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2—2021年中国老年人群阿尔茨海默症及相关痴呆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韩树奎 任义涛 +4 位作者 马昕 宋盼盼 马金祥 张紫钰 陈虹汝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6-1003,共8页
背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我国老年阿尔茨海默症及相关痴呆(ADRD)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给其主要家庭照顾者带来了沉重的照护压力,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ADR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探究年龄、时期和队列因素对ADRD发病率和患病... 背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我国老年阿尔茨海默症及相关痴呆(ADRD)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给其主要家庭照顾者带来了沉重的照护压力,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ADR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探究年龄、时期和队列因素对ADRD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影响,并对2021年以后中国老年人群ADRD发病率进行预测,为相关部门制订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21)中ADRD数据为数据来源,提取1992—2021年中国老年人ADRD粗发病率、粗患病率、粗死亡率及粗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按照年龄标准化(简称标化)后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变化趋势,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及队列因素对中国老年人ADRD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影响,并使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其2022—2030年的发病率。结果1992—2021年中国老年人群的ADRD标化发病率、标化患病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AAPC=0.57%,95%CI=0.41%~0.72%;患病率:AAPC=0.64%,95%CI=0.60%~0.68%)。其中男性标化发病率增速高于女性(AAPC:0.63%>0.60%),女性标化患病率增长高于男性(AAPC:0.68%>0.66%)。1992—2019年的三个区段中国老年人ADRD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0.11%、-0.41%、-0.08%),2019—2021年标化死亡率呈升高趋势(APC=1.96%,95%CI=0.78%~3.15%)。年龄效应:6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ADRD的发病、患病风险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女性95岁以上人群发病风险分别为60~64岁组的13.24倍和13.53倍,患病风险是60~64岁组的13.55倍和16.05倍。时期效应:ADRD在男性和女性的发病、患病风险随年份推移而增加,均在2017—2021年达到最高。队列效应:男性和女性的ADRD的发病、患病风险在队列效应方面,均随着出生年份的推移而逐步下降。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2—2030年中国男性与女性ADRD的标化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女性标化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ADRD的标化发病率将从2021年的1267.77/10万上升至1820.80/10万,增幅约为43.62%;男性从2021年的920.22/10万增至2030年的1256.30/10万,增幅约为36.52%,男、女性2022—2030年的ADRD发病人数也在持续升高,2021—2030年男、女性发病人数增长幅度分别为89.74%和105.06%。结论中国老年人群ADRD的负担严重且呈现上升趋势,建议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特别是加强对老年女性人群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疾病负担 老年人 中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勇 王生艳 +1 位作者 易静静 崔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4-1181,共8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模型大鼠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RBC)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海拔1500 m条件+NaCl溶液)、模型组(海拔5000m条件+NaCl溶液)和药物组(海拔5000 m条件+0...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模型大鼠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RBC)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海拔1500 m条件+NaCl溶液)、模型组(海拔5000m条件+NaCl溶液)和药物组(海拔5000 m条件+0.15 g·kg^(-1)·d^(-1)红景天苷),每组15只。检测各组大鼠血常规中RBC数、血红蛋白(Hb)水平和红细胞比容(HCT)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骨髓CD71+有核RBC百分率、骨髓CD71+有核RBC凋亡率、骨髓CD71+有核RBC中线粒体膜电位(MMP)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CD71+有核RBC中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RBC数、Hb水平和HCT水平均升高(P<0.01),骨髓CD71+有核RBC百分率和骨髓CD71+有核RBC凋亡率升高(P<0.01),骨髓CD71+有核RBC中Bax、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大鼠外周血中骨髓CD71+有核RBC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1),骨髓CD71+有核RBC百分率和骨髓CD71+有核RBC凋亡率降低(P<0.01),骨髓CD71+有核RBC中MMP水平升高(P<0.05),Caspase-3、Bax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红景天苷可有效抑制HAPC大鼠骨髓有核RBC凋亡增加,并改善低氧引起的RBC过度积累,可能在大鼠HAPC发病过程起预防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红景天苷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凋亡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b靶向LPAR3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丽英 马新福 马春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miR-15b靶向LPAR3调控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分为对照组、miR-15b mimic组、miR-NC组、miR-15b mimic+pcDNA3.1组、miR-15b mimic+pcDNA-LPAR3组;另设对数期生长的人食管上... 目的探讨miR-15b靶向LPAR3调控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分为对照组、miR-15b mimic组、miR-NC组、miR-15b mimic+pcDNA3.1组、miR-15b mimic+pcDNA-LPAR3组;另设对数期生长的人食管上皮细胞HEEpiC为空白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5b和LPAR3 mRNA的表达;应用MTT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Eca109细胞中LPAR3和增殖、迁移、侵袭相关蛋白(Cyclin D1、MMP-2、MMP-9)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Eca109细胞中miR-15b水平明显降低(1.00±0 vs 0.42±0.03,t=33.486,P<0.01),LPAR3 mRNA水平显著升高(1.00±0 vs 2.33±0.15,t=15.358,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15b mimic组细胞miR-15b水平显著升高(0.42±0.03 vs 4.61±0.38,t=19.039,P<0.01),LPAR3 mRNA(2.33±0.15 vs 1.29±0.13)和蛋白(1.12±0.13 vs 0.35±0.03)水平、细胞增殖率(100.00±0 vs 64.57±6.11)、划痕愈合率(63.45±7.20 vs 36.52±4.29)、Eca109细胞进入Transwell小室下层的数量(155.31±14.23 vs 101.33±11.45)、Cyclin D1(0.85±0.10 vs 0.38±0.05)、MMP-2(0.76±0.08 vs 0.33±0.04)、MMP-9(0.94±0.10 vs 0.41±0.05)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t=9.075、9.996、10.044、5.565、5.119、7.281、8.327、8.211,P<0.01);使用pcDNA-LPAR3过表达LPAR3能明显逆转miR-15b mimic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能力。结论食管癌中过表达miR-15b可能通过下调LPAR3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miR-15b LPAR3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