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和随访主动脉壁内血肿及伴发病变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呈伟 李炯佾 +4 位作者 苏华伟 冯卫华 胡海波 吴文辉 金敬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33-1837,共5页
目的探讨MSCTA在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及伴发病变的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5月~2012年12月,224例患者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或慢性病史就诊并接受主动脉MSCTA检查,其中37例诊断为IMH。分析IMH及其伴发病变的CT表现,并... 目的探讨MSCTA在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及伴发病变的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5月~2012年12月,224例患者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或慢性病史就诊并接受主动脉MSCTA检查,其中37例诊断为IMH。分析IMH及其伴发病变的CT表现,并进行连续性定期随访。结果37例IMH中,StanfordA型12例(12/37,32.43%),StanfordB型25例(25/37,67.57%);保守治疗21例,介入治疗10例,外科治疗6例。首次CT扫描IMH最大厚度6~27mm,平均(12.3±4.9)mm,1MH处主动脉最宽外径32~73mm,平均(40.7±7.6)mm。结论MSCTA能够反映IMH及伴发病变的形态学特点,可作为诊断及治疗后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血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心脏康复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干预的疗效 被引量:7
2
作者 曲凤霞 辛越 +2 位作者 李婧媛 郭晓 路长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78-2782,共5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心脏康复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40)和常规组(n=40),两组均给予心脏康复常规干预,联合组在常规心脏康复干预的基础上联合互... 目的探讨互联网+心脏康复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40)和常规组(n=40),两组均给予心脏康复常规干预,联合组在常规心脏康复干预的基础上联合互联网进行延续性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出院后3个月摄氧量情况、血压、依从性、自我管理评分情况。结果联合组AT Mets、AT VO_(2)、peakVO_(2)、预计值达标比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常规组,完全依从率占比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自我管理各项评分情况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互联网+心脏康复延续性干预可控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患者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提高,进而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临床可加以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心脏康复 高血压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炯佾 杨呈伟 +7 位作者 冯沁 吴文辉 闫朝武 徐伟 张浩 宋会军 曹文娟 杨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59-1863,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95例脑梗死患者在7天内行颈动脉CDFI和MSCTA检查。分别对颈动脉分叉部内-中膜厚度(IMT)/管壁厚度(CAWT)、斑块表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95例脑梗死患者在7天内行颈动脉CDFI和MSCTA检查。分别对颈动脉分叉部内-中膜厚度(IMT)/管壁厚度(CAWT)、斑块表面形态学特征、密度、体积进行分析,将病变分为管壁增厚、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结果 195例患者390处颈动脉分叉部血管纳入分析。MSCTA:正常血管71处(18.21%);CAWT增厚87处(22.31%);斑块232处(59.49%),其中稳定斑块140处(35.90%),易损斑块92处(23.59%)(包括溃疡型斑块5处)。CDFI:正常血管80处(20.51%);IMT增厚86处(22.05%);斑块224处(57.44%),其中稳定斑块136处(34.87%),易损斑块88处(22.56%)(包括溃疡型斑块4处)。MSCTA与CDFI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评价的一致性为72.60%(Kappa=0.63,P<0.05)。结论 MSCTA与CDFI对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颈动脉CDFI应作为首选检查,经CDFI检查存在血管病变者应常规接受MSCT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法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大鼠NO、AngⅡ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宋业琳 卢娜 +5 位作者 徐伟俊 魏陵博 于广宇 聂颖颖 迟伟峰 李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211-212,217,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模型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法华林和维生素K诱导动脉中层钙化法(WVK)法复制ISH大鼠模型,分为补肾活血汤组、氨氯地平组、补肾活血汤与氨氯地平联用...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模型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法华林和维生素K诱导动脉中层钙化法(WVK)法复制ISH大鼠模型,分为补肾活血汤组、氨氯地平组、补肾活血汤与氨氯地平联用组(两药联用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予以相应的药物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尾端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结果:补肾活血法能够增加ISH大鼠血清NO水平,降低AngⅡ水平,较模型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药联用组效果更明显。结论:补肾活血法等够改善ISH大鼠的血管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法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一氧化氮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顺应性 ANGIOTEN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铵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5
作者 马照成 盖立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24,共1页
我科于2005年4月-2007年4月采用复方甘草酸铵联合氦-氖(He-Ne)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肌内注射治疗相比较,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疱疹 带状 神经痛 疱疹后 复方甘草酸铵 激光 氦-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爱娜 许波 衣玉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7期608-610,共3页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是一临床发生、发展过程复杂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本文就其流行病学、发病影响因素、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中枢和外周病理生理学变化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允旭 鞠萍 +1 位作者 刘琪 王增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4-1120,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Post-COVID-19 syndrome)又称为长新冠病毒感染(Long COVID)和新冠病毒感染后状态(Post-COVID-19 condition),是发生于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后的一系列症状,以疲劳、头痛、认知障碍、肌肉骨骼疼...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Post-COVID-19 syndrome)又称为长新冠病毒感染(Long COVID)和新冠病毒感染后状态(Post-COVID-19 condition),是发生于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后的一系列症状,以疲劳、头痛、认知障碍、肌肉骨骼疼痛、胸闷气短、抑郁失眠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已引起国外医学界的重视并对其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由于中国在全球疫情开始的前三年采取积极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例相对较少。随着2023年初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短时期内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感染。目前,国内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的救治工作已基本结束,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的诊疗将是未来各级医院工作的重点。本文对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的国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 长新冠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呈伟 李炯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0-1213,共4页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是局限于主动脉壁的出血,与主动脉夹层(AD)、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合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本文主要对IMH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壁内血肿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科患者侧卧位术中双侧上肢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的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爱杰 柳国强 +3 位作者 王世端 栾海虹 黄辉 于宝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05-906,共2页
目的探讨胸科患者侧卧位术中双侧上肢无创动脉压(NIBP)与有创动脉压(Direct ART)的一致性。方法胸科于侧卧位行肺癌及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及术中同步监测健侧(非开胸侧)上肢Direct ART和双侧上肢NIBP,侧卧位时血压监测... 目的探讨胸科患者侧卧位术中双侧上肢无创动脉压(NIBP)与有创动脉压(Direct ART)的一致性。方法胸科于侧卧位行肺癌及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及术中同步监测健侧(非开胸侧)上肢Direct ART和双侧上肢NIBP,侧卧位时血压监测值按健侧NIBP的平均动脉压(MAP)数值分为A、B、C三组,A组:MAP〈70mm Hg;B组:70mmHg≤MAP≤100mm Hg;C组:MAP〉100mmHg,每组采集40对同步血压监测值。对各组数值进行均数的t检验并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侧卧位时三组中的患侧MAP显著低于Direct ART和健侧MAP,相关系数分别为A组r=0.607,B组r=0.913,C组r=0.747;A组和C组中健侧MAP均显著低于Direct ART,相关系数分别为A组r=0.759,B组r=0.811;B组健侧MAP与DirectA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r=0.928。结论胸科侧卧位手术中非开胸侧上肢无创动脉压与有创动脉压的线性相关更好,当MAP在70~100mmHg范围内时可与有创动脉压一样有效地反映血压变化,但高于或低于此范围时Direct ART的监测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 侧卧位 有创血压 无创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锥细胞营养不良一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玮 姜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84-1085,共2页
患者,男,18岁,因双眼视物模糊逐渐加重2年就诊,无其他不适。否认家族疾病史,父母及胞姐眼科检查均正常。患者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0.1,矫正无助;双眼眼压15mmHg(1mmHg=0.133kPa);双眼前节未见异常,检眼镜... 患者,男,18岁,因双眼视物模糊逐渐加重2年就诊,无其他不适。否认家族疾病史,父母及胞姐眼科检查均正常。患者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0.1,矫正无助;双眼眼压15mmHg(1mmHg=0.133kPa);双眼前节未见异常,检眼镜检查见双眼底黄斑区呈青灰色,可见金箔样反光,中心凹反光不可见(图1);色觉检查显示红绿色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锥细胞营养不良 双眼视力 眼科检查 家族疾病史 检眼镜检查 视物模糊 眼部检查 色觉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A2a受体激动剂后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妮妮 廉哲勋 +1 位作者 葛毅萍 陈晓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ATP)、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及缺血后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并探讨后处理与腺苷受体亚型的关系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成4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ATP)、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及缺血后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并探讨后处理与腺苷受体亚型的关系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成4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ATP后处理组(ATP组)和CGS.21680后处理组(CGS-21680组),每组12只。建立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终点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Evans蓝和四氮唑蓝(NBT)双重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IR组心肌损伤较重,有心肌断裂、坏死,间质肿胀、出血及中性粒细胞浸润,IPO组、ATP组及CGS-21680组心肌组织损伤明显轻于IR组。与IR组比较,IPO组、ATP组和CGS-21680组血清MDA生成量减少[(3.68±0.60)U/ml、(3.75±0.82)U/ml和(4.05±0.86)U/ml比(5.05±0.65)U/ml,均为P〈0.05],CK—MB活性降低[(231.83±16.22)U/L、(225.83±9.22)U/L和(238.33±22.26)U/L比(343.42±21.55)U/L,均为P〈0.01],心肌梗死面积降低(13.86%±2.77%、14.22%±2.24%和14.57%±1.66%比30.49%±1.57%,均为P〈0.01)以及SOD活力升高[(238.08±38.22)nmol/ml、(261.75±40.27)nmol/ml和(294.78±23.38)nmol/ml比(149.98±42.42)nmol/ml,均为P〈0.05];而CGS-21680组、IPO组和ATP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TP和CGS-21680后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强度与机械性缺血后处理相似,且后处理对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与腺苷A2a受体的激活有关,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腺苷A2a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干预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瓦勒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乐 张倩 +5 位作者 沈若武 边洪琳 孙广强 王毅 张凤玉 张蓓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1-217,共7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对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瓦勒变性早期髓鞘碎片清除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20只)和脂多糖LPS组(20只),LPS组及模型组横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后,行神经外膜端端吻合;假手术组仅游离出坐骨... 目的探讨脂多糖对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瓦勒变性早期髓鞘碎片清除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20只)和脂多糖LPS组(20只),LPS组及模型组横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后,行神经外膜端端吻合;假手术组仅游离出坐骨神经,然后关闭切口。LPS组大鼠在神经断端显微注射LPS(2 g/L)1μL,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于术后1.5、24 h和7 d取术侧坐骨神经。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坐骨神经中白介素1β(IL-1β)mRN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坐骨神经中CD68+巨噬细胞的表达;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的病理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坐骨神经脱髓鞘程度;LFB染色观察坐骨神经髓鞘变化;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评价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实时定量PCR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1.5 h模型组IL-1βmRNA和MCP-1 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术后1.5 h LPS组IL-1βmRNA和MCP-1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1,P<0.001)。术后24 h模型组IL-1βmRNA和MCP-1m 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术后24h LPS组IL-1βmRNA和MCP-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1)。免疫荧光可见,与模型组相比,术后7 d LPS组中CD68+细胞表达显著上调(P<0.05)。术后7 d坐骨神经HE染色可见,LPS组坐骨神经断端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许旺细胞增殖活跃,模型组神经断端炎性细胞和许旺细胞较少。术后7 d坐骨神经ORO染色可见,与模型组相比,LPS组断端远侧脱髓鞘程度较高。术后7 d坐骨神经LFB染色可见,模型组和LPS组坐骨神经断端均出现脱髓鞘反应,但与模型组相比,LPS组神经断端残余髓鞘碎片明显减少(P<0.05)。SFI显示,与模型组相比,LPS组大鼠在术后10、20、30、40和50 d分别不同程度升高,术后20 d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脂多糖通过激活固有免疫系统加快大鼠坐骨周围神经损伤后瓦勒变性早期髓鞘碎片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瓦勒变性 脂多糖 髓鞘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璐贝滴剂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岚 崔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8-498,共1页
目的探讨仙璐贝滴剂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2例(70耳)随机分为仙璐贝治疗组29例(40耳)和对照组23例(30耳),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仙璐贝滴剂,疗程14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 目的探讨仙璐贝滴剂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2例(70耳)随机分为仙璐贝治疗组29例(40耳)和对照组23例(30耳),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仙璐贝滴剂,疗程14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12耳,有效21耳,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显效5耳,有效13耳,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仙璐贝滴剂辅助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分泌性 仙璐贝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囊状复杂型肺动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呈伟 李炯佾 +5 位作者 吴文辉 徐仲英 徐伟 王青 赵玉红 王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77-1178,共2页
关键词 肺动静脉瘘 介入栓塞治疗 复杂型 囊状 肺部疾病 异常血管 引流静脉 供血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文琦 丛旭珍 +3 位作者 殷爱红 胡家 翟方丽 李慎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27-232,共6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ribose 5-phosphate isomerase A,rpiA),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中变异链球菌UA159株基因组rpiA的DNA编码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ribose 5-phosphate isomerase A,rpiA),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中变异链球菌UA159株基因组rpiA的DNA编码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的DNA编码序列,将其克隆至pGEX-6p-1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表达;对培养温度、IPTG用量、诱导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目标蛋白;用SDS-PAGE和质谱对目标蛋白进行鉴定。结果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可溶性表达,经质谱鉴定及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为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蛋白。经过纯化,得到纯度高达95%的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结论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蛋白,并建立了纯化工艺,得到高纯度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变异链球菌属核糖-5-磷酸异构酶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核糖-5-磷酸异构酶A 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九天亚急性血栓形成一例
16
作者 冯春宁 姜先雁 +7 位作者 乔树宾 崔美萍 蒋文彬 王保祥 吴桂馨 路长鸿 刘伟伟 王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0-350,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 置入术后 亚急性血栓形成 FIREBIRD 突发胸痛 左前降支近段 反复发作 急诊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岁高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压塞抢救成功一例
17
作者 姜先雁 乔树宾 +3 位作者 路长鸿 崔美平 蒋文彬 刘伟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6期453-453,共1页
关键词 心脏压塞 介入术后 冠状动脉 高龄患者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肌肌钙蛋白T 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右位主动脉弓并孤立性左锁骨下动脉一例
18
作者 张浩 李炯佾 +1 位作者 吴文辉 杨呈伟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期114-114,共1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10岁。小生后发现心脏杂音,易感冒,轻度发绀.哭闹后加重。体检:发育羞,心率125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州可闯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2音亢进。心电图:右心审肥厚,心房扩大。胸片示两肺血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万俊义 张浩 +2 位作者 张戈军 徐仲英 胡海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经导管封堵的二尖瓣瓣周漏病例,共入选12例患者,9例男性,年龄(58.8±8.9)岁。结果:介入治疗距离初次手术时间平均6.5(0.4~28.0...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经导管封堵的二尖瓣瓣周漏病例,共入选12例患者,9例男性,年龄(58.8±8.9)岁。结果:介入治疗距离初次手术时间平均6.5(0.4~28.0)年,介入成功率为83.3%。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完成介入治疗的10例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由Ⅲ级降为Ⅱ级(P=0.001),瓣周漏反流程度由平均2.4级降为0.5级(P=0.000),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由平均1725 mmol/L降至847 mmol/L(P=0.000),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由(57±7)mm降为(51±6)mm(P=0.001),左心房前后径由(60±11)mm降为(53±10)mm(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5)。1例患者试封堵后出现瓣膜功能障碍而放弃封堵,1例溶血伴肾功能不全,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肱动脉假性动脉瘤,给予局部注射凝血酶后痊愈。术后随访1.0~28.0个月。全组患者无死亡,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二尖瓣瓣周漏介入治疗总体成功率及近中期效果良好,对具备适应证和手术高危的患者可作为替代手术的治疗选择,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周漏 介入治疗 经导管封堵 成功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