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地区进展期藏族胃癌患者TSER、ERCC1基因多态性及mRNA表达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晓明 贺菊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进展期藏族胃癌患者胸苷酸合成酶增强子(TSER)、ERCC1基因、基因多态性以及mRNA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1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调查组,并在完成治疗后跟踪访问。TSER、ERCC...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进展期藏族胃癌患者胸苷酸合成酶增强子(TSER)、ERCC1基因、基因多态性以及mRNA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1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调查组,并在完成治疗后跟踪访问。TSER、ERCC1基因多态性均采用PCR-RFLP的方法进行检验。根据结果分析胃癌基因的多态性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ERCC1 mRNA的表达情况用(RT)-PCR的方法进行检测,在治疗之后进行跟踪访问。分析ERCC1 mRNA表达与临床治疗的总生存率和总反应率以及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青海地区进展期胃癌患者C/C型ERCC1基因频率54.2%,C/T型ERCC1基因频率42.7%,T/T型ERCC1基因频率5.6%。ERCC1 mRNA表达情况与临床治疗中影响病理的因素均无相关性,ERCC1 mRNA与ERCC1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结论:青海地区进展期藏族胃癌患者的TSER基因以3R/3R型高表达;ERCC1基因多态性以C/C型高表达;ERCC1、TSER基因多态性与进展期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进展期藏族胃癌患者ERCC1 mRNA的高表达与ERCC1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酸合成酶增强子 基因多态性 ERCC1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压缺氧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Ngb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永年 俞科贤 +1 位作者 马祁生 吴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40-2244,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低压缺氧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脑红蛋白(Ngb)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低压缺氧预处理对照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低压缺氧预处理+全脑缺血/再灌注组4组,将间歇暴... 目的:探讨间歇性低压缺氧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脑红蛋白(Ngb)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低压缺氧预处理对照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低压缺氧预处理+全脑缺血/再灌注组4组,将间歇暴露于低压缺氧环境的大鼠作为低压缺氧预处理对照组。采用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夹闭颈总动脉造成全脑缺血8 min后再灌注。用硫堇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学改变和海马组织Ngb、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低压缺氧预处理+全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CA1区存活细胞数较全脑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增加,其海马组织Ngb和Bcl-2蛋白表达量较全脑缺血/再灌注组显著升高。结论:间歇性低压缺氧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海马组织Ngb和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的死亡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间歇性低压缺氧 脑红蛋白 BCL-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i2在人胃癌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贺菊香 赵久达 +1 位作者 李文梅 耿排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6-708,共3页
目的分析Snai2在人胃癌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与胃癌细胞分化的关系,以探讨Snai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培养7株胃癌细胞系,TRIzol法抽提总RNA,逆转录后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nai2 mRNA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提取蛋白,用Wes... 目的分析Snai2在人胃癌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与胃癌细胞分化的关系,以探讨Snai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培养7株胃癌细胞系,TRIzol法抽提总RNA,逆转录后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nai2 mRNA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提取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不同细胞系Snai2蛋白的表达。结果Snai2 mRNA在中低分化、致瘤性强的细胞系BGC823、SGC7901、MGC803、PAMC82、MKN45内呈高表达;在高分化,致瘤性弱的细胞系内N87呈低表达,在AGS几乎不表达。结论Snai2 mRNA的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分化与致瘤性强弱有关,可以作为一个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和预后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Snai2 胃癌细胞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冷冻和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胃黏液腺癌组织中miRNA表达谱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梦岚 贺菊香 +2 位作者 潘莉 巩雪 王丰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通过miRNA芯片对比分析新鲜冷冻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胃黏液腺癌组织中miRNAs的表达谱,初步探讨大量存档且有完整病理资料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样本能否很好的应用于miRNA的表达分析。方法选取6例2017年术前未行放、化疗的胃... 目的通过miRNA芯片对比分析新鲜冷冻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胃黏液腺癌组织中miRNAs的表达谱,初步探讨大量存档且有完整病理资料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样本能否很好的应用于miRNA的表达分析。方法选取6例2017年术前未行放、化疗的胃黏液腺癌患者手术切除同一组织的新鲜冷冻标本和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样本,进行镜下形态学观察并提取总RNA、质检,然后芯片杂交、信号扫描、数据转换后进行对比、相关性及表达谱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新鲜冷冻标本中提取的总RNA质量相对较高,保存度比较完整,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中提取的总RNA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芯片杂交后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样本中miRNA的表达谱差异有显著性,以fold_change(差异倍数log2)的绝对值≥2为标准,分别有76个(P<0.05)和14个(P<0.01)miRNA呈差异表达,但配对标本之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配对的新鲜冷冻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胃黏液腺癌组织中miRNAs的表达谱差异有显著性,所以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分析miRNA基因的绝对表达值,结果可能不准确,能否反映全部miRNA基因的相对表达也需进一步的实验去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黏液腺癌 MIRNA芯片 新鲜冷冻组织 石蜡包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脲嘧啶诱导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索安 宋清 +4 位作者 张晓文 赵明 刘永年 赵海龙 张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877-882,共6页
目的:研究5-氟脲嘧啶(5-FU)对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光镜、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FCM)分析诱导细胞凋亡的细胞周期阻滞... 目的:研究5-氟脲嘧啶(5-FU)对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光镜、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FCM)分析诱导细胞凋亡的细胞周期阻滞点,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Lovo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P53、Bax表达的影响。结果:5-FU能抑制Lovo细胞生长,光镜与电镜结果均显示凋亡细胞明显增多,FCM分析Lovo细胞经5-FU诱导后凋亡百分率显著增加,并具有剂量和时间的效应。免疫组化显示5-FU组细胞PC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Bax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P53在诱导前后均无表达。结论:5-FU能抑制Lovo细胞增殖并通过诱导该细胞系凋亡发挥抗肿瘤效应,激活bax基因和G2/M期阻滞是其诱导Lovo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脲嘧啶 结直肠癌 凋亡 P53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素蛋白2在高原地区胃黏膜炎性病变及胃癌患者中表达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贺春兰 张梦兰 +3 位作者 杨勇 苟笑丹 贺菊香 李菊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185-3190,共6页
背景血小板反应素蛋白2(THBS2)在成纤维细胞中高表达,在内皮细胞中则缺乏表达。研究显示,THBS2在正常组织中高表达,在胃癌及成骨肉瘤中表达明显下降,提示与肿瘤的形成呈负相关。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且是胃癌高发区,THBS2在高原地区胃癌患... 背景血小板反应素蛋白2(THBS2)在成纤维细胞中高表达,在内皮细胞中则缺乏表达。研究显示,THBS2在正常组织中高表达,在胃癌及成骨肉瘤中表达明显下降,提示与肿瘤的形成呈负相关。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且是胃癌高发区,THBS2在高原地区胃癌患者的表达情况尚未见文献报道。目的研究THBS2在高原地区患者胃黏膜炎性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HBS2与高原地区不同胃黏膜病变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腔镜中心检查的30例胃黏膜炎性病变患者的标本及青海省人民医院住院的30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分别取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离胃癌组织5 cm)及正常胃黏膜组织〕,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THBS2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法检测THBS2mRNA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胃黏膜炎性病变及胃癌组织中THBS2、THBS2 mRNA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THBS2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中,呈现黄色或棕黄色染色。胃黏膜炎性病变组织THBS2、THBS2 mRNA阳性率较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升高(P<0.017)。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病变性质患者胃黏膜炎性病变组织THBS2、THBS2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THBS2、THBS2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民族、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胃癌组织THBS2、THBS2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胃癌组织THBS2、THBS2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BS2可能参与了高原地区人群胃黏膜炎性病变的发生、发展,THBS2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相关,THBS2可以作为胃黏膜炎性病变进展及胃癌预后或观察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炎 胃黏膜 血小板反应素蛋白2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正常和不同病变胃黏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祁永清 李菊英 +1 位作者 贺菊香 王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562-356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正常和不同病变胃黏膜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08年3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胃镜检查并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20例(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12例,非化生性慢性萎缩性胃炎8...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正常和不同病变胃黏膜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08年3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胃镜检查并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20例(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12例,非化生性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胃癌切除标本50例,体检时行胃镜检查并本人自愿情况下钳取的正常胃黏膜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CTGF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胃黏膜中CTGF阳性表达1例(1/10);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组织中CTGF阳性表达11例(11/12);非化生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CTGF阳性表达4例(4/8);胃癌组织中CTGF阳性表达32例(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97,P=0.0011)。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组织中CTGF阳性表达率较正常胃黏膜中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673和9.818,P值分别为0.0001和0.0017)。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化生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组织中CT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83)。结论在高原低氧环境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胃癌组织中CTGF的阳性表达增强,检测CTGF可以用于胃癌的癌前病变的筛选,提高了对胃癌发病的认识,而且对胃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缺氧 胃炎 胃肿瘤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