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包虫病流行与防治 被引量:56
1
作者 何多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1-103,共3页
关键词 包虫病 流行病学 防治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祖郧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5-95,106,共2页
关键词 青海 藏系绵羊 鼠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及其防治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祖郧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8-98,97,共2页
关键词 藏系绵羊 鼠疫 防治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鼠疫防治对策的探讨
4
作者 焦巴太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5-65,70,共2页
关键词 鼠疫 预防 治疗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羊新蚤的地理分布、宿主关系和鉴别特征的研究(蚤目:多毛蚤科)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贵真 吴文贞 张荣广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自从红羊新蚤NeopsyllahongyangensisLi,Bai&Chen,1986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海原和贺兰山林区发现并报道(四川动物5(2):1-3)以后,青海、甘肃和陕西均先后发现他们以往鉴定为二齿新蚤的... 自从红羊新蚤NeopsyllahongyangensisLi,Bai&Chen,1986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海原和贺兰山林区发现并报道(四川动物5(2):1-3)以后,青海、甘肃和陕西均先后发现他们以往鉴定为二齿新蚤的大多数为红羊新蚤。本文报道红羊新蚤的地理分布、海拔、主要宿主及鉴别特征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羊新蚤 二齿新蚤 多毛蚤科 地理分布 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鼠疫菌耐链霉素菌株的监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戴瑞霞 杨晓艳 +4 位作者 赵海红 金泳 岳珊珑 席亚芳 冯建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鼠疫 链霉素 耐药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鸟蚤一新种(蚤目:角叶蚤科)
7
作者 吴文贞 李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47-249,共3页
角叶蚤属(Ceratophyllus Curtis,1832)原只有两个亚属,Smit在1983年将角叶蚤科有关属和亚属与角叶蚤属合并,同时建立两个新亚属,现包括下列几个亚属:(1)Amonopsyllus Wagner,1938,(2)Celeophilus Smit,1983,(3)Ceratophyllus Curtis,183... 角叶蚤属(Ceratophyllus Curtis,1832)原只有两个亚属,Smit在1983年将角叶蚤科有关属和亚属与角叶蚤属合并,同时建立两个新亚属,现包括下列几个亚属:(1)Amonopsyllus Wagner,1938,(2)Celeophilus Smit,1983,(3)Ceratophyllus Curtis,1832,(4)Emmareus Smit,1983,(5)Monopsyllus Kolenati,1857,(6)RosickyianaSmit,1972,本属共计有72种和亚种。亚属Emmareus计载有9种,近来又发表Ce-ratophyllus(Ceratophyllus)chasteli Beaucournu, Monnat & Launay,1982应归到此亚属中。本亚属青海只有粗毛角叶蚤(C.(Emmareus)garei Rothschild,1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叶蚤属 鸟蚤 新种 李氏角叶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多毛蚤科二新种记述及一新亚属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蔡理芸 吴文贞 李志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5-228,共4页
青海省多毛蚤科二新种记述及一新亚属的建立蔡理芸,吴文贞,李志伦(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西宁811602)1986—1989年间,本文第二作者从青海省不同海拔高度(2,400-3,800m)林区的啮齿类及鼠兔属动物体... 青海省多毛蚤科二新种记述及一新亚属的建立蔡理芸,吴文贞,李志伦(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西宁811602)1986—1989年间,本文第二作者从青海省不同海拔高度(2,400-3,800m)林区的啮齿类及鼠兔属动物体上采得跳蚤若干头。经鉴定,其中有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毛蚤科 新种 新亚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以染疫藏羊为传染源的人间鼠疫流行史 被引量:4
9
作者 詹心如 王文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2-22,25,共2页
在青海省,防治鼠疫的工作是解放后才着手进行的。藏羊鼠疫波及人间的情况可追溯到1956年。再早就不清楚了。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乃在于当时认识上的局限性。据文献记载,羊对鼠疫菌有很高的抵抗力,只是在实验条件下注射大剂量的鼠... 在青海省,防治鼠疫的工作是解放后才着手进行的。藏羊鼠疫波及人间的情况可追溯到1956年。再早就不清楚了。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乃在于当时认识上的局限性。据文献记载,羊对鼠疫菌有很高的抵抗力,只是在实验条件下注射大剂量的鼠疫菌时才能使羊感染发病,故认为羊对鼠疫菌实际上没有感受性。而以羊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则更没有先例。其实,认识上的这种局限性一直持续到1975午才得以完全澄清。尽管如此,在那以后的十年间仍记述了以下六起以藏羊为传染源的人间鼠疫。 1956年天峻县多石科地区发生肺鼠疫流行。首发患者切罗于7月15日剥食死羊一只,7月25日发病,症状为高烧、咳嗽、咯血痰、陶痛,未经治疗于7月27日死亡。因看护、探望、埋尸体等先后接触发病13人(症状同上),死亡11人。 1956年10月海晏县热水地区一男性牧民剥食死羊后发病、有头痛、发烧、腹泻、全身无力等症状,患者于发病的次日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藏羊 传染源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人间鼠疫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岳珊珑 王国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季节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鼠疫流行态势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锦沁 李超 +2 位作者 王兆芬 祁芝珍 王国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1-54,共4页
青海是以喜马拉雅旱獭为主要贮存宿主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该疫源地自1954年被判定以来,至1993年已发现30个县(市)、镇存在鼠疫疫源,分布于117个乡,疫点达647处。鼠疫动物病在80年代前流行相当猛烈,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1981年以后鼠疫动... 青海是以喜马拉雅旱獭为主要贮存宿主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该疫源地自1954年被判定以来,至1993年已发现30个县(市)、镇存在鼠疫疫源,分布于117个乡,疫点达647处。鼠疫动物病在80年代前流行相当猛烈,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1981年以后鼠疫动物病明显减弱,但仍波及23个县(市)、44个乡。现将1981—1993年青海鼠疫态势及防治对策阐述如下。 一、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基本概况 在青海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经多年调查,主要贮存宿主为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y-malayana)。在旱獭鼠疫流行猛烈时,有一些小型啮齿动物和食肉目、偶蹄目动物介入并参与流行,用细菌学证实全省共发现13种染疫动物。除喜马拉雅旱獭作为主要的染疫动物(占96.35%)外,在小家鼠(Mus musculus),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五趾跳鼠(Allactagasibirica)、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狗(Canis familiaris)、赤狐(Vulpes vulpes)、猞猁(Lynx lynx)、艾鼬(Mustela eversmanni)、猫(Felis)、獾(Meles me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防制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西宁市屠宰牲畜住肉孢子虫病的调查 被引量:12
12
作者 韩秀敏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1年第3期27-28,共2页
本文报道了西宁市屠宰场中猪、牦牛和绵羊胴体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采用病原学调查方法,检查绵羊511只,牦牛209头,猪512头,住肉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73.58%、63.64%、51.17%。经测量,牦牛住肉孢子虫为... 本文报道了西宁市屠宰场中猪、牦牛和绵羊胴体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采用病原学调查方法,检查绵羊511只,牦牛209头,猪512头,住肉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73.58%、63.64%、51.17%。经测量,牦牛住肉孢子虫为880.10±6658.82μm× 98.21±53.20μm,猪住肉孢子虫为665.15±349.43μm×133.60±35.98μm,绵羊住肉孢子虫为503.75±412.44μm×79.69±45.78μm。结果表明,青海家畜存在住肉孢子虫病的严重流行,威胁着人群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牲畜 住肉孢子虫病 流行病学调查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微泡造影剂杀伤原头蚴的效果 被引量:9
13
作者 孔璟 叶彬 +3 位作者 张静 韩秀敏 杨永海 李发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不同比例微泡造影剂对离体原头蚴的杀伤效应。方法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相同超声功率及辐照时间作用(治疗声功率为50W,辐照时间为30s)。台盼蓝排斥试验计数原头蚴杀伤...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不同比例微泡造影剂对离体原头蚴的杀伤效应。方法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相同超声功率及辐照时间作用(治疗声功率为50W,辐照时间为30s)。台盼蓝排斥试验计数原头蚴杀伤率,光镜检测原头蚴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超声剂量一定时,加入适宜比例的微泡造影剂组原头蚴杀伤率比单纯超声辐照组高(P<0.05);随着微泡造影剂比例的增大,原头蚴杀伤率呈增高趋势;原头蚴结构损伤严重,台盼蓝染色深,被膜皱缩体积变小,甚至被膜崩解成碎片,小钩及钙颗粒散在分布。结论 HIFU结合微泡造影剂能增强对离体原头蚴的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微泡造影剂 棘球蚴 原头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泡造影剂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杀伤离体棘球蚴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辉 张静 +4 位作者 叶彬 赵毅峰 郭应兴 韩秀敏 张成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02-1206,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协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与单纯HIFU辐照对离体细粒棘球蚴包囊的杀伤效果的不同,探索UCA增强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方法采集新鲜包囊按直径大...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协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与单纯HIFU辐照对离体细粒棘球蚴包囊的杀伤效果的不同,探索UCA增强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方法采集新鲜包囊按直径大小随机分为6个区组,每组25个,每5个包囊为1试验组随机接受以下试验:普通B超照射的空白对照,0.1mL UCA处理,单纯HIFU辐照,0.1mL UCA+HIFU辐照,0.2mL UCA+HIFU辐照。HIFU辐照后观察分析包囊灰度变化,光镜观察原头蚴形态变化并计数其死亡率。结果 HIFU辐照功率一定时,加入UCA能增加HIFU辐照包囊灰度变化和原头蚴的死亡率,并且该效果随UCA剂量的增加而加强。结论 UCA能增强HIFU对离体细粒棘球蚴杀伤效率,提高对原头蚴的杀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原头蚴 超声造影剂 高强度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细粒棘球蚴包囊的热效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俊安 邹晓毅 +5 位作者 叶彬 张成武 赵发生 韩秀敏 杨永海 李发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照射棘球蚴包囊后囊液、囊壁、包囊周围肝组织温度和原头蚴死亡率,了解HIFU处理后不同部位的升温效应,探索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集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 目的通过检测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照射棘球蚴包囊后囊液、囊壁、包囊周围肝组织温度和原头蚴死亡率,了解HIFU处理后不同部位的升温效应,探索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集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较好,直径介于10mm到45mm之间的包囊42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组,对照组用普通超声照射,实验组用200W声功率HIFU直线扫描的方法照射,照射时间分别为2min,4min,6min,8min,10min。照射后立即测定囊液、囊壁、距包囊5mm部位肝组织的温度。抽取囊液、涂片,经台盼兰染色后计数原头蚴的死亡率。结果HIFU照射后,棘球蚴囊壁、囊液、包囊周围肝组织的温度均有升高,其中囊壁的温度升高最为明显,且与囊液、包囊周围肝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囊液中的原头蚴死亡率增加。结论HIFU照射使棘球蚴包囊的囊壁产生明显的升温效应,HIFU照射对原头蚴有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抑制法的改进及其对鼠疫血清标本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文华 王兆芬 +2 位作者 史生福 祁芝珍 慕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2-44,共3页
1983年我们设计建立了 ELISA 抑制法(Inhib-ELIS),该法检测血清抗体不仅具有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优点,而且解决了用一种酶标记物检测人和不同种属动物 IgG的问题,为鼠疫和其它人兽共患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实用价值高的血清... 1983年我们设计建立了 ELISA 抑制法(Inhib-ELIS),该法检测血清抗体不仅具有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优点,而且解决了用一种酶标记物检测人和不同种属动物 IgG的问题,为鼠疫和其它人兽共患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实用价值高的血清学检测手段。为使该法操作简便,结果重复性好,对其技术条件进行改进性研究,并且用改进了的一步法系统对现场血清标本进行检测考核,得到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ELISA 检测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抑制法及被动血凝试验对鼠疫血清标本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兆芬 史生福 肖俊贵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6-18,共3页
为探讨Inhib-ELISA法推广应用的可能性,本文采用该法与PHA法连续3年对我省各鼠疫疫区送检复判的222份血清标本进行了平行检测。结果显示,Inhib-ELISA检出阳性血清152份,阳性检出率为68.5%,几... 为探讨Inhib-ELISA法推广应用的可能性,本文采用该法与PHA法连续3年对我省各鼠疫疫区送检复判的222份血清标本进行了平行检测。结果显示,Inhib-ELISA检出阳性血清152份,阳性检出率为68.5%,几何平均滴度为1:434.51;而PHA法共检出阳性血清128份,阳性检出率为57.7%,几何平均滴度为1:68.60,两者相差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且PHA初判时出现4.5%的假阳性反应,而Inhib-ELISA无一例假阳性反应。结果表明,Inhib-ELISA比PHA法具有结果稳定、检出率高、敏感性好和特异性强等特点。连续三年的应用实践说明,该法若能在我国鼠疫防治工作中推广应用,必将会提高我国鼠疫监测工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被动血凝试验 鼠疫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偶蹄类自然感染鼠疫简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5,76,共2页
关键词 偶蹄类 鼠疫 自然感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系绵羊对鼠疫菌感受性和敏感性研究
19
作者 王文华 陈保生 +1 位作者 詹心如 刘忠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11,18,共5页
为阐明藏系绵羊机体对鼠疫菌的感受性和敏感性问题,我们于1976~1977年在疫区现场对藏系绵羊进行了感受性实验。在相似菌量(3.5×10 ̄2~3.9×10 ̄8)幅值下,经静脉接种的21只实验藏系绵羊,发病19... 为阐明藏系绵羊机体对鼠疫菌的感受性和敏感性问题,我们于1976~1977年在疫区现场对藏系绵羊进行了感受性实验。在相似菌量(3.5×10 ̄2~3.9×10 ̄8)幅值下,经静脉接种的21只实验藏系绵羊,发病19只(90.47%),死亡9只,病死率为47.36%;经皮下接种的21只实验羊中,发病21只(100%),死亡8只,病死率为38.09%。经静脉接种390个鼠疫活菌的3只实验羊中,仅有1只羊感染发病,当接种量提高10倍(3,900个活菌)时,可使全部实验羊感染发病。然而,经皮下接种350个鼠疫活菌时3只实验羊均感染发病。48只实验藏系绵羊的发病结果显示,藏系绵羊对鼠疫菌无论经静脉或经皮途径,感染发病比较规律,个体差异反映不明显。不论经静脉或经皮下接种,死亡羊多在接种后的4~11天呈现鼠疫败血症死亡。48只实验藏系绵羊死亡结果显示,藏系绵羊对141号鼠疫菌呈现非常显著的个体差异,即无论在低菌量组或高菌量组,有死亡也有存活,死亡上下限相差约100万倍。实验结果表明,藏系绵羊对鼠疫菌属高感受中等敏感的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绵羊 感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动物间鼠疫流行的调查报告
20
作者 焦巴太 吴驾淞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8-108,100,共2页
1996年7月18日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宗务隆乡及郭里木乡接壤处以东,塔日格特地区本布太大沟牧业点内发生大批喜马拉雅旱獭(以下简称旱獭)和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以下简称半细毛羊)等动物死亡现象。自毙半细毛羊的主... 1996年7月18日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宗务隆乡及郭里木乡接壤处以东,塔日格特地区本布太大沟牧业点内发生大批喜马拉雅旱獭(以下简称旱獭)和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以下简称半细毛羊)等动物死亡现象。自毙半细毛羊的主要表现是发热、呼吸困难、全身及嘴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调查 动物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