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2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张文华一行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试验基地考察调研
1
作者 邹林有 穆德智 《青海农林科技》 2016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8月15日,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文华一行到我院蚕豆、马铃薯试验基地考察调研,青海省农牧厅科技处处长熊进宁、农林科学院常务副书记李培光、副院长王舰、副院长迟德钊、科研处处长缪祥辉、作物所副所长刘玉皎研究员等陪同调研。张文华... 8月15日,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文华一行到我院蚕豆、马铃薯试验基地考察调研,青海省农牧厅科技处处长熊进宁、农林科学院常务副书记李培光、副院长王舰、副院长迟德钊、科研处处长缪祥辉、作物所副所长刘玉皎研究员等陪同调研。张文华副秘书长一行首先来到位于湟中县海子沟乡总堡村的青海13号蚕豆及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示范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试验基地 秘书长 调研 政府办公 示范基地 种植技术 地膜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卫星一行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考察调研
2
作者 邹林有 穆德智 《青海农林科技》 2016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8月8日下午,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卫星与科技部农村中心成果转化处处长孙传范(援青干部)一行来我院考察调研。我院常务副院长、副书记金萍、常务副书记、副院长李培光、副院长王舰、副院长迟德钊、科研处处长缪祥辉及办公室副主任陈... 8月8日下午,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卫星与科技部农村中心成果转化处处长孙传范(援青干部)一行来我院考察调研。我院常务副院长、副书记金萍、常务副书记、副院长李培光、副院长王舰、副院长迟德钊、科研处处长缪祥辉及办公室副主任陈海民陪同调研。周厅长与孙处长先后考察了我院试验基地、闫家作物种子复份库和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温室,随后,与我院各部门的负责人和专家就我院的科研工作情况进行了座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科技厅 调研 卫星 科研工作 副院长 成果转化 试验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十五”科研成果转化情况浅析
3
作者 彭绣科 马生祥 《青海农林科技》 2006年第4期37-38,41,共3页
本文对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十五”前4a的农林科研成果及转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影响成果转化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括分析,针对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质性意见和建议。有望在今后的成果推广转化工作中得以重视和改进。
关键词 科研 成果 转化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农林科技信息事业发展的概思
4
作者 叶小红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3期37-38,共2页
通过对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农林业科技信息工作的回顾 ,并结合当前农林业科技信息化的主要目标 ,提出今后工作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青海 农林科学院 农业 林业 科技信息 发展 历史 编辑出版工作 信息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庆祝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建院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
作者 刘青元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S1期1-2,共2页
(2 0 0 1年 5月 1 1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在这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的初夏时节 ,迎来了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建院 50周年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 ,热烈庆祝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首先 ,让我代表青海省农... (2 0 0 1年 5月 1 1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在这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的初夏时节 ,迎来了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建院 50周年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 ,热烈庆祝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首先 ,让我代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党委、院领导和全院职工向出席今天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谢意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是肩负着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而诞生的。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开创了青海农林科技事业的新纪元。 1951年 ,面临百业待兴、百废待举、财政困难的形势 ,省人民政府决定把农业科技事业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筹建了当时的青海省农业试验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五十周年 示范园区 春油菜 农林科研 农林业 青藏高原 科技成果 双低甘蓝型 化学除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庆祝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建院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6
作者 刘青元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z1期1-2,共2页
关键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青海农林科技 春油菜 林业 脱毒马铃薯 示范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西藏主栽青稞品种营养品质及其淀粉糊化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倩 童亚男 +5 位作者 王丽丽 党斌 吴昆仑 杨希娟 王凤忠 刘丽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342,共10页
青稞是开发营养健康食品的优质原料,为研究品种、产地等因素对青稞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本文收集我国青稞主产区青海和西藏的30个主栽品种,比较主要营养成分及其淀粉糊化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青稞营养成分差异较大,重要功能因子... 青稞是开发营养健康食品的优质原料,为研究品种、产地等因素对青稞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本文收集我国青稞主产区青海和西藏的30个主栽品种,比较主要营养成分及其淀粉糊化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青稞营养成分差异较大,重要功能因子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AX)、总酚介于3.74%~6.54%、5.63%~11.51%和1.90~4.24 mg/g;同时发现青稞β-葡聚糖含量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品种亦显著影响淀粉糊化特性(P<0.05),样品间淀粉峰值黏度介于468.67~4844.67 cP,糊化温度介于66.30~86.85℃。主成分分析将营养成分、糊化性质共15个指标降维得到5个主成分,发现糊化性质及非淀粉多糖、AX、淀粉、β-葡聚糖含量在青稞品质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经聚类分析,筛选出12个高β-葡聚糖(5.62%~6.54%)、11个高AX(10.37%~11.51%)、1个高总酚(4.24 mg/g)、10个高糊化温度(81.05~86.85℃)青稞品种。西宁柴青1号兼具高β-葡聚糖、高AX、高糊化温度的特点,同时总酚含量适中,可能在高活性、低升糖指数(GI)青稞功能食品开发领域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营养品质 糊化特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青海蚕豆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8
作者 郑栋 周仙莉 +3 位作者 滕长才 侯万伟 张红岩 刘玉皎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0,共12页
为明确青海蚕豆育成品种、高代品系和骨干亲本的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46对多态性和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SSR引物对36个青海蚕豆主栽品种(品系)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并构建了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在46对引物中... 为明确青海蚕豆育成品种、高代品系和骨干亲本的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46对多态性和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SSR引物对36个青海蚕豆主栽品种(品系)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并构建了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在46对引物中检测到262个等位位点,各引物检测的多态性等位位点数(Na)为2~15,平均等位位点数为5.696个,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88个,范围为1.180~9.257;Shannon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287~2.444,均值为1.210;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值变化范围为0.141~0.883,均值为0.553,揭示了青海蚕豆品种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系统聚类将36份材料划分为4个亚群,第Ⅰ、Ⅱ、Ⅲ、Ⅳ亚群分别包括24、4、7、1份材料;群体结构与主坐标分析将材料划分为2个亚群,亚群Ⅰ和亚群Ⅱ分别包括17和19份材料,与聚类分类结果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合,厘清了青海蚕豆主栽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与亲缘关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4对核心引物,构建了36份材料的指纹图谱,并将相关信息储存在二维码中。青海蚕豆主栽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不仅为青海蚕豆品种鉴定提供了有效工具,也为今后青海蚕豆品种亲本选配和新品种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青海 主栽品种 SSR标记 亲缘关系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农林业科技检索查新中心2005-2009年查新项目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亚琦 张子良 《青海农林科技》 2010年第3期40-42,共3页
通过对青海省农林业科技检索查新中心2005-2009年间受理的农业查新项目,从查新项目的年代、委托查新单位、查新项目隶属学科及专业分类、查新项目委托人职称结构、出具查新报告的急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一侧面对青海省农林业科研状... 通过对青海省农林业科技检索查新中心2005-2009年间受理的农业查新项目,从查新项目的年代、委托查新单位、查新项目隶属学科及专业分类、查新项目委托人职称结构、出具查新报告的急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一侧面对青海省农林业科研状况进行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新 统计 分析 农林业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农林业配合饲料资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光秀 姚子纯 《青海农林科技》 1991年第4期40-44,共5页
一、概况量多质优的饲料是发展饲养业的物质基础。我省地势高寒、气候干旱、饲料资源普遍匮乏,大力开发与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尤其重要。全省农区历来以作物秸秆、青绿饲草和树叶等为饲喂家畜、家禽的当家饲料。这些农林业配合饲料资源具... 一、概况量多质优的饲料是发展饲养业的物质基础。我省地势高寒、气候干旱、饲料资源普遍匮乏,大力开发与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尤其重要。全省农区历来以作物秸秆、青绿饲草和树叶等为饲喂家畜、家禽的当家饲料。这些农林业配合饲料资源具有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成本低和饲用畜禽面宽等特点。目前由于缺乏贮存条件和工业加工调制能力,其开发程度和其有效利用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饲料 资源 青海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高产抗条锈病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青春343
11
作者 侯璐 马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青春343由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选育,2015年以高代品系13-40为母本(矮败小麦//济宁13/256-1的后代选育的高代品系)、04-12-2-1(红巨穗/宁春26//青春39杂交后代中选育的... 青春343由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选育,2015年以高代品系13-40为母本(矮败小麦//济宁13/256-1的后代选育的高代品系)、04-12-2-1(红巨穗/宁春26//青春39杂交后代中选育的高代品系)为父本杂交获得F1代,与04-12-2-1回交后,经多年系谱法结合抗条锈病鉴定结果选育成的春小麦新品种。2023年该品种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青审麦202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代品系 春小麦新品种 矮败小麦 系谱法 杂交后代 抗条锈病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后代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农林科研信息微机管理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海莲 陈占全 +3 位作者 高霞 王海 任明邦 王廷铨 《青海农林科技》 1995年第1期58-61,共4页
该系统采用汉字DBASE─—Ⅲ关系数据库语言编制,程序结构模块化。具有录入、修改、检索、统计、打印和系统维护等功能。根据青海省农科院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搜集整理了机构、人员、计划、成果、课题经费、科研设备6类信息资料... 该系统采用汉字DBASE─—Ⅲ关系数据库语言编制,程序结构模块化。具有录入、修改、检索、统计、打印和系统维护等功能。根据青海省农科院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搜集整理了机构、人员、计划、成果、课题经费、科研设备6类信息资料,建立了青海省农科院科研信息微机管理系统以适应农业科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信息 微机管理系统 数据库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的感器种类与分布 被引量:1
13
作者 寇桂香 高书晶 +3 位作者 来有鹏 韩海斌 牛烁 周渊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45-2853,共9页
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是高山草甸上的重大害虫之一,雄成虫具有飞行能力能够扩散危害。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的感器种类和形态结构,旨在明确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的感器种类及分布特... 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是高山草甸上的重大害虫之一,雄成虫具有飞行能力能够扩散危害。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的感器种类和形态结构,旨在明确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的感器种类及分布特征并推测各感器的功能。结果表明: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共发现7种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I型、II型、III型和IV型)、刺形感器(I型和II型)、舌形感器、叉形感器、锥形感器、指形感器、水滴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分布较广泛。本研究基于前人对其他昆虫各组织的感器研究,对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分析并推测其功能,这将为青海草原毛虫的形态学、飞行能力及寻找防治靶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草原毛虫 扫描电镜 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马铃薯品种(系)用于油炸薯条加工的适宜性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青青 邝吉卫 +1 位作者 党斌 杨希娟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0,共9页
为分析青海省不同品种(系)的马铃薯在油炸薯条品质上的差异,筛选出适宜用于加工油炸薯条的马铃薯品种(系),通过选取21个具有代表性的马铃薯品种(系)作为原料,进行油炸薯条加工,对其基础营养指标和品质特性进行评估,结合主成分分析、相... 为分析青海省不同品种(系)的马铃薯在油炸薯条品质上的差异,筛选出适宜用于加工油炸薯条的马铃薯品种(系),通过选取21个具有代表性的马铃薯品种(系)作为原料,进行油炸薯条加工,对其基础营养指标和品质特性进行评估,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迭代聚类对油炸薯条进行加工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省不同品种(系)的马铃薯在营养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获得了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6.43%。通过迭代聚类的综合得分筛选出适宜加工油炸薯条的马铃薯品种(系)分别为青薯15号、青薯14号和青11-2-9。对其食用品质进行分析发现,油炸薯条口感外酥里嫩(感官评分为62~73分),咀嚼性良好(52~53分),色泽明亮(a^(*)值为4.0~6.5),评价结果与实际应用现状相符。有助于青海省马铃薯加工的高效利用,满足消费需求,为马铃薯品质改良和专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炸马铃薯条 适宜性研究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迭代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黄蘑菇色素提取及相关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迪 党斌 +2 位作者 杨希娟 解晓霞 尕松成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为明确黄蘑菇色素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了黄蘑菇色素提取工艺,研究了色素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蘑菇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去离子水作为提取剂,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61 min,料液比1∶113 g·... 为明确黄蘑菇色素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了黄蘑菇色素提取工艺,研究了色素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蘑菇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去离子水作为提取剂,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61 min,料液比1∶113 g·mL^(-1),提取率为90.93%。黄蘑菇色素粗提物对光比较敏感,避光条件下更稳定,耐高温和耐还原性较差,但其具有一定的耐酸碱性和耐氧化性;Zn^(2+)的添加增大了黄蘑菇色素的吸光度,Al^(3+)浓度超过0.25%时,色素吸光度下降;葡萄糖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苯甲酸钠和蔗糖的浓度超过1%时,色素吸光度增加,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色素粗提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半抑制率含量(IC_(50))分别为2.30、0.01和1.00 mg·mL^(-1),对Fe^(3+)有一定还原能力。DPPH IC_(50)值和ABTS IC_(50)值与粗多糖和氮含量呈正相关,羟自由基IC_(50)值与粗多糖和氮含量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为黄蘑菇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蘑菇 色素 响应面 稳定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华 喻敏博 +2 位作者 侯璐 张贵 刘玉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1,共7页
【目的】明确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寻找适合病原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并筛选出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的药剂品种。【方法】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记录其在不同氮源、... 【目的】明确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寻找适合病原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并筛选出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的药剂品种。【方法】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记录其在不同氮源、碳源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选用9种化学药剂进行药剂筛选试验,记录在不同浓度、不同药剂下病原菌的生长情况。【结果】前期鉴定出的菌株中,灰葡萄孢出现频率最高,作为试验的代表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葡萄糖和酵母分别作为最适碳氮源、培养温度为20~25℃时,病原菌的生长速度最快。室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噁酮·霜脲氰和代森锰锌2种杀菌剂的EC_(50)值较低,EC_(50)值均小于5.00 mg/L,药物毒力较强。【结论】灰葡萄孢是引起青海省蚕豆赤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葡萄糖和酵母对ZS045B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强,在20~25℃下培养最适合病原菌的生长,噁酮·霜脲氰和代森锰锌对病原菌ZS045B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蚕豆赤斑病 生物学特性 病原菌鉴定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春小麦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
17
作者 付贞桢 魏有海 +5 位作者 郭良芝 翁华 程亮 朱海霞 李玮 陈红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63,共10页
为明确青海省春小麦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其群落特征,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盆地农业区春小麦田杂草种类、生活型、科属组成、群落结构及杂草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小麦田有85种杂草,隶属24科64属。其... 为明确青海省春小麦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其群落特征,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盆地农业区春小麦田杂草种类、生活型、科属组成、群落结构及杂草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小麦田有85种杂草,隶属24科64属。其中,菊科和禾本科是数量最多的科别,杂草分别为16种和14种。从杂草的综合优势度来看,藜(Chenopodium album L.)、野燕麦(Avena fatua L.)、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苣荬菜(Herba Sonchi Brachyoti)5种杂草为优势杂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赖草(Leymus secalinus(Georgi)Tzvel.)、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inn.)Beauv.)、藏蓟(Cirsium eriophoroides)、荞麦蔓(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节裂角茴香(Hypecoum leptocarpum Hook.f.et Thoms.)、猪殃殃(Galium spurium L.)、大刺儿菜(Cirsium arvense var.setosum(willd.)Ledeb)、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野油菜(Brassica juncea(L.)Czern.et Coss.)10种杂草为区域性优势杂草。此外有常见杂草22种,一般性杂草48种。东部农业区田间杂草物种丰富度较柴达木地区高,湟中区、大通县、互助县麦田杂草的物种丰富度依次为46、45、42;柴达木盆地的都兰县、德令哈市、乌兰县、格尔木市麦田杂草的物种丰富度依次为30、26、23、13,调查区以格尔木市的物种丰富度最小。比较杂草的生活型发现,同一地区越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的发生数量和一年生杂草的数量基本接近50%;从杂草群落的相似性来看,东部农业区的湟中区、互助县、大通县杂草群落组成极为相似,而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的都兰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乌兰县杂草群落相似性程度高,杂草群落结构的相似性结果与区域小麦生产实际相吻合。群落结构组成和区域耕作制度、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质、田间管理水平等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建议加强杂草优势种和区域性优势杂草的防控和监测,因地制宜制定杂草绿色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田 杂草 群落组成 物种多样性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青海农林科技》载文分析农林科技发展态势
18
作者 李生荣 阿怀念 石蒙沂 《青海农林科技》 2004年第4期23-26,共4页
1971—2003年32年间的《青海农林科技》收稿载文情况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省属单位、大通县、互助县等来稿量和采用率全省最高,西宁市属单位(市级和五区)虽收稿量总数排在第五,采用量排在第三,但市属单位和五区平均后,甚至排在海东各县之后... 1971—2003年32年间的《青海农林科技》收稿载文情况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省属单位、大通县、互助县等来稿量和采用率全省最高,西宁市属单位(市级和五区)虽收稿量总数排在第五,采用量排在第三,但市属单位和五区平均后,甚至排在海东各县之后,并且论文的质量也不及省属单位、大通、互助等地县;玉树、果洛最低,因此,今后应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科技信息指导,并通过不同途径倡导西宁市各区及有关农林单位对科技信息和科研论文的重视程度应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发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农林科技》 载文情况 农林科技 发展态势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花生适宜播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雲祥 张礼 咸文荣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3期39-43,共5页
为探索花生在青海地区的适宜播期,本研究以花生品种白沙171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播种期对白沙171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4月20日播种)表现最好,其出苗率、带壳两果、带壳一粒果、带壳一粒果重量、2粒果长... 为探索花生在青海地区的适宜播期,本研究以花生品种白沙171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播种期对白沙171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4月20日播种)表现最好,其出苗率、带壳两果、带壳一粒果、带壳一粒果重量、2粒果长、2粒果最大宽、果仁长、果仁宽、单株果数、饱果、百果重、百仁重、公顷产量、含油量、蛋白质、油酸、亚油酸均最高,其次是处理4(4月28日播种),处理1(4月9日播种)表现最差。综合考虑农艺性状、产量以及果实品质,青海地区大田花生的适播期为4月20日—4月28日,最晚不应晚于5月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条纹病原菌的接种方法优化和利用
20
作者 侯璐 方世玉 +1 位作者 康胜华 龙有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6-281,共6页
条纹病是青藏高原青稞生产上的重要种传病害之一,带菌种子是青稞条纹病的唯一初侵染菌源,常采用三明治法幼芽接种病原菌,但其试验周期长和对青稞种子的侵染效率较低。为提高人工接种条纹病病原菌的侵染效率,本研究建立了液体培养条纹病... 条纹病是青藏高原青稞生产上的重要种传病害之一,带菌种子是青稞条纹病的唯一初侵染菌源,常采用三明治法幼芽接种病原菌,但其试验周期长和对青稞种子的侵染效率较低。为提高人工接种条纹病病原菌的侵染效率,本研究建立了液体培养条纹病病原菌菌丝体接种青稞种子的液体侵染接种方法,确定液体侵染法的最适接种条件。研究发现,从整个试验周期看,液体侵染法耗时为三明治法的42.9%~57.9%,从青稞种子与病原菌的共培养时间来看,液体侵染法耗时为三明治法的7.9%。缩短人工接种处理时间18.42 d,说明液体侵染法可作为室内接种鉴定青稞品种对条纹病抗性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液体侵染法对30份青稞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鉴定,获得免疫性遗传资源材料3份、高抗类型材料5份、中抗类型材料8份、中度感病类型材料3份、高度感病类型材料11份。本研究采用液体侵染接种方法提高病原菌侵染率,缩短侵染处理时间,对改进青稞条纹病菌接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条纹病 液体培养基 抗病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