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畜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学强 朱传刚 +6 位作者 孙荣钊 李超 甄岳 张志 李彦 马帅 尹斐斐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7-14,共8页
为了解日本血吸虫病的发展态势,从而为相关防控政策优化提供依据,综述了日本血吸虫病的全球流行病学特征,概述了我国当前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阐明了通过综合防控举措的有力实施,该病流行率已显著下降,但仍存在疫情反弹的潜在风... 为了解日本血吸虫病的发展态势,从而为相关防控政策优化提供依据,综述了日本血吸虫病的全球流行病学特征,概述了我国当前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阐明了通过综合防控举措的有力实施,该病流行率已显著下降,但仍存在疫情反弹的潜在风险。基于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能力,深入探讨了在我国“低水平、低度感染”的防控新形势下,继续广泛使用试纸条现场诊断和核酸检测的必要性。同时,针对我国血吸虫病的防控实际,提出强化监测预警、突破防控难点、检测驱动预防、加强部门协作与能力建设、强化科普宣贯教育等防控策略,旨在为血吸虫病的科学防控与最终消除提供信息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诊断技术 疫病防控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勇 左家坤 +4 位作者 王凯民 张瑶 李思言 韩先干 孙学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4期59-65,共7页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禽出血性败血症,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发病快,死亡率高。为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支持,通过PCR鉴定、耐药性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以及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对4株临床...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禽出血性败血症,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发病快,死亡率高。为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支持,通过PCR鉴定、耐药性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以及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对4株临床分离的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01、Pm03、1801及1803)进行了相关生物学特性分析。PCR鉴定结果显示,4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均为荚膜血清A型,均含有pfhA、exBDtonB、nanB、oma87、ompH、hgbB、hgbA、sodC、sodA 9种毒力基因,不含有toxA、nanH、ptfA 3种毒力基因;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4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和氨苄西林等7种抗生素表现出全部或部分耐药;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结果显示,Pm01菌株能形成极强的生物被膜,而Pm03、1801以及1803菌株几乎不能形成生物被膜;LD_(50)测定结果显示,4菌株LD_(50)分别为1.33×10^(1)、2.74×10^(2)、4.22和4.22 CFU。结果表明,4株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含有多种毒力基因,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其毒力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完全相关,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本研究为禽巴氏杆菌病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耐药性分析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 半数致死量(LD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甄岳 仪育含 +4 位作者 孙学强 张志 李彦 段笑笑 杨胜男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3期47-48,共2页
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流行历史,对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经过近6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于2008年达到全国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2015年达到传播控制标准,顺利实现了阶... 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流行历史,对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经过近6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于2008年达到全国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2015年达到传播控制标准,顺利实现了阶段性目标。为进一步开展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继续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全国所有流行县在2030年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目前,我国的血吸虫病疫情已处于“低水平、低度感染”的历史低位时期,在此背景下,以粪便毛蚴孵化法为代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因操作烦琐,群众依从性显著降低等方面受到限制。血清学诊断方法则因其快速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于血吸虫病现场筛查、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疫情监测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健康水平 血清学诊断方法 人民生命健康 日本血吸虫感染 血吸虫病疫情 传染源控制 流行病学调查 疫情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纸条的研制与应用
4
作者 甄岳 张志 +5 位作者 李彦 孙学强 杨胜男 段笑笑 孙荣钊 邴啟政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95-99,共5页
为建立一种检测家畜日本血吸虫抗体的快速精准方法,将胶体金标记的重组链球菌G蛋白(r-SPG)喷涂到玻璃纤维素膜作为金标垫,将日本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SEA)和小鼠抗His标签单克隆抗体(His-tag单抗)分别包被到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线... 为建立一种检测家畜日本血吸虫抗体的快速精准方法,将胶体金标记的重组链球菌G蛋白(r-SPG)喷涂到玻璃纤维素膜作为金标垫,将日本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SEA)和小鼠抗His标签单克隆抗体(His-tag单抗)分别包被到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制备了胶体金试纸条,然后开展了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符合率和临床应用研究。结果显示:该试纸条的诊断敏感性为96.43%,与土耳其斯坦分体吸虫、羊捻转血矛线虫、大片吸虫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批内、批间重复性良好,可在5~10 min完成检测。用1500份牛羊血清进行临床检测应用,发现试纸条与粪便毛蚴孵化法的总符合率达98.1%。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抗体检测试纸条敏感性高,特异性及重复性好,可为我国家畜日本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胶体金 试纸条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部分地区生鲜肉产品中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与耐药情况
5
作者 段笑笑 杨胜男 +6 位作者 孙荣钊 王福宝 丁美宏 金鑫 戴勤海 高向向 李彦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5期52-57,共6页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是肉鸡养殖与屠宰环节中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食源性致病菌。为了解山东省零售生鲜肉产品中APEC的污染及耐药情况,从青岛、烟台、潍坊、滨州、聊城和东营等6市采集203份畜禽生肉样品进行...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是肉鸡养殖与屠宰环节中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食源性致病菌。为了解山东省零售生鲜肉产品中APEC的污染及耐药情况,从青岛、烟台、潍坊、滨州、聊城和东营等6市采集203份畜禽生肉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使用PCR技术对分离菌进行毒力基因鉴定,将同时携带hlyF、iroN、iutA、ompT和iss 5种毒力基因的大肠杆菌判定为APEC,随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APEC分离株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显示:从203份样品中共分离出203株大肠杆菌,其中APEC阳性率为5.4%(11/203);11株APEC菌株对氟苯尼考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均达90.91%(10/11),对磷霉素耐药率最低,为9.09%(1/11),对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率为33.36%~81.82%,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为45.45%~72.73%;所有APEC分离株均表现出对3类及以上药物耐药。结果表明,山东省零售生鲜肉产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APEC污染,且存在多重耐药情况,对人类食品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本研究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和合理使用抗APEC药物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肉产品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青岛市推进畜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的有关思考 被引量:13
6
作者 邴啟政 段笑笑 +5 位作者 王卫 刘倩 张严琦 王媛 李彦 葛栋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8期47-50,共4页
2017年起,青岛市根据国家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政策规定,落实畜禽养殖经营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全面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经费直接补贴试点工作。三年多来,试点工作推进顺利,相关制度初步建立,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逐步完善... 2017年起,青岛市根据国家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政策规定,落实畜禽养殖经营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全面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经费直接补贴试点工作。三年多来,试点工作推进顺利,相关制度初步建立,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逐步完善。但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养殖场户主动性意识不强等问题,由此提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扩大政策宣贯覆盖面、优化申报流程、完善疫苗供应链条体系建设、强化免疫效果监测评价等思考,以期为全面推进畜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免疫 先打后补 动物疫病 政策 基层防疫体系 宣传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诊疗活动投诉问题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传海 刘兵 +1 位作者 郭永玲 于婉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8期57-60,共4页
随着城市宠物经济的发展,宠物诊疗投诉举报越来越多。本文中,以我国2023年华中地区某市宠物诊疗活动投诉举报情况为例,梳理了宠物诊疗环节投诉举报涉及的诊疗机构资质、执业兽医资质、兽药及饲料产品销售、预付卡纠纷、诊疗过程不透明... 随着城市宠物经济的发展,宠物诊疗投诉举报越来越多。本文中,以我国2023年华中地区某市宠物诊疗活动投诉举报情况为例,梳理了宠物诊疗环节投诉举报涉及的诊疗机构资质、执业兽医资质、兽药及饲料产品销售、预付卡纠纷、诊疗过程不透明等相关问题,由此指出各自的应对策略,并提出了完善宠物诊疗机构资质审核和管理,加大宠物诊疗环节执法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完善宠物医疗事故赔偿制度,探索建立纠纷调解机制等建议,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诊疗 投诉举报 预付卡 兽药 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粒子病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孟宪志 房德文 +4 位作者 郭钊义 于弋翔 周泽扬 孙学强 潘国庆 《蚕学通讯》 2024年第4期42-48,共7页
家蚕微粒子病(Pébrine)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感染导致,是蚕业生产中的重大疫病。N.bombycis不仅能够在家蚕个体间水平传播,还能通过胚胎垂直传播,给防控工作带来极大挑战。N.bombycis是蚕业生产中唯一的法定检疫对象,... 家蚕微粒子病(Pébrine)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感染导致,是蚕业生产中的重大疫病。N.bombycis不仅能够在家蚕个体间水平传播,还能通过胚胎垂直传播,给防控工作带来极大挑战。N.bombycis是蚕业生产中唯一的法定检疫对象,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是19世纪巴斯德创建的母蛾显微镜检查法,随后发展为针对集团母蛾、蚕种和蚁蚕的显微镜检查,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N.bombycis的检测方法得到了显著发展,相继报道了核酸检测、抗原检测、PCR-ELISA、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以及基于核酸扩增和蛋白质识别的新型电化学检测等方法。本文综述了以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应用场景,以期为家蚕微粒子病分子检测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粒子病 家蚕微孢子虫 分子检测 核酸检测 抗原检测 新型电化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液工作站在兽医检测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得胜 孙荣钊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11期56-60,79,共6页
移液工作站是完成高通量试验的必备工具之一,能帮助实验室构建标准化的试验流程,消除样品污染或损耗风险,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及有效保障生物安全。本文介绍了目前在兽医检测领域较常用的移液工作站,阐明了其在动物疫病检测中具有... 移液工作站是完成高通量试验的必备工具之一,能帮助实验室构建标准化的试验流程,消除样品污染或损耗风险,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及有效保障生物安全。本文介绍了目前在兽医检测领域较常用的移液工作站,阐明了其在动物疫病检测中具有结果准确、操作稳定、运行高效、安全性高等优势,也指出了工作站对样品处理要求高、价格昂贵、校准检定困难、维护难度大等难点,旨在为进一步提升兽医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及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液工作站 兽医 自动化 实验室检测 三方检测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荣钊 宫枫举 +3 位作者 葛栋 高向向 蒋文明 唐丽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9-236,共8页
了解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发展现状,为优化相关政策提供信息支持,本文简述了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的流行现状。2020—2022年,全球累计91个国家/地区报告发生HPAI疫情,累计报告疫情16 146起,累计发病禽为4 449.5万余只,累计扑杀销毁... 了解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发展现状,为优化相关政策提供信息支持,本文简述了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的流行现状。2020—2022年,全球累计91个国家/地区报告发生HPAI疫情,累计报告疫情16 146起,累计发病禽为4 449.5万余只,累计扑杀销毁禽2.51亿只。其中,H5N1亚型是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血清型,欧洲、美洲、亚洲等国家累计报告的疫情数占比超过90%。鉴于H5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当前全球危害养禽业的主要流行亚型,本文进一步分析了H5N1、H5N6、H5N8等亚型的流行特点,概述了我国H5亚型HPAI流行现状,并强调了我国实施的强制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的禽流感综合防控策略已取得显著成效。此外,全球H5亚型HPAI疫情启示,我国应持续加大HPAI防控力度,推进养禽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强疫情信息分析,强化野生动物和病原变异情况监测力度,坚定实施扑杀感染禽和疫苗免疫相结合等综合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行状况 流行特点 全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真菌病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范镯曦 何章帅 +4 位作者 解芳丽 于弋翔 孟宪志 潘国庆 周泽扬 《蚕学通讯》 2025年第2期42-45,共4页
家蚕真菌病(如白僵病、绿僵病、曲霉病)是全球蚕业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常导致蚕茧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绝收。随着气候变暖与养蚕模式日益集约化,传统检测方法已难以满足精准防控的需求。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在家蚕真菌病检测技... 家蚕真菌病(如白僵病、绿僵病、曲霉病)是全球蚕业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常导致蚕茧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绝收。随着气候变暖与养蚕模式日益集约化,传统检测方法已难以满足精准防控的需求。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在家蚕真菌病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涵盖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免疫诊断、纳米技术及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体系。尽管相关检测技术不断发展,但在技术普及、多病原联合检测及基层应用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应聚焦于整合型检测平台的构建、智能化诊断系统的开发以及检测标准体系的完善,为蚕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真菌病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