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与MRI表现 被引量:19
1
作者 高凯波 赵秀丽 +2 位作者 叶慧义 王海屹 常瑞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226,230,共6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2易位性肾癌)的CT与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Xp11.2易位性肾癌患者。10例行CT扫描,其中单纯平扫2例,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14例行肾脏MRI平扫及多期多时相扫描,含同...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2易位性肾癌)的CT与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Xp11.2易位性肾癌患者。10例行CT扫描,其中单纯平扫2例,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14例行肾脏MRI平扫及多期多时相扫描,含同时CT平扫2例、CT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观察Xp11.2易位性肾癌瘤体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信号特征及血供、强化方式。结果 18例18个病灶均位于皮髓质,实性17个,囊实性1个。病灶最大径平均(4.6±2.0)cm;圆形或类圆形病灶13个,不规则形或分叶状病灶5个。10个病灶CT平扫呈稍高/高密度,平均CT值为(50.6±11.5)HU,4个病灶见钙化;8个病灶CT增强扫描示多血供1个,少血供7个。MRI示14个病灶信号表现多样,均见不同范围稍短/短T1、稍短/短T2信号,增强扫描以髓质期持续强化为主要表现。根据病变主要信号特点及血供情况分3种类型(1个囊实性病灶除外):(1)以短T1短T2信号为主型病灶5个,为少血供;(2)以稍长T1稍T2信号为主型病灶4个,均为多血供;(3)以等T1等T2信号为主型病灶4个,均为相对少血供。结论 Xp11.2易位性肾癌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当CT平扫发现位于皮髓质稍高/高密度结节或肿块,MRI表现为信号多样伴有不同范围稍短/短T1、稍短/短T2信号特征,并以髓质期持续强化为特点时,结合临床可提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易位 遗传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