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素、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对菌渣堆肥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献鑫 祁丽桦 +5 位作者 宋江富 张庆格 刘丛丛 张奇 宋菲菲 徐爱玲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6-79,共14页
为筛选能促进食用菌菌渣堆肥过程中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的高效复合菌,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法、刚果红染色法、木质素平板法从菌渣废弃物中对其进行初筛,结合滤纸条崩解试验、苯胺蓝脱色率测定以及纤维素、木质素酶活力测定试验对其进... 为筛选能促进食用菌菌渣堆肥过程中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的高效复合菌,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法、刚果红染色法、木质素平板法从菌渣废弃物中对其进行初筛,结合滤纸条崩解试验、苯胺蓝脱色率测定以及纤维素、木质素酶活力测定试验对其进行复筛,之后将其用于好氧堆肥试验,研究该过程中物料理化参数和微生物群落变化,评估其对菌渣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富集得到的纤维素降解菌,6 d内可将滤纸条完全降解,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滤纸酶(FPA)、外切葡聚糖酶(C1)和β-葡萄糖苷酶(β-Gase)活力分别达到2.50、7.30、3.43、2.90 U/mL;富集得到的木质素降解菌5 d内苯胺蓝脱色率最大值达92.10%,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ac)、漆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活力分别达到0.80、2.42、1.35 U/mL。堆肥试验结果表明,与自然堆肥处理(CK处理)相比,添加纤维素、木质素2种降解菌处理(XM处理),堆体最高温度为58.77℃,高温(>55℃)持续5 d,纤维素、木质素相对分解率提高值分别为35.83%、54.33%。添加菌剂提高堆肥中期细菌群落丰富度,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海源菌属(Idiomarina)、谷氨酸杆菌属(Glutamicibacter)、硫代单胞菌属(Thiopseudomonas)、格鲁比卡氏菌属(Globicatella)、极小单胞菌属(Pusillimonas)、溶杆菌属(Lysobacter)、Brumimicrobium等微生物相对丰度增大。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温度、pH值、电导率(EC值)是影响堆肥试验中期细菌群落组成的显著因素。综上,筛选的复合降解菌可有效降解纤维素、木质素,并延长堆肥高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菌 纤维素 木质素 筛选 菌渣 堆肥试验 细菌群落组成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抚育剩余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以制作菌棒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丁振花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62-64,80,共4页
以平菇为试验对象,通过分析加入了松木屑的菌棒和传统的以阔叶木屑为主要成分的菌棒在菌丝长满时间、菌棒污染率、菌菇长势、出菇量、原料成本及利润间差异,筛选出制作平菇菌棒最佳的配方,并分析森林抚育剩余物(主要为松枝)在食用菌栽... 以平菇为试验对象,通过分析加入了松木屑的菌棒和传统的以阔叶木屑为主要成分的菌棒在菌丝长满时间、菌棒污染率、菌菇长势、出菇量、原料成本及利润间差异,筛选出制作平菇菌棒最佳的配方,并分析森林抚育剩余物(主要为松枝)在食用菌栽培利用中的可行性,为青岛市森林抚育剩余物的处理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加入了松木屑的菌棒在除菌丝长满时间较长之外,其菌菇长势和出菇量都与传统的以阔叶木屑为主成分的菌棒差别不大,且菌棒污染率和原料成本更低,利润较大,综合效益较好。因此,加入了松木屑的菌棒可用于平菇培养,且松木屑含量以2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抚育剩余物利用 平菇 菌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鸡场的综合防疫措施
3
作者 于世双 崔艳丽 +1 位作者 王莉莉 宋江富 《畜禽业》 2021年第12期74-75,共2页
疫病是抑制我国养鸡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养鸡场疫病的发生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通过采取对养鸡场合理选址、完善养鸡场的管理制度、加强养殖人员的防疫培训以及接种疫病疫苗等多种措施,对养鸡场的疫病进行综... 疫病是抑制我国养鸡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养鸡场疫病的发生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通过采取对养鸡场合理选址、完善养鸡场的管理制度、加强养殖人员的防疫培训以及接种疫病疫苗等多种措施,对养鸡场的疫病进行综合防控,保证我国养鸡行业的稳定发展及鸡肉、鸡蛋等畜牧产品的有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鸡场 疫病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