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医学心理学的服务方向 被引量:3
1
作者 祁正庆 孟竟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3期460-462,共3页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医学人文学科教育、国民健康的主要威胁都对医学心理学科产生了需求。因此,医学心理学的服务方向亦表现为: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应在基础教育方面发挥作用,在培养医学生及医务工作者人文情怀方面承担责任,并在居民生活方...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医学人文学科教育、国民健康的主要威胁都对医学心理学科产生了需求。因此,医学心理学的服务方向亦表现为: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应在基础教育方面发挥作用,在培养医学生及医务工作者人文情怀方面承担责任,并在居民生活方式改变方面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心理学科 判断标准 社会需求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医学实证研究论文中亟需澄清的几个问题
2
作者 祁正庆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58,F0003,共3页
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关注概念的属性不外乎是名称变量、顺序变量、间隔变量和比率变量四种。实证研究的目的就是查找这些变量之间的差异,相互关系以及对某些变量变化趋势的预测。在我国人文医学领域的实证研... 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关注概念的属性不外乎是名称变量、顺序变量、间隔变量和比率变量四种。实证研究的目的就是查找这些变量之间的差异,相互关系以及对某些变量变化趋势的预测。在我国人文医学领域的实证研究论文中,存在对概念的界定模糊、不严谨、把握不准等问题。在进行实证研究时对研究方法的应用和研究数据结果、意义的解读存在偏差,影响了实证研究的结果、结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要改变这种局面,树立和培养人文医学学者的科学精神是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医学 实证研究 科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基因Arg72Pro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青海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晓龙 张成武 +3 位作者 刘宁 马晓明 缪巍 孙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p53基因Arg72Pro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青海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青海地区84例健康对照者和123例胃癌患者中P53基因Arg72Pro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结果:青... 目的:探讨p53基因Arg72Pro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青海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青海地区84例健康对照者和123例胃癌患者中P53基因Arg72Pro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结果:青海地区胃癌患者中p53基因Arg/Arg、Pro/Arg、Pro/Pro的频率分别为36.5%、47.2%和16.3%,健康对照组中的频率为21.4%、50%、28.6%,Arg/Arg基因型与在胃癌患者中明显增高,对照组和胃癌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胃癌组中Arg/Arg基因型与在低分化腺癌及淋巴结转移组中明显增高并且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p53基因Arg72Pro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青海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存在相关性,携带P53基因Arg72Pro野生型纯合子(Arg/Arg)可能是青海地区发生胃癌、胃低分化腺癌及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青海 P53基因Arg72Pro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屑对菊芋秸秆与猪粪共消化的强化效果及机制分析
4
作者 宁冰玉 刘海林 +1 位作者 朱德锐 韩睿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2-652,共11页
零价铁可以强化厌氧消化过程,铁屑是一种廉价易得的零价铁。为评估铁屑在菊芋秸秆与猪粪共消化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以中温批式厌氧消化为基础,在菊芋秸秆与猪粪共消化系统中添加不同浓度(0、2%、6%、10%、14%)的铁屑(粒径4 mm),探讨其... 零价铁可以强化厌氧消化过程,铁屑是一种廉价易得的零价铁。为评估铁屑在菊芋秸秆与猪粪共消化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以中温批式厌氧消化为基础,在菊芋秸秆与猪粪共消化系统中添加不同浓度(0、2%、6%、10%、14%)的铁屑(粒径4 mm),探讨其对厌氧消化的强化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①铁屑的添加提高了菊芋秸秆与猪粪共消化系统的产甲烷性能,当添加浓度为6%时,累积甲烷产量最高,为389.67 mL/g(以挥发性固体计),较未添加铁屑的对照(CK)提高了22.39%;且该处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②微生物分析显示,与CK相比,细菌类群中,具有水解酸化功能的DMER64和嗜蛋白菌属(Proteiniphilum)以及与产甲烷菌存在互营关系的unclassified_Synergistaceae、Syner-01和unclassified_Anaerolineaceae等类群的相对丰度在添加铁屑各处理样品中较高;古菌类群中,添加铁屑各处理样品中的乙酸营养型古菌类群甲烷丝菌属(Methanothrix)和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的相对丰度较高。同时,铁屑的添加还通过促进参与种间直接电子传递(DIET)微生物(unclassified_Anaerolineaceae、Methanothrix和Methanosarcina)的富集,强化微生物间的电子传递,这可能是甲烷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③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共66种代谢物可能与铁屑添加有关,且铁屑的添加影响了共消化系统的代谢途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次生胆酸生物合成(Secondary bile acid biosynthesis)、细菌趋化性(Bacterial chemotaxis)、ABC转运蛋白(ABC transporters)、色氨酸代谢(Tryptophan metabolism)、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Alanine、aspartate and glutamate metabolism)等代谢通路。研究显示,铁屑的添加可以通过加速发酵启动、提高微生物活性、强化微生物间的DIET和促进关键代谢过程等来提升共消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屑 共消化 微生物群落 种间直接电子传递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低氧暴露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释放与高原肺水肿相关微循环障碍的动态变化研究
5
作者 苏红 程骞 +3 位作者 王雅轩 戴重阳 赵富邦 蒲小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2-740,共9页
目的:通过比较高海拔缺氧环境暴露不同时间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形成和释放,以及与肺水肿相关微循环障碍的动态变化间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分别在海拔400 m常氧条件下和海拔4200 m高原缺氧... 目的:通过比较高海拔缺氧环境暴露不同时间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形成和释放,以及与肺水肿相关微循环障碍的动态变化间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分别在海拔400 m常氧条件下和海拔4200 m高原缺氧环境下饲养。再将4200 m高原缺氧环境下饲养7 d大鼠返回400 m常氧环境饲养观察大鼠生理病理指标的变化。通过血常规测定,大鼠动脉血气分析,ELISA实验,肺含水量测定,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究NETs释放与高海拔低氧暴露后以及返回平原后的肺水肿相关微循环障碍的动态变化。结果:在4200 m高海拔缺氧环境下,大鼠的血氧饱和度(SaO2)和血氧分压(PO2)均显著下降(P<0.01),肺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P<0.01),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P<0.01)。此外,NETs的形成与释放增加,并伴随着炎症反应的加剧。返回400 m低海拔常氧地区后,第7天以上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高海拔地区大鼠肺组织观察到肺泡上皮细胞脱落、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返回低海拔常氧环境病理改变恢复。结论:NETs释放与高海拔低氧暴露后肺水肿以及肺水肿相关微循环障碍的恢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高原缺氧 肺水肿 微循环障碍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物组和代谢组学探究高盐胁迫对Virgibacillus salexigens羟基四氢嘧啶合成通路的影响
6
作者 董梦瑶 龙启福 +2 位作者 邢江娃 高翔 李永臻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596,共11页
为了探究高盐对需盐枝芽胞杆菌(Virgibacillus salexigens)合成5-HE代谢通路影响及调控机制,在菌株V.salexigens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5和2.5 mol/L NaCl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利用HPLC检测5-HE的合成量差异,采用转录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分... 为了探究高盐对需盐枝芽胞杆菌(Virgibacillus salexigens)合成5-HE代谢通路影响及调控机制,在菌株V.salexigens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5和2.5 mol/L NaCl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利用HPLC检测5-HE的合成量差异,采用转录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分析V.salexigens在不同盐浓度下的差异基因和差异代谢物,并用qRT-PCR验证与5-HE合成密切相关的差异基因。结果显示,当NaCl浓度为2.5 mol/L时,5-HE合成量达到最大,为121.9 mg/L;转录物组测得652个差异基因(涉及348个KEGG通路),其中上调基因210个,下调基因442个,主要富集在嘌呤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硫代谢和生物素代谢等通路。q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与5-HE合成相关的13个基因(lysC、asd、ectA、ectB、ectC、ectD、thrB、thrC、ilvA、ilvE、AGXT、YckA和GlnQ)表达量与转录物组测序数据的趋势一致;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到1153个代谢物,主要富集在组氨酸代谢、赖氨酸的降解以及精氨酸和脯氨酸的代谢等通路。本研究初步阐明了高盐胁迫对5-HE合成通路的影响,为后续构建5-HE高产菌株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盐枝芽胞杆菌(Virgibacillus salexigens) 高盐胁迫 转录物组学 代谢组学 羟基四氢嘧啶合成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嘧啶羟化酶的酶学特性及催化能力研究
7
作者 井东源 龙启福 +2 位作者 朱德锐 莫天录 李永臻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6,共9页
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异源表达来源于Virgibacillus salexigens DSM11483的基因ectD,得到四氢嘧啶羟化酶(EctD),并研究其酶学特性、酶活影响因素及催化效率。结果表明,在pH值为8.0、温度为37℃、辅因子α-KG浓度为2.5 mmol·... 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异源表达来源于Virgibacillus salexigens DSM11483的基因ectD,得到四氢嘧啶羟化酶(EctD),并研究其酶学特性、酶活影响因素及催化效率。结果表明,在pH值为8.0、温度为37℃、辅因子α-KG浓度为2.5 mmol·L^(-1)、Fe 2+浓度为0.25 mmol·L^(-1)时,EctD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EctD的K m值为(1.1±0.1)mmol·L^(-1),v max为(13.8±0.5)μmol·mg^(-1)·min^(-1),K cat值为3.97 s-1;有机溶剂甲醇、二甲基亚砜(DMSO)、乙腈、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丙酮对EctD酶活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正丁醇及抗氧化剂L-抗坏血酸具有抑制作用;较高浓度的羟基四氢嘧啶(HE)对EctD酶活具有促进作用;NaCl浓度的增加对EctD酶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KCl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EctD酶活影响不显著;在最佳反应条件下,20.0 mg的EctD在7 h可将5.0 mmol·L^(-1)的四氢嘧啶转化为2.75 mmol·L^(-1)的HE,转化率为55%。说明Virgibacillus salexigens DSM11483来源的EctD催化活性较高,对有机溶剂和盐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底物亲和力较强,具有潜在的工业酶催化研究价值,为后续通过无细胞酶反应体系实现HE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嘧啶 羟基四氢嘧啶 四氢嘧啶羟化酶(EctD) 酶促反应 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菌中四氢嘧啶的提取工艺优化与主要成分鉴定
8
作者 吕传波 朱德锐 +2 位作者 邢江娃 李永臻 沈国平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1,130,共8页
为克服四氢嘧啶纯化工艺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等缺点,拟建立一套简单可行的四氢嘧啶纯化方法。首先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嗜盐菌胞内四氢嘧啶的提取效果以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其次对四氢嘧啶粗提物做脱盐和脱色处理,再结合离子交换法和溶析结... 为克服四氢嘧啶纯化工艺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等缺点,拟建立一套简单可行的四氢嘧啶纯化方法。首先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嗜盐菌胞内四氢嘧啶的提取效果以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其次对四氢嘧啶粗提物做脱盐和脱色处理,再结合离子交换法和溶析结晶进行精细纯化以获得四氢嘧啶纯品,并通过UHPLC-MS联用鉴定四氢嘧啶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及残留物。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最适用于胞内四氢嘧啶的快速提取,甲醇除盐和活性炭脱色效果显著,HPLC及MS检测所得样品中主要成分为四氢嘧啶无误,四氢嘧啶纯度为95.01%,收率达到46.41%。此方法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可以满足小规模提取四氢嘧啶的需求,为后续四氢嘧啶的高产菌株筛选和应用价值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菌 四氢嘧啶 分离纯化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和Collagen-Ⅲ在牦牛感染细粒棘球蚴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欣怡 严得刚 +5 位作者 梁宏 李菊英 加央次仁 王登云 赵海龙 唐文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0,共6页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Ⅲ型胶原(Collagen-Ⅲ)在牦牛感染细粒棘球蚴导致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收集西藏地区40例细粒棘球蚴感染的牦牛肝组织和血清样本,同时收集未感染的肝组织和血清进行对照。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Ⅲ型胶原(Collagen-Ⅲ)在牦牛感染细粒棘球蚴导致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收集西藏地区40例细粒棘球蚴感染的牦牛肝组织和血清样本,同时收集未感染的肝组织和血清进行对照。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天狼猩红染色法观察牦牛肝脏病理变化和肝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化法(IHA)分别检测肝组织和血清中TGF-β1、Collagen-Ⅲ的表达水平及分布;RT-PCR检测肝细胞内TGF-β1和Collagen-Ⅲ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结果显示,与未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牦牛肝组织相比,感染棘球蚴周围的肝组织肝界板细胞破坏,呈虫蚀状,感染肝组织外围纤维化,细粒棘球蚴寄生的牦牛肝脏组织引起组织增生,纤维化;ELISA结果显示感染细粒棘球蚴牦牛血清样中细胞因子TGF-β1、Collagen-Ⅲ的含量明显超过未感染组(P<0.05),且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它们的表达主要存在于细胞基质中;RT-PCR显示细粒棘球蚴感染肝组织中TGF-β1、Collagen-Ⅲ的mRNA相对表达量超出未感染组(P<0.05)。结果表明,细粒棘球蚴感染期间TGF-β1、Collagen-Ⅲ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的肝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Ⅲ型胶原 细粒棘球蚴病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性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辛玲 翟少倩 +4 位作者 吴芷静 曹成珠 吴穹 马雪曼 苏占海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1-448,共8页
缺氧性细胞损伤(hypoxic cell damage)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因而对缺氧性细胞损伤机制的深入探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表明缺氧性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主要与细胞凋亡、自噬、焦亡、铁死亡、铜死亡及parthanatos密... 缺氧性细胞损伤(hypoxic cell damage)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因而对缺氧性细胞损伤机制的深入探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表明缺氧性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主要与细胞凋亡、自噬、焦亡、铁死亡、铜死亡及parthanatos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总结缺氧性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阐明其关键因子及其调控机制,以期为涉及缺氧性细胞损伤的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自噬 焦亡 铁死亡 缺氧 铜死亡 parthanat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分析揭示高原低氧对小鼠脾组织磷脂代谢的调控机制
11
作者 王昕 郭玉静 +2 位作者 王嘉阳 汪晓筠 胡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9-1299,共11页
脾是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参与病原体清除和抗体产生的免疫反应过程,并参与代谢平衡调节。高原低氧环境可影响脾组织脂质代谢,但影响脂质代谢的关键机制仍不清楚。我们旨在使用脂质组学分析方法研究高原低氧对小鼠脾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 脾是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参与病原体清除和抗体产生的免疫反应过程,并参与代谢平衡调节。高原低氧环境可影响脾组织脂质代谢,但影响脂质代谢的关键机制仍不清楚。我们旨在使用脂质组学分析方法研究高原低氧对小鼠脾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将C57BL/6小鼠分别置于海拔4200 m(高原低氧组,HST组)和400 m(平原常氧组,PSC组),30 d取脾组织。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Orbitrap质谱系统进行脂质组学分析。30 d时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脾指数降低,并出现白髓减少,生发中心扩大,边缘模糊,静脉充血等病理学改变。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到41种脂质亚类和2473种脂质分子,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ides,TGs)和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s,PCs)为脂质分子鉴别到最多的2种。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鉴定到44个差异脂质分子,它们主要集中于磷脂代谢。随后,对磷脂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进行RT-qPCR检测,发现其mRNA表达量均有差异(P<0.05)。提示高原低氧环境主要影响小鼠脾组织磷脂代谢,并通过减少PC和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含量,促进其转化为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和心磷脂(cardiolipin,CL)并通过CDP-乙醇胺(CDP-Ethanolamine,CDP-Etn)途径促进PE生成。该研究为高原低氧环境下脾组织中磷脂代谢异常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脂质组学 磷脂酰乙醇胺 心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抑制小鼠脾脏组织碳代谢的分子机制
12
作者 陈晓晨 胡英 +3 位作者 许玉珍 龙启福 马茹雪 永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6-817,共12页
【目的】探究低氧暴露对小鼠脾脏组织碳代谢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分别在海拔400 m和4200 m饲养,每组5只,30 d后无菌取出脾脏组织,通过转录组测序,蛋白质组学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蛋白以及差异代谢物... 【目的】探究低氧暴露对小鼠脾脏组织碳代谢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分别在海拔400 m和4200 m饲养,每组5只,30 d后无菌取出脾脏组织,通过转录组测序,蛋白质组学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蛋白以及差异代谢物,利用GO和KEGG富集分析,挖掘关键通路,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对通路中关键基因和蛋白进行验证。【结果】转录组测序发现,低氧暴露下有4213个基因出现显著性差异表达,其中1947个基因表达上调,2266个基因表达下调;差异表达蛋白分析发现166个蛋白表达上调,39个蛋白表达下调;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表明,高原低氧条件下存在133个差异代谢物,95个上调,38个下调;通过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蛋白以及差异代谢物共同富集到碳代谢通路,因此,对碳代谢通路中的关键基因和蛋白进行验证,发现碳代谢通路中PGAM2、ENO3、PRPS2、PGLS、RPE、IDH3A、SUCLA2、MDH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结论】高原低氧环境通过抑制机体碳代谢通路,减弱了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致使机体发生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失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学 低氧 脾脏 碳代谢 能量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测序与生物信息学筛选低氧诱导小鼠肾脏炎症反应的关键基因并验证
13
作者 许鑫桐 龙启福 +3 位作者 胡英 贾茹涵 马如雪 永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1-1079,共9页
目的利用转录组学测序与生物信息学挖掘低氧诱导小鼠肾脏炎症反应的关键基因并验证。方法于海拔4200 m和海拔400 m分别饲养C57/BL6小鼠,构建高原低氧组和平原常氧组小鼠模型,30 d后无菌取出小鼠肾脏组织,HE染色分析肾脏病理学变化,并测... 目的利用转录组学测序与生物信息学挖掘低氧诱导小鼠肾脏炎症反应的关键基因并验证。方法于海拔4200 m和海拔400 m分别饲养C57/BL6小鼠,构建高原低氧组和平原常氧组小鼠模型,30 d后无菌取出小鼠肾脏组织,HE染色分析肾脏病理学变化,并测定低氧暴露下小鼠血气分析和肾脏指数改变。然后对高原低氧组和平原常氧组小鼠肾脏组织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关键基因,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对关键基因进行验证。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平原常氧组比较,高原低氧组小鼠肾小球萎缩,低氧暴露下小鼠血气分析和肾脏指数均下降。转录组学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高原低氧组中共有300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23个是与炎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IR-DEGs)。对IR-DEG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显著富集。对IR-DEGs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结果显示,共鉴定出STAT3、TLR7、CD68、NFKBIA、LEP、APOE 6个Hub基因。RT-qPCR检测结果显示,6个Hub基因的mRNA表达均上调,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CD68、NFKBIA、LEP、TLR7和APOE蛋白表达上调,STAT3表达下调。结论STAT3、CD68、NFKBIA、LEP、TLR7和APOE是低氧诱导炎症反应的关键基因。低氧环境通过上调机体TLR7、CD68、STAT3、LEP、APOE的表达,诱导小鼠肾脏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肾脏 炎症反应 转录组学测序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刺激基因15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江平 罗晓琴 +2 位作者 翟少倩 曹成珠 苏占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394-3404,共11页
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stimulating gene 15, ISG15)是一种由Ⅰ型干扰素诱导的蛋白和泛素样分子,属于泛素样蛋白超家族。ISG15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其具体调控机制仍未阐明。本研究就ISG15在... 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stimulating gene 15, ISG15)是一种由Ⅰ型干扰素诱导的蛋白和泛素样分子,属于泛素样蛋白超家族。ISG15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其具体调控机制仍未阐明。本研究就ISG15在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和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在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旨在给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新靶点及预后判断带来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G15 消化道恶性肿瘤 治疗新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通过抑制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保护缺氧对培养神经干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25
15
作者 祁存芳 张军峰 +6 位作者 陈新林 张建水 杨蓬勃 焦倩 张蓬勃 吕海侠 刘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62-966,共5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缺氧损伤成年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组织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凋亡比例和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成年大鼠SVZ神经干细胞,不同浓度红景天苷预处理24 h后,干细胞厌氧工作站缺氧损伤48 h...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缺氧损伤成年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组织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凋亡比例和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成年大鼠SVZ神经干细胞,不同浓度红景天苷预处理24 h后,干细胞厌氧工作站缺氧损伤48 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ax,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红景天苷预处理可显著改善缺氧损伤后的细胞生长状态和活力,降低缺氧引起的细胞凋亡率的升高(P<0.05);拮抗缺氧损伤导致的细胞Bcl-2/Bax蛋白比例的下降,降低活化的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红景天苷通过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凋亡,保护缺氧对神经干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caspases-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缺氧 神经干细胞 BAX Bcl-2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川芎嗪通过干预GABAR和FOXP2的表达保护低压低氧大鼠学习记忆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晓娜 汪晓筠 +5 位作者 朱艳媚 曹成珠 杨春燕 严云飞 赵延礼 李生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85-1290,共6页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对低压低氧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低氧对照组(5 500 m)、低氧药物组(5 500 m),按时间段不同又分为1 d、3 d、7 d、15 d、30 d组,每组12只;对照组和药物组在模拟海拔550...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对低压低氧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低氧对照组(5 500 m)、低氧药物组(5 500 m),按时间段不同又分为1 d、3 d、7 d、15 d、30 d组,每组12只;对照组和药物组在模拟海拔5500 m的低压氧仓造模,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药物组用同样的方法注射盐酸川芎嗪进行干预。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GABAAα1R、GABAB1R、FOXP2表达情况。结果(1)通过计算对照组和药物组定位航行实验中的总路程和穿越平台次数可以得出,两组1 d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3 d组开始,药物组总路程较对照组逐渐缩短(P<0.01),而穿越中心平台次数较对照组逐渐增多(P<0.01);(2)Western blot检测海马GABAAα1R受体,不同时间段对照组与药物组海马中该受体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BAB1R受体和FOXP2蛋白,1 d对照组药物组表达没有差异,从3 d组开始,对照组该受体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药物组(P<0.05);(3)对照组海马中GABAB1R与水迷宫总路程呈负相关(r=-0.738,P<0.05);对照组海马中FOXP2蛋白与水迷宫总路程呈负相关(r=-0.693,P<0.05);对照组海马中GABAB1R、FOX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34,P<0.05)。结论盐酸川芎嗪对低压低氧大脑学习记忆能力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大鼠脑内递质GABAB1R和蛋白FOXP2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川芎嗪 低压低氧 海马 水迷宫 学习记忆 GABAR FOX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成年大鼠SVZ组织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祁存芳 张军峰 +3 位作者 陈新林 焦倩 张建水 刘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8-763,772,共7页
目的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分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成体SD大鼠室管膜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组织,NSCs在常氧和低氧培养箱培养,光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NSCs标记物(nestin)... 目的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分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成体SD大鼠室管膜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组织,NSCs在常氧和低氧培养箱培养,光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NSCs标记物(nes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未成熟神经元标记物(β-tubulinⅢ/Tju-1)、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和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O4)免疫荧光染色和细胞计数观察细胞的分化能力;WST-1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从成体SVZ组织中成功分离培养出NSCs;无血清诱导下细胞培养至第4代有部分细胞分化,多为胶质细胞;血清诱导后NSCs可以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大部分干细胞分化为Tju-1阳性细胞(53.8%±6.8%),部分为GFAP阳性细胞(21.6%±5.4%),少部分为O4阳性细胞(11.4%±4.5%)。一定时间(<24h)的低氧(3mL/L氧浓度)可以促进NSCs增殖(P<0.05),但长时间缺氧(>24h),细胞增殖能力减弱而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0.01)。结论正常成体组织中存在NSCs;体外培养条件下分离培养的NSCs可以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短时间低氧可促进NSCs的增殖,而长时间缺氧导致细胞凋亡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室管膜室下区 神经干细胞 增殖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ho/Rho-kinase信号通路探讨丙泊酚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莉 赵延礼 +2 位作者 何宗钊 司立宁 吕志坚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基于Rho/Rho-kinase信号通路探讨丙泊酚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 SD大鼠100只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丙泊酚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模型组、丙泊酚低、中、高剂量组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模... 目的基于Rho/Rho-kinase信号通路探讨丙泊酚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 SD大鼠100只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丙泊酚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模型组、丙泊酚低、中、高剂量组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丙泊酚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丙泊酚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给予4周,实验结束后,对每只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行贴纸去除及平衡木行走实验,对大鼠海马区进行病理评分,同时测定大鼠脑组织中Rho、Rho-kinase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海马组织病理评分、脑组织海马区Rho、Rho-kinase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各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海马组织病理评分、脑组织海马区Rho、Rho-kinase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随着丙泊酚给药剂量的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海马组织病理评分、脑组织海马区Rho、Rho-kinase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剂量-效应关系明显(P<0.05)。对照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完整,排列紧密;模型组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松散,细胞深染固缩,有片状坏死,神经细胞间质隔离;丙泊酚高剂组神经元细胞趋于正常;丙泊酚中、低剂量组较模型组而言,神经细胞疏松、固缩程度轻,神经元细胞核仁清楚可见。结论丙泊酚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与丙泊酚能抑制Rho、Rho-kinase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Rho/Rho-kinase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Rho-kinase信号通路 丙泊酚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调控表达的NT-3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军峰 史利利 +5 位作者 张力 杨蓬勃 张建水 刘勇 祁存芳 徐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构建与鉴定含有5个拷贝缺氧反应元件(five copies of hypoxia responsive elements,5HRE)的缺氧调控表达的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用PCR、酶切和连接等分子克隆技术将5HRE和人来源NT-3片段... 目的构建与鉴定含有5个拷贝缺氧反应元件(five copies of hypoxia responsive elements,5HRE)的缺氧调控表达的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用PCR、酶切和连接等分子克隆技术将5HRE和人来源NT-3片段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中,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穿梭质粒pLNCX-5HRE-SV40-NT3-IRES-EGFP。经PT67包装细胞包装、高速离心纯化和浓缩等方法,获得逆转录病毒RV-5HRE-NT3;用逆转录病毒感染NIH 3T3细胞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并计算出病毒滴度。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LNCX-5HRE-SV40-NT3-IRES-EGFP,并获得相应的逆转录病毒RV-5HRE-NT3,经过高速离心纯化和浓缩后,其滴度可达9.1×10~6 c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缺氧调控表达的NT-3逆转录病毒载体,为研究外源基因的缺氧调控特异性表达奠定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缺氧调控表达 神经营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蛙视网膜内神经肽Y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2084-2087,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免疫阳性反应在牛蛙视网膜特别是在内网层中的分布及其突触联系。方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包埋后胶体金免疫电镜定量分析技术。结果在内核层最内侧区域一类胞体较大的无长突细胞呈较强的NPY免疫阳性反... 目的研究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免疫阳性反应在牛蛙视网膜特别是在内网层中的分布及其突触联系。方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包埋后胶体金免疫电镜定量分析技术。结果在内核层最内侧区域一类胞体较大的无长突细胞呈较强的NPY免疫阳性反应(NPY-IR),胞体的突起呈3条带状分布。免疫电镜定量分析揭示NPY-IR无长突细胞与未标记的无长突细胞突起(49.7%)和神经节细胞树突(49.3%)形成突触联系。NPY-IR的无长突细胞突起主要接受双极细胞的突触传入(86%),极少数接受未标记的无长突细胞的突触传入(14%)。结论NPY主要分布于牛蛙视网膜的内侧区域,主要接受来自双极细胞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神经肽Y 无长突细胞 突触联系 胶体金免疫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