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互设计在舰船零部件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丽 陈永文 曹爱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71-174,共4页
随着船舶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面向开发人员的智能化船舶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交互性设计是指在船舶关键部件设计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可以实现双向的设计输入与输出,本文研究一种基于船体图像造型元素的船舶零... 随着船舶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面向开发人员的智能化船舶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交互性设计是指在船舶关键部件设计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可以实现双向的设计输入与输出,本文研究一种基于船体图像造型元素的船舶零件型线优化设计和3D建模技术,利用角点检测、几何空间变换和NURBS样条曲线实现了船舶舱室部件的设计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设计 智能制造 3D造型 角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润滑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盛锐 刘纪新 +5 位作者 颜旭 王广 董兰 张全昌 宋学磊 李长河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7,共12页
微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MQL)被视为一种能够改善浇注式和干切削技术缺陷的绿色可持续加工技术,在机械加工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综述了微量润滑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首先,分析了微量润滑及其系统以及在车削、铣削、磨削、... 微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MQL)被视为一种能够改善浇注式和干切削技术缺陷的绿色可持续加工技术,在机械加工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综述了微量润滑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首先,分析了微量润滑及其系统以及在车削、铣削、磨削、钻削加工中的性能表现,微量润滑在铣削SKD 61钢时,刀具侧面磨损能减少60%。其次,阐述了微量润滑的进展及分类,并详细分析了纳米流体微量润滑(nanofluid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NMQL)、低温微量润滑(cryogenic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CMQL)、多场赋能微量润滑的冷却润滑机理。结果表明,在磨削钛合金时,纳米流体静电雾化微量润滑相对于微量润滑,磨削温度降低了40%。在机械加工中,微量润滑提升了冷却润滑效果,降低了成本和切削液用量,并改善了表面粗糙度、切削力和刀具磨损等方面的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润滑 机械加工 车削 磨削 纳米流体微量润滑 低温微量润滑 多场赋能微量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场赋能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浩 刘纪新 +7 位作者 周宗明 颜旭 王广 董兰 姬长贺 盛锐 陈云 李长河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共12页
随着制造业迫切向低碳与可持续转型,生物纳米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由于其优异的冷却润滑与清洁环保的特点,成为浇注式和干磨削技术优选的替代方案。针对其在砂轮工件界面高温高压边界条件下润滑剂失效的技术问题,提出通过能场对生物纳米... 随着制造业迫切向低碳与可持续转型,生物纳米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由于其优异的冷却润滑与清洁环保的特点,成为浇注式和干磨削技术优选的替代方案。针对其在砂轮工件界面高温高压边界条件下润滑剂失效的技术问题,提出通过能场对生物纳米润滑剂微量润滑进行效能提升,改善高温高压条件下纳米生物润滑剂的强化换热与抗磨减摩的摩擦学性能。但是能量场赋能后,润滑介质在磨削区域的理化性质与磨削性能之间的映射关系尚不明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摩擦学和传热学对多能场赋能下的纳米生物润滑剂的磨削性能进行综合性评估。对纳米生物润滑剂的抗磨减磨进行分析,针对不同能量场赋能机理进行物理机制研究。低温赋能下,磨削区域的换热行为得到强化;静电雾化后,液滴粒径和接触角进一步改善,雾滴的浸润性提高;超声辅助下,液滴雾化过程中的二次破碎行为得到强化,液滴粒径的均一性发生改善;磁场赋能下,磁性纳米粒子的有序运动显著降低磨削比能,表面质量得到提高。针对多能场下的纳米生物润滑剂磨削的工程与科学瓶颈提出展望,为未来多能场赋能的工业化应用提出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能场赋能 微量润滑 纳米粒子 生物润滑剂 磁场 静电雾化 低温冷风 超声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与地震联合激励下悬浮隧道动力特性
4
作者 加力源 桑松 +1 位作者 石晓 周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0-1148,共9页
针对悬浮隧道在复杂荷载作用下动力特性,为了提高其设计安全性、优化结构性能、并减少灾害风险,本文采用斯托克斯(Stokes)二阶波浪理论与弗汝德-克雷洛夫假定法(Froude-Krylov)计算悬浮隧道所受的波浪荷载,采用三角级数法生成地震波并... 针对悬浮隧道在复杂荷载作用下动力特性,为了提高其设计安全性、优化结构性能、并减少灾害风险,本文采用斯托克斯(Stokes)二阶波浪理论与弗汝德-克雷洛夫假定法(Froude-Krylov)计算悬浮隧道所受的波浪荷载,采用三角级数法生成地震波并考虑地震对自由场海水动水压力的影响计算结构的地震荷载,利用D′Alembert原理推导建立悬浮隧道管体—锚索耦合运动方程并采用Galerkin法化简求解。研究了考虑波流与地震荷载、参数激励、涡激振动、初始扰动等不同工况下的管体与锚索跨中位移时域响应。结果表明:无外部动荷载时,锚索与管体之间会呈现出参数共振现象,波浪与地震荷载会减弱参数共振现象并使管体振动更加剧烈且会与涡激力互相抑制,系统振动状态受管体初始扰动影响较大,同时波陡增大会使悬浮隧道管体稳定振幅增大,锚索的瞬态振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隧道 耦合方程 波浪荷载 地震荷载 参数共振 涡激振动 时域分析 复杂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技术的光电测量设备智能调焦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富贞 陈玉杰 刘晓玲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2-195,共4页
针对当前方法对光电测量智能设备调焦时间长,得到的聚焦位置与实际聚焦位置之间的偏差较大,存在调焦效率低和调焦精准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像技术的光电测量设备智能调焦方法,采用Meanshift算法通过计算初始目标特征、计算候选区域... 针对当前方法对光电测量智能设备调焦时间长,得到的聚焦位置与实际聚焦位置之间的偏差较大,存在调焦效率低和调焦精准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像技术的光电测量设备智能调焦方法,采用Meanshift算法通过计算初始目标特征、计算候选区域特征、判定目标特征相似性和目标定位4个步骤构建调焦窗口。以获得的调焦窗口为基础,引入动态调焦因子修正清晰度评价函数受目标变化的影响,根据修正结果提出适应变步长爬山算法,通过小步长细调和大步长粗扫的策略搜索聚焦点,实现光电测量设备的智能调焦。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所提方法的聚焦偏差均低于0.04 mm,明显低于现有方法,表明该方法的调焦效率高、调焦精准度高,充分验证了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技术 光电测量设备 调焦窗口 智能调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2/Q345R复合板热处理残余应力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6
作者 王瑞 霍同龙 +3 位作者 田真真 郭傲翔 白振华 赵志敏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9-236,共8页
针对层状复合材料由于组元之间的力学性能不同,经高温热处理易导致金属层间非协调变形,最终出现残余应力(宏观内应力)的问题,通过盲孔法获得了TA2/Q345R复合板热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状态,并采用线扫描、剥离实验及高温拉伸实验获得了复... 针对层状复合材料由于组元之间的力学性能不同,经高温热处理易导致金属层间非协调变形,最终出现残余应力(宏观内应力)的问题,通过盲孔法获得了TA2/Q345R复合板热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状态,并采用线扫描、剥离实验及高温拉伸实验获得了复合板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建立了TA2/Q345R高温热处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TA2/Q345R复合板热处理过程中宏观残余应力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结果表明,TA2/Q345R复合板热处理后呈现出压-拉-压应力状态;在加热和保温过程中,层间热应力诱导产生的弯曲应力是内应力形成的主要因素,且保温阶段复合板无法有效通过自身变形消除热应力积累,内部应力有所增大;在冷却过程中,复合板受到的层间热应力和弯曲应力分布状态与加热过程完全相反,复合板内部应力状态转变为压-拉-压,与实验结果相符,热处理过程中宏观内应力受层间热应力和弯曲应力的共同影响而持续动态变化,直至形成最终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Q345R复合板 热处理 残余应力 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筋对阶梯板振动和能量传递的影响
7
作者 郭慧 孙义 张凯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3-1542,共10页
为了研究加强筋对阶梯板振动和能量传递的影响,基于Kirchhoff薄板理论,采用有限积分变换法,建立了简支边界条件下加筋阶梯矩形板的自由与强迫振动分析的动力学模型,获得了加筋阶梯矩形板的自由与强迫振动的解析解,并且结合多目标粒子群... 为了研究加强筋对阶梯板振动和能量传递的影响,基于Kirchhoff薄板理论,采用有限积分变换法,建立了简支边界条件下加筋阶梯矩形板的自由与强迫振动分析的动力学模型,获得了加筋阶梯矩形板的自由与强迫振动的解析解,并且结合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提出了通过加强筋的设置来控制阶梯板振动能量传递的策略。首先,提出了加筋阶梯变厚度板动力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对动力学模型的振动响应进行了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的计算与验证;然后,分析了加强筋的插入对激励板和接收板振动能量损失的影响,开展了加强筋的物理参数和插入位置对两板之间振动能量传递影响的研究;最后,提供了一种寻找最佳加强筋插入位置的优化算法,对加强筋的插入位置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激励板和接收板上各插入一根加强筋,将获得较好的插入损失效果;加强筋的弯曲刚度增加,在低频段传递到接收板上的振动能量明显下降,而加强筋的质量对高频段的能量传递影响较大;激励板上加强筋的位置对能量传递的影响较小,而通过改变接收板上加强筋的位置,会使得接收板振动能量分布产生差异,对振动能量传递具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寻得加强筋最佳插入位置,可使阶梯板总振动能量损失最大。可见采用有限积分变换法对加筋阶梯板进行动力学建模与振动控制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阶梯板 机械振动 能量传递 插入损失 Kirchhoff薄板理论 有限积分变换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Agent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协作规划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娜 马利民 +1 位作者 姜云春 宗成国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89,96,共8页
人机协作控制是多无人机任务规划的重要方式。考虑多无人机任务环境协同解释和策略控制一致性需求,提出基于多Agent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协作规划方法。依据任务知识和行为状态,构建基于任务分配Agent的任务规划器,生成人机交互的相互... 人机协作控制是多无人机任务规划的重要方式。考虑多无人机任务环境协同解释和策略控制一致性需求,提出基于多Agent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协作规划方法。依据任务知识和行为状态,构建基于任务分配Agent的任务规划器,生成人机交互的相互依赖关系;设计一种深度学习强化方法,解决群体行为最优策略和协同控制方法,并利用混合主动行为选择机制评估学习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作为人机交互实例,所提方法通过深度强化学习使群体全局联合动作表现较好,学习速度和稳定性均能优于确定性策略梯度方法。同时,在跟随、自主和混合主动3种模式比较下,可以较好地控制无人机飞行路径和任务,为无人机集群任务执行提供了智能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Agent规划 深度强化学习 无人机协同规划 混合主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卡车油箱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效东 皮永禄 +2 位作者 刘晓彤 王可栋 李雨乐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卡车油箱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因振动产生本体及焊缝开裂的问题。针对某400 L卡车柴油油箱,基于流固耦合理论,运用ANSYS软件分析油箱的振动特性。锤击法模态试验和仿真模态分析结果,仿真与试验测得的结构模态参数数据误差最大为13%,仿真的... 卡车油箱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因振动产生本体及焊缝开裂的问题。针对某400 L卡车柴油油箱,基于流固耦合理论,运用ANSYS软件分析油箱的振动特性。锤击法模态试验和仿真模态分析结果,仿真与试验测得的结构模态参数数据误差最大为13%,仿真的准确性得到验证。油箱结构自由状态下计算得到的前6阶固有频率略大于油箱安装状态下的固有频率,油箱固有频率会随着液体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油箱的固有频率在液体量从0到100 L以及300到400 L这两阶段变化明显。油箱充液比低于1/2时,油箱结构的各阶固有频率均高于危险区域的频率,不会产生共振。充液量大于3/4时固有频率接近于30 Hz的标准规定值,存在共振风险。油箱设计时,应优化油箱的结构,使其在充满液量时也能避开30 Hz标准值,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卡车油箱 流固耦合 湿模态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速度分析的近地表纵波速度反演
10
作者 王延光 梁鸿贤 +3 位作者 芮拥军 王胜阁 王姣 孙成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8-1222,共15页
面波频散曲线对于横波速度、纵波速度、层厚等近地表地球物理参数的敏感度相差较大,现阶段通过频散曲线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近地表横波速度与厚度信息,但无法直接对纵波速度进行反演.研究表明,泊松比对于波长(W)-探测深度(D)关系较为敏感... 面波频散曲线对于横波速度、纵波速度、层厚等近地表地球物理参数的敏感度相差较大,现阶段通过频散曲线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近地表横波速度与厚度信息,但无法直接对纵波速度进行反演.研究表明,泊松比对于波长(W)-探测深度(D)关系较为敏感.基于这一发现,本文根据频散曲线与反演获取的横波速度结构计算平均速度,获取W-D关系曲线.但合成数据测试证明,因近地表浅层对应的W-D曲线变化较小,且浅层纵波速度反演不准确会使误差累积,直接反演W-D曲线无法获取可靠的纵波速度剖面.本文改进了基于平均速度分析的近地表纵波速度反演方法,在目标函数中加入了对浅层信息较为敏感的W/D-D信息,同时对W-D曲线与W/D-D曲线进行联合反演.合成数据测试证明可以获取较为准确地浅层与深层纵波速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地震数据中,联合反演得到的纵波速度剖面与微测井数据较为吻合,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不借助其他信息,仅通过面波频散信息,获取更为准确地近地表纵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速度分析 频散曲线 纵波速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隧道管体运动对锚索涡激振动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干超杰 桑松 石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7-815,共9页
根据锚索式悬浮隧道的运动特性,假设锚索是两端铰接的非线性梁模型,并将管体运动简化为两自由度的质点运动,将其视作一种参数激励。考虑锚索长期处于海流环境下,其顺流向涡激力和管体横荡运动方向一致,锚索的运动响应可能会产生明显变... 根据锚索式悬浮隧道的运动特性,假设锚索是两端铰接的非线性梁模型,并将管体运动简化为两自由度的质点运动,将其视作一种参数激励。考虑锚索长期处于海流环境下,其顺流向涡激力和管体横荡运动方向一致,锚索的运动响应可能会产生明显变化。建立锚索的非线性顺流向涡激振动方程,并通过Galerkin方法和Runge-Kutta方法对该方程进行求解,选取典型悬浮隧道的结构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锚索前三阶模态中,相比于一阶模态幅值,二阶和三阶模态幅值是一个很小的量,可以忽略不计;参数激励可以使锚索更快进入稳定状态,且对振动幅值的增加有显著影响;参数激励对顺流向涡激振动的影响程度与锚索顶端的端部激励幅值和频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隧道 锚索 参数激励 顺流向涡激振动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TC4钛合金激光-化学复合抛光及表面形貌演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勇 孙树峰 +5 位作者 王萍萍 蒙卡·彼得·帕沃尔 陈博文 张丰云 王茜 孙维丽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7,共11页
表面粗糙度是医疗器械构件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之一,然而现有的激光抛光、化学抛光等单一表面抛光技术存在一定局限性。针对医用TC4钛合金表面的精密抛光需求,设计并搭建一套激光-化学复合抛光系统,通过激光-化学复合加工材料去除机理分析... 表面粗糙度是医疗器械构件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之一,然而现有的激光抛光、化学抛光等单一表面抛光技术存在一定局限性。针对医用TC4钛合金表面的精密抛光需求,设计并搭建一套激光-化学复合抛光系统,通过激光-化学复合加工材料去除机理分析和开展TC4钛合金的激光-化学复合抛光试验,深入探究复合抛光过程中不同抛光阶段材料表面形貌的演变过程及粗糙度变化并进行分析,进而明确激光-化学复合抛光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化学复合抛光材料去除是基于激光热-力效应与激光诱导化学腐蚀溶解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两者具有一定协同效应,在适当的工艺窗口内,化学腐蚀溶解可以完全去除激光烧蚀产生的残渣和重熔物。激光辐照会在工件表面“峰-谷”区域产生温度差,进而导致化学溶解速率差异,即“山峰”区域溶解速率快,“山谷”区域溶解速率慢,从而实现表面粗糙度的降低。最后采用合适的工艺参数,优化了抛光效果,实现了医用TC4钛合金的选择性精密抛光,激光辐照区域表面粗糙度Ra由初始的5.230μm下降至0.225μm,Sa由初始的8.630μm下降至0.571μm,分别下降95.7%和93.4%。研究结果可为钛合金或其他自钝化金属的精密抛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钛合金 抛光 表面形貌 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环取代基对酞菁在不同基质中光谱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秦静 王可栋 +2 位作者 胡雪芳 陈肖媛 刘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53-2958,共6页
将不同周环取代基的金属酞菁均采用溶胶-凝胶(Sol-gel)工艺法掺入二氧化硅(SiO2)凝胶玻璃基质中,制备了金属酞菁掺杂的复合凝胶玻璃。系统研究了酞菁铅系列、酞菁铝系列和酞菁锌系列中不同周环取代基种类和位置对酞菁在N,N-二甲基酰胺(D... 将不同周环取代基的金属酞菁均采用溶胶-凝胶(Sol-gel)工艺法掺入二氧化硅(SiO2)凝胶玻璃基质中,制备了金属酞菁掺杂的复合凝胶玻璃。系统研究了酞菁铅系列、酞菁铝系列和酞菁锌系列中不同周环取代基种类和位置对酞菁在N,N-二甲基酰胺(DMF)溶液和二氧化硅凝胶玻璃基质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以检测不同周环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对酞菁在不同基质中的存在状态及其影响因素。首先研究了周环取代基种类的影响:在DMF溶液中,不同周环取代基-CP、-OAr、 t-Bu的引入,均可使大环π电子形成更大的共轭体系,使最大电子吸收波长产生红移;在复合凝胶玻璃中,掺杂金属酞菁以多聚物的形式存在,使其紫外-可见光谱中的特征吸收峰均变得弥散;研究了周环取代基位置的影响:对酞菁铝系列研究了周环取代基-OAr分别在α和β位时,α-AlTPOPcCl和β-AlTPOPcCl在DMF溶液和二氧化硅复合凝胶玻璃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DMF溶液中,由于电子共轭效应,α位的取代基相比β位其特征峰有所红移;在复合凝胶玻璃中,α-AlTPOPcCl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其在DMF溶液中几乎相同,说明α-AlTPOPcCl在这两种基质中以单体形式存在,而β-AlTPOPcCl在复合凝胶体系中吸收光谱峰型弥散,说明该酞菁在复合体系中多以团聚体形式存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酞菁掺杂复合凝胶玻璃的光学性能奠定了基础,为非线性光限幅性能材料及器具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复合凝胶玻璃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ck变换器的鲁棒离散积分滑模控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郑长明 张加胜 +1 位作者 许睿 张国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306-4313,共8页
Buck变换器在受到参数摄动和外部负载扰动时,传统电压PI控制无法获得满意的动态响应和抗扰性,且传统滑模控制多基于连续时间域和电压单闭环设计,不仅在离散实现时存在稳定性问题,而且电压动态特性较双闭环控制差得多。为此,提出Buck变... Buck变换器在受到参数摄动和外部负载扰动时,传统电压PI控制无法获得满意的动态响应和抗扰性,且传统滑模控制多基于连续时间域和电压单闭环设计,不仅在离散实现时存在稳定性问题,而且电压动态特性较双闭环控制差得多。为此,提出Buck变换器的一种鲁棒离散积分滑模(DISM)电压控制策略。首先,在保留传统双闭环控制电流内环的基础上,重建含集中扰动的离散电压模型,设计全局鲁棒性DISM电压控制器,提高了输出电压的动态品质和抗扰性。其次,利用“延迟扰动估计”策略对集中扰动进行在线估计和补偿,使得控制器可工程实现并抑制滑模抖振。最后,给出所提出控制器的稳定性分析和参数设计准则,并与传统电压PI控制进行仿真和实验对比,验证了所提控制器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 变换器 鲁棒控制 离散积分滑模 扰动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色和图形编码的组合效应对认知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涛 郎小翠 +2 位作者 牛亚峰 周淑芳 明成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1-727,共7页
采用知觉负载范式研究颜色和图形的组合图标在不同载荷下的认知机理.通过组合效应实验发现,高载荷下颜色和图形的组合效应不显著,颜色是主要的认知编码.中、低载荷下,颜色和图形的组合效应显著提高了认知绩效.为进一步研究中、低载荷下... 采用知觉负载范式研究颜色和图形的组合图标在不同载荷下的认知机理.通过组合效应实验发现,高载荷下颜色和图形的组合效应不显著,颜色是主要的认知编码.中、低载荷下,颜色和图形的组合效应显著提高了认知绩效.为进一步研究中、低载荷下组合图标中语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语义实验中将有语义图形转换成无语义倒置图形,发现组合图标中语义显著提高了认知绩效.通过脑电实验更深入地探究组合效应的脑神经机制,发现组合效应提高认知绩效的作用与后颞等脑区相关.研究表明,中、低载荷下组合效应显著提高了认知绩效,其中颜色和语义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 图形 组合效应 语义 认知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葛伟伟 孙维丽 +1 位作者 马玉华 周淑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69-172,共4页
为研究高速永磁电机在高转速工作条件下的振动特性,将其简化为转子-轴承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利用Runge-Kutta法进行计算,得出支承刚度、阻尼、加速度和支承位置对转子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支承刚度可以改变临界转速值,不改... 为研究高速永磁电机在高转速工作条件下的振动特性,将其简化为转子-轴承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利用Runge-Kutta法进行计算,得出支承刚度、阻尼、加速度和支承位置对转子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支承刚度可以改变临界转速值,不改变临界转速对应的最大振幅值;增大阻尼可以降低振幅值,不改变系统的临界转速值;增大转子的加速度可以降低最大振动幅值,但会增加系统的控制力矩;y方向支承位置改变产生的振动幅值大于x方向支承位置改变产生的振动幅值,且轴承在靠近轴承推力盘的位置产生的振幅大。最后可以通过控制加速度和刚度的方法来降低振动幅值,避开共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电机 转子-轴承系统 RUNGE-KUTTA法 临界转速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参数对6061铝合金超声振动切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媛媛 韩双凤 +1 位作者 于晓 马玉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3,共6页
为探索切削参数对6061铝合金超声振动切削性能的影响规律,用AdvantEdge软件对其进行超声振动切削仿真研究,与普通切削工艺进行对比,得到切削温度、切削力和残余应力随切削参数改变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切削参数增大,两种加工方式下... 为探索切削参数对6061铝合金超声振动切削性能的影响规律,用AdvantEdge软件对其进行超声振动切削仿真研究,与普通切削工艺进行对比,得到切削温度、切削力和残余应力随切削参数改变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切削参数增大,两种加工方式下切削温度均上升。超声振动切削相较于普通切削,在降低切削力方面有显著优势,同时,超声振动切削的残余应力曲线出现明显"勺形"变化,残余应力值和层深较大。最后,通过超声振动辅助车床对有限元结果进行试验验证,可得仿真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超声振动 切削加工 切削参数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搜索中图标布局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涛 明成业 +1 位作者 周淑芳 何家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79-1584,共6页
采用视觉搜索范式,研究图标视觉特征及数量变化对图标布局认知绩效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图标数量N=6时,仅图标视觉特征主效应显著,布局方式对搜索速度无显著影响,图标视觉特征是认知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当图标数量N=15时,仅图标布局方式... 采用视觉搜索范式,研究图标视觉特征及数量变化对图标布局认知绩效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图标数量N=6时,仅图标视觉特征主效应显著,布局方式对搜索速度无显著影响,图标视觉特征是认知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当图标数量N=15时,仅图标布局方式主效应显著,横向排列搜索速度最快.通过图标数量的连续性变化实验发现,图标数量超过10个,横向排列反应时显著低于纵向排列,两者错误率无显著差异;随着图形面板 L_(长度)/S_(宽度) 比值的降低,两者平均反应时差距逐渐缩小,趋于一致.研究表明,图标数量的变化对布局方式和视觉特征的认知绩效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标布局 视觉特征 图标数量 认知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TTR立管涡激-参激耦合振动特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桑松 褚兆飞 +4 位作者 曹爱霞 董自鑫 董晋奇 杨纯 刘滕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3-1832,共10页
针对深海立管在参数激励与涡激振动联合作用下的响应分析问题,本文基于复杂梁弯曲理论和尾流振子方程,提出深海顶张力立管的涡激-参激耦合振动模型。采用Newmark-β法求解系统响应,根据有限元理论和模型求解的数值计算原理,采用Matlab... 针对深海立管在参数激励与涡激振动联合作用下的响应分析问题,本文基于复杂梁弯曲理论和尾流振子方程,提出深海顶张力立管的涡激-参激耦合振动模型。采用Newmark-β法求解系统响应,根据有限元理论和模型求解的数值计算原理,采用Matlab软件编制深海顶张力立管涡激-参激耦合振动响应程序DRPVR,对四阶振动方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参数激励频率的变化导致立管横流向振幅、振型变化明显,同时在涡激-参激耦合作用下阶梯流振动频率远高于剪切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张力立管 涡激振动 参数激励 尾流阵子 有限元 NEWMARK-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弱信号中的红外小目标自动检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晓玲 牛海春 +1 位作者 宋海燕 秦富贞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2-86,共5页
现有的红外小目标自动检测方法存在着抗复杂背景能力差、误检率高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复杂环境下弱信号中的红外小目标自动检测方法研究。根据设计的红外小目标自动检测方法框架图,采用形态学处理方法抑制红外图像背景,并运用c... 现有的红外小目标自动检测方法存在着抗复杂背景能力差、误检率高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复杂环境下弱信号中的红外小目标自动检测方法研究。根据设计的红外小目标自动检测方法框架图,采用形态学处理方法抑制红外图像背景,并运用contrast box算法分割红外图像,得到二值化红外图像。以得到的二值化红外图像为依据,结合计算得到的信号增量自动搜索小目标红外图像序列。以小目标红外图像序列为基础,通过数学模型实现红外小目标的自动检测。通过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现有红外小目标自动检测方法相比较,提出的红外小目标自动检测方法极大的提升了抗复杂背景能力,降低了误检率,充分说明提出的红外小目标自动检测方法具备更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环境 弱信号 红外小目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