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与矛盾:从电影《气球》中管窥万玛才旦的“作者性”影像书写
1
作者 杨军 叶辉 张珺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85,共5页
《气球》是万玛才旦导演的代表作之一,其影像风格凝练出“符号化”和“矛盾化”的典型特征,展现出独特的“作者性”导演气质。导演通过传统和现代的对比展示藏地,呈现出深刻的“文化张力”。其中景观空间的对立和文化思潮的转变,是“矛... 《气球》是万玛才旦导演的代表作之一,其影像风格凝练出“符号化”和“矛盾化”的典型特征,展现出独特的“作者性”导演气质。导演通过传统和现代的对比展示藏地,呈现出深刻的“文化张力”。其中景观空间的对立和文化思潮的转变,是“矛盾化”艺术表达的核心,展现出藏地文化在传统和现代中的抉择、游离。此外,电影采用“符号化”叙事手法,将人物命运与环境的关系升华为文化象征,昭示出角色性别、权力与社会结构的多重符号意义。可以发现,电影《气球》将万玛才旦的“作者性”贯穿其中,通过女性角色塑造和性别认同,彰显独立的文化视角,为藏地影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玛才旦 《气球》 作者电影 符号化 矛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皇后御容像服饰纹样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探微
2
作者 张成义 魏娜 闫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158,共9页
明代皇权的高度集中促使皇后在政治和礼制层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御容像服饰纹样亦成为彰显至尊权威、维系礼治秩序的重要载体。论文以明代皇后御容像服饰纹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视角,探讨其演变规律、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通过历... 明代皇权的高度集中促使皇后在政治和礼制层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御容像服饰纹样亦成为彰显至尊权威、维系礼治秩序的重要载体。论文以明代皇后御容像服饰纹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视角,探讨其演变规律、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通过历时性考察龙凤纹、缠枝纹、几何纹等主要纹样,揭示纹样演变与皇权更迭、后宫地位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从礼制伦理、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维度解读纹样内涵,将其置于明代政治文化语境中加以审视。研究表明,明代皇后御容像服饰纹样集中体现了明代纹样的总体风尚,亦因皇后至尊身份而呈现出独特的华贵气质,映照出不同时期的政局动向与社会风气。纹样由简约古朴到繁缛绮丽的演进轨迹,正是明王朝兴衰更替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皇后御容像 御容像服饰 服饰纹样 文化寓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动画电影中角色“拟人化”建构的脉络缘起、多重向度与文化底色
3
作者 叶辉 王馨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1-105,共5页
探索西方动画电影中角色“拟人化”建构的发展脉络与多重向度,首先,挖掘从文学转向电影的脉络,将“拟人”文学修辞与“拟人”类型动画电影的历史发展进行全面展示;其次,立足于“象征”与“人格”的概念,挖掘西方动画电影角色“拟人”的... 探索西方动画电影中角色“拟人化”建构的发展脉络与多重向度,首先,挖掘从文学转向电影的脉络,将“拟人”文学修辞与“拟人”类型动画电影的历史发展进行全面展示;其次,立足于“象征”与“人格”的概念,挖掘西方动画电影角色“拟人”的创作手法、形式变化;由外在形式转向角色神韵,由象征到拟真的创作革新;最后,从动画电影的“拟人化”角色精神角度,剖析此类角色的英雄主义色彩和“人性”之光辉,结论是西方动画电影中角色“拟人化”设计的蕴含着文化观念的底色,拓展想象空间与丰富叙事题材,助力正向的文化价值引导。文中将动画电影中的“拟人”角色塑造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去探讨,以期为电影角色创作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化 动画角色 电影脉络 拟人化 人格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