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营养水平对雌性牦牛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变化的影响
1
作者 杨启林 李善春 +2 位作者 陈璟 童燕华 杨永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4,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高、中、低营养水平日粮对牦牛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变化的影响。试验以60头母牦牛作为试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分别分为高、中、低3个饲养水平进行饲喂,试验期3个月。结果表明:(1)不同营养水平下,... 文章旨在研究高、中、低营养水平日粮对牦牛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变化的影响。试验以60头母牦牛作为试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分别分为高、中、低3个饲养水平进行饲喂,试验期3个月。结果表明:(1)不同营养水平下,高、中营养组发情率及卵泡超排头数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 <0.05);高营养组血清中雌二醇(E2)、促黄体素(LH)、促卵泡激素(FSH)和促性腺激素翻译激素(GnRh)浓度水平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 <0.05),中营养组和高营养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2)在第90天,高、中营养组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和葡萄糖(GLU)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 <0.05)。研究表明:不同营养水平会影响GnRh、LH、FSH的分泌,能提高超排反应率及发情率,进而影响牦牛繁殖性能,高营养组中AST、ALT、TG、ALT等的含量高于低营养组,由此可见,不同程度的补饲能提高牦牛体内的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不同营养水平 生殖激素 生化指标 发情率 卵泡超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不同海拔地区藏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春霞 《湖北畜牧兽医》 2021年第9期11-12,共2页
用粪便虫卵计数法对青海省3个不同海拔地区的60只藏羊粪便中消化道线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相同的放牧环境下,同一海拔高度不同时间藏羊消化道内所含线虫虫卵数量不同;同一时间不同海拔高度藏羊消化道内所含线虫虫卵数量不同,优势虫种... 用粪便虫卵计数法对青海省3个不同海拔地区的60只藏羊粪便中消化道线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相同的放牧环境下,同一海拔高度不同时间藏羊消化道内所含线虫虫卵数量不同;同一时间不同海拔高度藏羊消化道内所含线虫虫卵数量不同,优势虫种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虫卵计数法 藏羊 消化道线虫 海拔高度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喂方式对同期牦牛的发情率、血液生化指标和生殖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启林 李善春 +4 位作者 李凯 孙静 马小玲 韩敏振 徐尚荣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16,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舍料、放牧+补饲、放牧+不补饲和同期发情处理方式对母牦牛生殖激素水平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5头健康母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分别为舍饲、放牧+补饲、放牧+不补饲。放牧+不补饲组为传统放牧,试验为期3个月;同... 文章旨在研究舍料、放牧+补饲、放牧+不补饲和同期发情处理方式对母牦牛生殖激素水平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5头健康母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分别为舍饲、放牧+补饲、放牧+不补饲。放牧+不补饲组为传统放牧,试验为期3个月;同时,利用ELISA测量所有牦牛血浆中孕酮(P4)、雌二醇(E2)、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等生殖激素含量,并对比分析了血清中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通过3个月不同饲养方式下的饲喂,舍饲组牦牛发情率显著高于放牧+不补饲组(P<0.05),放牧+补饲组发情率显著高于放牧+不补饲组(P<0.05),放牧+补饲组和舍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舍饲组、放牧+补饲组血清中的葡萄糖、白蛋白、球蛋白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舍饲组牦牛血清中总蛋白和谷草转氨酶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研究表明,营养的供给影响P4、E2、LH、FSH的基础水平,舍饲的育肥方式不仅能增强抗病能力,也能提高生长发育与繁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不同补饲方式 生殖激素 生化指标 发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添加精料补充料对牦牛胰腺发育、血液生化指标和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4
作者 李善春 李凯 杨启林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52,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冬季添加精料补充料对牦牛胰腺发育、血液生化指标和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试验将48头体况良好的公牦牛犊牛(120日龄)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放牧饲养,试验I、Ⅱ和Ⅲ组在放牧基础上每日分别补饲0.125... 文章旨在研究冬季添加精料补充料对牦牛胰腺发育、血液生化指标和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试验将48头体况良好的公牦牛犊牛(120日龄)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放牧饲养,试验I、Ⅱ和Ⅲ组在放牧基础上每日分别补饲0.125、0.25、0.5 kg精料补充料。预试期20 d,正式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体重、胰腺重量及胰腺内外分泌部面积占比显著提高(P<0.05),而胰腺内外分泌部面积比显著降低(P<0.05),且以试验Ⅲ组最为明显。(2)与对照组相比,补饲Ⅱ、Ⅲ组牦牛血清中血糖和白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他指标并无明显变化。(3)添加精料补充料可显著提高牦牛瘤胃中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P<0.05),对疣微菌门和螺旋体门丰度的提升极为显著(P<0.01),极显著降低了黏胶球形菌门和纤维杆菌门丰度(P<0.01)。由此可见,冬季添加精料补充料能提高牦牛生长性能,促进胰腺发育水平,提升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有害菌群的丰度,为牦牛养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精料补充料 胰腺发育 生化指标 瘤胃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犊牦牛心肌组织超微结构与HIF-Iα表达量早期发育变化特点的研究
5
作者 胡佩莹 李莉 +2 位作者 罗涛 杨永宁 汪生花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1期7-10,6,共5页
为研究低氧环境下大通牦牛这一杂交品种其心肌组织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代偿性改变,本实验选取出生1日龄、1月龄、3月龄、6月龄大通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微结构形态学方法,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对出生1日龄、1月龄、3月龄、6月龄大通牦牛... 为研究低氧环境下大通牦牛这一杂交品种其心肌组织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代偿性改变,本实验选取出生1日龄、1月龄、3月龄、6月龄大通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微结构形态学方法,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对出生1日龄、1月龄、3月龄、6月龄大通牦牛心肌细胞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对心肌组织线粒体HIF-1αmRNA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大通牦牛出生后,其心肌线粒体平均截面积、平均体积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面数密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而体积密度随发育期的增长呈上升趋势,除6月龄外,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从胎儿到出生后到6月龄大通犊牦牛心肌组织HIF-1αmRNA表达量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出生1日龄表达量较其它年龄段显著增加(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犊牦牛 心肌组织 HIF-1Α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