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生菌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郝小静 邢鑫 +9 位作者 邹长志 孙强 孙振洲 孙军昌 徐雪梅 金融 张倩 郝海玉 白光烨 刘开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7-204,共8页
鸡大肠杆菌病是家禽生产中存在较广泛的细菌性疾病,且对抗生素耐药性较高,易引起继发感染和存在人畜共患可能,是目前对全球卫生、食品安全和家禽养殖业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益生菌能够通过产生抗菌物质、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以及调节宿... 鸡大肠杆菌病是家禽生产中存在较广泛的细菌性疾病,且对抗生素耐药性较高,易引起继发感染和存在人畜共患可能,是目前对全球卫生、食品安全和家禽养殖业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益生菌能够通过产生抗菌物质、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以及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等多种机制,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在家禽体内的生长繁殖和对机体的侵害。益生菌在防治鸡大肠杆菌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替代抗生素、提高食品安全和实现生态友好型养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鸡大肠杆菌病的致病机制,益生菌对鸡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抗菌机制及其对鸡抵御大肠杆菌感染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益生菌在鸡大肠杆病防治和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大肠杆菌 免疫功能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邵淑娟 罗李秀 +5 位作者 曹体爽 王毅 郭舒 李怡萱 李丽 宗绪岩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1,共7页
为研究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规律,探讨不同条件下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效能,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酶添加量、底物(乙醇和乙酸)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酶添加量、底物浓度和反应... 为研究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规律,探讨不同条件下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效能,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酶添加量、底物(乙醇和乙酸)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酶添加量、底物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增加,乙酸乙酯的生成量增加;优化正交试验得到的酯化条件:酶添加量为0.5%,乙醇浓度为280 g/L,乙酸浓度为30 g/L,反应温度为35℃,在此条件下得到乙酸乙酯的生成量为(8.29±0.08) g/L,合成的动力学拟合效果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998 3。研究为脂肪酶在工业生物催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乙酸乙酯 动力学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细胞仪优化毕赤酵母发酵生产植酸酶研究
3
作者 徐鸿飞 李连伟 +3 位作者 王凤超 李超 李玉强 王永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45-50,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毕赤酵母发酵生产植酸酶的产量和原材料利用率,该文在毕赤酵母生产植酸酶过程中引入在线活细胞传感仪,在验证电容值与活菌浓度呈良好线性相关的基础上,通过在线活细胞仪反映的电容值、电导率值并结合氧消耗速率研究了营... 为了进一步提高毕赤酵母发酵生产植酸酶的产量和原材料利用率,该文在毕赤酵母生产植酸酶过程中引入在线活细胞传感仪,在验证电容值与活菌浓度呈良好线性相关的基础上,通过在线活细胞仪反映的电容值、电导率值并结合氧消耗速率研究了营养盐添加量和诱导阶段甲醇流加速率对植酸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盐添加量75%、甲醇最大流加速率1∶10(占空比)的工艺条件下,发酵终点植酸酶的最大酶活力和总酶活力分别达到16900 U/mL和853.39×10^(6) U,比优化前提高了29.8%和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毕赤酵母 在线活细胞仪 电容值 过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四极杆/离子阱质谱快速测定蜂蜜中痕量硝基咪唑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鸿伟 简慧敏 +6 位作者 林黎明 陈亮珍 梁成珠 袁涛 汤志旭 蔡雪 秦良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3-770,共8页
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离子阱串联质谱(LC-QTRAP)建立了蜂蜜中痕量硝基咪唑类药物(甲硝哒唑、咯硝哒唑、二甲硝咪唑、异丙硝唑)及其羟基代谢物(2-羟甲基-1-甲基-5-硝基咪唑、羟基甲硝唑和羟基异丙硝唑)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样品经磷酸盐... 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离子阱串联质谱(LC-QTRAP)建立了蜂蜜中痕量硝基咪唑类药物(甲硝哒唑、咯硝哒唑、二甲硝咪唑、异丙硝唑)及其羟基代谢物(2-羟甲基-1-甲基-5-硝基咪唑、羟基甲硝唑和羟基异丙硝唑)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液(0.5 mol/L,pH 8.8)/乙酸乙酯提取,高速冷冻离心净化;C18柱色谱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质谱采集使用预设定多反应监测(sMRM)-信息依赖性采集(IDA)-增强子离子扫描(EPI)模式;目标分析物使用同位素内标定量,在线EPI谱库辅助定性。7种目标分析物在0.125~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定量下限(LLD)均达到0.1μg/kg;1LLD、2LLD和4LLD 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94%~108%;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咪唑 代谢物 残留 蜂蜜 液相色谱 四极杆/离子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甘露聚糖单方、复配膨润土及改性产物的霉菌毒素体外吸附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徐雪梅 齐德生 +4 位作者 张妮娅 何学军 王玲玲 尹佳佳 朱克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73-298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甘露聚糖单方、复配膨润土及改性产物的霉菌毒素体外吸附效果。通过体外等温吸附试验和解吸试验,研究葡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与膨润土复合物[二者比例分别为9∶1(组合Ⅰ)、4∶1(组合Ⅱ)、2∶1(组合Ⅲ)和1∶1(组合Ⅳ)]...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甘露聚糖单方、复配膨润土及改性产物的霉菌毒素体外吸附效果。通过体外等温吸附试验和解吸试验,研究葡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与膨润土复合物[二者比例分别为9∶1(组合Ⅰ)、4∶1(组合Ⅱ)、2∶1(组合Ⅲ)和1∶1(组合Ⅳ)]以及乙酸酐改性葡甘露聚糖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吸附和解吸作用。结果表明:1)葡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与膨润土复合物、乙酸酐改性葡甘露聚糖对AFB1、ZEN的等温吸附均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方式为单分子层吸附;所有吸附剂对DON的等温吸附均不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2)pH 2.0时,以组合Ⅳ对AFB1、ZEN的最大吸附量最高,分别为250.00、1 776.00μg/g。pH 8.0时,以组合Ⅳ和组合Ⅲ对AFB1的最大吸附量最高,均为217.39μg/g;组合Ⅳ对ZEN的最大吸附量最高,为1 324.00μg/g;各吸附剂对DON的吸附率均偏低。3)2种pH条件下,组合Ⅳ对AFB1、ZEN的累积解吸率较低。本试验条件下,1∶1的葡甘露聚糖与膨润土复合物对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稳定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葡甘露聚糖 膨润土 改性葡甘露聚糖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组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快速筛查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化学危害物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鸿伟 许辉 +6 位作者 张晓梅 鲍蕾 王凤美 陈亮珍 梁成珠 王妍婷 秦良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5-672,共8页
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LC-Triple TOF~)高分辨质谱组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化学危害物的快速筛查模型。实验采用人工添加外源化学物质(沙丁胺醇、林可霉素、磺胺嘧啶、螺旋霉素、双氯西林和醋酸甲地孕酮)模... 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LC-Triple TOF~)高分辨质谱组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化学危害物的快速筛查模型。实验采用人工添加外源化学物质(沙丁胺醇、林可霉素、磺胺嘧啶、螺旋霉素、双氯西林和醋酸甲地孕酮)模拟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未知化学危害物污染,15种不同的乳粉等量混合后用水复溶,配制代表性乳粉溶液样品。依据添加与否将样品分为参照组(不含添加的化合物)和添加组。乳粉溶液试样加入乙腈进行提取,经Captiva ND^(Lipids)固相萃取柱净化,CORTECS^(TM) UPLC C_(18+)柱液相色谱分离,以0.3%(v/v)甲酸-5%(v/v)水-乙腈溶液和0.3%(v/v)甲酸-5%(v/v)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飞行时间质谱全扫描(TOF MS)-信息依赖性采集(IDA)-子离子扫描(product ion scan)正离子模式采集样品数据。数据经MarkerViewTM软件预处理后导入SIMCA-P软件,对比分析参照组和添加组样品数据,拟合构建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进行样品组别区分和添加化合物识别。结果表明,实验构建的筛查模型拟合度和预测能力良好(R2X(cum)=0.742,R2Y(cum)=0.997,Q2Y(cum)=0.905),参照组和添加组样品被显著区分,6种添加的化合物(最低添加水平为50μg/kg,以乳粉计)全部被可靠地识别。该研究建立的方法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主动分析监控体系提供了有益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化学计量学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化学危害物 婴幼儿配方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外部性征的分化及发育 被引量:3
7
作者 冯政夫 林晓菲 +1 位作者 葛蕾蕾 朱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73,共6页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性别分化和生殖器官发育是其繁殖生物学的重要部分,也是进行性别调控的基础。经过2年的取样观察,研究了中国明对虾雌性纳精囊和雄性交接器的分化与发育过程。结果显示,早在仔虾后16 d(16 days po...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性别分化和生殖器官发育是其繁殖生物学的重要部分,也是进行性别调控的基础。经过2年的取样观察,研究了中国明对虾雌性纳精囊和雄性交接器的分化与发育过程。结果显示,早在仔虾后16 d(16 days post-larva,PL16)即开始雌雄分化,此时,雌虾第4与第5对步足间腹甲处的锥突出现明显下陷,而雄虾的没有下陷。PL54时,雌虾纳精囊瓣膜出现,然后继续发育,到PL124时形成纳精囊雏形;雄虾交接器发育较晚,到PL54时,雄虾第1泳足的内肢才出现分化,在PL106基本形成雄性交接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性别分化 发育 纳精囊 交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拆装PE-RT低温热管蓄冷装置及其使用碳氢制冷剂的蓄冷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金光 刘文瑶 +3 位作者 王世清 宋庆武 姜文利 李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85,共5页
基于热管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套低成本、可快速拆装的PE-RT热管蓄冷装置,用高密度聚乙烯(PE-RT)导热塑料管替代紫铜管作为热管管材,用新型碳氢制冷剂HCR22作为热管循环工质,以蓄冷量为指标,研究了2种材质热管组在不同充液率和不同换热... 基于热管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套低成本、可快速拆装的PE-RT热管蓄冷装置,用高密度聚乙烯(PE-RT)导热塑料管替代紫铜管作为热管管材,用新型碳氢制冷剂HCR22作为热管循环工质,以蓄冷量为指标,研究了2种材质热管组在不同充液率和不同换热面积比时的蓄冷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同管径、同结构尺寸的铜质热管组相同,PE-RT热管组的最佳充液率也是33%,最佳充液时,PE-RT热管组的最优换热面积比同样是2.81;热管组蓄冷72h,PE-RT热管组和铜质热管组的储水槽水温分别降低13.52,15.30℃,PE-RT热管组的蓄冷量为铜质热管组的88.37%。该研究为PE-RT低温热管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蓄冷 管材 PE-RT 紫铜 HCR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胆碱对鹅免疫性能和肝脏组织学的影响
9
作者 张文旭 王宝维 +3 位作者 毛珂 葛文华 张名爱 李文立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73,共5页
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胆碱对鹅免疫性能和肝脏组织学的影响。选用1日龄青农灰鹅18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3重复,每重复10只。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0、600、1200、1800、2400和3000mg/kg的胆碱。试验期15周。结果表明:... 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胆碱对鹅免疫性能和肝脏组织学的影响。选用1日龄青农灰鹅18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3重复,每重复10只。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0、600、1200、1800、2400和3000mg/kg的胆碱。试验期15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胆碱能显著提高4、15周龄鹅免疫器官指数(P〈0.05或P〈0.01),但对血清禽流感抗体效价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未添加胆碱组鹅肝脏细胞肿大,胞浆内有较多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将细胞核挤压到一侧,添加1200~3000mg/kg胆碱均可有效改善肝脏内脂肪的沉积现象。综合衡量各项指标,在饲粮中添加胆碱是可行的,胆碱添加水平均1200ms/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 免疫性能 肝脏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玉米中4种链格孢霉毒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环宇 朱连勤 +4 位作者 陈甫 王倩文 朱风华 马向东 李艳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3-651,共9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同时测定玉米中4种链格孢霉毒素——交链孢酚(AOH)、交链胞酚单甲醚(AME)、细交链孢菌酮酸(TeA)及腾毒素(TEN)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法,并利用该方法检测山东省30份饲用玉米AOH、AME、TeA和TE... 本研究旨在建立同时测定玉米中4种链格孢霉毒素——交链孢酚(AOH)、交链胞酚单甲醚(AME)、细交链孢菌酮酸(TeA)及腾毒素(TEN)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法,并利用该方法检测山东省30份饲用玉米AOH、AME、TeA和TEN污染的背景值。将玉米样品加水溶解,用0.1%甲酸-乙腈溶液提取,氯化钠盐析,安捷伦EC-C18柱(100 mm×2.1 mm,2.7μm)为试验色谱柱,分别用乙腈(流动相A)和超纯水(流动相B)梯度洗脱,负离子电离模式(ESI-)作为电离条件,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定量与定性分析,通过标准曲线、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评价建立的QuEChERS-UHPLC-MS/MS法。结果表明:4种链格孢霉毒素在1~100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在5、10和50μg/kg 3种加标情况下,TeA、AOH、AME和TEN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4.70%~84.60%、 77.94%~103.84%、 72.61%~102.14%和71.16%~73.16%,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4.08%~8.36%、2.03%~4.07%、1.80%~4.61%和1.99%~2.40%。使用该方法检测的山东省30份饲用玉米中,TEN未检出,AOH、AME、TeA的检出率分别为96.67%、93.30%、40.00%。综上可知,本试验所建立的QuEChERS-UHPLC-MS/MS法,准确度、精密度高和稳定性好,可作为玉米中AOH、AME、TeA和TEN的检测方法;山东省饲用玉米样品中AOH、AME和TeA的检出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霉毒素 QuEChERS-UHPLC-MS/MS 玉米 准确度 精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明超 金融 +2 位作者 徐雪梅 陈刚 马向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8-20,25,共4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芽孢杆菌与抗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发育等的影响,本试验选用900羽1日龄罗斯308内公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g/t阿维拉霉素和300g/t芽孢杆菌HB1,每...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芽孢杆菌与抗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发育等的影响,本试验选用900羽1日龄罗斯308内公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g/t阿维拉霉素和300g/t芽孢杆菌HB1,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鸡,试验期36d。结果表明:(1)试验各阶段,芽孢杆菌HB1添加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后期(22~35日龄)芽孢杆菌HB1添加组肉鸡料肉比(FCR)较对照组低2.66%(P〈0.05)。(2)芽孢杆菌HB1添加组肉鸡血液IgG舍量较对照组提高2.26%(P〈0.05),且其对肉鸡胸腺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3)与对照组和试验1组相比,芽孢杆菌HB1组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均显著提高(P〈0.05),回肠V/C极显著提高(P〈0.01)。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芽孢杆菌可以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增加血液中IgG含量,促进肉鸡免疫器官和肠道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生产性能 免疫指标 肠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脑细胞原代培养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怡 郭本月 +2 位作者 魏万权 袁小琛 梁旭方 《渔业研究》 2019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构建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是探讨动物生理代谢规律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尝试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消化法、组织块法及机械法以获得草鱼原代脑细胞。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法获得草鱼原代脑细胞,细胞分散较为均匀、形态良好,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L-1... 构建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是探讨动物生理代谢规律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尝试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消化法、组织块法及机械法以获得草鱼原代脑细胞。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法获得草鱼原代脑细胞,细胞分散较为均匀、形态良好,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L-15培养基在28℃进行培养,获得了大量活力较为稳定的脑细胞,为进一步开展体外生理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原代脑细胞的活力可以稳定地保持3 d,超过3 d后,细胞明显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脑细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LcS®发酵青稞植物饮料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凯玲 段治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189,共6页
研究了干酪乳杆菌LcS®在发酵青稞植物饮料中的生长动力学情况、pH变化和代谢组学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LcS®发酵以青稞为主要原料的植物饮料延滞期为0~5 h,5~18 h活菌数从6.92 lg(CFU/mL)增加到9.52... 研究了干酪乳杆菌LcS®在发酵青稞植物饮料中的生长动力学情况、pH变化和代谢组学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LcS®发酵以青稞为主要原料的植物饮料延滞期为0~5 h,5~18 h活菌数从6.92 lg(CFU/mL)增加到9.52 lg(CFU/mL),pH从5.40降至3.50。发酵完的青稞植物酸奶在色泽、风味口感和组织状态都具有较好的评分,口感酸甜适中,顺滑细腻。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大豆皂苷、奎宁酸、多糖等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抗氧化作用的功能性代谢产物在发酵前后的差异表达倍数值均>1,发酵后表达量显著高于发酵前。综合考虑,干酪乳杆菌LcS®发酵的青稞植物饮料可作为一种功能性植物发酵饮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青稞 植物饮料 非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木聚糖酶在人工消化液中的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邵静 于靖 +2 位作者 朱倩倩 徐晓东 肖志壮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12期47-49,共3页
木聚糖酶对于消除植物性饲料的抗营养作用至关重要,是家禽和猪饲料的重要添加剂,但是目前国内木聚糖酶产品的应用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试验通过对国内外共7个品牌的木聚糖酶进行模拟消化液耐受性评价,发现不耐受胃酸及胃蛋白酶是限制国内... 木聚糖酶对于消除植物性饲料的抗营养作用至关重要,是家禽和猪饲料的重要添加剂,但是目前国内木聚糖酶产品的应用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试验通过对国内外共7个品牌的木聚糖酶进行模拟消化液耐受性评价,发现不耐受胃酸及胃蛋白酶是限制国内品牌木聚糖酶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所考察的7个样品中,潍坊康地恩生物的酸性木聚糖酶A和国外产品G及F经过胃酸和胃蛋白酶处理后酶活残留率达到90%以上,而其他公司木聚糖酶产品残留率均不到40%,甚至有的产品完全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人工消化液 耐受性 标准化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蔗糖乳酸菌口服液的制备及代谢产物的分析
15
作者 张景燕 王浩 段治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18-124,共7页
为满足市场上减肥人士和糖尿病患者对无蔗糖乳酸菌口服液的需求,该文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得到一款无蔗糖乳酸菌口服液产品。通过对比4种益生元(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糖)、3种氮源(脱脂奶粉、浓缩乳清蛋白、牛骨胶原蛋白)... 为满足市场上减肥人士和糖尿病患者对无蔗糖乳酸菌口服液的需求,该文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得到一款无蔗糖乳酸菌口服液产品。通过对比4种益生元(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糖)、3种氮源(脱脂奶粉、浓缩乳清蛋白、牛骨胶原蛋白)对混合发酵菌剂生长和蔗糖含量的影响,选用20 g/L的低聚果糖作为碳源;选用8 g/L的牛骨胶原蛋白作为氮源。无蔗糖口服液产品中初始菌量达到6.40×10~8CFU/mL,蔗糖含量低于5 g/L,其稳定性要优于市场上某含蔗糖产品。以无蔗糖口服液为研究对象,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其有益成分进行了分析,无蔗糖口服液中含有机酸,氨基酸和许多活性物质,其中包括保持皮肤水分作用的神经酰胺,保肝类成分三萜类皂苷SA4,具有抗病毒、抗氧化和抗肿瘤功效的β-卟啉类衍生物等特殊有益成分。通过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参与比较多的是谷氨酸,谷氨酰胺和精氨酸等氨基酸代谢通路。这些研究为无蔗糖乳酸菌口服液调节肠道菌群和提高人免疫力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蔗糖 益生元 发酵 益生菌 非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包衣乳酸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16
作者 甄丽 朱彩彩 +1 位作者 邵静 马向东 《饲料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37-39,共3页
乳酸菌作为一种常用益生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饲料中,包衣乳酸菌更具有耐高温制粒和储存周期长的优势。对饲料中包衣乳酸菌进行准确检测,培养基的选择性非常关键,在选择性MRS培养基中加入0.3%的轻质碳酸钙及硫酸多黏菌素B(10万IU/L)和两... 乳酸菌作为一种常用益生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饲料中,包衣乳酸菌更具有耐高温制粒和储存周期长的优势。对饲料中包衣乳酸菌进行准确检测,培养基的选择性非常关键,在选择性MRS培养基中加入0.3%的轻质碳酸钙及硫酸多黏菌素B(10万IU/L)和两性霉素B(10 mg/L),可抑制样品中污染的真菌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同时芽孢菌在选择性MRS培养基中菌落较小且不产生透明圈,该选择性培养基十分利于乳酸菌结果的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衣乳酸菌 选择性培养基 抑制杂菌 透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活菌数的研究
17
作者 甄丽 王婕 +1 位作者 朱彩彩 程娇梅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9期27-31,共5页
试验以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为研究对象,旨在建立1种快速、稳定、灵敏度高的活菌计数方法,并探讨MTT-分光光度法用于活菌计数的可行性。试验筛选显色反应终止液最适浓度、最适反应波长、最适反应时间、最适菌液浓度等,考察不同培养基、培... 试验以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为研究对象,旨在建立1种快速、稳定、灵敏度高的活菌计数方法,并探讨MTT-分光光度法用于活菌计数的可行性。试验筛选显色反应终止液最适浓度、最适反应波长、最适反应时间、最适菌液浓度等,考察不同培养基、培养液保存后和其他干扰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比MTT-分光光度法与稀释平板法测定发酵菌液中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结果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最大吸收波长550 nm处测定OD值,反应时间为1 h,反应终止液为1.0 mol/L盐酸,MTT添加量为0.2 mL,新鲜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OD值>0.04。菌液浓度为10^(8)~10^(9)CFU/mL时,OD550 nm值与稀释平板法得到的活菌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对应关系,当菌液浓度<10^(8)CFU/mL时对应关系不再成立。研究表明,活菌量>10^(8)CFU/mL时,MTT-分光光度法不受地衣芽孢杆菌生长阶段的影响,可准确计量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活菌量相对应的吸光度,从而快速、准确地检测活菌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分光光度法 地衣芽孢杆菌 活菌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驱动经济健康发展
18
作者 刘鲁民 《生物产业技术》 2013年第6期79-81,共3页
我国经济正面临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将以往依靠能源、资源、环境污染和廉价劳动力为发展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新的依靠知识积累与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毫无疑问,方向是十分正确的,但道路将是漫长而泥泞的,最重要的是,... 我国经济正面临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将以往依靠能源、资源、环境污染和廉价劳动力为发展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新的依靠知识积累与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毫无疑问,方向是十分正确的,但道路将是漫长而泥泞的,最重要的是,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研发能力、技术对接、转化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企业在研发的人力、资金投入还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式 科技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体系 健康 研发能力 环境污染 创新驱动 知识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浴法测定饲用植酸酶耐热性方法的研究
19
作者 邵静 于靖 +2 位作者 王蕊 张帅 王华明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3期10-13,共4页
试验研究不同条件对植酸酶水浴耐热性的影响。分别稀释4种植酸酶酶活力40、20、10、2 U/mL,测定80℃和85℃水浴5 min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稳定性强的植酸酶受酶浓度的影响较小,稳定性较差的植酸酶受影响较大,当处理液酶活力低时,耐热性... 试验研究不同条件对植酸酶水浴耐热性的影响。分别稀释4种植酸酶酶活力40、20、10、2 U/mL,测定80℃和85℃水浴5 min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稳定性强的植酸酶受酶浓度的影响较小,稳定性较差的植酸酶受影响较大,当处理液酶活力低时,耐热性结果较高。取3种植酸酶样品,分别使用缓冲液Ⅰ、缓冲液Ⅱ、水为耐温稀释缓冲液,测定85℃水浴5 min耐热性,结果表明:缓冲液Ⅰ作为稀释缓冲液测定的耐热性结果最高,其次是缓冲液Ⅱ,水作为稀释缓冲液时测定的耐热性结果最低。取3种植酸酶样品,分别在pH值5.5和5.0缓冲体系中测定85℃水浴5 min耐热性,结果表明,植酸酶在与最适pH值相近的条件下进行耐热性处理,测定的耐热性结果相对较高。研究表明,本试验的3种条件对水浴法测定植酸酶耐热性的结果均有影响,制定检测标准时需要明确测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浴法 植酸酶耐热性评价 酶浓度 缓冲体系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