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R、NLR联合GRACE评分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邵岩 于海初 +2 位作者 张述文 韩静 吕鑫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GRACE)评分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行常规住院治疗患者364例,出院后随访1...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GRACE)评分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行常规住院治疗患者364例,出院后随访1年,根据有无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分为预后良好组298例和预后不良组66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BMI、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LR、NLR、GRACE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PLR、NLR及GRACE评分单独及其联合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TC、LDL-C、LVEDD、LVEF、PLR、NLR及GRAC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LDL-C、LVEDD、LVEF、PLR、NLR及GRACE评分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P均<0.05)。PLR、NLR及GRACE评分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8、0.638、0.717,三者联合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后不良的AUC、灵敏度、特异度与任一单独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LR、NLR及GRACE评分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后不良相关,三者联合应用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 血小板/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12
2
作者 毛坚丽 阎庆娟 +1 位作者 马光红 赵鸿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0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对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220例心外科患者,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各110例。甲组行常规院感防控管理,乙组行医护一体院感防控管理,评估两组医院感染管理效果。结果甲组患者中下呼吸...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对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220例心外科患者,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各110例。甲组行常规院感防控管理,乙组行医护一体院感防控管理,评估两组医院感染管理效果。结果甲组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者12例(10.91%),手术切口感染者3例(2.73%),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13.64%;乙组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者5例(4.55%),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4.55%;乙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服务态度评分为(18.54±3.24)分,责任意识评分为(18.16±3.31)分,操作技能评分为(19.04±3.28)分,安全管理评分为(19.17±3.42)分;乙组服务态度评分为(23.31±1.56)分,责任意识评分为(23.28±1.48)分,操作技能评分为(23.94±1.02)分,安全管理评分为(23.76±1.22)分;乙组服务态度、责任意识、操作技能、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应用于心外科管理中可有效消除诱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基层医院对互联网医院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3
作者 逄金华 王炳伟 《管理学家》 2020年第5期105-106,共2页
文章通过分析医院互联网建设情况及其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优势作用,提出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思考和建议.方法典型案例分析和统计描述.基层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和线上诊疗建设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触及核心技术圈.结论建议以政府主导加大互联... 文章通过分析医院互联网建设情况及其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优势作用,提出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思考和建议.方法典型案例分析和统计描述.基层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和线上诊疗建设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触及核心技术圈.结论建议以政府主导加大互联网医院建设顶层设计力度和优化监管方式,完善运营管理机制将互联网医院建设纳入国家卫生应急建设与改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院 新冠疫情 建议和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同期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50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晓君 刘献成 +2 位作者 张涛 王海平 姜先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效果。方法 94例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TR患者,44例接受MVR术治疗(MVR组),50例接受MVR同期TVP治疗(MVR+TVP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 目的观察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效果。方法 94例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TR患者,44例接受MVR术治疗(MVR组),50例接受MVR同期TVP治疗(MVR+TVP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术前7 d、术后2年的右房内径(RA)、右室舒张末径(RV)、三尖瓣舒张期瓣环径(DTV)、肺动脉高压(SPAP),观察心功能NYHA分级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病死率、2年存活率、三尖瓣轻度反流免除率和三尖瓣反流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RA、RV、DTV、SPAP均较术前缩小(P均<0.05),且MVR+TVP组缩小程度大于MVR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较术前改善,且MVR+TVP组较MVR组改善明显。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患者。MVR组、MVR+TVP组2年存活率分别为96.00%、86.36%,三尖瓣轻度反流免除率分别为94.00%、84.09%,三尖瓣反流复发率分别为2.00%、11.36%,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MVR同期TVP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TR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二尖瓣病变 三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置换术 三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泪囊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玮 姜岚 +1 位作者 姜永华 席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510-1511,共2页
目的:比较鼻腔泪囊吻合术(EDCR)、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IEDCR)和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探讨治疗泪囊炎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随机将182例20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分配为3组,分别采用上述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随访... 目的:比较鼻腔泪囊吻合术(EDCR)、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IEDCR)和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探讨治疗泪囊炎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随机将182例20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分配为3组,分别采用上述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随访6~24mo观察手术疗效。结果:EDCR组66眼治愈44眼,好转18眼,有效率为93.9%,IEDCR组91眼治愈67眼,好转17眼,有效率为92.3%,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组45眼治愈19眼,好转13眼,有效率为71.1%。EDCR组与IEDCR组之间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组与其他两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CR和IEDCR均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靠方法,尤其是IEDCR微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腔泪囊吻合术 鼻内窥镜下鼻腔 泪囊造口术 Nd YAG激光泪道成形术 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复合去甲肾上腺素对OP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柳国强 刘爱杰 +4 位作者 王谦胜 李军 任本祖 林冠军 王士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输注多巴胺(DA)复合去甲肾上腺素(NE)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择期行OPCABG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及手术操作相同,...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输注多巴胺(DA)复合去甲肾上腺素(NE)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择期行OPCABG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及手术操作相同,悬吊心包时均泵注NE,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泵注DA,维持MAP在60~85 mmHg。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尿量及NE用量;分别于置入漂浮导管后(T0)、搬动心脏前(T1)、吻合前降支时(T2)、吻合右冠时(T3)、吻合回旋支时(T4)、心脏恢复自然位时(T5)、术毕(T6)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CVP、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脏指数(CI);分别于术前、心脏恢复自然位时、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记录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和肌酐(Cr)。结果①与T0比较,T2、T3和T4时两组MAP均下降,CVP、PCWP、MPAP均升高(P均<0.05);T2、T3和T4时观察组MAP和CI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NE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②观察组术中总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术中及术毕24 h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与单纯应用NE比较,NE复合DA能更好地维持OPCABG血流动力学稳定、明显增加术中尿量,且不影响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水云 王保祥 +4 位作者 宋云虎 於其宾 于钦军 王谦胜 程卫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2期894-896,共3页
目的总结36例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实施二尖瓣成形术36例,其中后叶矩形切除13例,"双孔法"3例,后叶腱索转移1例,后叶矩形切除+"双孔法"4例,前、后交界环缩2例,单纯放人工瓣环11例,瓣叶裂修补1例,二尖瓣肿瘤... 目的总结36例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实施二尖瓣成形术36例,其中后叶矩形切除13例,"双孔法"3例,后叶腱索转移1例,后叶矩形切除+"双孔法"4例,前、后交界环缩2例,单纯放人工瓣环11例,瓣叶裂修补1例,二尖瓣肿瘤切除1例。28例置入人工瓣环,其中Edward软环19例、Medtronic软环9例。结果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二尖瓣反流消失或微量反流26例,少量反流10例。1例术后第10天发生心律失常死亡。患者术前心脏彩超检查:左房(LA)(49.06±13.79)mm,左室(LV)(59.79±11.23)mm。术后心脏彩超检查:左房(39.47±6.63)mm,左室(50.21±5.07)mm。术后3个月随访心脏彩超检查:左房(35.26±5.42)mm,左室(45.18±4.25)mm。35例随访1~18个月,心功能Ⅰ级31例、Ⅱ级4例。结论二尖瓣关闭不全采用相应的成形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早、中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成形术 心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岁以上老年人两种冠脉搭桥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海平 凤玮 +4 位作者 吕振乾 刘晓君 张涛 王刚 周保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比较7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的相关数据,明确两种手术对患者手术后早、中期的影响(2年内),为临床选择提供经验。方法比较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0年10月到2013年5月期间接受冠脉搭桥手术的75岁及... 目的比较7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的相关数据,明确两种手术对患者手术后早、中期的影响(2年内),为临床选择提供经验。方法比较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0年10月到2013年5月期间接受冠脉搭桥手术的75岁及以上患者围术期及术后随访数据,分为体外循环组42例,非体外循环组68例,比较两组数据有无显著性差别。结果两组病例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51.0±6.3)%比(50.0±7.6)%,P=0.427]和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52.0±6.1)mm比(51.0±5.7)mm,P=0.752]无明显差别;手术操作时间[(3.7±0.9)h比(3.3±0.3)h,P=0.242]、远端吻合口数[(3.3±0.9)比(3.1±0.6),P=0.304]、术后住院时间[(10.9±3.1)d比(11.1±3.7)d,P=0.548]无明显差别;术后两组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20.3±5.0)h比(13.8±5.7)h,P=0.038]、ICU居住时间[(87.6±19.2)h比(73.9±17.8)h,P=0.021]、术后输注红细胞量[(1.9±0.4)U比(0.7±0.6)U,P=0.035]及输血浆量[(320±121)ml比(180±88)ml,P=0.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至6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53.0±8.1)%比(51.0±9.6)%,P=0.560]和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47.0±11.3)mm比(49.0±10.2)mm,P=0.376]未见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内心功能分级、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再次入院比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术后早、中期(2年)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冠脉搭桥方法对75岁以上老年人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术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例 被引量:6
9
作者 许桂祥 周世龙 +7 位作者 刘智伦 王振旭 武永明 许准 吴海华 冯元法 张桂欣 冯波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10期782-782,835,共2页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一种特殊类型,大多数患者于术后1~2周内发病,由于腹腔内炎症及腹部手术创伤等原因引起肠壁水肿和渗出、肠麻痹、肠蠕动减弱,从而出现肠梗阻,机械性和动力性梗阻因素均存在,临床上正确区分炎性肠...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一种特殊类型,大多数患者于术后1~2周内发病,由于腹腔内炎症及腹部手术创伤等原因引起肠壁水肿和渗出、肠麻痹、肠蠕动减弱,从而出现肠梗阻,机械性和动力性梗阻因素均存在,临床上正确区分炎性肠梗阻与粘连性肠梗阻是比较棘手的问题,现实中两者常常并存,笔者对1例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术后早期肠梗阻 腹部手术创伤 粘连性肠梗阻 肠壁水肿 术后并发 腹腔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珂 项晓波 +1 位作者 王丰玉 胡景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8期80-81,共2页
目的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47例四肢骨折患者,其中以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27例称观察组,以常规解剖钢板治疗患者20例称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愈合情况和Johner-wruh功能评... 目的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47例四肢骨折患者,其中以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27例称观察组,以常规解剖钢板治疗患者20例称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愈合情况和Johner-wruh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LCP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小、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坚强牢固、不易脱落且并发症少,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固定治疗 四肢骨折 疗效分析 临床应用价值 手术并发症 骨折患者 解剖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青光眼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玮 姜岚 王秀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68-270,共3页
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相对于前房角镜、裂隙灯显微镜而言,不受屈光状态和屈光间质混浊的影响,分辨率高,能够清晰的观察房角、睫状体、术后滤泡。我们通过观察各型青光眼及抗青光眼术后房角和滤泡的UBM扫描图像... 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相对于前房角镜、裂隙灯显微镜而言,不受屈光状态和屈光间质混浊的影响,分辨率高,能够清晰的观察房角、睫状体、术后滤泡。我们通过观察各型青光眼及抗青光眼术后房角和滤泡的UBM扫描图像特点,就UBM在青光眼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青光眼 房角 滤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造影在主动脉病变腔内修复术后随访的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炯佾 杨呈伟 +7 位作者 胡海波 曹文娟 徐伟 张浩 张维明 王青 赵玉红 顾立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8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detector row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ransluminal stent-graft placement,TSGP)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接受TSG...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detector row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ransluminal stent-graft placement,TSGP)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接受TSGP主动脉疾病患者,包括:Stanford B型夹层13例,真性动脉瘤3例,假性动脉瘤2例,弓降部穿透性溃疡1例,胸主动脉瘤合并局限性夹层1例,胸主动脉瘤合并Stanford B型夹层1例,术后采用MDCTA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1~24个月)。采用轴位图像与多种重建图像相结合来显示支架形态、术前术后主动脉管腔情况的变化和有无并发症。结果:13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后:所有患者均真腔扩大,假腔减小或消失并伴血栓形成,支架未发现移位或断裂;共3例(14%)随访中发现内漏,1例Ⅱ型内漏,建议随访观察;1例术后8个月复查新发现支架近端Ⅰ型内漏,密切随访2个月后患者出现胸痛,复查CT内漏增多,转外科治疗。1例腹主动脉瘤术后1月复查发现Ⅲ型内漏。所有患者介入术后CT随访图像均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论:MDCTA对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后随访较其他检查手段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能及时观察术后疗效、发现并发症,对主动脉疾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后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文彬 张慧 +4 位作者 姜先雁 崔美平 朱明真 王松涛 梁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9期171-172,共2页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9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静脉泵入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尔硫卓注射液(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合贝爽)持续静脉泵入48 h。两组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9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静脉泵入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尔硫卓注射液(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合贝爽)持续静脉泵入48 h。两组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倍他乐克、西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调血脂药物、低分子肝素等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68.8%,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地尔硫卓注射液泵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UAP的疗效,可以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尔硫卓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献良 姜先雁 +3 位作者 蒋文彬 崔美平 郭晓 王松涛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4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究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重构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80例,经伦理委员会通过后实施,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即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 目的探究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重构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80例,经伦理委员会通过后实施,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即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贝那普利治疗,试验组进行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与结构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各项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r MSSD、SDANN等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试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60.97±17.33)%、r MSSD(25.42±6.59)ms、SDNN(85.81±21.51)ms、SDANN(76.71±20.72)m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52.44±17.01)%、r MSSD(21.89±6.52)ms、SDNN(76.38±21.44)ms、SDANN(67.61±20.79)ms;试验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5.51±13.21)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6.20±10.41)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1.44±13.33)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41.47±10.32)mm;通过分析发现,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心室功能与结构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等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能够有效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指标,进而显著提高患者心功能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贝那普利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左心室重构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pentier成形环与经典De Vega环缩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凤玮 吕振乾 +4 位作者 张瑛 刘晓君 王海平 王刚 周保国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0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对比经典De Vega环缩术与Carpentier成形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左心系统瓣膜病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的患者,在左心系统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24例应用Carpentie... 目的观察对比经典De Vega环缩术与Carpentier成形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左心系统瓣膜病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的患者,在左心系统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24例应用Carpentier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术,22例行经典De Vega环缩术。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左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无死亡,恢复良好。术后早期超声结果证实,两组患者三尖瓣成形效果均良好,心功能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期随访显示,Carpentier成形环组较经典De Vega组效果佳,经典De Vega组三尖瓣反流程度及例数多于成形环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arpentier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效果优于经典De Vega环缩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关闭不全 Carpentier成形环 经典De Vega环缩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春宁 仲玲 +3 位作者 王伟 隋雪 王好 范春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9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饮食、维生素补充等生活饮食行为习惯对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为预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进一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进行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调查对象吸烟、饮酒饮食、维生素补充等生活饮食行为习...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饮食、维生素补充等生活饮食行为习惯对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为预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进一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进行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调查对象吸烟、饮酒饮食、维生素补充等生活饮食行为习惯以及病史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检测空腹血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等血生化指标。结果性别、年龄、吸烟与否、饮酒与否、蔬果摄入量多少、B族维生素补充与否以及有无心脑血管病病史人群之间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力劳动程度、睡眠时间长短、豆类和肉类摄入多少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贡献不大。结论吸烟、饮酒、低蔬果摄入量、未补充B族维生素均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戒烟、限酒、多摄入水果蔬菜、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可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印机激光致黄斑损伤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玮 姜岚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1期35-35,共1页
患者女性,32岁。以"右眼被复印机强光照射后眼前黑影4 h"就诊。4 h前使用数码复印机时右眼被复印机强光一过性照射后眼前黑团状影,视物不清,休息不能缓解。既往双眼~8.0 DS矫正视力好。眼科检查:裸眼视力右0.08,左0.15,-8.0 DS矫正... 患者女性,32岁。以"右眼被复印机强光照射后眼前黑影4 h"就诊。4 h前使用数码复印机时右眼被复印机强光一过性照射后眼前黑团状影,视物不清,休息不能缓解。既往双眼~8.0 DS矫正视力好。眼科检查:裸眼视力右0.08,左0.15,-8.0 DS矫正视力右0.1,左眼0.6,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右眼底黄斑区水肿,见约1/3视盘直径大小的棕色圆形斑,边界清楚,中心凹光反射不存在。眼压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复印机 眼底黄斑区水肿 中心凹光反射 矫正视力 裸眼视力 眼科检查 眼前节 黄斑部 色素上皮细胞 黄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0期60-60,共1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6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胺碘酮组和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对二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起效时间、血压、心率进行比较。结果:合用组治疗后起效时间、血压、心率显著...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6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胺碘酮组和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对二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起效时间、血压、心率进行比较。结果:合用组治疗后起效时间、血压、心率显著小于胺碘酮组(P<0.05),窦性心律转复率、有效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P<0.05)。结论:静脉联合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美托洛尔 快速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累及眼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玮 姜岚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29-430,共2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累及眼部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12只眼)因眼部症状就诊的患者,包括眼痛8例,视力下降2例,突眼1例,眼球移位1例,伴粘脓涕、鼻塞及鼻区痛,经CT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结果 12例均行... 目的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累及眼部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12只眼)因眼部症状就诊的患者,包括眼痛8例,视力下降2例,突眼1例,眼球移位1例,伴粘脓涕、鼻塞及鼻区痛,经CT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结果 12例均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术后眼部、鼻部不适症状缓解,随诊6个月无复发。结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较常累及眼部,眼科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眼部症状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松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2期101-102,共2页
总结了应用专科护理流程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护理的过程。包括"120"急诊院前救治沟通、院内心脏专科护理、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及PCI治疗配合。认为急诊护理流程可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关键词 护理服务流程 心肌梗死 急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