结合田间作物分布进行形态... 面向大蒜、大葱等田间成行种植的绿色条状排列作物,针对其收获机械的田间自动行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河马优化算法的导航路径提取方法。首先,基于OpenCV对田间图像进行灰度图转化、颜色阈值处理和二值化;然后,结合田间作物分布进行形态学分析处理,采用混沌映射改进河马优化算法,依据二值化图像特征点分布密度进行寻优求解,并通过改进的RANSAC方法对特征点进行导航路径拟合;最后,拍摄田间作物真实图像构建图像集,利用改进后的河马优化算法处理图像,并与其他优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河马优化算法对二值化图像特征点分布寻优处理优于改进前,处理田间作物图像得到的导航路径角度误差绝对值≤6°,平均处理时间为0.23 s/张,且对不同种类的绿色作物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机械 河马优化算法 成行作物 图像处理 路径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碳纳米棒簇的构筑及对抗坏血酸传感性能研究
14
作者 应智业 乔宇庭 +1 位作者 刘秉鑫 乔丽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4-90,共7页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参与人体内的各种新陈代谢、伤口愈合以及对抗多种疾病,检测人体AA的含量对人体健康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以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水热法掺入氮源并通过高温煅烧制备出氮化碳纳米棒簇(g-C_(3)N_(4)nanorod ...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参与人体内的各种新陈代谢、伤口愈合以及对抗多种疾病,检测人体AA的含量对人体健康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以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水热法掺入氮源并通过高温煅烧制备出氮化碳纳米棒簇(g-C_(3)N_(4)nanorod clusters,gCN NRCs),将其用作传感材料以实现高效的电催化氧化检测AA。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多种表征方法,完整地揭示了gCN NRCs的形貌、晶体结构和化学组分。gCN NRCs在pH=6.0、1.6 mmol/L AA的PBS缓冲溶液中、180 s富集时间和6μL修饰体积下表现出最大的AA传感响应,对AA的检测范围为0.2~1.6 mmol/L,活性面积为0.889 cm^(2),检测限为4.43μmol/L。通过探究不同扫描速率对AA的响应曲线,发现该催化过程是一个扩散过程。电化学传感器的循环及长期稳定性、重复性和重现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6.47%、1.36%、2.15%和4.43%,同时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表明gCN NRCs能够作为诊断与AA相关疾病的优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碳 纳米棒簇 抗坏血酸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有锌氨基黏土和Ectoine保湿消毒凝胶的制备及其效果评价
15
作者 乔丽娟 严雅军 +6 位作者 马明煜 应智业 陶宇杰 陈康 高翔 刘秉鑫 朱德锐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6-1450,共5页
以卡波姆980为基料,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水凝胶基质的最佳配比及制备工艺条件,添加具有高抑菌性能的抗菌成分锌氨基黏土(Zinc-aminoclay,ZnAC)和相容溶质四氢嘧啶(Ectoine)两种主要功效成分,研制具备抑菌和保湿效果的免洗消毒保湿凝胶... 以卡波姆980为基料,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水凝胶基质的最佳配比及制备工艺条件,添加具有高抑菌性能的抗菌成分锌氨基黏土(Zinc-aminoclay,ZnAC)和相容溶质四氢嘧啶(Ectoine)两种主要功效成分,研制具备抑菌和保湿效果的免洗消毒保湿凝胶,并进行保湿性能评价及抗菌效果检测。结果表明,水凝胶体系最佳配比为纯水100 mL,卡波姆500 mg,NaOH 5.0 mL,甘油3.0 mL,ZnAC 500 mg,Ectoine 2.0 g;大肠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03±0.04)mm和(15.50±0.03)mm;使用前后皮肤的含水量提升约22.4%,使用60 min后皮肤的含水量提升了11.64%。由此表明,含ZnAC和Ectoine的免洗保湿消毒水凝胶的保湿和抗菌效果良好,制备工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氨基黏土 四氢嘧啶 保湿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园割草机双层弹簧仿形机构的设计与仿真
16
作者 罗哲鹏 李涛 +3 位作者 康璟 王婷 谢菲 李丙垚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7期23-29,共7页
为解决青海高原枸杞园除草机具地形适应性差、仿形精度不足及效率低下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双层弹簧仿形机构。通过建立三维物理模型,运用ADAMS刚-柔耦合仿真技术,结合正交试验与响应曲面法优化关键参数。结果表明:当仿形弹簧刚度为0.92 N... 为解决青海高原枸杞园除草机具地形适应性差、仿形精度不足及效率低下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双层弹簧仿形机构。通过建立三维物理模型,运用ADAMS刚-柔耦合仿真技术,结合正交试验与响应曲面法优化关键参数。结果表明:当仿形弹簧刚度为0.92 N/mm、调平弹簧刚度为2.83 N/mm、行进速度为3.22 m/s时,系统仿形稳定性系数可达97.8%,较单弹簧与无弹簧系统分别提升18.21%和31.62%,验证了双弹簧系统的速度不敏感优势。该机构通过双弹簧系统协同作用验证了复合缓冲系统在丘陵地形下的有效仿形能力,为高原特色经济作物除草装备的仿形机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草机 双层弹簧仿形 ADAMS仿真 刚-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检测的收获小麦杂质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17
作者 赵军杰 张亚伟 +3 位作者 王峰 邵明玺 王晓娟 马国财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小麦杂质监测在粮食储存过程中至关重要,较高的杂质含量会加速小麦的霉变和变质,进而导致储存损失和资源浪费。然而,目前的杂质检测仍以人工检测为主,效率低且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计算平台的小麦杂质... 小麦杂质监测在粮食储存过程中至关重要,较高的杂质含量会加速小麦的霉变和变质,进而导致储存损失和资源浪费。然而,目前的杂质检测仍以人工检测为主,效率低且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计算平台的小麦杂质监测系统,该系统以Jetson Orin NX为核心计算平台,通过小麦采样与检测装置对收获小麦的杂质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杂质监测系统的变速箱在不同挡位转速下,系统均能够实时监测收获小麦的杂质情况,显示采集样本中的杂质数量,并具备警告提醒功能。该系统的应用对大规模小麦储存的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系统 Jetson Orin NX 实时 小麦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式刀库及机械手综合性能检测规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黎园亮 苟卫东 +1 位作者 李积元 周晓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4-159,共6页
针对链式刀库及机械手出现的各种故障问题,为提高其性能检测水平,结合加工中心的各项检测标准,展开对其综合性能检测规范的研究。确定了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搭建链式刀库及机械手性能检测平台。结合平台,确定了一套完整、具体的检测规范... 针对链式刀库及机械手出现的各种故障问题,为提高其性能检测水平,结合加工中心的各项检测标准,展开对其综合性能检测规范的研究。确定了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搭建链式刀库及机械手性能检测平台。结合平台,确定了一套完整、具体的检测规范,为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检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中心 链式刀库及机械手 综合性能 检测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蝴蝶优化算法及其在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孟广双 高德东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1-96,共6页
针对蝴蝶优化算法(BOA)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蝴蝶优化算法(IBOA)并将其应用于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中。IBOA算法融入了动态转换概率策略、最优邻域扰动策略和随机惯性权重策略等3种策略,实现了算法收敛速、收敛精度的提升,克服了BO... 针对蝴蝶优化算法(BOA)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蝴蝶优化算法(IBOA)并将其应用于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中。IBOA算法融入了动态转换概率策略、最优邻域扰动策略和随机惯性权重策略等3种策略,实现了算法收敛速、收敛精度的提升,克服了BOA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后期收敛精度不高的问题。3个基准函数的测试结果表明IBOA在求解精度、求解速度和计算稳定性更胜一筹。冗余机械臂运动学求解应用实例结果表明,IBOA得到的机械臂位姿误差更小,计算耗时更少,求解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优化算法 动态转换概率 最优邻域扰动 随机惯性权重 冗余机械臂 逆运动学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机床机械加工特征信息与加工材料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郎永存 李积元 郑佳昕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94-199,共6页
为了开展数控机床机械加工特征信息检测与分析方面的研究,以健康状态的机床对不同工件材料进行切削加工,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在不同切削状态下机床主轴输出的机械特征信息,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一种基于机... 为了开展数控机床机械加工特征信息检测与分析方面的研究,以健康状态的机床对不同工件材料进行切削加工,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在不同切削状态下机床主轴输出的机械特征信息,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一种基于机床主轴振动信号与机床主轴负载电流特征信息融合的工件材料精确识别判断模型。首先,获取机床在不同加工状态下的主轴振动信号以及主轴负载电流信号,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对其进行分解获得本征模态分量(IMF)并计算各个IMF的多尺度加权排列熵(MWPE)进行信息融合构建特征向量;然后使用灰狼优化(GWO)算法对传统支持向量机进行优化并对4种常见工况进行识别判断。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信息融合的特征提取与GWO-SVM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利用机床加工状态输出的数据特征信息对正在加工的材料种类进行精确识别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变分模态分解 多尺度加权排列熵 灰狼优化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