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猫杯状病毒FCV2021QD3株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1
作者 蔡青秀 王雷 +3 位作者 丛雁方 于春梅 蒋贻海 戴建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6,共8页
为了解青岛地区猫杯状病毒(FCV)流行、变异特点和致病性,本研究采集65份疑似FCV感染宠物猫眼鼻咽拭子进行分离鉴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样本FCV阳性率为16.9%,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性较低,为69.5%~75.4%;分离得到1株FCV命名为FCV2021... 为了解青岛地区猫杯状病毒(FCV)流行、变异特点和致病性,本研究采集65份疑似FCV感染宠物猫眼鼻咽拭子进行分离鉴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样本FCV阳性率为16.9%,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性较低,为69.5%~75.4%;分离得到1株FCV命名为FCV2021QD3,经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符合FCV形态特征;动物回归试验可模拟FCV自然发病历程,引起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溃疡等症状,剖检肺部出血有实变,病理切片显示病变主要在肺脏、鼻、喉头、舌等部位。研究结果为FCV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获得了可靠的检验用强毒株,为疫苗、治疗性抗体等产品的研制和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 致病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90AA1识别狂犬病病毒磷蛋白截短体及磷酸化位点突变体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运斌 孙玉章 +4 位作者 刘娟 颜焰 高兴红 罗果 王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2-36,共5页
为了探究热休克蛋白90AA1(Hsp90AA1)识别狂犬病病毒(RV)磷蛋白(P)截短体及磷酸化位点突变体的能力,构建RV P蛋白多种截短体和磷酸化位点突变体,分别与Hsp90AA1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于鼠神经瘤母细胞(N2a)。免疫共沉淀分析显示Hsp90AA1能... 为了探究热休克蛋白90AA1(Hsp90AA1)识别狂犬病病毒(RV)磷蛋白(P)截短体及磷酸化位点突变体的能力,构建RV P蛋白多种截短体和磷酸化位点突变体,分别与Hsp90AA1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于鼠神经瘤母细胞(N2a)。免疫共沉淀分析显示Hsp90AA1能够广泛识别RV P蛋白的多种截短体和不同的磷酸化突变体。结果提示,Hsp90AA1在RABV感染过程中有着广泛的作用,这对解析RABV复杂的复制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90AA1 狂犬病病毒 磷蛋白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群4型禽腺病毒卵黄抗体中和效价与防治效果相关性试验
3
作者 蔡青秀 孙亚磊 +4 位作者 于春梅 丛雁方 董照洋 李宸辉 戴建君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为探究Ⅰ群4型禽腺病毒(FAdV-4)卵黄抗体中和效价与预防效果、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对制备的卵黄抗体进行2^(-1)~2^(-4)梯度稀释(中和效价分别为1:282、1:142、1:79、1:36)后,分别进行预防和治疗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FAdV-4卵黄抗体中和... 为探究Ⅰ群4型禽腺病毒(FAdV-4)卵黄抗体中和效价与预防效果、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对制备的卵黄抗体进行2^(-1)~2^(-4)梯度稀释(中和效价分别为1:282、1:142、1:79、1:36)后,分别进行预防和治疗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FAdV-4卵黄抗体中和效价不低于1:142时,分别进行预防后攻毒和攻毒后治疗试验,发现试验鸡健活率均不低于80%。结果表明,预防和治疗效果与卵黄抗体效价呈正相关。为保证卵黄抗体的临床使用效果,建议将抗体成品效力检验的中和效价标准定为不低于1:256。本研究为FAdV-4卵黄抗体的临床应用剂量选择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卵黄抗体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群4型禽腺病毒卵黄抗体 预防效果 治疗效果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丰英 丛雁方 +8 位作者 于春梅 黄冬 王睿智 蒋皓静 曲信芹 赵玉惠 王伟波 崔建新 蒋贻海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2-100,共9页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是近年影响我国养鸭业的新发疫病,该病主要感染雏鸭,以肝脾出血和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因其能引起免疫抑制和生长障碍,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文章对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病原学、...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是近年影响我国养鸭业的新发疫病,该病主要感染雏鸭,以肝脾出血和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因其能引起免疫抑制和生长障碍,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文章对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病原学、诊断方法、致病机制、预防与治疗措施等进行综述,阐述其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和预防治疗该疫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 诊断方法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90AB1在狂犬病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功能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许运斌 孙玉章 +4 位作者 刘娟 颜焰 高兴红 罗果 王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为了探究宿主蛋白Hsp90AB1在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复制过程中的功能,以RABV疫苗毒株HEP-Flury感染鼠神经瘤母细胞N2a为模型,分析Hsp90AB1对RABV复制的影响。采用RNA干扰的方式,发现Hsp90AB1基因敲降后可影响病毒基因的转录及... 为了探究宿主蛋白Hsp90AB1在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复制过程中的功能,以RABV疫苗毒株HEP-Flury感染鼠神经瘤母细胞N2a为模型,分析Hsp90AB1对RABV复制的影响。采用RNA干扰的方式,发现Hsp90AB1基因敲降后可影响病毒基因的转录及其表达,而未影响病毒的反基因组水平以及病毒感染力,表明Hsp90AB1在转录或蛋白表达水平上影响RABV的复制。由此初步发现Hsp90AB1在RABV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方式,为继续深入研究Hsp90AB1在RAB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90AB1 狂犬病病毒 复制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6
作者 路晓 杨晶晶 +5 位作者 丛雁方 王林 刘丽萍 高月花 亓丽红 于可响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38,共5页
近几年,鹅“白点病”频发。本研究从江苏沛县地区肝脏有坏死点的发病鹅中收集肝脏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检测、序列分析进行病毒鉴定,并回归雏鹅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发现:该毒株在鹅胚上生长良好;回归鹅能完全复制出临床中肝脏... 近几年,鹅“白点病”频发。本研究从江苏沛县地区肝脏有坏死点的发病鹅中收集肝脏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检测、序列分析进行病毒鉴定,并回归雏鹅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发现:该毒株在鹅胚上生长良好;回归鹅能完全复制出临床中肝脏出现坏死点的病变,并能从实验鹅中重新分离到该病毒;对其主要抗原基因σC进行测序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其与番鸭呼肠孤病毒基因序列的进化关系较近,同源性为89.6~98.9%。本研究证实了鹅“白点病”的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为该病的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源 番鸭呼肠孤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屎肠球菌CCTCCM2017191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景宇超 马丰英 +1 位作者 杨倩 蒋贻海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49,共8页
为了实现屎肠球菌CCTCCM2017191的高密度工业化生产,必须提高该屎肠球菌的发酵活菌量,因此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首先在MRS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确定适合该屎肠球菌生长的最优pH值和培养温度以及该菌的最适发酵碳源... 为了实现屎肠球菌CCTCCM2017191的高密度工业化生产,必须提高该屎肠球菌的发酵活菌量,因此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首先在MRS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确定适合该屎肠球菌生长的最优pH值和培养温度以及该菌的最适发酵碳源和氮源;再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分析筛选培养基成分中影响屎肠球菌发酵活菌数的显著影响因子,设计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显著因子的最大活菌数响应区域,最后采用中心复合序贯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circum-scribed design,CCC)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显著影响因子的最优配比浓度。获得发酵优化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糊精20 g/l、酵母浸粉77.22 g/l、结晶乙酸钠6.42 g/l、柠檬酸二铵2.0 g/l、磷酸氢二钾2.0 g/l、无水硫酸镁0.2 g/l、硫酸锰0.04 g/l、吐温-80 0.99 g/l。培养基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37℃。经验证,优化后培养基的发酵菌液活菌数可达6.136×109CFU/ml是相同条件下MRS培养基发酵菌液活菌数的4.63倍,优化方案及所得回归模型切实可靠,成功实现了该屎肠球菌CCTCCM2017191的高密度发酵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CCTCCM2017191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保护性抗原重组乳酸杆菌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玉章 许运斌 +2 位作者 王宏华 孙明军 蒋贻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6期94-97,共4页
为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猪流行性腹泻口服疫苗,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心保护性抗原基因(COE)插入到穿梭表达载体,并电转化至乳酸杆菌基因工程菌株内,进行诱导培养,通过Western blot能够检测到大小约27 KD的蛋白表达。该重组乳酸杆菌的... 为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猪流行性腹泻口服疫苗,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心保护性抗原基因(COE)插入到穿梭表达载体,并电转化至乳酸杆菌基因工程菌株内,进行诱导培养,通过Western blot能够检测到大小约27 KD的蛋白表达。该重组乳酸杆菌的构建为动物体内免疫试验的开展和新型黏膜免疫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重组乳酸杆菌 COE基因 黏膜免疫 口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