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旋转调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建业 蔚国强 +2 位作者 汪立新 张胜修 信东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33,42,共5页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旋转调制技术是一种自校正方法,它能在不使用外部信息的条件下,自动补偿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零偏引起的系统导航误差。该技术在国外潜艇和舰船上已得到成功应用,旋转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传播方程是研究旋转捷联惯...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旋转调制技术是一种自校正方法,它能在不使用外部信息的条件下,自动补偿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零偏引起的系统导航误差。该技术在国外潜艇和舰船上已得到成功应用,旋转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传播方程是研究旋转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系统级标定等的基础。基于此,推导了以地理坐标系为导航坐标系的单轴旋转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导航方程和误差传播方程(位置误差方程、速度误差方程、姿态误差方程),给出了误差传播的仿真结果。仿真表明,若采用单轴旋转调制技术,陀螺仪常值漂移和加速度计零偏引起的导航误差都可以得到有效补偿,而初始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及姿态误差引起的导航误差得不到补偿。将旋转调制技术应用于捷联惯导系统,能极大地提高武器系统的长期工作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旋转调制技术 自动补偿 导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巡航高度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舒健生 武健 +2 位作者 赵建波 王晓梅 王少峰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9,共5页
参考航迹确定后巡航导弹飞行高度对其撞地概率和突防概率存在一定影响,需要对巡航导弹的飞行高度进行优化。将模拟退火和分阶段搜索引入基本粒子群算法,并基于该改进算法对巡航导弹的飞行高度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给定参考航迹后对... 参考航迹确定后巡航导弹飞行高度对其撞地概率和突防概率存在一定影响,需要对巡航导弹的飞行高度进行优化。将模拟退火和分阶段搜索引入基本粒子群算法,并基于该改进算法对巡航导弹的飞行高度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给定参考航迹后对巡航高度进行优化,能够大幅提高巡航导弹的作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航导弹 巡航高度 作战能力 粒子群算法 模拟退火 分段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锁相红外热像法无损探伤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炜 刘涛 +1 位作者 杨正伟 张瑞民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39-943,共5页
为了解决复合材料红外热波定量识别缺陷的难题,从锁相热像法的原理出发,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锁相热像法在检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建立相位差与缺陷深度的关系,进而识别缺陷尺寸;对不同缺陷存在最佳检测频率,能使相位差最大;对于同... 为了解决复合材料红外热波定量识别缺陷的难题,从锁相热像法的原理出发,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锁相热像法在检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建立相位差与缺陷深度的关系,进而识别缺陷尺寸;对不同缺陷存在最佳检测频率,能使相位差最大;对于同一缺陷,同一频率,幅值差与激励信号强度成正比。这对红外热波无损探伤的定量检测和评估、锁相激励信号参数的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锁相热像法 最佳检测频率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算法的多线程并行航迹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许立军 鲜勇 +1 位作者 杨其 苏国华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3-36,46,共5页
并行计算是提高航迹规划速度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A*算法具有隐含并行的特性,计算机多CPU多线程技术使得并行计算脱离了工作站或工作组计算机,可使A*算法在单机上进行并行计算。随后根据A*算法的特点对并行计算进行了相应改进,并将其应... 并行计算是提高航迹规划速度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A*算法具有隐含并行的特性,计算机多CPU多线程技术使得并行计算脱离了工作站或工作组计算机,可使A*算法在单机上进行并行计算。随后根据A*算法的特点对并行计算进行了相应改进,并将其应用到巡航导弹的航迹规划当中。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并行算法在没有改变航迹规划结果性能的同时,计算速度、稳定性都有了较大提高,有利于快速航迹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规划 巡航导弹 A*算法 多线程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消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家垒 何婧 +1 位作者 信东 许化龙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3,共5页
随着光纤陀螺(FOG)精度和可靠性的不断提高,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在导弹武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是,在导弹的初始对准与导航过程中,光纤陀螺的输出噪声严重影响了对准与导航的精度。因此,有必要对光纤陀螺的输出信号进行... 随着光纤陀螺(FOG)精度和可靠性的不断提高,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在导弹武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是,在导弹的初始对准与导航过程中,光纤陀螺的输出噪声严重影响了对准与导航的精度。因此,有必要对光纤陀螺的输出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在分析了光纤陀螺输出噪声的基础上,将小波阈值去噪理论应用到光纤陀螺信号处理中,并与基于ARIMA模型的强跟踪Kalman滤波去噪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基于小波的去噪方法能够更好地估计光纤陀螺的输出信号,具有更为理想的去噪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对准与导航过程中光纤陀螺噪声的影响,提高了对准与导航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消噪 小波阈值 强跟踪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可视化仿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印桂生 陈怀友 +1 位作者 张菁 陈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0-225,共6页
针对近程防御武器系统研发过程中的论证、分析、设计以及仿真等需求,研究实现了一套技战术相结合的数字化武器系统仿真平台,利用该平台支持近程防御系统论证、设计、研制、试验、测试等阶段的研发工作.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和Vega Prime实... 针对近程防御武器系统研发过程中的论证、分析、设计以及仿真等需求,研究实现了一套技战术相结合的数字化武器系统仿真平台,利用该平台支持近程防御系统论证、设计、研制、试验、测试等阶段的研发工作.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和Vega Prime实现了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打击目标过程的仿真,对炮弹和导弹弹道计算、武器操纵、实时碰撞检测技术做了深入研究.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优化了炮弹和导弹的飞行模型,提出了舰炮的机械运动模型,改进了适合武器仿真的高速物体碰撞检测技术,实现了近程防御武器系统作战仿真的全过程,验证了仿真平台的实用性,提高了仿真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可视化仿真 近程防御 舰炮 VEGA PR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通信及其在潜艇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杨 张芳 卞勇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3-45,共3页
概述了激光通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长波对潜通讯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指出ELF和VLF潜艇通信系统在潜艇安全深度与信息传输速度方面存在着矛盾。分析了蓝绿激光对潜通信的特点及实现方案,我国在此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关键词 激光通信 ELF VLF 潜艇通信 蓝绿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NET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4
8
作者 蒲玄及 杨百龙 杨建飞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22期59-61,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在线考试的形式,利用网络进行无软盘、无纸化的在线考试,大大提高了考试的可靠性、有效性、降低了考试成本。在ASP.NET技术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基于ASP.NET的四层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在线考试的形式,利用网络进行无软盘、无纸化的在线考试,大大提高了考试的可靠性、有效性、降低了考试成本。在ASP.NET技术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基于ASP.NET的四层体系结构的在线考试系统,并实现动态随机组卷和在线阅卷等主要功能,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NET 2.0 在线考试系统 SQL SERVER 2005 四层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扫描多子阵平板天线旁瓣电平优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林志强 贾维敏 +2 位作者 姚敏立 高江 王虹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8,共5页
多子阵技术是平板天线动中通降低天线系统高度的重要方法,但其离散口径却带来了高旁瓣,且难以通过传统的不等幅馈电技术得以抑制。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混合扫描多子阵平板天线的方向图特性,给出了几种降低旁瓣电平的方法。以降低天线扫... 多子阵技术是平板天线动中通降低天线系统高度的重要方法,但其离散口径却带来了高旁瓣,且难以通过传统的不等幅馈电技术得以抑制。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混合扫描多子阵平板天线的方向图特性,给出了几种降低旁瓣电平的方法。以降低天线扫描范围内的最高旁瓣电平为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子阵间距进行优化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子阵间距优化可以显著降低天线的旁瓣电平。该方法与分析结果可为多子阵平板天线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卫星通信 多子阵平板天线 遗传算法 旁瓣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自动测试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及体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学浩 岳瑞华 +2 位作者 徐中英 杨智 腾红磊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37-39,共3页
为了能有效的评价导弹自动测试系统综合性能,探讨了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一套导弹自动测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几种综合评价模型,为导弹自动测试系统的进一步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自动测试系统 性能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组外场标定时振动干扰的检测与提取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刚 杨杰 +2 位作者 汪立新 高江 王晓梅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0-83,共4页
惯组(即惯性器件组合)在外场进行标定时常常会受到地基振动的干扰,这种干扰会对惯组的测试精度造成极大的影响。首先建立振动信号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振动信号与噪声信号奇异性的差异,利用小波模极大值法对惯组的输出信号进行分析,并推... 惯组(即惯性器件组合)在外场进行标定时常常会受到地基振动的干扰,这种干扰会对惯组的测试精度造成极大的影响。首先建立振动信号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振动信号与噪声信号奇异性的差异,利用小波模极大值法对惯组的输出信号进行分析,并推导抑制噪声干扰、提取振动信号的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对振动干扰具有很好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惯组标定 振动模型 小波分析 模极大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油料输送蚁群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世岗 周庆忠 +1 位作者 石祥辉 朱晨辉 《物流技术》 2010年第20期147-149,共3页
针对军队油料输送的特点,采用改进蚁群算法,引入云模型理论对参数进行动态调整,最后提出基于安全系数的军队油料输送优化方法。实例求解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快速地求得军队油料输送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关键词 油料输送 蚁群算法 信息素 安全系数 云模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趋近律的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导弹姿态控制系统 被引量:6
13
作者 米文鹏 刘新学 +1 位作者 洪成华 杨建飞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9,共5页
针对导弹姿态控制系统的参数具有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具有指数趋近律的变结构控制器。为克服常规指数趋近律的抖动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同时,针对姿态控制系统的不确定项,利用模糊逻辑系统设计切换控制项来克服其... 针对导弹姿态控制系统的参数具有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具有指数趋近律的变结构控制器。为克服常规指数趋近律的抖动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同时,针对姿态控制系统的不确定项,利用模糊逻辑系统设计切换控制项来克服其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导弹姿态控制系统中的仿真效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滑模变结构 模糊逻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kermann规则的离散全程灰色滑模控制在数字导弹姿态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米文鹏 闫双卡 +1 位作者 杨建飞 洪成华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3-97,共5页
针对数字式导弹姿态控制系统的参数具有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离散变结构控制器。该控制器结合了Ackermann规则设计切换函数简单、易行的优点和全程滑模控制器的全局鲁棒性的长处。同时引入灰色理论,设计了灰色补偿控制项,... 针对数字式导弹姿态控制系统的参数具有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离散变结构控制器。该控制器结合了Ackermann规则设计切换函数简单、易行的优点和全程滑模控制器的全局鲁棒性的长处。同时引入灰色理论,设计了灰色补偿控制项,用于克服数字导弹姿态控制系统的不确定项对系统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导弹姿态控制系统中的仿真效果较为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姿态控制 Ackermann规则 全程滑态变结构控制 姿态控制系统 全程滑态因子 灰色补偿控制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备故障远程诊断网络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清鹏 王黎 郭刚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38-42,共5页
构建一种基于以太网和Internet远程故障诊断的网络体系,实现了企业设备故障的远程诊断。系统以共享文件访问服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诊断专家系统与网络技术相结合。通过同时满足B/S和C/S结构的用户接口,实现设计的设备故障专家远程诊断... 构建一种基于以太网和Internet远程故障诊断的网络体系,实现了企业设备故障的远程诊断。系统以共享文件访问服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诊断专家系统与网络技术相结合。通过同时满足B/S和C/S结构的用户接口,实现设计的设备故障专家远程诊断和讨论的功能。而且该体系的原型系统已经在企业得到初步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故障 远程故障诊断 嵌入式技术 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扫描激光雷达距离选通同步控制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毅玢 徐军 +3 位作者 赵法林 李晓锋 徐利国 王林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33-836,共4页
无扫描激光雷达距离选通成像系统中同步控制装置的研究设计是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距离选通,能否得到目标的选通图像。在成像系统对同步控制装置的性能要求基础上,论文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实现了脉冲激光器与选... 无扫描激光雷达距离选通成像系统中同步控制装置的研究设计是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距离选通,能否得到目标的选通图像。在成像系统对同步控制装置的性能要求基础上,论文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实现了脉冲激光器与选通ICCD摄像机的同步工作。通过VHDL语言设计出了具有纳秒量级的距离选通同步控制电路。此电路可以方便地进行脉冲宽度和延迟时间的选择,从而提高系统的成像质量和作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控制 距离选通 无扫描 脉冲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起始点无关的小波轮廓描述符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向峰 李艾华 +2 位作者 赵瑞星 信东 崔洪亮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86-590,共5页
针对现有小波轮廓描述符依赖于起始点的问题,提出一种自相关小波轮廓描述符。首先对经过平移和尺度归一化后的轮廓进行小波变换,再将各个频段小波系数进行自相关变换,消除起始点变化对描述结果的影响,得到最终的自相关小波轮廓描述符。... 针对现有小波轮廓描述符依赖于起始点的问题,提出一种自相关小波轮廓描述符。首先对经过平移和尺度归一化后的轮廓进行小波变换,再将各个频段小波系数进行自相关变换,消除起始点变化对描述结果的影响,得到最终的自相关小波轮廓描述符。该描述符彻底摆脱了对起始点的依赖,同时具有较高的描述精度。实验结果证明了自相关小波轮廓描述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描述 轮廓描述符 小波变换 起始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层次多电压功耗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强 孙兴奇 马光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3-93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在时间与面积约束下,运用遗传算法同时进行操作调度和资源分配的高层次多电压功耗优化方法.对于时间和面积约束所导致的无效染色体,通过将约束优化问题转换成两个目标函数的极值问题,一个为原问题的目标函数,另一个为违反约... 提出了一种在时间与面积约束下,运用遗传算法同时进行操作调度和资源分配的高层次多电压功耗优化方法.对于时间和面积约束所导致的无效染色体,通过将约束优化问题转换成两个目标函数的极值问题,一个为原问题的目标函数,另一个为违反约束条件的程度函数,避免了约束条件对问题求解的影响.对于数据依赖所导致的无效染色体,采用基于数据依赖的单点杂交算子来解决.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不考虑无效染色体处理机制的简单遗传算法的多电压功耗优化方法的功耗优化能力提高10%,收敛速度提高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 高层次综合 多电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kermann规则的全程滑态变结构控制器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开亮 米文鹏 +1 位作者 洪成华 郝志虎 《兵工自动化》 2008年第11期83-84,96,共3页
变结构控制是解决在飞行过程中参数、干扰不断变化的导弹控制的一种新途径。基于Ackermann规则的滑态变结构控制器,在所设计的滑态函数中引入全程滑态因子,既能保留基于Ackermann规则设计变结构控制器简单的优势,又消除了能达阶段,实现... 变结构控制是解决在飞行过程中参数、干扰不断变化的导弹控制的一种新途径。基于Ackermann规则的滑态变结构控制器,在所设计的滑态函数中引入全程滑态因子,既能保留基于Ackermann规则设计变结构控制器简单的优势,又消除了能达阶段,实现姿态控制系统的全局鲁棒性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性能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kermann规则 全程滑态变结构控制 姿态控制系统 全程滑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免疫谱聚类的软件缺陷预测① 被引量:1
20
作者 慕晓冬 常瑞花 +1 位作者 宋国军 宋洪军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9-1224,共6页
为提高无标识软件缺陷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谱聚类与混沌免疫相结合的软件缺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谱聚类算法引入到软件缺陷预测领域中,然后针对谱聚类算法中K-Means局部收敛的缺点,用一种混沌免疫聚类算法来替换K-Means算法。... 为提高无标识软件缺陷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谱聚类与混沌免疫相结合的软件缺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谱聚类算法引入到软件缺陷预测领域中,然后针对谱聚类算法中K-Means局部收敛的缺点,用一种混沌免疫聚类算法来替换K-Means算法。同时,在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框架下,借鉴混沌和免疫理论,设计免疫克隆聚类适应度函数计算方法,并给出分层混沌变异算子,以实现种群多样性的增加,促进无标识软件缺陷数据预测精度的提高。在Iris和3组商业软件模块数据集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标识数据 免疫 谱聚类 混沌 软件缺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