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晚期睡眠剥夺影响幼年小鼠行为及海马SIRT1和MeCP2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申晓畅 平硕 +5 位作者 张晗 郭丽莹 扈燕来 李涛 胡涛 高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目的:研究孕晚期睡眠剥夺对幼年小鼠个体发育及行为和情绪的影响,并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和甲基Cp G结合蛋白2(MeCP2)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C57BL/6孕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睡眠剥夺组(SD),SD组于孕晚期实施睡眠剥夺,... 目的:研究孕晚期睡眠剥夺对幼年小鼠个体发育及行为和情绪的影响,并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和甲基Cp G结合蛋白2(MeCP2)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C57BL/6孕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睡眠剥夺组(SD),SD组于孕晚期实施睡眠剥夺,然后连续检测幼年小鼠出生后的体重,观察生长发育情况;利用旷场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幼年小鼠行为学变化;取幼年小鼠海马组织,用Western Blot检测SIRT1以及MeCP2的表达变化。结果:SD组和对照组幼年小鼠体重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但在生后40 d时SD组幼年小鼠体重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其余时间点体重无明显差异。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SD组幼年小鼠在开场箱中央区活动距离和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高架十字迷宫内进入开放臂和闭合臂总次数亦显著增加(P<0.05)。蛋白检测结果显示,SD组幼年小鼠海马SIRT1表达降低(P<0.05),MeCP2表达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孕晚期睡眠剥夺影响幼年小鼠的生长发育及行为和情绪;海马SIRT1和MeCP2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导致幼年小鼠情绪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睡眠剥夺 行为和情绪 SIRT1 MECP2 幼年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潘立酮对社会交往缺陷的改善作用及对脑皮层GSK3β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董晓光 扈燕来 +4 位作者 胡涛 瞿宝明 崔贵祥 王兰东 李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7-641,647,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帕潘立酮(Paliperidone)对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社会交往缺陷的改善作用及对脑皮层GSK3β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地佐环平(dizocilpine,MK-801)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了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实验分为3组... 目的探讨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帕潘立酮(Paliperidone)对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社会交往缺陷的改善作用及对脑皮层GSK3β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地佐环平(dizocilpine,MK-801)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了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0.9%生理盐水)、MK-801组(模型组,给予0.5mg·kg^-1·d^-1MK-801腹腔注射,连续注射7d)、MK-801+Paliperidone组(帕潘立酮治疗组,给予0.25mg·kg^-1·d^-1帕潘立酮+0.5mg·kg^-1·d^-1MK-801腹腔注射,连续注射7d)。应用刻板性旋转实验评价精神分裂症模型的建立,并应用Miceprofile软件分析各组小鼠在自由活动状态下的社会交往行为变化。Westernblotting(WB)检测鼠额叶皮层脑组织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3β,GSK3β)的表达变化。结果MK-801处理后明显增加实验小鼠的刻板性旋转动作,成功建立了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Miceprofile视频分析结果显示,模型鼠的交往接触次数和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帕潘立酮处理后,明显改善交往接触次数和时长(P<0.01)。WB分析结果显示MK-801明显降低脑皮层GSK3β的磷酸化水平,而帕潘立酮处理后可升高GSK3β磷酸化水平。结论本项研究表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帕潘立酮可改善动物社会交往缺陷行为,可能与增加脑皮层的磷酸化GSK3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潘立酮 社会交往 地佐环平(MK-801) 糖原合成激酶3β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