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尕日力根二叠系砾岩容金矿床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敏 薛春纪 +1 位作者 赵文涛 李善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00-308,共9页
新近在柴北缘宗务隆构造带与南祁连陆块接合部位发现了二叠系勒门沟组砾岩和含砾砂岩层容矿的尕日力根金矿床,其围岩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钾铁矾等低温蚀变组合,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分布在构造破碎带内及砾岩含砾砂岩层内... 新近在柴北缘宗务隆构造带与南祁连陆块接合部位发现了二叠系勒门沟组砾岩和含砾砂岩层容矿的尕日力根金矿床,其围岩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钾铁矾等低温蚀变组合,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分布在构造破碎带内及砾岩含砾砂岩层内,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和毒砂。结合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和背散射图像观察,黄铁矿在不同阶段,其形态和元素含量均不同,金主要有两种赋存形态:第一种是极细粒自然金的形态赋存在裂隙发育的沉积阶段的破碎黄铁矿中;第二种是以不可见固溶体金赋存热液阶段的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中。硫同位素组成暗示硫主要来自地层。综合分析认为,尕日力根金矿床成矿过程至少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沉积阶段,金来自古砂金矿床,第二阶段是热液阶段,由来自地层的变质热液活化金,使其以不可见固溶体金的形成赋存在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中,故尕日力根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应为砾岩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尕日力根金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sium的湟水流域地质灾害三维可视化与信息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温兰冲 赵健赟 +3 位作者 高崇越 王志超 陈风 杨成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843-8852,共10页
为实现青海省湟水流域地质灾害可视化管理,提高灾害信息处理效率,通过倾斜摄影测量与实地调查,结合数据库、前后端等技术开展了灾害三维可视化系统和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三维可视化系统基于Cesium引擎,在具备地球多维显示、... 为实现青海省湟水流域地质灾害可视化管理,提高灾害信息处理效率,通过倾斜摄影测量与实地调查,结合数据库、前后端等技术开展了灾害三维可视化系统和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三维可视化系统基于Cesium引擎,在具备地球多维显示、快速定位、底图添加功能的基础上,扩展开发了数据加载、空间处理、漫游展示3个特色模块,可以加载研究区的矢量数据、影像数据、倾斜摄影模型,能够满足空间量测的需求,实现了在模型上绘制标签并结合现场调查情况进行“隐患点+风险区”的双控分析。后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灾害基本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区域内降水、人口、GDP等信息的空间查询分析,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治理防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三维可视化 系统开发 数据处理 Cesium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高寒草甸退化秃斑土壤风蚀规律
3
作者 越大林 李国荣 +7 位作者 童生春 隆玉翔 朱海丽 刘亚斌 李进芳 赵健赟 李希来 胡夏嵩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6,共11页
[目的]探究高寒草甸退化秃斑地土壤风蚀规律,为退化草甸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青海省河南县因高原鼠兔活动而退化形成的秃斑地作为研究对象,在9,12,15 m/s这3种风速条件下,对不同植被覆盖度(0%,20%,40%,60... [目的]探究高寒草甸退化秃斑地土壤风蚀规律,为退化草甸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青海省河南县因高原鼠兔活动而退化形成的秃斑地作为研究对象,在9,12,15 m/s这3种风速条件下,对不同植被覆盖度(0%,20%,40%,60%,80%)的退化秃斑地进行原位模拟风力侵蚀试验,以分析植被盖度在不同风速下对土壤风蚀的影响。[结果]①退化秃斑地的土壤风蚀速率随时间推移呈现先急剧下降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p<0.05)。在总时长为60 min的风蚀试验下,前10 min是土壤风蚀速率变化的敏感期。②3种风速下,植被盖度与总输沙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的指数函数关系(R^(2)=0.98),其指数系数绝对值越大,表明植被覆盖度对风蚀的抑制作用随风速增加而减弱。③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0~5 cm高度范围内输沙量显著降低,且各植被盖度的输沙量均随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增加植被盖度能够有效降低风蚀速率和输沙高度,但在较高风速下,植被盖度对风蚀的抑制效果显著减弱,且植被盖度抑制土壤风蚀的关键阈值在40%左右,并随着植被盖度的持续增大,风蚀减少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高原鼠兔 植被盖度 退化秃斑地 土壤风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北凹陷中西部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沉积古地理及沉积相研究
4
作者 魏生云 王建国 +3 位作者 蔡丽娜 邢佳 胡建 王志男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5-575,共21页
【目的】明确古地貌、古物源及古沉积环境对沉积相的控制作用,充分认识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而优选有利相带及开展储层评价。【方法】以台北凹陷中西部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为例,采用印模法恢复古地貌,通过重矿物组合法和微量元素分别进行... 【目的】明确古地貌、古物源及古沉积环境对沉积相的控制作用,充分认识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而优选有利相带及开展储层评价。【方法】以台北凹陷中西部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为例,采用印模法恢复古地貌,通过重矿物组合法和微量元素分别进行古物源、古沉积环境分析,并结合岩石相、单井相及剖面相标志、砂砾岩厚度、砂地比,确定台北凹陷中西部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最终依据模糊数学评判法对储层进行多因素综合分类评价。【结果与结论】克拉玛依组沉积时期台北凹陷中西部整体古地形较缓,古水流相对较缓,水动力相对较弱,发育广覆式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克拉玛依组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沿盆地边缘呈席状分布。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南部古凸起,沉积环境为半湿润、厌氧还原的盐湖环境。辫状河三角洲凸起前缘是克拉玛依组优质储层有利沉积相带,生运聚条件良好,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古物源 古沉积环境 沉积相 台北凹陷 克拉玛依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德令哈蓄集银铅矿床地质与S-Pb同位素组成及其成矿学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敏 薛春纪 +2 位作者 赵文涛 薛万文 谷强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4-468,共15页
蓄集矿床是宗务隆构造带内发现的重要银铅矿床。蓄集银铅矿床赋存于石炭-二叠系宗务隆群果可山组灰岩夹千枚岩地层中,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明显受近东西走向的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和绢云母化,矿石矿物主要为方... 蓄集矿床是宗务隆构造带内发现的重要银铅矿床。蓄集银铅矿床赋存于石炭-二叠系宗务隆群果可山组灰岩夹千枚岩地层中,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明显受近东西走向的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和绢云母化,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和银黝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矿石具有斑杂状和网脉状构造。对该矿床开展了S-^Pb同位素组成分析。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矿物δ34S值变化于5.0‰~8.4‰之间,显示硫主要为岩浆来源,有少量地层的贡献;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矿石206^Pb/204 ^Pb=17.896~17.922,207^Pb/204 ^Pb=15.589~15.617,208 ^Pb/204 ^Pb=38.072~38.166,与围岩铅同位素组成(206 ^Pb/204 ^Pb=17.94~18.976,207^Pb/204 ^Pb=15.600~15.696,208 ^Pb/204 ^Pb=38.106~40.943)较为相似,而与蓄集峡口闪长岩铅同位素组成(206 ^Pb/204 ^Pb=18.144~18.589,207^Pb/204 ^Pb=15.623~15.636,208^Pb/204 ^Pb=38.790~39.033)相差较大,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地层宗务隆群果可山组。综合分析认为,蓄集银铅矿床与宗务隆构造带晚二叠世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应属岩浆热液为主的热液充填-交代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 S-Pb同位素组成 蓄集银铅矿床 宗务隆构造带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植被指数的青海高原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健赟 丁圆圆 +2 位作者 杜梅 缪晓星 杨静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3期41-44,I0001,共5页
植被覆盖度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环境因子,青海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在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明确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机制,利用1982—2015年青海高原地区的气温、降水量... 植被覆盖度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环境因子,青海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在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明确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机制,利用1982—2015年青海高原地区的气温、降水量、风速、日照等气候因子和遥感植被指数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在0.01置信水平下显著相关,且与平均气温是正相关关系,与平均风速为负相关关系;气温升高、风速降低、降雨量增加是青海高原地区植被覆盖改善的主要气候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气候变化 遥感植被指数 青海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理论的青海河南县地区5种草本植物根系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付江涛 李晓康 +4 位作者 刘昌义 余冬梅 鲁秋菊 孟宏睿 胡夏嵩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7-1159,共13页
为合理定量评价草本植物根径、抗拉力和抗拉强度等指标分布特征,本研究选取生长于青海河南县地区的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早熟禾(Poa annua)、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和矮嵩草(Kobresia hu... 为合理定量评价草本植物根径、抗拉力和抗拉强度等指标分布特征,本研究选取生长于青海河南县地区的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早熟禾(Poa annua)、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和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5种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单根拉伸试验对上述草本单根抗拉力、根径和抗拉强度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利用正态分布、伽马分布、泊松分布、瑞利分布以及威布尔分布等统计模型对上述指标的分布进行了定性拟合分析,最后采用柯尔莫哥洛夫-斯米洛夫检验对该指标进行了定量检验。结果表明:5种统计模型中,泊松分布对3项指标值分布的描述性相对较差,威布尔和伽马分布则对上述3项指标的分布描述较好,剩余分布对指标描述的适用性则介于两者之间。此外,所有指标均不服从泊松分布,根径均服从正态分布、伽马分布和威布尔分布,个别植物服从瑞利分布,抗拉力和抗拉强度均服从伽马分布和威布尔分布,个别植物服从瑞利分布和正态分布;除紫花针茅根径最优分布为威布尔分布外,其余植物根径最优分布均为伽马分布,除矮嵩草抗拉力服从威布尔分布外,剩余植物抗拉力最优分布均为伽马分布,紫花针茅根系抗拉强度最优分布为正态分布、青藏苔草和矮嵩草为伽马分布、早熟禾与黄花棘豆最优分布均为威布尔分布。该项研究结果对于实现合理定量评价草本植物根系根径、抗拉力和抗拉强度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护坡 分布函数 抗拉力 抗拉强度 根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青海北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发、保护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袁二军 王延伦 +2 位作者 张文 史立群 丛殿阁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1期50-55,共6页
北山国家地质公园具有重要地学研究价值,是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之一。本文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公园开发、保护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方面进行动态分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 北山国家地质公园具有重要地学研究价值,是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之一。本文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公园开发、保护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方面进行动态分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为旅游开发、科普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地质公园遗迹保护缺失、地学文化挖掘力度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在当前旅游发展新形势下,旅游行业进入新时代,地学旅游得到新倡导,乡村振兴提出新思路,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矛盾、旅游市场的更新迭代、地质公园的受众群体多元化影响的新挑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以保证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健全基础服务设施与管理制度、规范地质公园建设、健全旅游配套设施和景区服务、开发精品地质科普旅游路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以助力北山国家地质公园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国家地质公园 SWOT分析 地质遗迹 青海互助 开发利用 地质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草本植物根系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贺振昭 党生 +2 位作者 刘昌义 窦增宁 胡夏嵩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4期44-48,共5页
为研究草本植物单根的力学特性及其根系固土护坡的力学机制,为青海湖及其周边地区开展植物固土护坡和防风固沙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指导,以青海湖北岸为研究区,分别采集自然生长区内的醉马草、紫花针茅、羊茅,沙漠生长区的赖草、驼绒... 为研究草本植物单根的力学特性及其根系固土护坡的力学机制,为青海湖及其周边地区开展植物固土护坡和防风固沙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指导,以青海湖北岸为研究区,分别采集自然生长区内的醉马草、紫花针茅、羊茅,沙漠生长区的赖草、驼绒藜,315国道种植区的垂穗披碱草、早熟禾等7种优势草本植物,进行了室内单根拉伸和单根剪切试验,较为系统地分析了7种草本植物单根的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草本植物单根抗拉力和抗剪力均随其根径的增加而增大,且分别与其根径呈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关系;3个区内草本植物单根抗拉强度与其根径均呈幂函数关系,抗剪强度与其根径呈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关系,其中自然生长区草本植物单根平均抗拉强度和平均抗剪强度由大至小依次为紫花针茅、羊茅、醉马草,沙漠生长区草本植物单根平均抗拉强度和平均抗剪强度为赖草大于驼绒藜,315国道种植区草本植物单根平均抗拉强度和平均抗剪强度为早熟禾大于垂穗披碱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单根 抗拉强度 抗拉力 抗剪强度 抗剪力 青海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盆地黄土区草本植物边坡电阻率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迎宵 何伟鹏 +9 位作者 丁晓英 詹俊 胡夏嵩 刘昌义 缪晓星 王延秀 卢海静 邢光延 李华坦 张培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7-488,共12页
为研究高寒干旱-半干旱环境黄土区种植不同类型草本植物边坡土体电阻率与其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电阻率数值反映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特征,在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选取未种植裸坡以及种植生长期为3年的垂穗... 为研究高寒干旱-半干旱环境黄土区种植不同类型草本植物边坡土体电阻率与其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电阻率数值反映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特征,在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选取未种植裸坡以及种植生长期为3年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inn.)、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Linn.Gaertn.)、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的边坡共5种类型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边坡土体密度、含水率、含根系与不含根系土体直剪试验,对比不同草本植物根系对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二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建立不同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土体电阻率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与未种植裸坡相比较,种植老芒麦边坡上层(0~10 cm)土体含水率增幅最大为26.53%;种植高羊茅边坡上层(0~10 cm)土体平均密度降幅最大为18.30%;种植垂穂披碱草边坡上层(0~10cm)土体黏聚力附加值最大,且为未种植裸坡的2.75倍。(2)5种类型边坡的电阻率受根系分布和边坡位置因素的共同影响,电阻率随着深度增加逐渐降低。4种草本边坡坡面以下0~20cm处土体电阻率均较裸坡大,该深度为根系分布大致范围。(3)5种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与电阻率数据之间存在拟合方程式(相关系数R2为0.48~0.77),且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到边坡土体黏聚力c与电阻率间的相关性相对最高,相关系数R2为0.765。上述研究结果反映出可通过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反映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及边坡土体中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可为研究区及其周边地区采用植物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灾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干旱-半干旱环境 西宁盆地 二维电阻率层析成像 边坡土体电阻率 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Pearson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巨型滑坡区植被分布及其根系力学强度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吉美 胡夏嵩 +5 位作者 付江涛 刘昌义 邢光延 杨馥铖 张培豪 周喆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9,共17页
为研究黄河上游巨型滑坡区植被分布类型及其根系力学强度特征,以位于黄河上游席芨滩巨型滑坡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植被样方调查、制取根系和土体试样以及室内开展单根拉伸试验等方法,探讨了区内3种优势草本植物醉马草、异针茅、冷地早熟... 为研究黄河上游巨型滑坡区植被分布类型及其根系力学强度特征,以位于黄河上游席芨滩巨型滑坡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植被样方调查、制取根系和土体试样以及室内开展单根拉伸试验等方法,探讨了区内3种优势草本植物醉马草、异针茅、冷地早熟禾的单根抗拉力学特征,以及植物生长区土体营养元素特征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席芨滩滑坡区以草本植物为主,灌木零星分布,物种数呈“驼峰状分布”;通过采用冗余分析得到,草本植物生长区土壤含水量(P<0.01,F=12.7)、pH值(P<0.05,F=8.0)和全氮(P<0.05,F=4.5)对植物群落生长和分布特征影响较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同种植物生长位置不同,则其单根抗拉力学强度亦不同,而相同位置处的不同种植物,相应地其单根力学强度亦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分布于滑坡中部的冷地早熟禾的平均单根抗拉力和平均抗拉强度均显著高于生长在滑坡前缘和后壁位置的;分布在滑坡中部位置处的3种优势草本植物,其平均单根抗拉力和平均单根抗拉强度由大至小依次为异针茅(9.10 N,80.29 MPa)、冷地早熟禾(7.51 N,49.78 MPa)、醉马草(6.69 N,34.82 MPa)。本研究结果可为科学防治席芨滩滑坡分布区边坡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坡面水土灾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巨型滑坡 席芨滩滑坡 植被分布 单根抗拉力 单根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同德地区谷芒金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12
作者 张天继 张文峰 +2 位作者 丛殿阁 任二峰 张占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30-134,共5页
谷芒金钨矿是西秦岭西段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矿点,位于同德-泽库印支期多金属成矿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结合区内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在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找矿前景进行了研究... 谷芒金钨矿是西秦岭西段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矿点,位于同德-泽库印支期多金属成矿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结合区内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在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找矿前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矿床出露于兴海-泽库弧后前陆盆地内花岗闪长岩与碎屑岩内接触带上;矿体严格受北西向、北东向断层控制;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构造蚀变带中,钨矿体则赋存于花岗闪长岩石英脉发育区;金矿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钨矿成因类型为高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对比分析认为,同德谷芒金钨矿与加吾金钨矿成矿均位于三叠系沉积地层与中酸性岩体接触部位,并受断裂破碎带严格控制,符合石英脉型钨矿“五层楼”成矿模型,深部具有寻找隐伏钨钼矿床的潜力;该区金矿床中金元素来源于广布的下-中三叠统含Au沉积建造,印支晚期中-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带来部分成矿物质并为地层中Au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源和驱动力,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寻找金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芒金钨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潘-甘孜地体青海吾和玛高分异Ⅰ型花岗岩的识别与岩石成因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敏 王雁鹤 +1 位作者 谷强 马庆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9-801,共13页
为探讨松潘-甘孜地体内青海吾和玛花岗质岩石的成因类型与岩石成因,对其开展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等研究。吾和玛花岗质岩石被确定为高分异的Ⅰ型花岗岩,其结晶年龄为216.6±4.3 Ma,为正长花岗岩,具有... 为探讨松潘-甘孜地体内青海吾和玛花岗质岩石的成因类型与岩石成因,对其开展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等研究。吾和玛花岗质岩石被确定为高分异的Ⅰ型花岗岩,其结晶年龄为216.6±4.3 Ma,为正长花岗岩,具有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特征。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La/Yb)_(N)<7),轻稀土元素轻微富集,重稀土元素分布平缓,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08~0.43),明显亏损Ba、Sr和高场强元素Nb、Ta、P、Ti,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ε_(Hf)(t)值为-2.54~1.32。吾和玛花岗质岩石的母岩浆是岩石圈拆沉作用引起软流圈上涌,诱发中元古代地壳物质(类似于变杂砂岩的物质)部分熔融形成长英质母岩浆,后期又受到斜长石、钾长石、磷灰石等矿物分离结晶作用的控制,经历了高程度的分异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异Ⅰ型花岗岩 锆石U-PB LU-HF同位素 松潘-甘孜地体 地质调查工程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坡植物根系力学特性与其解剖结构关系 被引量:69
14
作者 朱海丽 胡夏嵩 +3 位作者 毛小青 李国荣 张兴玲 陈桂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46,共7页
为研究植物单根力学特性与其解剖结构的关系,以西宁盆地为例,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5种灌木单根抗拉特性、抗剪特性、根系解剖结构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根系解剖结构中韧皮纤维、木纤维的百分含量、周皮的木质化程度及根系... 为研究植物单根力学特性与其解剖结构的关系,以西宁盆地为例,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5种灌木单根抗拉特性、抗剪特性、根系解剖结构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根系解剖结构中韧皮纤维、木纤维的百分含量、周皮的木质化程度及根系的木质化速度等因素影响根系力学强度,根系拉伸延长率与根系韧皮纤维含量成正比,与木纤维含量成反比;5种灌木植物中,柠条锦鸡儿单根横切面上次生韧皮部平均面积比最大,达到45%,表现为单根具有较大延伸率;四翅滨藜单根横切面上次生木质部平均面积比最大,达到50%,表现为单根具有较强的抗拉和抗剪强度。根据5种供试灌木根系力学特性及其解剖结构特征,四翅滨藜和柠条锦鸡儿根系固土护坡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拉强度 抗剪强度 力学特性 韧皮纤维 木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自然降雨条件下植物根系增强边坡土体抗剪强度特征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华坦 李国荣 +3 位作者 赵玉娇 胡夏嵩 刘昌义 朱海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149,共8页
该研究以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的西宁盆地作为试验区,采用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Bunge)Maxim.)、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该研究以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的西宁盆地作为试验区,采用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Bunge)Maxim.)、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Linn.)Gaertn.)的单播种植,以及柠条锦鸡儿分别与细茎冰草、垂穗披碱草混播种植等2种方式,开展了原位模拟降雨试验并采用直接剪切试验,系统分析了模拟降雨试验前后试验区边坡表层以下3个不同位置处复合体抗剪强度大小及其随深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模拟降雨试验前,由柠条锦鸡儿与细茎冰草、垂穗披碱草混播的边坡a层(0~20 cm)根-土复合体黏聚力分别为19.5、18.9 k Pa,均较相同条件下单播边坡a层复合体黏聚力大;混播种植边坡各层根-土复合体黏聚力均较模拟降雨试验后裸坡a层土体黏聚力大,其中柠条锦鸡儿与细茎冰草混播边坡、垂穗披碱草混播边坡模拟降雨试验后,a层复合体黏聚力分别较裸坡a层黏聚力的增幅为30.65%~56.45%;柠条锦鸡儿、霸王、垂穗披碱草、细茎冰草单播边坡b层复合体黏聚力增幅为4.17%~38.89%;柠条锦鸡儿分别与细茎冰草、垂穗披碱草混播边坡b层黏聚力增幅为29.17%~34.72%;边坡c层土体黏聚力增幅相对不及a层、b层显著,反映了草本起到浅层加筋作用,灌木则起到深部锚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长 降水 寒旱环境 植物边坡 模拟降雨 复合体抗剪强度 根-土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灌木幼林根系护坡的时间效应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兴玲 胡夏嵩 +3 位作者 李国荣 朱海丽 毛小青 袁晓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6-141,共6页
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地区植物护坡效应的可持续性,选取种植在自建试验区的四翅滨藜、柠条锦鸡儿、白刺、霸王4种灌木植物,分别对生长时间为1~4a的上述灌木进行了野外现场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灌木植物在其1~4a的生长时间里... 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地区植物护坡效应的可持续性,选取种植在自建试验区的四翅滨藜、柠条锦鸡儿、白刺、霸王4种灌木植物,分别对生长时间为1~4a的上述灌木进行了野外现场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灌木植物在其1~4a的生长时间里,四翅滨藜的抗拔力和侧根数在4种灌木中表现最大,霸王的根径是4种灌木中最大的;生长时间为1a的4种灌木中霸王地径最大,其后的2~4a生长时间中,四翅滨藜的地径则在4种灌木植物中表现最大。霸王和白刺的平均根径与生长时间之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四翅滨藜和柠条锦鸡儿两者之间均呈指数函数关系;四翅滨藜和白刺的平均侧根数与生长时间之间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霸王和柠条锦鸡儿的平均侧根数与生长时间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四翅滨藜和白刺的平均地径与生长时间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霸王和柠条锦鸡儿的平均地径与生长时间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四翅滨藜和柠条锦鸡儿的平均抗拔力与生长时间之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霸王的平均抗拔力与生长时间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白刺的平均抗拔力与生长时间之间为指数函数关系。这种现象反映了4种灌木植物在试验区边坡防护中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护坡可持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护坡 植物 青藏高原 黄土区 灌木植物 根系 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旱环境灌木根系增强边坡土体抗剪强度特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赵玉娇 胡夏嵩 +3 位作者 李华坦 刘昌义 李国荣 朱海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4-180,共7页
为深入研究根系与剪切面呈不同夹角α条件下,边坡土体中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以及定量分析评价植物根系对边坡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该项研究以生长期为150 d的柠条锦鸡儿、霸王根系及其组成的柠条锦鸡儿根-土复合体、霸王根-土... 为深入研究根系与剪切面呈不同夹角α条件下,边坡土体中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以及定量分析评价植物根系对边坡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该项研究以生长期为150 d的柠条锦鸡儿、霸王根系及其组成的柠条锦鸡儿根-土复合体、霸王根-土复合体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室内单根拉伸试验和复合体剪切试验。通过对2灌木根系进行单根拉伸试验,得到2种灌木根系单根的抗拉强度,并对根系与剪切面夹角α分别为45°、60°、75°、90°等4种条件下的根-土复合体进行剪切试验,得到4种α角度条件下的根-土复合体试样抗剪强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单根抗拉强度与根-土复合体试样粘聚力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根系的单根抗拉强度较霸王根系的单根抗拉强度略高;柠条锦鸡儿根-土复合体、霸王根-土复合体试样,在4种不同α角度条件下的黏聚力均显著大于素土黏聚力;当α角由45°增大至90°时,2种灌木根-土复合体的黏聚力值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黏聚力的增长率亦表现出一致性变化规律,即2种灌木根-土复合体试样的黏聚力的增长率均随着α角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根-土复合体黏聚力值与单根抗拉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由上述复合体黏聚力值的变化规律反映出,试验区2种灌木根系对边坡土体抗剪强度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同时亦反映出随根系的单根抗拉强度的增大,根系对土体粘聚力值的增强效果相对愈加显著,且随根系与剪切面间夹角不同,根系增强边坡土体抗剪强度贡献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即表现在根系与剪切面之间的夹角趋于垂直时,根系具有相对最大限度地增强土体抗剪强度的作用。该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价植物根系增强边坡土体抗剪强度的贡献,提供了试验方面的数据支撑,这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植物根系增强边坡土体抗剪强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 剪切试验 拉伸试验 寒旱环境 灌木植物 根–土复合体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旱环境植物护坡力学效应与根系化学成分响应 被引量:18
18
作者 乔娜 余芹芹 +3 位作者 卢海静 胡夏嵩 李国荣 朱海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8-113,共6页
该项研究以试验区两种生长期为6a的灌木植物柠条锦鸡儿、霸王为例,分析了根系中所含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和果胶质4种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并探讨了根系力学强度与其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根系平均... 该项研究以试验区两种生长期为6a的灌木植物柠条锦鸡儿、霸王为例,分析了根系中所含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和果胶质4种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并探讨了根系力学强度与其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根系平均抗拉强度为28.36~34.75MPa,霸王为4.53~6.61MPa,即柠条锦鸡儿根系平均抗拉强度显著大于霸王,且这两种灌木根系所含的4种化学成分由多至少依次为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果胶质,其中柠条锦鸡儿根系半纤维素含量为17.8%~29.03%,木质素为3.41%~5.36%,纤维素为2.3%~2.79%,果胶质为1.45%~2.15%;霸王根系半纤维素含量为15.6%~23.04%,木质素为3.69%~4.89%,纤维素为2.1%~3.06%,果胶质为1.92%~2.37%。两种灌木根系纤维素含量与根径、根系抗拉强度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相关性;霸王根系半纤维素含量与其根系根径、抗拉强度之间呈相关性;柠条锦鸡儿根系果胶质含量与其根径、根系抗拉强度间均呈相关关系。本项研究可为进一步分析植物根系力学强度及其效应与根系组成特性之间的变化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系 力学效应 抗拉力 抗拉强度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沱沱河段路基边坡植物护坡根系力学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胡夏嵩 陈桂琛 +4 位作者 周国英 徐文华 李国荣 乔娜 余芹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以青藏铁路沱沱河段路基边坡作为试验区,且在试验区路基边坡两侧种植了乡土护坡草本植物垂穗披碱草,通过对种植在试验区路基阴坡、阳坡生长5年的垂穗披碱草,做了野外原位根系拉拔试验,获得了垂穗披碱草根系抗拔力。研究表明:种植在阳坡... 以青藏铁路沱沱河段路基边坡作为试验区,且在试验区路基边坡两侧种植了乡土护坡草本植物垂穗披碱草,通过对种植在试验区路基阴坡、阳坡生长5年的垂穗披碱草,做了野外原位根系拉拔试验,获得了垂穗披碱草根系抗拔力。研究表明:种植在阳坡的垂穗披碱草根系抗拔力为30.88N,阴坡抗拔力为23.52N,即种植在阳坡的垂穗披碱草根系抗拔力显著大于阴坡,影响其抗拔力大小的主要因素与土壤含水量及其变化有密切关系,试验区阳坡接受光照时间、程度均强于阴坡,试验区阳坡坡面土壤水分蒸发量大于阴坡这种差异形成阴坡、阳坡坡体土壤含水量不同的主要原因;垂穗披碱草根系抗拔力大小与须根数量、根径、根长、株高、根表面积、分蘖数之间均呈线性关系,其中抗拔力与须根数量之间呈显著性线性相关,阳坡垂穗披碱草抗拔力随根系数量增加的幅度显著大于阴坡,即当须根数量为40~60条时,阳坡垂穗披碱草的抗拔力集中分布在11~25N,阴坡抗拔力分布在8~15N;当须根数量为60~140条时,阳坡垂穗披碱草的抗拔力分布在30~70N,阴坡抗拔力为20~50N。根据路基边坡阴坡、阳坡垂穗披碱草根系抗拔力试验结果,评价了阴、阳两种坡向条件下垂穗披碱草根系护坡力学贡献,这对青藏铁路路基边坡种植草本植物实现该边坡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沱沱河 路基边坡 植物护坡 根系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大宝山志留纪次英安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瞿泓滢 毛景文 +1 位作者 周淑敏 陈懋弘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1-354,共24页
粤北大宝山Cu-Mo-W-Pb-Zn多金属矿床位于钦杭矽卡岩型Cu-Mo成矿带南部。对于该矿床成因目前存在志留纪海底喷流沉积成因和燕山期斑岩矽卡岩成因2种争议。文章以大宝山次英安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矿区填图和钻孔编录,查明次英安斑岩与矿... 粤北大宝山Cu-Mo-W-Pb-Zn多金属矿床位于钦杭矽卡岩型Cu-Mo成矿带南部。对于该矿床成因目前存在志留纪海底喷流沉积成因和燕山期斑岩矽卡岩成因2种争议。文章以大宝山次英安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矿区填图和钻孔编录,查明次英安斑岩与矿体矿化的空间关系;通过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提示成岩成矿时代与背景;结合区域资料探讨次英安斑岩与金属成矿关系。野外地质填图提示,层状铜矿体赋存在志留系东岗岭下亚组碳酸盐岩中,但存在透闪石化、绿泥石化等与斑岩型矽卡岩型岩体有关蚀变,而且周围发育侏罗纪花岗闪长斑岩;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精确定年方法,获得次英安斑岩年龄为(434.3±1.0)Ma(DB009)、(431.50±0.12)Ma(DB022)和(417.00±0.87)Ma(DB031)。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次英安斑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富集Hf同位素特征和古老模式年龄,指示岩石成因主要源于古老地壳重熔,这种重熔有可能伴生有钨、锡、铌、铊等矿化,但不会产生海底喷流沉积型矿床。结合辉钼矿Re-Os等时线成矿年龄(166.0±3.0)Ma,笔者认为大宝山矿床成矿主要与侏罗纪花岗质岩浆侵位密切相关,与志留纪次火山岩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辉钼矿RE-OS年龄 LA-ICP-MS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大宝山次英安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