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氯丙烷皂化工序节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毕荣山 谭心舜 +2 位作者 杨霞 岳金彩 郑世清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6-48,共3页
介绍了氯丙烯法生产环氧氯丙烷的反应原理及工艺流程,并对环氧氯丙烷皂化工序的流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皂化塔负压操作,同时回收塔底废水余热来达到节能目的的改造策略。将此策略用于某公司3.2万t/a的环氧氯丙烷装置,改造后可节省新... 介绍了氯丙烯法生产环氧氯丙烷的反应原理及工艺流程,并对环氧氯丙烷皂化工序的流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皂化塔负压操作,同时回收塔底废水余热来达到节能目的的改造策略。将此策略用于某公司3.2万t/a的环氧氯丙烷装置,改造后可节省新鲜蒸汽2.4万t/a,增效156万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皂化工序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化工过程热集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孔令启 张晓荷 +1 位作者 李玉刚 郑世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49-3858,共10页
间歇化工过程热集成问题的研究能够促进过程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提高产业经济性和技术竞争力,顺应了化工发展大环境。本文介绍了以系统综合优化为目标的间歇化工过程热集成研究的发展现状,整理了早期研究的三大通用图解模型,并讨论和... 间歇化工过程热集成问题的研究能够促进过程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提高产业经济性和技术竞争力,顺应了化工发展大环境。本文介绍了以系统综合优化为目标的间歇化工过程热集成研究的发展现状,整理了早期研究的三大通用图解模型,并讨论和比较了在建模求解过程中常见算法。总结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在换热网络设计优化、热储罐系统和考虑调度的热集成三个方面,并评述了与之相关的进展、瓶颈和研究意义。指出了热集成问题已成为当前间歇化工过程的研究热点,其中热集成和生产调度的协同优化十分必要,能够从系统全局的角度上给出优化方案。但由于间歇化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和约束条件,增加了热集成的研究难度,因此对间歇化工过程优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过程系统 热集成 模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酮缩合反应绿色催化工艺的研究
3
作者 王宁 岳金彩 +1 位作者 周东健 郑世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8-171,共4页
在三氟甲基磺酸催化下对氯酮、新戊二醇缩合反应合成缩酮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三氟甲基磺酸质量、带水剂用量、醇酮摩尔比、油浴温度等因素对反应时间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质量的增加,反应时间缩短,收率提高;... 在三氟甲基磺酸催化下对氯酮、新戊二醇缩合反应合成缩酮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三氟甲基磺酸质量、带水剂用量、醇酮摩尔比、油浴温度等因素对反应时间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质量的增加,反应时间缩短,收率提高;带水剂用量、醇酮摩尔比对反应时间基本无影响,对收率有一定影响;油浴温度提高有利于缩短反应时间,147.5℃时收率出现99.85%的最高值。对缩合液洗水中H^+含量进行分析表明,平均98.5%的三氟甲基磺酸进入洗水中,4次套用洗水作催化剂,反应活性没有下降,收率均在99%左右。与硫酸相比,采用三氟甲基磺酸作催化剂,反应时间缩短约70 min,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甲基磺酸 催化剂 氯酮 缩合反应 绿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喷射器内液-液湍流混合特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林柯利 毕荣山 +1 位作者 谭心舜 郑世清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3,共6页
面激光诱导荧光(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是流场研究中的先进测试技术。今建立了液-液喷射混合器流场研究实验装置,利用PLIF技术对喷射混合器的湍流混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喷射器内湍流混合的二维浓度场。对瞬时、... 面激光诱导荧光(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是流场研究中的先进测试技术。今建立了液-液喷射混合器流场研究实验装置,利用PLIF技术对喷射混合器的湍流混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喷射器内湍流混合的二维浓度场。对瞬时、时均浓度场的图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离析度(intensity of segregation,IOS)的概念对时均混合效果进行了评价,得到了不同操作条件下IOS值沿射流方向的变化趋势图,结果表明流速比和绝对流速是影响混合的两个主要因素,液液喷射器中流速比越大,达到完全混合所需的距离就越短,在相同流速比的情况下,流速越大混合进行得就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混合 面激光诱导荧光 喷射器 离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气化反应技术生产异氰酸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毕荣山 胡明明 +1 位作者 谭心舜 郑世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65-1572,共8页
光气化反应技术是目前工业化规模生产有机异氰酸酯最主要的工艺技术,具有工艺成熟、反应收率高等优点,但由于反应过程涉及剧毒物质光气和生产副产物氯化氢,使其存在安全和环保等隐患。本文首先结合光气化反应机理,分析了光气化反应技术... 光气化反应技术是目前工业化规模生产有机异氰酸酯最主要的工艺技术,具有工艺成熟、反应收率高等优点,但由于反应过程涉及剧毒物质光气和生产副产物氯化氢,使其存在安全和环保等隐患。本文首先结合光气化反应机理,分析了光气化反应技术的本质缺点,总结了目前针对其本质缺点进行改进的研究现状,认为随着科技地进步,光气化反应技术的两个缺点可以逐步克服。其次,回顾了光气化反应技术从最初的小规模实验室工艺到目前大规模先进生产工艺的发展历程,从反应工程的角度总结了光气化反应技术逐步改进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光气化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和研究方向;最后,论文对非光气化异氰酸酯生产技术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非光气化技术是将来的发展趋势,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难以在工业装置上取代光气化技术。因此,对光气化反应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目前异氰酸酯工业的节能减排和提高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酸酯 光气化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风险及可操作性(HAZOP)分析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广文 杨霞 郑世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5-821,共7页
通过梳理智能化风险及可操作性(HAZOP)分析的各类方法,将其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领域,详细介绍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并结合实例对有代表性的方法作了详细阐述。智能化HAZOP定性分析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专家知识库的... 通过梳理智能化风险及可操作性(HAZOP)分析的各类方法,将其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领域,详细介绍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并结合实例对有代表性的方法作了详细阐述。智能化HAZOP定性分析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专家知识库的方法上,其中基于深层知识建立专家知识库的研究相对较多,该方法虽然能够揭示偏差产生的机理、传递路径,但是分析结果准确度较差。基于经验知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及基于动态模拟的HAZOP定量分析是实现智能化HAZOP定量分析的3种主要方法,是由模糊定量向精确定量、由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发展的过程。基于动态模拟的智能化HAZOP定量分析不仅研究偏差的数值,而且研究偏差的持续时间对过程系统的影响,分析结果更加精确,是较为完善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借助于商用模拟软件,使不具备丰富经验的分析人员也可以完成精确的HAZOP分析。"动态偏差的阶梯化求解法"使分析动态偏差方便、易行,基于该方法建立的偏差"层级"模型充分说明了处于不同层级的偏差对过程系统的不同影响。在分析智能化HAZOP分析系统发展历程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及可操作性 智能化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士古煤气化工艺CO_2排放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谭心舜 程乐斯 +1 位作者 贾小平 毕荣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7-951,共5页
煤化工是高耗能高CO2排放的工业,利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对其工艺过程中能量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发现工艺的能量利用缺陷和节能潜力,为过程的节能优化改造提供依据。目前热力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能量衡算法和分析法,本文在对传统热... 煤化工是高耗能高CO2排放的工业,利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对其工艺过程中能量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发现工艺的能量利用缺陷和节能潜力,为过程的节能优化改造提供依据。目前热力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能量衡算法和分析法,本文在对传统热力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指出了已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新的熵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并以德士古煤气化工艺为例,分别使用传统的能量衡算法、分析法和本文提出的熵结合分析法对工艺过程的能量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工艺过程中内各模块的能量、熵增和损分布。在此基础上,将损与工艺过程中CO2排放量建立联系,经过计算得到了工艺过程中各个设备对应的CO2排放分布和损系数,得出气化炉是工艺过程中主要的节能位置。这种能量与CO2排放的关联能为工艺过程的节能减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熵产 Ⅱ损 CO2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器内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其转换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姚云 郭方飞 +1 位作者 周波 郑世清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2-396,共5页
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技术,分析上喷式喷射器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及流型转换的特性。结果表明,在喷射器内气液两相首先形成喷射流,随着两相相互作用和动量传递,射流瓦解,气液两相随着气液比的... 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技术,分析上喷式喷射器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及流型转换的特性。结果表明,在喷射器内气液两相首先形成喷射流,随着两相相互作用和动量传递,射流瓦解,气液两相随着气液比的不断增大分别形成泡状流、雾状流和块状流。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喷射器上部射流瓦解后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图。通过分析流型影响因素和流体力学特点,提出了流型转换的无因次关系式,并确定了各流型转换的具体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 流型 转换 上喷式喷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二甲腈催化加氢制备间苯二甲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马磊 孔令启 李玉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6-770,776,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间苯二甲腈催化加氢制备间苯二甲胺的研究进展,回顾了催化剂改进的过程,讨论了溶剂、原料初浓度、反应抑制剂、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介绍了催化加氢工艺流程的改进和产物分离工艺的发展情...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间苯二甲腈催化加氢制备间苯二甲胺的研究进展,回顾了催化剂改进的过程,讨论了溶剂、原料初浓度、反应抑制剂、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介绍了催化加氢工艺流程的改进和产物分离工艺的发展情况。指出对间苯二甲腈和间苯二甲胺热力学物性及该反应的反应历程、反应动力学等的基础研究和工艺流程的改进是今后间苯二甲腈催化加氢制备间苯二甲胺实现工业化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甲胺 间苯二甲腈 加氢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精馏过程节能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玉刚 孔令启 +1 位作者 杨霞 郑世清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70,共4页
为了开发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分离的节能流程,采用热平衡法和有效能分析法,对MDI精馏过程进行节能研究,从单个换热过程到整个系统分3个步骤进行改进。首先改变脱光气塔和减压脱溶剂塔的用能品位,节省高品位热源;然后通过回收各个... 为了开发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分离的节能流程,采用热平衡法和有效能分析法,对MDI精馏过程进行节能研究,从单个换热过程到整个系统分3个步骤进行改进。首先改变脱光气塔和减压脱溶剂塔的用能品位,节省高品位热源;然后通过回收各个子系统的冷凝热和冷却热,实现单元内部的能量再利用;最后通过常压脱溶剂塔与脱光气塔的热量集成,使得能耗进一步降低。通过以上3个过程的节能改进,得到的工艺流程同原工艺相比节能30%以上。给出的节能方法适用于MDI分离过程,也可应用于类似的宽沸程物系的分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I 精馏过程 有效能分析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级过氧化氢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犇 任保增 +1 位作者 孙晓岩 孟韵 《无机盐工业》 CAS 2004年第5期14-15,共2页
用工业双氧水先经树脂吸附脱去其中的有机物,再添加稳定剂除去无机杂质,生产的产品可达到电子级产品的标准。其较适宜的制备条件为:双氧水的流率为250L/h,树脂的处理能力为40kg过氧化氢,两种稳定剂的添加比例(质量比,下同)为1∶1~1∶2。
关键词 过氧化氢 树脂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胶液洗涤工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华农 王炳强 +2 位作者 何亚平 郑世清 付振波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8,共6页
对聚碳酸酯(PC)胶液的酸洗和水洗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考察了混合强度、温度、PC质量分数、水油体积相比对PC胶液洗涤效果的影响。温度和PC质量分数对洗涤效果影响不大。酸洗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洗涤速度较快,最佳条件是盐酸中HCl与P... 对聚碳酸酯(PC)胶液的酸洗和水洗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考察了混合强度、温度、PC质量分数、水油体积相比对PC胶液洗涤效果的影响。温度和PC质量分数对洗涤效果影响不大。酸洗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洗涤速度较快,最佳条件是盐酸中HCl与PC胶液中三乙胺摩尔比为1∶1,搅拌速度1 800 r/min,洗涤时间为2 min,洗涤后油相中三乙胺的质量分数为0。水洗为物理过程,速度较慢,最佳条件水油体积比0.8∶1,转速1 800 r/min,搅拌时间50 min,洗涤2次,水相的电导率小于40μS/cm。在此基础上,对中试装置洗涤流程进行了优化,将其中一级酸洗变为水洗,后二级水洗分别采用新鲜水,水油体积相比降低至0.4∶1。与原有装置相比,节约了新鲜水和盐酸的用量,解决了洗涤后胶液偏酸性、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胶液 酸洗 水洗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器湍流微观混合性能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柯利 毕荣山 谭心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0-763,共4页
建立了喷射器湍流混合模型,利用商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6对不同结构的喷射器进行了模拟研究,从微观尺度考察喷射器的混合特性,得到了不同条件下喷射器完成湍流微观混合所需要的距离,并利用3个自定义的量纲为1数与雷诺数结合来描述喷射... 建立了喷射器湍流混合模型,利用商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6对不同结构的喷射器进行了模拟研究,从微观尺度考察喷射器的混合特性,得到了不同条件下喷射器完成湍流微观混合所需要的距离,并利用3个自定义的量纲为1数与雷诺数结合来描述喷射器的微观混合性能。结果显示,利用这些参数可以较好地表示喷射器的微观混合,并利用模拟结果回归了各准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湍流 混合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喷射反应器内液滴粒径分布PLIF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文武 毕荣山 +3 位作者 刘振东 冯敏 谭心舜 郑世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4-757,共4页
气液喷射反应器是一种高强度反应器,反应器内部液滴粒径大小和分布对反应收率和选择性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建立了气液喷射反应器内液滴粒径分布测量实验装置,并利用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对气液喷射反应器内液滴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 气液喷射反应器是一种高强度反应器,反应器内部液滴粒径大小和分布对反应收率和选择性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建立了气液喷射反应器内液滴粒径分布测量实验装置,并利用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对气液喷射反应器内液滴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到不同气液流率情况下的液滴粒径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液相流率不变时,随气相流率的增大,反应器内液滴平均粒径逐渐减小,分布范围变小;气相流率不变时,随液相流率的增大,液滴平均粒径逐渐减小,粒径分布趋于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激光诱导荧光 气-液喷射反应器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地区生态足迹的初步估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海荣 沈志良 +1 位作者 姚云 苏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23,共6页
以青岛地区2002年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对该地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541 5 hm2,生态承载力为0.375 1 hm2,生态赤字达到1.166 4 hm2。这说明青岛地区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压力已经超出自然界的... 以青岛地区2002年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对该地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541 5 hm2,生态承载力为0.375 1 hm2,生态赤字达到1.166 4 hm2。这说明青岛地区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压力已经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能力。通过分析,该地区的能源消耗高,生态赤字较大,农业和林业基本不存在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度较高,而近年来对海洋的过度开发及排污,导致青岛沿岸海域的生态足迹迅速增加,生态赤字越来越高。旅游产业虽然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压力,但是给当地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青岛地区每公顷生态足迹可产生1 720美元的产值,高出了1 106美元/hm2的世界平均值,是中国内地平均产值的4倍。青岛地区生态效益较高,但仍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可持续发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性发展 青岛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子Benders分解的不确定条件下过程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政 韩方煜 华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63-165,共3页
基于Benders分解的二阶段随机规划在不确定条件过程优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析和比较了前人的工作,并将蒙特卡罗积分策略与基于对偶理论的可行域限定条件相结合,提出了新的求解策略,不仅避免了求解一系列子问题进行可行域限定的情况以... 基于Benders分解的二阶段随机规划在不确定条件过程优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析和比较了前人的工作,并将蒙特卡罗积分策略与基于对偶理论的可行域限定条件相结合,提出了新的求解策略,不仅避免了求解一系列子问题进行可行域限定的情况以及计算负荷随不确定参数数目呈指数增加的不足,而且使可行域限定条件更加合理,算例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参数 二阶段随机优化 Benders算法 过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湿法脱硫过程中副盐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华农 邱娜娜 郑世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3-77,82,共6页
对湿法脱硫工艺的氧化再生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温度、氧硫摩尔比、pH和酞菁钴四磺酸钠(PDS)质量浓度对再生效率的影响。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结果发现温度是影响氧化再生过程的关键因素,... 对湿法脱硫工艺的氧化再生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温度、氧硫摩尔比、pH和酞菁钴四磺酸钠(PDS)质量浓度对再生效率的影响。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结果发现温度是影响氧化再生过程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氧硫摩尔比和p H,而PDS质量浓度的影响最小。最佳脱硫条件是氧硫摩尔比为1.25、PDS质量浓度为60mg/L、pH为8.6、温度为18℃,对应的再生效率为83.8%。对HS-的氧化再生过程进行了机理分析,提出控制多硫离子氧化是降低副盐生成的关键。最后对实际工厂脱硫氧化过程分析发现,其脱硫效率仅为55%,温度和氧硫摩尔比与实验最佳条件存在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脱硫 湿法氧化 副盐 再生效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胺脱氨脱水工艺的研究
18
作者 岳金彩 孙可慧 +1 位作者 程华农 郑世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1-785,共5页
乙醇胺生产中的氨水浓度对能耗有很大影响,需要对脱氨脱水工艺进行能量集成以降低能耗,同时乙醇胺又是热敏性物质,操作温度限制成为能量集成时要考虑的因素。本文实验研究了含水和不含水乙醇胺混合物的色号随温度、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 乙醇胺生产中的氨水浓度对能耗有很大影响,需要对脱氨脱水工艺进行能量集成以降低能耗,同时乙醇胺又是热敏性物质,操作温度限制成为能量集成时要考虑的因素。本文实验研究了含水和不含水乙醇胺混合物的色号随温度、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160℃为脱氨脱水工艺的操作温度上限。在不同氨水浓度下,对未进行能量集成的能耗和各塔操作条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氨水浓度达到45%时,脱氨塔底温度为160.2℃,已大于操作温度上限,需要改变脱氨操作才能满足温度限制。通过提高脱水塔操作压力,使其塔顶蒸汽为脱氨塔和真空脱水塔提供能量,针对不同氨水浓度,对3种热量集成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到操作温度限制,不同氨水浓度的脱氨脱水工艺需要采取不同的集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胺 热敏性 模拟 集成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处理中苯胺回收装置的节能研究
19
作者 马连湘 毕荣山 +1 位作者 谭心舜 郑世清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3,75,共3页
介绍了苯胺废水中苯胺回收的工艺流程,对国内某企业的苯胺废水中苯胺回收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改造方案。将该方案用于苯胺废水处理能力9万t/a的生产装置后,只需增加很少的设备投资,可使蒸汽消耗量降低32%,循环水消耗量降低3... 介绍了苯胺废水中苯胺回收的工艺流程,对国内某企业的苯胺废水中苯胺回收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改造方案。将该方案用于苯胺废水处理能力9万t/a的生产装置后,只需增加很少的设备投资,可使蒸汽消耗量降低32%,循环水消耗量降低33%,排放废水中苯胺含量降低60%,效益约增加130万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废水 节能 减排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精馏塔模拟计算与扩产改造
20
作者 杨霞 毕荣山 +1 位作者 李玉刚 郑世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205-207,共3页
运用流程模拟和灵敏度分析技术,找寻精馏塔的最佳操作参数,尽最大可能的利用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为老厂的扩产改造提供了又一可行的方法,并用于某厂的实际改造中,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可靠.
关键词 灵敏度分析 扩产改造 节能 精馏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