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青海不同地区传统发酵酸奶的代谢物差异及机制,该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的代谢物差异,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分析,以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为探究青海不同地区传统发酵酸奶的代谢物差异及机制,该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的代谢物差异,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分析,以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1和P<0.05筛选显著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青海玉树(Y)、果洛(G)、海北(B)、海南(N)4个地区的24份牦牛酸奶中共有显著差异代谢物325个,其含量组成以脂类和类脂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杂环化合物为主,占总显著差异代谢物的67.40%。显著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表明,共有186条代谢途径,以校正后P值筛选前30条代谢途径,其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辅助因子的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和昼夜节律、嘌呤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ABC转运体等途径中。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代谢差异机制不同,研究结果为提高传统发酵乳制品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鉴定青海茄参(Mandragora chinghaiensis Kuang et A.M.Jl)CML基因家族成员,探究其对冷胁迫的响应。【方法】基于课题组的全长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青海茄参CML基因家族的成员及其蛋白理化性质、系统发育过程、基因...【目的】鉴定青海茄参(Mandragora chinghaiensis Kuang et A.M.Jl)CML基因家族成员,探究其对冷胁迫的响应。【方法】基于课题组的全长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青海茄参CML基因家族的成员及其蛋白理化性质、系统发育过程、基因结构等进行分析。【结果】在青海茄参中共鉴定出19个CML基因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主要在细胞核,含有1~4个EF-hand结构域,二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组成;基序分析发现,McCMLs蛋白含有4个典型的EF手部基序;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McCMLs蛋白被分为3个亚族。冷胁迫表达模式分析表明,McCML基因家族在冷胁迫下差异表达,其中McCML3、McCML7表达量显著上调。【结论】通过对McCML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分析,筛选出McCML3、McCML7作为青海茄参抗寒候选基因,为后期研究其抗寒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为探究青海不同地区传统发酵酸奶的代谢物差异及机制,该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的代谢物差异,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分析,以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1和P<0.05筛选显著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青海玉树(Y)、果洛(G)、海北(B)、海南(N)4个地区的24份牦牛酸奶中共有显著差异代谢物325个,其含量组成以脂类和类脂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杂环化合物为主,占总显著差异代谢物的67.40%。显著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表明,共有186条代谢途径,以校正后P值筛选前30条代谢途径,其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辅助因子的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和昼夜节律、嘌呤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ABC转运体等途径中。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代谢差异机制不同,研究结果为提高传统发酵乳制品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文摘【目的】鉴定青海茄参(Mandragora chinghaiensis Kuang et A.M.Jl)CML基因家族成员,探究其对冷胁迫的响应。【方法】基于课题组的全长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青海茄参CML基因家族的成员及其蛋白理化性质、系统发育过程、基因结构等进行分析。【结果】在青海茄参中共鉴定出19个CML基因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主要在细胞核,含有1~4个EF-hand结构域,二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组成;基序分析发现,McCMLs蛋白含有4个典型的EF手部基序;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McCMLs蛋白被分为3个亚族。冷胁迫表达模式分析表明,McCML基因家族在冷胁迫下差异表达,其中McCML3、McCML7表达量显著上调。【结论】通过对McCML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分析,筛选出McCML3、McCML7作为青海茄参抗寒候选基因,为后期研究其抗寒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