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与羧甲基壳聚糖对铁离子的络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孝平 姜皓然 +1 位作者 田海燕 玄光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30-33,共4页
考察了壳聚糖及羧甲基壳聚糖对Fe(Ⅱ)及Fe(Ⅲ)的络合性能,优化了壳聚糖及羧甲基壳聚糖与铁离子的络合条件,包括pH值、壳聚糖或羧甲基壳聚糖用量、铁离子的起始浓度、络合时间等。结果表明,壳聚糖及羧甲基壳聚糖载铁量多且能形成稳定性... 考察了壳聚糖及羧甲基壳聚糖对Fe(Ⅱ)及Fe(Ⅲ)的络合性能,优化了壳聚糖及羧甲基壳聚糖与铁离子的络合条件,包括pH值、壳聚糖或羧甲基壳聚糖用量、铁离子的起始浓度、络合时间等。结果表明,壳聚糖及羧甲基壳聚糖载铁量多且能形成稳定性适度的络合物,有开发补铁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羧甲基壳聚糖 铁离子 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罗红霉素掩味肠溶缓释微球 被引量:4
2
作者 于泮力 王洪光 王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3-616,共4页
目的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罗红霉素肠溶掩味微球,得到最佳掩味工艺。并对微球性质进行考察。方法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喷雾干燥工艺参数进行正交优化设计,并考察Eudragit L100用量、微球芯材比对微球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掩味效果进行考察... 目的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罗红霉素肠溶掩味微球,得到最佳掩味工艺。并对微球性质进行考察。方法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喷雾干燥工艺参数进行正交优化设计,并考察Eudragit L100用量、微球芯材比对微球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掩味效果进行考察。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45℃;进料速度10mL/min;喷雾压力0.3MPa;药物与Eudragit L100材料的质量比1:4;制得的微球外形良好,包封率可达96.38%;药物掩味效果良好;药物在人工肠液中缓慢释放,药物1h释放量不超过30%,24h不低于99%。结论所得制备工艺可行,实验条件制得的微球球形圆整,包封率较高,掩味效果良好,有很好的缓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罗红霉素 微球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氟苯尼考缓释微球制备工艺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卫瑞 王洪光 杜昌余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09-613,共5页
目的优化复凝聚法制备氟苯尼考缓释微球工艺。方法以复凝聚法制备微球,以粒径、包封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囊材(明胶、阿拉伯胶)浓度、成囊pH、搅拌速度撒三因素对制备微球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 目的优化复凝聚法制备氟苯尼考缓释微球工艺。方法以复凝聚法制备微球,以粒径、包封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囊材(明胶、阿拉伯胶)浓度、成囊pH、搅拌速度撒三因素对制备微球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条件,优化工艺后制得的微球在人工体液中进行体外释放。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囊材浓度2.2%、成囊pH3.9、搅拌速度450r/min;制得的微球圆整均一,粒径50μm左右,包封率51.80%,载药量可达14.29%;制得的微球在Hank's人工模拟体液中有良好的缓释特征。结论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球外形良好载药量较大,缓释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复凝聚 微球 氟苯尼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盐的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进涛 杨娇 玄光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35-38,共4页
制备了N,N-二羧甲基壳聚糖及其锌、银、铜盐,并考察了其抑菌作用。首先通过壳聚糖和单氯乙酸的取代反应制备了水溶性的高取代度的N,N-二羧甲基壳聚糖,然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电位滴定法测定其等电点和取代度,并制备了N,N-二羧甲基壳聚糖... 制备了N,N-二羧甲基壳聚糖及其锌、银、铜盐,并考察了其抑菌作用。首先通过壳聚糖和单氯乙酸的取代反应制备了水溶性的高取代度的N,N-二羧甲基壳聚糖,然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电位滴定法测定其等电点和取代度,并制备了N,N-二羧甲基壳聚糖的锌、银、铜盐。采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作用,并与化学抑菌剂苯甲酸钠进行了比较。N,N-二羧甲基壳聚糖的等电点和取代度分别为2.5和1.99,N,N-二羧甲基壳聚糖的锌、银、铜盐的水溶液具有和同浓度的苯甲酸钠相当的抑菌作用,表明N,N-二羧甲基壳聚糖的锌、银、铜盐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羧甲基壳聚糖及其盐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合成5,12-二氢-5,7,12,14-四氮杂并五苯 被引量:1
5
作者 玄光善 张庆珍 +1 位作者 姜皓然 刘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37-1340,共4页
以微波辐射辅助的方法合成5,12-二氢-5,7,12,14-四氮杂并五苯,实验证明微波辐射能促进2,3-二羟基吩嗪和邻苯二胺反应。经正交试验分析,确定微波辐射反应最佳条件如下:2,3-二羟基吩嗪和邻苯二胺摩尔比为1∶6;反应时间为150s;2,3-二羟基... 以微波辐射辅助的方法合成5,12-二氢-5,7,12,14-四氮杂并五苯,实验证明微波辐射能促进2,3-二羟基吩嗪和邻苯二胺反应。经正交试验分析,确定微波辐射反应最佳条件如下:2,3-二羟基吩嗪和邻苯二胺摩尔比为1∶6;反应时间为150s;2,3-二羟基吩嗪与乙酸量之比为1∶1(mol/mL)。经1H NMR、MS、熔点测定,确定目标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合成 5 12-二氢-5 7 12 14-四氮杂并五苯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B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分子识别性能研究
6
作者 玄光善 孙钦勇 郑晓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852-1855,共4页
以三苯甲烷类碱性染料罗丹明B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分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表面修饰分子印迹法,制备对罗丹明B具有特定亲和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红外光谱对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聚... 以三苯甲烷类碱性染料罗丹明B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分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表面修饰分子印迹法,制备对罗丹明B具有特定亲和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红外光谱对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聚合物的吸附动力学进行分析,采用平衡结合实验评价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表面修饰分子印迹法所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对罗丹明B表现出较好的特异吸附,对模板分子最大吸附量值为96μ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 分子印迹聚合物 表面修饰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样品中胆固醇的携带式测定仪的开发
7
作者 玄光善 林孝珍 +1 位作者 吴尚旭 崔义烈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色谱原理开发荧光芯片 ,并测定了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含量。分析系统由荧光色谱芯片和荧光阅读器组成 ,荧光色谱芯片包括塑料盒和纸条 ,显色剂 (AEC) ,胆固醇氧化酶 (CO) ,胆固醇酯酶 (CE) ,过氧化氢酶 (HRP)混合溶液喷在纸条上。在 1... 利用色谱原理开发荧光芯片 ,并测定了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含量。分析系统由荧光色谱芯片和荧光阅读器组成 ,荧光色谱芯片包括塑料盒和纸条 ,显色剂 (AEC) ,胆固醇氧化酶 (CO) ,胆固醇酯酶 (CE) ,过氧化氢酶 (HRP)混合溶液喷在纸条上。在 1~ 4mg/mL浓度范围内 ,胆固醇标准溶液和荧光强度的变化有线性关系 (r =0 .979) ,其回收率为 10 6 .5 %~ 94 %。该法测定的结果和Hitachi 74 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良好的相关性 (r=0 .895 )。本研究所开发的总胆固醇测定方法有操作简单 ,快速 (8min) ,取样量少 (5 μL)的特点 ,适合于携带式测定仪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荧光 携带式测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乳化交联法制备恩诺沙星壳聚糖微球 被引量:2
8
作者 于海峰 王洪光 +1 位作者 徐元厂 王璐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688-691,695,共5页
以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运用星点设计考察芯材比、油水相比、壳聚糖浓度对微球制备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油水相比为4.2∶1,壳聚... 以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运用星点设计考察芯材比、油水相比、壳聚糖浓度对微球制备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油水相比为4.2∶1,壳聚糖浓度为2%,交联时间为3.5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微球粒径均一,球形圆整,平均粒径为7.21μm,包封率为61.34%,载药量为70.12%。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2 h和24 h时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2%和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乳化交联法 壳聚糖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总三萜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戚月婷 玄光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4-926,932,共4页
用异丙醇提取桦褐孔菌中三萜类化合物,考察了物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桦褐孔菌中总三萜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物料比1∶10 g/m 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得率达1.42%。
关键词 桦褐孔菌 三萜 提取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B族维生素纳米水分散体中各维生素的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春憬 王洪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0-382,共3页
建立了RP-HPLC法测定B族维生素纳米水分散体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依利特C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A:含0.2%三乙胺的0.05 m L/L磷酸二氢钾(p H 6)-乙腈(99∶1),B:甲醇,检测波长269 nm,流速0.8 m L/min,梯度洗脱... 建立了RP-HPLC法测定B族维生素纳米水分散体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依利特C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A:含0.2%三乙胺的0.05 m L/L磷酸二氢钾(p H 6)-乙腈(99∶1),B:甲醇,检测波长269 nm,流速0.8 m L/min,梯度洗脱,柱温为室温。测得的各维生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 6~0.999 8,回收率为95.5%~102.8%,RSD为0.1%~0.7%。建立了一种灵敏、快速、准确的HPLC法测定各B族维生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维生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纳米水分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脲醛树脂微囊的处方工艺研究
11
作者 王璐 王洪光 +1 位作者 徐元厂 于海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54-757,774,共5页
目的确定制备脲醛树脂微囊的最佳处方和工艺,特别是包括抗微囊粘连效果最佳的抗黏剂和添加剂。方法采用原位聚合一步法制备微囊,考察系统稳定剂种类及用量、多种抗粘剂及添加剂对成囊过程及囊粒粒径的影响。结果以1.5%PVA作为系统稳定剂... 目的确定制备脲醛树脂微囊的最佳处方和工艺,特别是包括抗微囊粘连效果最佳的抗黏剂和添加剂。方法采用原位聚合一步法制备微囊,考察系统稳定剂种类及用量、多种抗粘剂及添加剂对成囊过程及囊粒粒径的影响。结果以1.5%PVA作为系统稳定剂,在p H值为3.5、搅拌速度为700r/min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囊粒径均匀、不粘连。反应结束后调节系统p H值为7,加入固化剂间苯二酚和增稠剂黄原胶,具有良好抗粘连效果。结论系统稳定剂的作用是使芯材形成稳定油滴,促使囊材包覆其表面上,最佳的系统稳定剂可降低囊材自身成核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原位聚合法 脲醛树脂 系统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表面苏丹红1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考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颜婷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75-1878,共4页
本文以硅胶为载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表面修饰分子,苏丹红1为模板分子,2-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备了硅胶表面修饰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红外光谱(FT-IR)验证了... 本文以硅胶为载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表面修饰分子,苏丹红1为模板分子,2-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备了硅胶表面修饰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红外光谱(FT-IR)验证了MIPs的成功制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MIPs的表面形貌,通过静态平衡吸附法考察了印迹材料的吸附动力学和饱和吸附量,并通过竞争性吸附对MIPs的吸附选择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1 分子印迹聚合物 表面修饰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效下水管道疏通剂的研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颜婷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89-392,共4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强碱、强氧化剂、闪熔速通因子和助热剂,制备了一种下水管道疏通剂。研究确定了影响其疏通效果的配方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较优配比。实验结果表明,当w(Ca(OH)2)=65%,w(Ca(Cl O)2)=21%,w(SDBS)=4%,n(Ca(OH)2)∶n(Al... 采用表面活性剂、强碱、强氧化剂、闪熔速通因子和助热剂,制备了一种下水管道疏通剂。研究确定了影响其疏通效果的配方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较优配比。实验结果表明,当w(Ca(OH)2)=65%,w(Ca(Cl O)2)=21%,w(SDBS)=4%,n(Ca(OH)2)∶n(Al)=1∶2,m(C6H11Na O7)∶m(Al)=1∶5时,制得的下水管道疏通剂疏通效果较佳,且其对大部分金属腐蚀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下水管道疏通剂 制备 正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去油率浸泡粉的研制
14
作者 陈颜婷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5-157,共3页
利用表面活性剂、无机助剂等原料,制备了一种洗涤用浸泡粉。选用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和烷基糖苷(APG)构成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研究确定了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范围,通过正交试验... 利用表面活性剂、无机助剂等原料,制备了一种洗涤用浸泡粉。选用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和烷基糖苷(APG)构成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研究确定了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范围,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较优复配表面活性剂配比。实验结果表明,按w(LAS)∶w(AES)∶w(DTAB)∶w(APG)=40∶20∶1∶15复配制得的浸泡粉,去油率达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复配 正交优化 去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