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内参蛋白在急性高原缺氧诱导肺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选择
1
作者 刘佳 张小玉 +7 位作者 张依曼 王飞 来宝长 张俊 乌仁塔娜 郑晓晖 田红燕 殷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9,146,共11页
目的应用免疫印记实验(Western blot)评价急性高原缺氧诱导肺损伤模型组织和细胞的内参蛋白变化及选择。方法本文应用C57BL/6J小鼠置于低压低氧大舱模拟6000 m海拔进行缺氧8 h、24 h和72 h建立高原肺损伤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明确... 目的应用免疫印记实验(Western blot)评价急性高原缺氧诱导肺损伤模型组织和细胞的内参蛋白变化及选择。方法本文应用C57BL/6J小鼠置于低压低氧大舱模拟6000 m海拔进行缺氧8 h、24 h和72 h建立高原肺损伤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明确高原肺损伤模型的成功建立;Western blot检测内参蛋白粘着斑蛋白(vinculin)、α微管蛋白(α-tubulin)、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EIF5)、β肌动蛋白(β-actin)、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的表达,并应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总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应用支气管上皮细胞(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BEAS-2B)和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进行缺氧诱导损伤模型的建立,TUNEL染色明确细胞损伤模型的成功建立;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内参蛋白表达,并应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总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成功建立急性高原缺氧8 h、24 h和72 h模型的基础上,总蛋白表达量一致,内参蛋白vinculin、α-tubulin、EIF5和β-actin表达量一致,GAPDH表达量在低压低氧8 h、24 h和72 h组较常氧组升高,其中低压低氧72 h组表达量较常氧组显著升高。在成功建立BEAS-2B和HUVECS缺氧8 h、24 h和48 h的基础上,总蛋白表达量一致,BEAS-2B内参蛋白β-actin和GAPDH和常氧组表达量一致,在缺氧24 h组vinculin、α-tubulin、EIF5较常氧组表达明显下降;HUVCES内参蛋白vinculin和α-tubulin和常氧组表达量一致,在缺氧8 h后EIF5、β-actin和GAPDH较常氧组表达明显下降,缺氧48 h后表达增高。结论急性高原缺氧诱导肺组织损伤,进行Western blot时内参蛋白vinculin、α-tubulin、EIF5和β-actin的表达稳定,可作为内参选择;体外应用肺组织最主要的BEAS-2B和HUVECS等细胞诱导缺氧损伤模型,Western blot检测内参蛋白vinculin、α-tubulin、EIF5、β-actin、GAPDH的表达量在缺氧后皆有所变化,选择总蛋白作为内参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缺氧 肺损伤 内参蛋白 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亚太地区高原医学会议
2
作者 格日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46-1346,共1页
由亚太地区高原医学协会(APSMM)主办,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2011第二届APSMM大会",将于2011年8月20日-23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大会将致力于为亚太地区从事高原医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及研究机构搭建学术、技术自由交流的... 由亚太地区高原医学协会(APSMM)主办,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2011第二届APSMM大会",将于2011年8月20日-23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大会将致力于为亚太地区从事高原医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及研究机构搭建学术、技术自由交流的平台,届时将有来自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尼泊尔、澳大利亚、韩国、瑞士等国家和国内的知名专家参加。会议以"环境、遗传与健康"为主题,重点讨论高原适应的遗传学机制,将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最新方法展开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亚太地区高原医学会议” 遗传学机制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TOF-MS探讨高原鼠兔棕色脂肪低氧环境代谢分子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华 何雨昕 +3 位作者 郭子旭 林凯歌 白振忠 曹学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4,共8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研究不同海拔下高原鼠兔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的内...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研究不同海拔下高原鼠兔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探讨BAT适应高原极端环境的代谢分子机制。方法:分别捕捉青海省果洛地区(4360 m)(MD组)和海北州门源地区(2900 m)(MY组)高原鼠兔各8只,利用UHPLC-QTOF-MS检测2组高原鼠兔BAT样本代谢产物,采用Simca软件对BAT代谢轮廓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结合t检验、火山图分析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代谢通路分析,构建气泡图。结果:PCA和OPLS-DA模式结果显示,2组BAT代谢组均表现出明显聚类型分布,这些代谢物参与体内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胆汁酸代谢等多种生命活动。其中,葡萄糖-6-磷酸、胆酸、ADP-核糖、腺苷、脱氧胞苷、L-苯丙氨酸等代谢物水平在MD组高原鼠兔BAT中明显上调(P<0.05);去甲肾上腺素、硬脂酸、尿素、鸟氨酸、丙硫氧嘧啶等代谢物水平明显下调(P<0.05)。富集通路分析发现BAT代谢与苯丙氨酸、磷酸戊糖途径、酪氨酸、色氨酸等代谢通路相关。结论:高原极端环境影响机体的能量相关代谢通路有效激活BAT非颤抖产热,促进机体脂肪组织分化与白色脂肪褐变,增加BAT比重,以此适应高原极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 高原低氧 高原鼠兔 棕色脂肪组织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调控低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何雨昕 薛华 +1 位作者 郭子旭 曹学锋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各型高原病的关键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可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其发病环节主要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各型高原病的关键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可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其发病环节主要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是构成肺动脉壁的主要细胞,其增殖肥大是HPH结构重塑的重要病理特征。因此,探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是肺血管结构重塑的核心研究领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通路己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信号通路之一,抑制G6PD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重塑可以逆转HPH。为了更清晰理解HPH发病机制与G6PD通路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G6PD调控低氧诱导的PASMCs代谢转变与增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HPH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代谢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原低氧诱导心肌损伤小鼠模型免疫印迹实验内参蛋白的选择
5
作者 张小玉 张依曼 +4 位作者 刘佳 来宝长 乌仁塔娜 田红燕 殷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4-694,共11页
目的 急性高原低氧通过调控蛋白表达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常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变化,但内参蛋白的选择及其变化尚无系统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应用低压低氧大舱模拟6000 m海拔低氧24和72 h,苏木素-伊红(HE)染色确定心肌损伤模型的成功建... 目的 急性高原低氧通过调控蛋白表达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常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变化,但内参蛋白的选择及其变化尚无系统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应用低压低氧大舱模拟6000 m海拔低氧24和72 h,苏木素-伊红(HE)染色确定心肌损伤模型的成功建立;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内参蛋白vinculin、α-tubulin、EIF5、β-actin、GAPDH、cyclophilin B和cofilin表达,同时应用丽春红S染色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总蛋白的表达;进一步体外应用成年小鼠心肌细胞(AMCMs)建立低氧12和24 h损伤模型,TUNEL染色确定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Western Blot检测上述不同内参蛋白表达,同时应用丽春红S染色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总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成功建立急性高原低压低氧24和72 h模型的基础上,总蛋白表达量一致;内参蛋白vinculin、EIF5、β-actin、cyclophilin B和cofilin表达量一致;α-tubulin在低压低氧24 h组和平原对照组表达一致,低压低氧72 h组较平原对照组明显下降;而GAPDH在低压低氧24 h组和低压低氧72 h组表达较平原对照组明显上升。在成功建立低氧12和24 h诱导AMCMs损伤的基础上,总蛋白表达量一致,内参蛋白EIF5和β-actin表达量一致,vinculin、α-tubulin、GAPDH、cyclophilin B和cofilin在低氧12 h组和低氧24 h组较常氧对照组表达升高。结论 急性高原低压低氧和体外低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模型进行Western Blot时,EIF5和β-actin可作为合适的内参蛋白选择,选择总蛋白作为内参更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心肌细胞损伤 免疫印迹实验 内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关璐 格日力(综述) 马爽(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7-365,共9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因有许多,致病机制并不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与线粒体有重要的关系。线粒体质量控制如线粒体的产生、融合、分裂及清除等出现异常会影... 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因有许多,致病机制并不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与线粒体有重要的关系。线粒体质量控制如线粒体的产生、融合、分裂及清除等出现异常会影响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功能,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该文将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进行阐述,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质量控制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亨廷顿病 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亚太地区高原医学会议
7
作者 格日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8-1198,共1页
由亚太地区高原医学协会(APSMM)主办,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2011第二届APSMM大会",将于2011年8月20日-23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大会将致力于为亚太地区从事高原医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及研究机构搭建学术、
关键词 “2011亚太地区高原医学会议” 高原医学 医疗救助 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高原肺水肿易感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应忠 王亚平 +2 位作者 马兰 杜洋 格日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91-1299,共9页
高原肺水肿(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一种特发于高原低氧环境的肺水肿,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寻找与中国汉族高原肺水肿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及易感基因,文章利... 高原肺水肿(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一种特发于高原低氧环境的肺水肿,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寻找与中国汉族高原肺水肿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及易感基因,文章利用Affymetrix SNP Array 6.0芯片,对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在青海省玉树地区执行援建任务时来自平原地区的40例HAPE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进行全基因组SNP分型,通过PLINK软件对芯片结果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筛选出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间有显著差异(P<10E-7)的SNP位点57个,通过对57个SNP位点附近74个基因进行GO与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与"前列腺素代谢"、"四烯酸代谢"、"氮代谢"显著相关(adjust P<0.05),以上代谢过程与HAPE病理生理机制相关。结果表明,高原肺水肿受遗传多态性影响,与多个基因以及位点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易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鼠兔低氧适应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9
作者 马兰 格日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m地区的特有物种,具有极强的低温、低氧耐受能力。近十几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从整体水平及分子水平对高原鼠兔的低氧适应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该动物是研究低氧适应...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m地区的特有物种,具有极强的低温、低氧耐受能力。近十几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从整体水平及分子水平对高原鼠兔的低氧适应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该动物是研究低氧适应的理想动物模型。本文对高原鼠兔的低氧适应机制从血液学特征、肺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作一系统阐述,旨在阐明高原土生动物在高寒缺氧环境中生存的适应机制,这对人类适应高原及高原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低氧适应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睡眠呼吸紊乱与急性高原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玉红 格日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高原低氧环境严重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及结构、睡眠呼吸紊乱进一步参与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发展。急进高原及高原习服人群表现出不同的睡眠呼吸结构的改变,世居藏族人群在高原环境下有良好的睡眠结构和质量。文章通过周期性呼吸、低氧通... 高原低氧环境严重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及结构、睡眠呼吸紊乱进一步参与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发展。急进高原及高原习服人群表现出不同的睡眠呼吸结构的改变,世居藏族人群在高原环境下有良好的睡眠结构和质量。文章通过周期性呼吸、低氧通气反应、引起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环路增益、细胞因子水平和神经递质等方面阐述了高原自然环境中引起睡眠呼吸改变的机制及其与急性高原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睡眠呼吸改变 急性高原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娜 李占强 芦殿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种进行性、致命性疾病,肺动脉内皮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endothelial cells, PAECs)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PAECs是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在维持肺血管稳态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种进行性、致命性疾病,肺动脉内皮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endothelial cells, PAECs)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PAECs是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在维持肺血管稳态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PH发生的早期,PAECs出现损伤及凋亡的现象,而在PH发展的晚期,PAECs则呈现抗凋亡的特征。缺氧、炎症因子诱导的PAECs向间充质细胞的转化,也参与了PH的发病过程。PAECs的癌样代谢和线粒体功能障碍、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突变、表观遗传学改变和炎症,是导致PH患者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主要发病机制。新的靶向PAECs功能障碍的治疗措施,有望在未来治疗PH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内皮细胞 功能障碍 表型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程中低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颜然然 沈利娟 +2 位作者 林凯歌 格日力 白振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8,共8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病的慢性非传染性肝脏疾病,也是肝硬化肝癌的前期阶段,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高原低氧条件下机体各器官系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肝脏组织缺氧程度进一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病的慢性非传染性肝脏疾病,也是肝硬化肝癌的前期阶段,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高原低氧条件下机体各器官系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肝脏组织缺氧程度进一步加重,呈现出高原地区NAFLD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平原地区。目前NAFLD发病机制观点不一,而且高原低氧促进NAFLD进展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高原低氧对肝实质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的影响角度入手,整合、梳理相关研究报道,并探索高原低氧在NAFLD慢性病进展中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为NAFLD的预防、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LD 低氧 脂肪变性 炎症 纤维化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稳态在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耿玉梅 格日力 白振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26-333,共8页
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是机体暴露高原极端环境时发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综合征,也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右心衰竭甚至过早死亡,因此是危害高原居民及急进高原者健康的... 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是机体暴露高原极端环境时发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综合征,也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右心衰竭甚至过早死亡,因此是危害高原居民及急进高原者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包括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在内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尚缺乏用于干预、治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物。近年来研究显示,各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普遍存在铁缺乏现象,且铁一方面通过调控低氧诱导因子的活性,影响其靶基因表达;另一方面参与线粒体铁硫簇的生物合成,影响细胞活性氧生成,从而调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进展。更有趣的是,铁和低氧之间存在重要的分子对话机制。因此,铁稳态(iron homeostasis)可能参与和调节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同时调控铁代谢也有可能成为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潜在靶点。故本文就铁稳态、铁代谢紊乱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以及干预铁代谢调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机制予以简要综述,以期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稳态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肺血管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M1 AChR调控GluA1和GluA2改善高原低氧引起的大鼠记忆损伤
14
作者 冯江鹏 黄灵泉 +3 位作者 杨全余 嘎琴 李生花 靳国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3-712,共10页
目的:探索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M1 AChR)能否调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1(GluA1)和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2(GluA2)的表达,从而参与高原低氧对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Control)、高原低氧组(Hypox... 目的:探索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M1 AChR)能否调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1(GluA1)和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2(GluA2)的表达,从而参与高原低氧对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Control)、高原低氧组(Hypoxia)和高原低氧+TAK-071组[Hypoxia+TAK-071,TAK-071为M1AChR激动剂]。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检测,大鼠海马CA1和CA3区M1 AChR、GluA1和GluA2的分布和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测定,大鼠海马中M1 AChR、GluA1、p-GluA1(Ser845)、GluA2和p-GluA2(Ser880)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进行测定,大鼠海马中M1 AChR、GluA1、GluA2、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型亚基2A(NR2A)、tau和β淀粉样蛋白(Aβ)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RT-qPCR进行测定。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高原低氧会使大鼠在定位导航试验中的逃避潜伏期时长明显增加,大鼠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TAK-071的干预能明显改善大鼠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因高原低氧而损伤的记忆状况;在海马CA1和CA3区,GluA1、GluA2与M1 AChR的表达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在海马组织中,GluA1、GluA2与其对应的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相同步,TAK-071的干预能逆转因高原低氧而改变的GluA1、GluA2与M1 AChR表达的相关关系。TAK-071的干预能显著降低(P<0.05)因高原低氧而升高的M1 AChR、GluA1、GluA2、NR2A、tau和Aβ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激活M1 AChR能通过调控GluA1和GluA2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改善高原低氧引起的大鼠记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学习和记忆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1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骨康膏治疗肾虚血瘀型癌性躯体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芦殿荣 芦殿香 +6 位作者 柏大鹏 何生奇 王芳 高音 杜艳林 江正龙 冯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02-1407,共6页
目的:通过规范化的临床研究验证中药益肾骨康膏外敷治疗肾虚血瘀型癌性躯体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试验方法,将符合方案69例中重度癌性躯体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盐酸... 目的:通过规范化的临床研究验证中药益肾骨康膏外敷治疗肾虚血瘀型癌性躯体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试验方法,将符合方案69例中重度癌性躯体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治疗癌性疼痛,治疗组在盐酸羟考酮基础治疗之上给予益肾骨康膏外敷痛处,通过1个疗程共计10 d的观察期,通过对治疗前后NRS评分、疼痛影响评分、体力状况等关键指标的对比,评价益肾骨康膏治疗癌性躯体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益肾骨康膏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3%,显效率为85.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4.3%,显效率58.9%)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3,P<0.05)。疼痛影响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40.23±12.533,治疗后23.77±12.386,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平均爆发痛次数较对照组少(试验组0.77±0.424,对照组1.22±0.726,P=0.002,P<0.01);试验组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70.00±15.339,对照组62.94±11.685,P=0.036,P<0.05);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前后,患者未出现明显皮肤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较前无明显变化。结论:益肾骨康膏治疗肾虚血瘀型癌性躯体痛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益肾固康膏 肾虚血瘀 中医外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顺铂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8
16
作者 芦殿荣 芦殿香 +9 位作者 殷玉琨 何生奇 于建华 王宁军 柏大鹏 王芳 高音 杜艳林 王泽民 冯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6-908,共3页
文章介绍了针灸治疗含顺铂方案化疗患者相关恶心呕吐的相关报道,通过简述近几年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顺铂导致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研究的文献,分析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针灸治疗避免药物首过效应,具有疗效确切,价廉,不良反应少,具有其... 文章介绍了针灸治疗含顺铂方案化疗患者相关恶心呕吐的相关报道,通过简述近几年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顺铂导致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研究的文献,分析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针灸治疗避免药物首过效应,具有疗效确切,价廉,不良反应少,具有其他治疗不可代替的优势。此外不同针刺疗法疗效国内外研究结果存在异议,值得设计严格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来对比和验证不同针刺疗法之间治疗CINV的确切疗效,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顺铂 CINV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球绦虫和其它寄生性绦虫乙酰胆碱酯酶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作为潜在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川川 樊海宁 +1 位作者 马兰 格日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22-1129,共8页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牧区人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病治疗主要依赖于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由于ABZ较低的肠道吸收率及肝脏对药物的转化作用,使得该药的生...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牧区人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病治疗主要依赖于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由于ABZ较低的肠道吸收率及肝脏对药物的转化作用,使得该药的生物利用度较低。以往的研究表明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在寄生虫的神经系统和离子通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两者都是目前新一代驱虫药物的靶点。为提高对棘球蚴胆碱能系统功能的认识,本文回顾了以往关于棘球蚴和其他寄生虫AChE和nAChR的研究,并讨论了它们作为棘球蚴病疫苗开发和药物设计的合适靶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绦虫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乙酰胆碱酯酶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性内源RNA(ceRNAs)研究进展——RNA对话的新机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汤锋 刘昆梅 +1 位作者 李润乐 奚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1-485,共5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 nt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通过其种子序列与靶基因的3'UTR互补并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或抑制靶基因的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一个miRNA可调控多个靶基因,同一个靶基因也可以受...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 nt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通过其种子序列与靶基因的3'UTR互补并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或抑制靶基因的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一个miRNA可调控多个靶基因,同一个靶基因也可以受多个miRNA调控。最新的研究发现mRNA之间可以通过miRNAs反应原件(MREs)达到相互调控的目的,这种新的调控机制被称作竞争性内源RNA(ceRNAs)假说,这种RNA之间新的对话机制的出现不仅在转录组学水平赋予了mRNAs、长链非编码RNA及假基因的转录产物新的生物学功能,扩大人类基因组中的功能性遗传信息,并且绘制了一个更庞大的miRNAs与mRNA相互调控的网络,为深入研究肿瘤等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从ceRNAs调控网络的成员、ceRNAs调控机制的作用基础、作用方式及ceRNAs与肿瘤等多方面对ceRNAs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性内源RNA 微小RNA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概述 被引量:9
19
作者 芦殿荣 侯雨彤 +8 位作者 朱世杰 王敬 何生奇 江正龙 王芳 高音 王宁军 杜艳林 芦殿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440-444,共5页
癌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其治疗的有效率是目前恶性肿瘤防治的研究难点。阿片类药物虽能够有效缓解癌性疼痛,但其所致的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限制其临床使用。针刺疗法以其安全、有效、无药物首过效... 癌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其治疗的有效率是目前恶性肿瘤防治的研究难点。阿片类药物虽能够有效缓解癌性疼痛,但其所致的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限制其临床使用。针刺疗法以其安全、有效、无药物首过效应等优势,在癌痛治疗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癌性疼痛的中医病机及治疗大法,按时间顺序概述了近20年来针灸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总结既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探索性提出日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癌性疼痛 概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紫贝母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6
20
作者 韵海霞 陈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0-1024,共5页
近年来对贝母属植物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本文就川贝母属植物的基源植物暗紫贝母的植被分布、化学成分、人工组织培养、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暗紫贝母 植被分布 化学成分 器官培养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