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冀增胜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1期106-108,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RS、GIS、GPS等技术开始逐渐在多个领域进行应用。作为一类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高科技技术,资源管理是3S技术应用频繁且常见的领域。土地资源管理是指提高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缓解人口增长、经济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RS、GIS、GPS等技术开始逐渐在多个领域进行应用。作为一类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高科技技术,资源管理是3S技术应用频繁且常见的领域。土地资源管理是指提高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缓解人口增长、经济建设与土地资源再生缓慢之间的矛盾,确保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帮助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获取更准确、细致的坐标,辅助土地规划部门做动态结构调整,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主要围绕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建议,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土地资源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连蕊茶不同花期及花器官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子月 赵文亮 +3 位作者 范正琪 李纪元 刘伟鑫 吴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台湾连蕊茶(Camellia lutchuensis T.Ito)不同花期及花器官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湾连蕊茶不同花期和花器官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均为醇类。台湾连蕊茶5个花期...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台湾连蕊茶(Camellia lutchuensis T.Ito)不同花期及花器官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湾连蕊茶不同花期和花器官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均为醇类。台湾连蕊茶5个花期(包括蕾初期、蕾后期、半开期、盛花期和衰败期)花器官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42、38、33、37和28种,其中芳樟醇和苯乙醇的相对含量总体较高,为主要香气成分。在花开放过程中,芳樟醇相对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蕾初期最高(61.27%);苯乙醇相对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半开期最高(59.40%)。花瓣和雄蕊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32和43种,其中花瓣中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32.95%),雄蕊中苯乙醇相对含量最高(48.55%)。综上所述,台湾连蕊茶花器官主要香气成分为醇类中的芳樟醇和苯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连蕊茶 挥发性成分 SPME-GC-MS 花期 花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滨海平原城市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贾伍慧 李宗发 +4 位作者 刘凯 闫金凯 朱伟 郭本力 杨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7-376,共10页
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评价是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滨海平原城市因其特定的城市类型,需建立特定的地质适宜性评价体系来指导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评价。本文以我国典型滨海平原城市日照市为研究区,深入分析了影响地下空间开... 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评价是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滨海平原城市因其特定的城市类型,需建立特定的地质适宜性评价体系来指导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评价。本文以我国典型滨海平原城市日照市为研究区,深入分析了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因素,提出了基于基础性地质和约束性地质条件的滨海平原城市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采用经验分值法、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厘定了研究区浅层(0~15m)和次浅层(15~30m)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分区。结果显示,评价指标中水位埋深、断裂带、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对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的影响较大。研究区浅层和次浅层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以适宜和较适宜为主,约占研究区面积的90%,不适宜区域约占研究区面积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评价体系 熵权法 约束性地质条件 滨海平原城市 日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卢修亮 张森森 +3 位作者 韩世德 李宗伦 王朵 白鸿岩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5,共5页
为切实加强国家公园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工作,保护好国家公园生态安全,在总结第一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实践基础上,结合国家公园防灾减灾工作顶层设计,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及问题短板,提出强化法规制... 为切实加强国家公园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工作,保护好国家公园生态安全,在总结第一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实践基础上,结合国家公园防灾减灾工作顶层设计,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及问题短板,提出强化法规制度建设、明确防控管理思路、强化园地协同防控、优化调整资金项目支持方向、加强防控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国家公园 生态安全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农业协同促进林下经济融合发展刍议
5
作者 陈进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2期106-108,共3页
目前,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产学研协作,深化农科教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建设一批适应农林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涉农新专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农林专业,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目前,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产学研协作,深化农科教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建设一批适应农林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涉农新专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农林专业,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目前,林业和农业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领域,它们共同构成了当前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产业,通过林业和农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在产业发展中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林下经济发展中,通过加强林业和农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可以共同开发出更多适合林下经济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促进林下经济的融合发展。本文就针对林业农业协同促进林下经济融合发展展开探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农业 协同促进 林下经济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策建模一致性指数模型的宅基地管理政策量化评价 被引量:26
6
作者 卢照地 张正峰 冀增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124,共10页
研究目的:开展中央和地方宅基地管理政策的文本分析和量化评价,为新时期宅基地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政策建模一致性指数模型法。研究结果:(1)39项宅基地管理政策制定较为合理,一致性可接受等级及以上的政策... 研究目的:开展中央和地方宅基地管理政策的文本分析和量化评价,为新时期宅基地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政策建模一致性指数模型法。研究结果:(1)39项宅基地管理政策制定较为合理,一致性可接受等级及以上的政策数量为28项;(2)中央和地方层面上,宅基地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发布主体和执行机构类别较少,激励手段不明确,政策保障不完善;(3)区际层面上,宅基地政策的短板因地而异。东北地区对住宅建设的约束不足,中西部地区的信息化管理较弱,西部部分地区宅基地管理监督系统不健全。研究结论:中国宅基地管理政策存在较大完善空间,各地应充分考虑自身特色和宅基地管理现状,在增强可操作性的同时,加快推进宅基地管理立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评价 PMC指数 宅基地管理 文本分析 政策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袋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彭言劼 柳琳琳 +4 位作者 阮华丽 康颖 周勇 赵文亮 刘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59,共4页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对果实进行蓝色、绿色、白色、半透明和全遮光的套袋处理,比较套袋后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颜色的果袋对‘巨峰’葡萄果实颜色和理化指标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半透明套袋处理的果实品质最好,能够促进‘巨...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对果实进行蓝色、绿色、白色、半透明和全遮光的套袋处理,比较套袋后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颜色的果袋对‘巨峰’葡萄果实颜色和理化指标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半透明套袋处理的果实品质最好,能够促进‘巨峰’葡萄的转色,使果色更深;与不套袋相比,半透明袋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98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下降7.6%,总花色苷含量提升34.8%,且糖酸比高达31.87。综上结果认为,半透明袋最有利于改善乐山地区‘巨峰’葡萄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套袋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在梨中的残留动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明全 毛江胜 +3 位作者 陈子雷 李慧冬 郭长英 张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1期190-193,共4页
为探究吡唑醚菌酯在梨中的残留降解情况,为生产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于2020年在山东、河北、湖北、甘肃和安徽5省6地进行吡唑醚菌酯在梨上的残留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在梨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梨中的半衰... 为探究吡唑醚菌酯在梨中的残留降解情况,为生产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于2020年在山东、河北、湖北、甘肃和安徽5省6地进行吡唑醚菌酯在梨上的残留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在梨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梨中的半衰期为9.9 d。按稀释1 000倍液和500倍液,施药2、6次,于距离最后一次施药7、14和21 d采样,吡唑醚菌酯在梨中的残留量为0.001~3.601 mg/kg。高浓度施药后,6地样品均有超标现象。低浓度施药后,21 d采集的样品有超标现象,其他均未超标。说明在梨上施药时,应严格控制施药浓度、施药次数、采摘安全间隔期等农药标签要求,不能盲目增加施药次数,以免出现农药残留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残留 消解动态 安全间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冀增胜 钟读华 马迎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3期75-77,共3页
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讲,开展高标准的农田工程建设能够极大改善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因此此项工程对我国农业发展意义重大。为了确保农田工程建设能够有效发挥自身的价值... 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讲,开展高标准的农田工程建设能够极大改善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因此此项工程对我国农业发展意义重大。为了确保农田工程建设能够有效发挥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加强农田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使各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基于此,对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工程建设 问题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