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适应动物牦牛与普通黄牛肺血管反应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郭胜祥 刘永年 +2 位作者 李景荣 冯宁娜 王丽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0-233,共4页
本文应用张力测定方法观察了高原适应动物─-牦牛和普通黄牛肺内动脉血管条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并观察两者在乙酰胆碱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中的差异。结果显示,体重相近的牦牛和黄牛,其肺内动脉血管条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收缩... 本文应用张力测定方法观察了高原适应动物─-牦牛和普通黄牛肺内动脉血管条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并观察两者在乙酰胆碱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中的差异。结果显示,体重相近的牦牛和黄牛,其肺内动脉血管条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收缩强度明显不同,当NE为10 ̄-7mol/L时,黄牛肺血管条收缩张力为1261±201mg,而牦牛仅为747±100mg,两者差异显著(P<0.01)。内皮细胞完整的黄牛和牦牛肺动脉血管条对乙酰胆碱(Ach)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舒张反应,其中牦牛的舒张作用更明显,在Ach浓度分别为10 ̄-8,10 ̄-7,10 ̄-6,10 ̄-5mol/L时,牦牛肺血管条分别舒张:28.3%,42.6%,52.8%,65.3%,而黄牛仅为:4.3%,16.4%,23.2%,34.8%,各相应Ach浓度间的差异均P<0.01。去除内皮细胞后,黄牛和牦牛的肺动脉血管条对Ach的舒张反应均消失。研究表明,黄牛肺动脉对缩血管物质更敏感,而牦牛肺动脉对舒血管物质反应更明显。其间的差异很可能构成了高原适应动物动脉压不高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症 肺动脉 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 高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H对人胃腺癌细胞内蛋白激酶A及CAMP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汤燕平 韩喜明 +2 位作者 王建国 窦拉加 张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486-2487,共2页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ACH)对人胃腺癌细胞内蛋白激酶A(PKA)及环一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ACH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腺癌细胞,利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癌细胞内PKA活性和CAMP的浓度。结果:10ΜMOL/L ACH使胃腺癌细胞内CAMP水平和PK...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ACH)对人胃腺癌细胞内蛋白激酶A(PKA)及环一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ACH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腺癌细胞,利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癌细胞内PKA活性和CAMP的浓度。结果:10ΜMOL/L ACH使胃腺癌细胞内CAMP水平和PKA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该作用可被阿托品(ATROPINE)阻断。结论:ACH对胃腺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毒蕈碱受体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胃腺癌细胞 蛋白激酶A 环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生花 王建新 格日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0-282,共3页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高原病等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之一 ,其特点主要是以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和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生 (重建 )为主。虽然HPH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但近来研究表明内皮素 (...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高原病等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之一 ,其特点主要是以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和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生 (重建 )为主。虽然HPH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但近来研究表明内皮素 (ET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和一氧化氮 (NO)是HPH的重要致病因子。它们可在低氧诱导因子 1(HIF 1α)介导或在增加的血流切应力和氧应激反应刺激下产生 ,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低氧性 肺动脉高压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