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赛促教—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青海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占青 尹亮 +1 位作者 王虹 赵常丽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3期244-245,共2页
指出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德育内涵,推动教师承担起"课程思政"主体责任,做好课程育人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青海大学开展了其首届... 指出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德育内涵,推动教师承担起"课程思政"主体责任,做好课程育人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青海大学开展了其首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目的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赛促教,从专业角度发挥课堂主渠道,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赛促教 课程思政 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教师实践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以青海大学为例
2
作者 王占青 尹亮 +1 位作者 王虹 赵常丽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7期276-278,共3页
指出了青海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坚持"做强工科学科"的学科专业发展思路。针对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的状况,探索和实践提升工科教师实践意识和能力,结合青海大学实际情况,分析了... 指出了青海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坚持"做强工科学科"的学科专业发展思路。针对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的状况,探索和实践提升工科教师实践意识和能力,结合青海大学实际情况,分析了其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问题,针对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能力 工科教师 应用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锂辉石资源特质的浸取分离耦合提锂工艺研究
3
作者 李玉龙 成春春 +1 位作者 曹文静 曹红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8-105,共8页
以青海茶卡北山锂辉石为原料制备碳酸锂时,在锂辉石提锂的沉锂步骤由于Al、Fe、Mg等离子杂质过多等原因,导致后续生产碳酸锂产品纯度不高。以纳滤法分离锂辉石浸出液中的杂质,以提高最终产品的纯度,探索了在不同的纳滤膜、含盐量、铝锂... 以青海茶卡北山锂辉石为原料制备碳酸锂时,在锂辉石提锂的沉锂步骤由于Al、Fe、Mg等离子杂质过多等原因,导致后续生产碳酸锂产品纯度不高。以纳滤法分离锂辉石浸出液中的杂质,以提高最终产品的纯度,探索了在不同的纳滤膜、含盐量、铝锂摩尔比、温度和压力下锂辉石浸出液中Li^(+)与其他杂质离子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以模拟锂辉石浸出液为原料时,当选用DK纳滤膜,含盐量为25 g/L,铝锂摩尔比为25,温度为20℃,压力为3.5 MPa时,Al^(3+)的截留率达到98.98%,对Li^(+)的截留率可低至-2.09%,铝锂的分离因子达到99.82,膜通量为119.68 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浸出液 膜分离 铝锂比 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阴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锂镁离子分离性能
4
作者 杨燕 谢健阳 +4 位作者 王献朗 陈昊天 谢文典 佘世雄 黄智昊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二维共价有机框架(COFs)膜是一种理想的分离材料。以2,4,6-三羟基-1,3,5-苯三甲醛(Tp)和2,5-二氨基苯磺酸(Pa-SO_(3)H)为构筑单体,通过原位溶剂热聚合方法,在多孔三氧化二铝(AAO)基底上快速制备出了一种二维COF膜TpPa-SO_(3)H,并研究了... 二维共价有机框架(COFs)膜是一种理想的分离材料。以2,4,6-三羟基-1,3,5-苯三甲醛(Tp)和2,5-二氨基苯磺酸(Pa-SO_(3)H)为构筑单体,通过原位溶剂热聚合方法,在多孔三氧化二铝(AAO)基底上快速制备出了一种二维COF膜TpPa-SO_(3)H,并研究了所得膜材料对锂镁离子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膜表面光滑平整,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一维纳米孔道。TpPa-SO_(3)H上带负电荷的磺酸基团,不仅有利于提高膜的渗透通量,还能通过静电作用,提高两种离子的分离效率。该膜材料在LiCl(0.1mol/L)和MgCl_(2)(0.1mol/L)的双组分混合体系中,对Li^(+)/Mg^(2+)的分离因子可达22。静电作用和氢键相互作用是Mg 2+在纳米多孔膜中的主要扩散阻力和离子分离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型 共价有机框架 薄膜 离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盐湖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贾海娟 马俊杰 +2 位作者 王伯铎 李克勇 边引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93-196,共4页
通过对青海盐湖资源储量、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总结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出盐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界定青海盐湖资源开发处于可持续发展初期阶段。
关键词 青海盐湖 资源开发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g^(2+)),Ca^(2+)//Cl^(−)-H_(2)O三元水盐体系的等温蒸发成盐相区
6
作者 李玲玉 胡鑫 +6 位作者 成怀刚 赵云 安东 马玉军 金家豪 于旭东 张卫东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基于三元水盐体系等温蒸发介稳相图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改进,以K^(+)(Mg^(2+)),Ca^(2+)//Cl^(−)-H_(2)O两个三元体系为例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因液相是过饱和状态,三元体系的两盐共饱由稳定相平衡图的一个两盐共饱点,变为了新方法过... 基于三元水盐体系等温蒸发介稳相图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改进,以K^(+)(Mg^(2+)),Ca^(2+)//Cl^(−)-H_(2)O两个三元体系为例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因液相是过饱和状态,三元体系的两盐共饱由稳定相平衡图的一个两盐共饱点,变为了新方法过饱和相图中的一条两盐共饱线。结合稳定相图与新实验方法所得过饱和相图,绘制了热力学非平衡态相关系图,得到了两个三元体系等温蒸发的成盐相区,从而给出了实际等温蒸发过程的过饱和限度。采用传统介稳实验方案进行了对比实验,证实传统实验方法得出的随机的介稳溶解度曲线会处在基于新实验方法得到的成盐相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 溶解性 溶液 过饱和 成盐相区 水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444”燕麦中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屠兰英 黄梓平 李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36-837,842,共3页
[目的]研究利用索氏浸提法提取燕麦中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正丁醇为溶剂,以皂苷Re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燕麦提取液中总皂苷含量,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皂... [目的]研究利用索氏浸提法提取燕麦中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正丁醇为溶剂,以皂苷Re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燕麦提取液中总皂苷含量,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皂苷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最佳提取条件:料液比为1∶7,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6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504%。[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皂苷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胡麻新品种选引及适宜播量试验初报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永安 邹静 陈志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0-94,共5页
从胡麻主产区引进19个新育成的品种(系),2005年进行预备试验,综合其产量、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从中筛选出晋亚8号、8858、陇亚9号、97047、0144(甘肃)、91—197—8和3号胡麻7个表现较好的品种(系);2006年进行播种量试验。结果... 从胡麻主产区引进19个新育成的品种(系),2005年进行预备试验,综合其产量、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从中筛选出晋亚8号、8858、陇亚9号、97047、0144(甘肃)、91—197—8和3号胡麻7个表现较好的品种(系);2006年进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各引进胡麻品种(系)的产量在总体上都比作为对照的青海当地品种的产量高;晋亚8号、97047和陇亚9号是表现最好的3个品种,其适宜播种量为375~450万粒/hm^2,具体为:晋亚8号和97047为375~450万粒/hm^2,陇亚9号为375万粒/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引种 播种量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过程综合实验的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桂萍 丁立 彭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0期42-44,共3页
介绍了关于化工过程综合性教学实验的设计。改进后的教学实验内容不仅使学生的基本知识得到了巩固,还培养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有效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综合实验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湖水中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严刚 何玉邦 +1 位作者 郑洁 袁富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9-73,共5页
以青海湖湖水9个采样点135个水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湖水总磷和可溶性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水总磷、可溶性磷浓度6月较高,其次是8月、9月;不同区域总磷浓度变化较大,其中沙柳河入湖湖区、布哈河入湖湖区、鸟岛浓度较大,不同区域可... 以青海湖湖水9个采样点135个水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湖水总磷和可溶性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水总磷、可溶性磷浓度6月较高,其次是8月、9月;不同区域总磷浓度变化较大,其中沙柳河入湖湖区、布哈河入湖湖区、鸟岛浓度较大,不同区域可溶性磷浓度变化不大;同一采样点总磷浓度变化明显,其中151码头、江西沟、鸟岛、青海湖农场、沙岛、海晏湾6月的总磷浓度高于8月、9月的,黑马河入湖湖区、布哈河入湖湖区、沙柳河入湖湖区8月、9月的总磷浓度高于6月的;青海湖湖水中磷的分布与转化受湖水理化性质和雨季磷的外源输入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可溶性磷 温度 降水 青海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湖水中氮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严刚 何玉邦 +1 位作者 郑洁 袁富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9-52,共4页
为揭示氮素在青海湖的分布情况,分析了青海湖湖水9个采样点135个水样的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的浓度。结果表明,湖水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4.334、2.160、0.007、0.843mg/L;不同测点氮素浓度变化较... 为揭示氮素在青海湖的分布情况,分析了青海湖湖水9个采样点135个水样的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的浓度。结果表明,湖水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4.334、2.160、0.007、0.843mg/L;不同测点氮素浓度变化较大,其中黑马河、布哈河、沙柳河浓度均较高,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浓度范围分别为6.071-9.245、3.259-6.192、0.008-0.027、1.148-1.321mg/L,其余测点总氮、亚硝酸盐氮浓度较低,而硝酸盐氮、氨氮浓度较高。8月各测点水样中氮素浓度最高,6月氮素浓度最低。分析表明,青海湖湖水中氮的分布与转化受湖水理化性质及雨季氮的外源输入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总氮 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水热法制备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及其磁性能研究
12
作者 丁界雄 柳馨 +5 位作者 铁生年 铁健 蒋自鹏 王雅慧 王培义 汪清海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99-1910,共12页
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材料具有高磁响应速率、超顺磁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良特性。通过对Fe_(3)O_(4)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调控,可以根据储能、催化、医药等实际应用需要,实现对其物理化学性能的有效控制。本文采用简易水热... 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材料具有高磁响应速率、超顺磁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良特性。通过对Fe_(3)O_(4)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调控,可以根据储能、催化、医药等实际应用需要,实现对其物理化学性能的有效控制。本文采用简易水热法,通过改变前驱体中Fe3+和Fe2+的比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在未添加形貌调控剂的情况下,制备出了粒径在10~25 nm的球形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最佳制备条件下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为73.3 emu·g^(-1)。结果表明,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磁性能与制备条件有着明显的关系,随着水热温度和时间增加,磁性纳米颗粒的粒径及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加再减小。粒径越小,颗粒内部有效磁体积越小,因此饱和磁化强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四氧化三铁 水热法 磁性能 饱和磁化强度 矫顽力 超顺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活性氧分解技术处理村镇生活垃圾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杨瑞 梁志强 +3 位作者 吴智仁 王彦林 王晓 刘志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7-1033,共7页
村镇生活垃圾产量持续增加,处理形势严峻。为评估低温活性氧(AOS)分解技术对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效果,对生活垃圾进行取样、成分分析及含水率和热值的测定,确定其处理前特性;对AOS技术处理后产生的炉渣进行热灼减率、微观形态、晶相组成... 村镇生活垃圾产量持续增加,处理形势严峻。为评估低温活性氧(AOS)分解技术对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效果,对生活垃圾进行取样、成分分析及含水率和热值的测定,确定其处理前特性;对AOS技术处理后产生的炉渣进行热灼减率、微观形态、晶相组成、重金属含量和浸出特性的分析,并检测了排放烟气中污染物浓度。结果表明,垃圾以厨余、橡塑、纸类为主,含水率为45.3%,热值为1.79 MJ/kg。经AOS技术处理后,炉渣的产生率为13.41%,热灼减率为16.51%,高于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限值。炉渣微观形态结构复杂,呈片状与粒状颗粒的黏结团聚体,其晶相组成主要为CaCO_(3)和SiO_(2),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渣相似。在重金属含量方面,除Hg、Pb外,炉渣中其他重金属含量均高于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的风险筛选值,但所有检测的重金属浸出毒性均低于GB 16889—2024《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限值,可直接填埋。烟气中颗粒物、CO、SO_(2)、NO_(x)等主要污染物浓度符合GB 18485—2014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AOS) 村镇生活垃圾 低温分解 应用研究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地木耳中氨基酸含量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红翠 吴启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950-6951,共2页
[目的]对青海高原地木耳中氨基酸含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青海高原5个地区的地木耳中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海南州地木耳中氨基酸的品质最好,黄南州的次之,海西州的最差。[结论]为今后青海... [目的]对青海高原地木耳中氨基酸含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青海高原5个地区的地木耳中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海南州地木耳中氨基酸的品质最好,黄南州的次之,海西州的最差。[结论]为今后青海高原地木耳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地木耳 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西宁市城市市政污水中绿藻资源调查
15
作者 金虹 Hong P.K.ANDY +3 位作者 Diana BAO 吕海棠 李文林 马明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51-155,164,共6页
以青海省西宁市市政污水出水为研究对象,初步调查了污水中的绿藻资源,并从形态学上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污水中含有绿藻门小球藻科蹄形藻、小球藻、顶棘藻,栅藻科栅藻,卵囊藻科纤维藻,衣藻科衣藻等藻株。而且栅藻藻株种类明显多于其... 以青海省西宁市市政污水出水为研究对象,初步调查了污水中的绿藻资源,并从形态学上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污水中含有绿藻门小球藻科蹄形藻、小球藻、顶棘藻,栅藻科栅藻,卵囊藻科纤维藻,衣藻科衣藻等藻株。而且栅藻藻株种类明显多于其他种类藻株。该实验结论希望能为污水净化和利用污水培养能源微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水 绿藻 栅藻 小球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影响的Meta分析
16
作者 薛梅 侯志钢 王雅慧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2,共7页
为评价中草药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本调查系统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2024年3月的相关文献,筛选出中草药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运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分别针对中草药对蛋... 为评价中草药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本调查系统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2024年3月的相关文献,筛选出中草药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运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分别针对中草药对蛋鸡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料蛋比、平均蛋重、破蛋率和蛋壳强度的影响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数据,分析可知,试验组(添加中草药)蛋鸡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差异不显著[P=0.11,标准化均数差(SMD)=0.45,95%置信区间(CI):-0.10~0.99];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的产蛋率极显著提高(P<0.00001,SMD=3.63,95%CI:2.86~4.40),料蛋比极显著降低(P<0.00001,SMD=-1.47,95%CI:-1.95~-1.00),平均蛋重极显著提高(P<0.0001,SMD=0.99,95%CI:0.54~1.45),破蛋率极显著降低(P<0.00001,SMD=-18.67,95%CI:-21.94~-15.40),蛋壳强度极显著提高(P=0.0005,SMD=0.87,95%CI:0.38~1.36);文献中中草药出现次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芪11次、淫羊藿6次、党参6次、当归5次、山楂4次、杜仲4次。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对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META分析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铝废渣酸浸液结晶分离高纯氯化铝的工艺研究
17
作者 孙莉萍 成怀刚 +1 位作者 郭文轩 崔莉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107,共8页
针对电解铝废渣盐酸浸取液中钠、铝元素含量高且难以分离的问题,依据AlCl_(3)-NaCl-H_(2)O(-HCl)体系相图,探讨了酸浸液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蒸发结晶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溶析结晶与等温蒸发结晶两种技术路线,确定了以等温蒸发结晶为主要路... 针对电解铝废渣盐酸浸取液中钠、铝元素含量高且难以分离的问题,依据AlCl_(3)-NaCl-H_(2)O(-HCl)体系相图,探讨了酸浸液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蒸发结晶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溶析结晶与等温蒸发结晶两种技术路线,确定了以等温蒸发结晶为主要路径,旨在实现NaCl与AlCl_(3)·6H_(2)O的精准分离。相图分析结果显示,盐酸浓度对两种盐的溶解度有显著抑制作用,而温度对两种盐的溶解度影响很小。在溶析结晶过程的相图分析中发现,无论是在AlCl_(3)-NaCl共饱点还是酸浸液原料点调整溶液盐酸浓度,所获得的AlCl_(3)·6H_(2)O产品理论纯度均可达到96.65%。在等温蒸发结晶过程中,所获得的产品纯度与溶析结晶过程相同,这为等温蒸发结晶法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操作性过程进行综合评估得出,该研究采用等温蒸发结晶法作为优选方案。通过等温蒸发结晶法,从复杂酸浸液中直接获得了纯度为99.54%的NaCl和96.22%的AlCl_(3)·6H_(2)O产品,二者的单次收率分别达到94.35%和92.51%。该研究优化了酸浸液钠铝分离的全流程工艺,可借鉴于电解铝废渣资源化利用的工艺设计与过程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铝废渣 盐酸浸取液 结晶分离 六水氯化铝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矿化硫酸镁制备三水合碳酸镁的形貌调控研究
18
作者 马楚璇 成怀刚 +1 位作者 程文婷 马卓慧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1,38,共7页
盐湖镁资源的主要加工途径之一是通过氯化镁矿化制备碳酸镁产品,而以硫酸镁为镁源时的矿化工艺经验尚少,且存在形貌和粒度难调控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以MgSO_(4)·7H_(2)O为镁源矿化CO_(2)的方法制备MgCO_(3)·3H_(2)O晶体... 盐湖镁资源的主要加工途径之一是通过氯化镁矿化制备碳酸镁产品,而以硫酸镁为镁源时的矿化工艺经验尚少,且存在形貌和粒度难调控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以MgSO_(4)·7H_(2)O为镁源矿化CO_(2)的方法制备MgCO_(3)·3H_(2)O晶体,开展了工艺优化的实验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探究了反应条件与晶体组成及形貌间的关联规律,并分析了CO_(2)矿化历程。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50℃、MgSO_(4)初始浓度为0.6 mol/L、NH_(3)·H_(2)O浓度为4.0 mol/L时,能够获得结晶良好、表面光滑、形貌规则的MgCO_(3)·3H_(2)O晶体。以MgSO_(4)·7H_(2)O为镁源时,MgCO_(3)·3H_(2)O发生碱式转化的相变温度达到80℃,且获取优质MgCO_(3)·3H_(2)O晶体所需的MgSO_(4)初始浓度达0.6 mol/L,工艺条件比MgCl_(2)·6H_(2)O为镁源时更为苛刻。以MgSO_(4)·7H_(2)O为镁源制备的MgCO_(3)·3H_(2)O是直径为1~3μm的棒状晶体,有别于以MgCl_(2)·6H_(2)O为镁源时的晶须和晶棒型产品。以MgSO_(4)·7H_(2)O为镁源矿化CO_(2)的反应历程主要由3个阶段构成,分别是Mg(OH)_(2)的形成、Mg(OH)_(2)的溶解和MgCO_(3)·3H_(2)O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资源 碳酸镁水合物 晶体形貌 CO_(2)矿化 硫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蜂蜜掺假鉴别中的应用
19
作者 柴明霞 吕梦瑶 张明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选取青海省内及周边地区生态绿色产品洋槐蜂蜜、百花蜂蜜、白刺蜂蜜、油菜蜂蜜、枸杞蜂蜜及常用掺假成分果葡糖浆和麦芽糖浆,做出了不同掺假量的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结果表明,用DSC法鉴别蜂蜜掺假,可以通过重点分析–65~–20℃范围... 选取青海省内及周边地区生态绿色产品洋槐蜂蜜、百花蜂蜜、白刺蜂蜜、油菜蜂蜜、枸杞蜂蜜及常用掺假成分果葡糖浆和麦芽糖浆,做出了不同掺假量的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结果表明,用DSC法鉴别蜂蜜掺假,可以通过重点分析–65~–20℃范围内的升温段和降温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来实现,而分析50~110℃范围内的吸热峰分布,可以对鉴定结果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掺假鉴别 差示扫描量热法 果葡糖浆 麦芽糖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质离子对冷析结晶硫酸镁形貌影响的规律研究
20
作者 杨敏航 徐楷 +2 位作者 成怀刚 程文婷 宋慧平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0,共9页
冷析结晶是生产结晶硫酸镁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得到的硫酸镁晶体往往形貌不规则且表面粗糙,限制了硫酸镁晶体在涂层、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针对原料卤水中常见离子Li^(+)、K^(+)、Ca^(2+)对结晶硫酸镁微观形貌的影响开展研究,以更好地... 冷析结晶是生产结晶硫酸镁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得到的硫酸镁晶体往往形貌不规则且表面粗糙,限制了硫酸镁晶体在涂层、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针对原料卤水中常见离子Li^(+)、K^(+)、Ca^(2+)对结晶硫酸镁微观形貌的影响开展研究,以更好地满足后续应用的需要。根据冷析法提取高纯硫酸镁水合物工艺,在MgSO_(4)-NaCl共饱和溶液的静置结晶中,对介稳态溶液及结晶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降温过程中NaCl会附着在结晶表面影响晶体形貌。杂质离子会提高溶剂共享型离子对(Mg^(2+)-H_(2)O-SO_(4)^(2-))的比例,使其更有利于MgSO_(4)·6H_(2)O的生长和析出;不改变降温结晶产物组成的同时,杂质离子会促使晶体表面Na含量降低,优化晶体形貌;当K_(2)SO_(4)浓度为300 mmol/L时,产品中Na质量分数可从0.57%降低至0.03%,得到规整的结晶产物。推测杂质离子会与Na^(+)竞争位于晶体表面的结晶位点,阻止钠盐成核,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了上述推测。因此,溶液中少量杂质离子的存在有助于获得表面光滑、性质稳定的硫酸镁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冷析结晶 微观形貌 杂质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