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瘠薄地研究的热点与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海燕 吴曼 +2 位作者 吴琪 杨丽玉 沈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22-132,共11页
【目的】统计分析国内干旱瘠薄地研究的热点,为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和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干旱瘠薄地的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1955—2023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国内干旱瘠薄地研究的论文数量、... 【目的】统计分析国内干旱瘠薄地研究的热点,为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和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干旱瘠薄地的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1955—2023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国内干旱瘠薄地研究的论文数量、出版刊物、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等进行统计,并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进行研究热点预测和分析。【结果】1955—2023年干旱瘠薄地论文数量整体呈波浪式上升,其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学术力量雄厚的省份,如北京、江苏、四川、河南和陕西等地,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发文量最多,达92篇,且相关论文主要发表在环境和农业类学术期刊。检索获得的2116篇论文和高水平822篇论文中发文量在4篇及以上的作者分别有34人和15人,共发表论文分别为226篇和95篇,分别占干旱瘠薄地相关论文总数的10.7%和11.6%,与普赖斯推论的指标(核心作者的论文数应占论文总数的50%)尚存在差距,没有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核心作者人数较少。高频关键词主要有干旱胁迫、土壤退化、抗旱性、小麦、花生和光合特性等,且不同阶段研究重点和热点不同。【结论】干旱瘠薄地不同时间段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不同。加强国内外干旱瘠薄地研究领域高水平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是提高科研成果产出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干旱瘠薄地作物对干旱胁迫生理及分子水平的响应机理,选育抗旱性强的作物品种,改良干旱瘠薄地的水肥供应,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已成为当前干旱瘠薄地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干旱瘠薄地 文献计量学 普赖斯定律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花生肥料施用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曼 沈浦 +3 位作者 孙学武 毛林 李新国 赵红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57-164,172,共9页
为客观分析国内外花生肥料施用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研究的重点与薄弱点,基于文献计量学及Cite Space V分析,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花生肥料施用的文献数量、出版刊物、研究内容及热点等做了深入分析。在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 为客观分析国内外花生肥料施用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研究的重点与薄弱点,基于文献计量学及Cite Space V分析,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花生肥料施用的文献数量、出版刊物、研究内容及热点等做了深入分析。在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花生肥料施用相关研究的文献最早发表于1945年,而在CNKI期刊数据库中国的研究文献发表始于1974年;1990至2020年,花生肥料施用研究论文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2005年之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印度、美国和中国是在该研究领域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最多的三个国家。国内发文机构集中在农业及学术力量雄厚的省份,如山东、河南、北京等,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学报》为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期刊。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国内外花生肥料施用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有花生、产量、有机肥、氮肥、农家肥等,近年的新兴热点有高油酸花生、有机水溶肥料、地下害虫、脂肪酸、根基等。加强国内外该领域高水平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是提高科研成果产出水平的有效途径。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科学降低肥料投入、减少施肥及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建立适宜的花生绿色高效施肥技术体系,是当前和今后花生肥料施用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肥料 文献计量 发文趋势 被引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磷利用效率及土壤盈余磷分布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特征
3
作者 孟翠萍 张佳蕾 +5 位作者 吴曼 杨丽玉 梁海燕 沈浦 张正 吴琪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3,共11页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提高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是促进作物生长和节约养分资源的关键。为探究不同耕作措施下花生磷吸收效率及土壤盈余磷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莱西望城、招远夏甸和招远齐山三个试验点开展免耕、浅耕、深耕和深松四种土壤...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提高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是促进作物生长和节约养分资源的关键。为探究不同耕作措施下花生磷吸收效率及土壤盈余磷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莱西望城、招远夏甸和招远齐山三个试验点开展免耕、浅耕、深耕和深松四种土壤耕作措施下花生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深耕和浅耕提高了花生产量、磷吸收和磷利用效率。相同磷肥用量下,随着单产每增加1 000 kg/hm^(2),磷吸收量、磷肥回收率、磷肥偏生产力、磷肥耕作效率分别提高4.30 kg/kg、0.09 kg/kg、20.40 kg/kg和0.20 kg/kg,花生产量的提高和磷的吸收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团聚体大小有效磷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组成有关,在大于2 000μm团聚体中有效磷含量随丛枝菌根真菌和腐生真菌的增加而增加,在53~250μm团聚体中细菌所占比例与团聚体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250~2 000μm团聚体中放线菌微生物种群占比与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上述研究表明,深耕和浅耕是改善花生田植株生长和磷吸收的较优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微生物种群 土壤团聚体 耕作措施 磷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