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鸡禽杆菌A、B、C血清型疫苗候选菌株的免疫原性
1
作者 朱晨浩 侯晓岚 +4 位作者 吕虹雨 王增元 徐丽丽 蔡晴霞 徐宏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为了研究副鸡禽杆菌(Apg)3种血清型疫苗候选菌株的免疫原性,本试验制备Apg疫苗候选菌株LY株(A型)、HB株(B型)和KM(C型)抗原含量分别为4.0×10^(8)、5.0×10^(8)和8.0×10^(8)CFU/mL的单价灭活疫苗,对4~6周龄SPF鸡进行免疫,... 为了研究副鸡禽杆菌(Apg)3种血清型疫苗候选菌株的免疫原性,本试验制备Apg疫苗候选菌株LY株(A型)、HB株(B型)和KM(C型)抗原含量分别为4.0×10^(8)、5.0×10^(8)和8.0×10^(8)CFU/mL的单价灭活疫苗,对4~6周龄SPF鸡进行免疫,并在免疫后28 d使用相对应血清型菌株对试验鸡只进行攻毒,依据攻毒结果确定各血清型菌株的最小免疫量,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鸡只免疫后28 d进行攻毒,在LY株试验中,各免疫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10、9/10和10/10;在HB株试验中,各免疫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10、8/10和8/10;在KM株试验中,各免疫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2/10、5/10和8/10。3种血清型菌株攻毒对照组发病率分别为9/10、10/10和10/10,均不低于发病标准(8/10),攻毒试验成立。LY株抗原含量分别为4.0×10^(8)、5.0×10^(8)和8.0×10^(8)CFU/mL,HB株抗原含量分别为5.0×10^(8)和8.0×10^(8)CFU/mL,KM株抗原含量为8.0×10^(8)CFU/mL时攻毒保护率均达到8/10及以上,符合免疫保护标准(8/10)。通过结果得出LY株、HB株和KM株的最小免疫量分别为2.0×10^(8)、2.5×10^(8)和4.0×10^(8)CFU/羽份,可以按该标准检验疫苗候选菌株的免疫原性,为后续开发鸡传染性鼻炎(IC)三价灭活疫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鼻炎 副鸡禽杆菌 疫苗 最小免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中药组合物对肉鸡坏死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张慧 冯彤彤 +3 位作者 陈坤 张敏静 王娟弟 王成森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22-23,26,共3页
为研究中药提取组合物对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肉鸡坏死性肠炎的临床抑制效果,本研究将360羽AA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组,I~V组进行攻毒,I~Ⅲ组添加中药组合物MIC值的1倍量、3倍量、5倍量,连用5 d,Ⅳ组在饲料中添加1 g/kg地美硝唑,出栏后统计... 为研究中药提取组合物对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肉鸡坏死性肠炎的临床抑制效果,本研究将360羽AA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组,I~V组进行攻毒,I~Ⅲ组添加中药组合物MIC值的1倍量、3倍量、5倍量,连用5 d,Ⅳ组在饲料中添加1 g/kg地美硝唑,出栏后统计体重、成活率、计算料肉比。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42日龄末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用药组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且中药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与西药对照组(P<0.05);42日龄各试验组饲料消耗量无显著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料肉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中药中、高剂量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该组合物对肉鸡坏死性肠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料肉比,提高肉鸡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产气荚膜梭菌 肉鸡坏死性肠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