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材料的化学解聚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晓旭 刘福胜 宋修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6-181,共6页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降解材料,被用于工业、包装业及医药业等领域。随着PLA的广泛使用,其生产和消耗的数量急剧增加,最终导致废旧PLA的堆积日益严重。尽管PLA能在自然条件下降解,但降解周期过长,降解产物也无法直接进行...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降解材料,被用于工业、包装业及医药业等领域。随着PLA的广泛使用,其生产和消耗的数量急剧增加,最终导致废旧PLA的堆积日益严重。尽管PLA能在自然条件下降解,但降解周期过长,降解产物也无法直接进行循环再利用。通过化学回收法可将PLA材料进行解聚,生成相应的小分子产物,产物经分离、纯化后可重新作为生产PLA的单体或合成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乳酸(PLA)材料的化学降解回收产品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化学解聚方法,包括热裂解、水解、醇解、酶解及光解等,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最后,对PLA的化学降解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化学解聚 水解 醇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聚酰胺类材料的化学解聚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胡为阅 宋修艳 +1 位作者 卞兆荃 刘福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9-164,共6页
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有关废旧聚酰胺(PA)类材料化学解聚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化学解聚方法,包括热降解、水解、氨解、酶解及超(亚)临界解聚等方法,并对各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最后,对废PA在离子液体介质中的化学... 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有关废旧聚酰胺(PA)类材料化学解聚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化学解聚方法,包括热降解、水解、氨解、酶解及超(亚)临界解聚等方法,并对各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最后,对废PA在离子液体介质中的化学解聚行为进行了探讨,并指出离子液体环境下的化学解聚法有望成为处理废PA材料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酰胺 化学解聚 水解 超(亚)临界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度与丙烯腈含量对HNB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成龙 李再峰 +3 位作者 白延光 王宁 李岩峰 熊召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1,共4页
研究了氢化度和丙烯腈含量对氢化丁腈橡胶(HNBR)硫化特性、力学性能、热老化性能以及热性能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NMR)考察了不同型号HNBR橡胶的交联性能;并采用凝胶色谱法(GPC)对生胶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进行了测定,给出了橡胶门尼黏... 研究了氢化度和丙烯腈含量对氢化丁腈橡胶(HNBR)硫化特性、力学性能、热老化性能以及热性能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NMR)考察了不同型号HNBR橡胶的交联性能;并采用凝胶色谱法(GPC)对生胶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进行了测定,给出了橡胶门尼黏度与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氢化度与丙烯腈含量的增加,Tg升高;硫化胶的交联密度随着不饱和度和丙烯腈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氢化度升高,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变化不大,扯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降低,100%定伸增加;丙烯腈含量升高,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100%定伸提高,扯断伸长率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丁腈橡胶 氢化度 丙烯腈含量 性能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段微区结构与聚氨酯脲弹性体力学性能及耐热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洪祥 蒋玉湘 +3 位作者 赵天宝 罗明艳 周京福 李再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04,112,共6页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软段,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混合异氰酸酯(n(TDI)∶n(MDI)=1∶1)分别为硬段,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硬段微区结构的聚氨酯脲弹性体,并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软段,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混合异氰酸酯(n(TDI)∶n(MDI)=1∶1)分别为硬段,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硬段微区结构的聚氨酯脲弹性体,并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以及力学表征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硬段微区结构与聚氨酯脲(PUU)体系内部微相分离、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DI型聚氨酯脲的NH官能团伸缩振动谱带出现在较低位置(3270cm^(-1)),MDI型NH官能团伸缩振动谱带出现在相对较高的位置(3285cm^(-1)),前者的T_g(-57.6℃)低于后者T_g(-49.5℃),而初始降解温度前者(294℃)高于后者(268℃),混合型的均位于两者之间。因此,TDI型PUU表现出较高的微相分离程度和硬段微区有序度,而MDI型微相混合程度较高、且微相混合程度有助于力学性能的改善。随着温度的升高,PUU内部氢键化NH官能团伸缩振动吸收强度逐渐减弱,谱带吸收位置由低波数向高波数移动,力学性能逐渐下降,当温度处于70℃左右时,其波数出现轻微的突越,力学性能也表现出较快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脲 氢键 微相分离 耐热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制备烷基化汽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桂晓 于凤丽 +2 位作者 刘仕伟 解从霞 于世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3-1299,共7页
在酸催化下将异丁烷和丁烯进行烷基化反应是制备高辛烷值烷基化汽油的重要途径。介绍了传统无机酸催化烷基化工艺;综述了近年来催化制备高辛烷值烷基化汽油的研究进展,包括离子液体和固体酸催化剂,重点分析了酸性离子液体在催化制备高... 在酸催化下将异丁烷和丁烯进行烷基化反应是制备高辛烷值烷基化汽油的重要途径。介绍了传统无机酸催化烷基化工艺;综述了近年来催化制备高辛烷值烷基化汽油的研究进展,包括离子液体和固体酸催化剂,重点分析了酸性离子液体在催化制备高辛烷值烷基化汽油中的应用,评价了不同催化剂的优缺点;对未来用于制备高辛烷值烷基化汽油的催化剂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辛烷值 异丁烷 烷基化汽油 离子液体催化剂 固体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IPAAm/CMC半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跃芹 李延顺 +1 位作者 祝纯静 刘玲秀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5,共3页
以N-马来酰化壳聚糖为交联剂,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为单体,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半互穿材料,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PNIPAAm/CMC半互穿网络水凝胶。所合成的水凝胶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在33℃左右,CMC的加入对水凝胶的L... 以N-马来酰化壳聚糖为交联剂,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为单体,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半互穿材料,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PNIPAAm/CMC半互穿网络水凝胶。所合成的水凝胶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在33℃左右,CMC的加入对水凝胶的LCST无显著影响,但随着CMC用量的增加,水凝胶的温度敏感性会逐渐减弱。25℃时水凝胶的溶胀速率和饱和溶胀度均随CMC用量增大而增大。溶胀介质的离子强度对水凝胶的溶胀性能有显著影响,在浓度高于0.05 g/mL(离子强度0.854 mol/L)的NaCl溶液中水凝胶的饱和溶胀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IPAAm/CMC水凝胶 半互穿网络 温敏性 溶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以合成高剥离型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有机蒙脱土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再峰 罗明艳 +2 位作者 蒋玉湘 张浩洋 周京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合成出一种端羟基阳离子水性聚氨酯树脂,采用超声波助混技术将其插层到蒙脱土中,通过阳离子交换制备出含有端羟基高剥离度的有机蒙脱土(HOMMT),并将HOMMT应用到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中,研究其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傅... 合成出一种端羟基阳离子水性聚氨酯树脂,采用超声波助混技术将其插层到蒙脱土中,通过阳离子交换制备出含有端羟基高剥离度的有机蒙脱土(HOMMT),并将HOMMT应用到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中,研究其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广角X射线衍射(XRD)、热失重分析(TGA)、透射电镜等检测手段分别对HOMMT结构性能进行分析表征,并用材料拉伸机、阿克隆磨耗机测试HOMMT/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XRD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蒙脱土层间距由原来的1.21 nm增加到6.29 nm。FT-IR和TGA表明端羟基阳离子水性聚氨酯树脂大分子链插层于蒙脱土层间。加入剥离型有机蒙脱土后,由于层状硅酸盐纳米粒子的存在,N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耐磨性提高约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阳离子水性聚氨酯 剥离 有机蒙脱土 天然橡胶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四丁酯催化制备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 被引量:10
8
作者 郝俊松 杜娟 +2 位作者 左琳 刘少勇 李再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15,共4页
以碳酸二乙酯(DEC)和1,6-己二醇(HDO)为原料,钛酸四丁酯(Ti(OBu)4)为催化剂,经常压蒸馏和减压缩聚两阶段,酯交换反应制备了分子量2000g/mol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PCDL)。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减压反应温度、减压时间对聚合过程的影... 以碳酸二乙酯(DEC)和1,6-己二醇(HDO)为原料,钛酸四丁酯(Ti(OBu)4)为催化剂,经常压蒸馏和减压缩聚两阶段,酯交换反应制备了分子量2000g/mol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PCDL)。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减压反应温度、减压时间对聚合过程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合成工艺。实验结果表明,Ti(OBu)4用量为0.05%(占碳酸二乙酯(DEC)的质量分数)时,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效果;升高减压温度能够有效提高反应速度;调整减压反应时间长短可有效控制PCDL的分子量及分布系数。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表征了合成产物,并提出了Ti(OBu)4的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1 6-己二醇)酯二醇 钛酸四丁酯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甲基丙烯酸锌/炭黑协同增强氢化丁腈橡胶硫化过程中的形态演变及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武守鹏 纪彦玲 +3 位作者 徐文龙 王婷 李再峰 王增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4-57,共4页
以氢氧化甲基丙烯酸锌(HZMMA)和炭黑N774为混合补强剂,制备出HZMMA/N774增强的氢化丁腈橡胶(HNBR)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复合材料硫化过程中的形态结构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变... 以氢氧化甲基丙烯酸锌(HZMMA)和炭黑N774为混合补强剂,制备出HZMMA/N774增强的氢化丁腈橡胶(HNBR)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复合材料硫化过程中的形态结构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硫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用下,HZMMA的不饱和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和晶体的特征衍射峰迅速消失。随着硫化时间的延长,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100%定伸强度小幅增大,撕裂强度和扯断伸长率逐渐减小。经过二段硫化,其100%定伸强度戏剧性增加,拉伸强度和硬度进一步增加,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丁腈橡胶 氢氧化甲基丙烯酸锌 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胺催化制备聚碳酸酯二元醇 被引量:9
10
作者 郝俊松 杜娟 +2 位作者 刘少勇 訾少宝 李再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2,共4页
以碳酸二甲酯(DMC)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在三乙胺等有机胺类催化剂催化下,酯交换制备出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采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鉴定产物的结构;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减压时间对PCDL分子量分布的影响。详细研究了原料... 以碳酸二甲酯(DMC)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在三乙胺等有机胺类催化剂催化下,酯交换制备出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采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鉴定产物的结构;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减压时间对PCDL分子量分布的影响。详细研究了原料摩尔比(DMC/BDO)、催化剂用量、减压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优化了PCDL的合成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DMC/BDO的摩尔比为1.2~1.25,催化剂用量占BDO的质量分数为0.5%,采用阶段控温方式制备出数均分子量在1600g/mol左右的PC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有机胺 酯交换反应 绿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渗透—纳滤耦合处理苦咸水脱盐工艺 被引量:6
11
作者 时强 张乾 +1 位作者 阮国岭 初喜章 《净水技术》 CAS 2012年第5期25-28,58,共5页
以2 000 mg/L氯化钠模拟苦咸水,采用二价无机盐作为汲取液,研究了正渗透淡化苦咸水时的水通量;通过软件计算和试验研究了不同组成汲取液的纳滤性能,并且设计了二级纳滤系统用于汲取液的回收。结果表明:相同浓度时硫酸镁汲取液正渗透水... 以2 000 mg/L氯化钠模拟苦咸水,采用二价无机盐作为汲取液,研究了正渗透淡化苦咸水时的水通量;通过软件计算和试验研究了不同组成汲取液的纳滤性能,并且设计了二级纳滤系统用于汲取液的回收。结果表明:相同浓度时硫酸镁汲取液正渗透水通量最低,而氯化镁汲取液水通量最高;相反在纳滤过程中,硫酸镁汲取液性能最佳,氯化镁最差;稀释硫酸钠汲取液浓度为30 g/L时,二级纳滤过程可以将汲取液浓缩至初始浓度(60 g/L),并制得浓度低于500 mg/L的产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苦咸水淡化 纳滤 汲取液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接交联型聚氨酯脲弹性体的制备与耐温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再峰 孙健 +2 位作者 王胜军 杜娟 王增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0-142,146,共4页
以丁腈羟和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扩链剂为原料,加入化学交联剂双二五(B25)和助交联剂N,N-马来酰亚胺间苯撑(HAV-2)制备出邻接交联型聚氨酯脲弹性体(PUU)。软化点测试说明经过B25和HAV-2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PUU不再有软化点出现... 以丁腈羟和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扩链剂为原料,加入化学交联剂双二五(B25)和助交联剂N,N-马来酰亚胺间苯撑(HAV-2)制备出邻接交联型聚氨酯脲弹性体(PUU)。软化点测试说明经过B25和HAV-2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PUU不再有软化点出现,由热塑性转变为热固性。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经过B25和HAV-2的化学交联,PU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降低,热稳定性能明显提高。高温力学性能测试表明,交联PUU的力学性能和断裂伸长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高温力学性能保留率随B25的增加而升高。高温回弹测试表明交联PUU的硬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而回弹性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羟 聚氨酯 邻接交联 耐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遇水膨胀丁腈橡胶力学性能与膨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晓丹 李敏婷 +3 位作者 董慧民 李再峰 张全胜 郝金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4-116,共3页
以丁腈橡胶为基体,白炭黑为增强材料,混入高吸水树脂和其他橡胶助剂制备出树脂型丁腈基遇水膨胀橡胶。研究了吸水树脂用量、白炭黑用量对吸水膨胀橡胶的力学性能和吸水膨胀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硫化时间、介质温度对吸水膨胀行为的影响... 以丁腈橡胶为基体,白炭黑为增强材料,混入高吸水树脂和其他橡胶助剂制备出树脂型丁腈基遇水膨胀橡胶。研究了吸水树脂用量、白炭黑用量对吸水膨胀橡胶的力学性能和吸水膨胀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硫化时间、介质温度对吸水膨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水树脂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橡胶膨胀性能,但力学性能降低;白炭黑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力学性能和膨胀性能;硫化时间短吸水速度快,最大吸水膨胀倍率高;浸泡介质温度升高,在淡水及矿化度水中的最大吸水膨胀倍率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吸水膨胀橡胶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纳米粒子-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对多巴胺的测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卫娟 罗世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87-1290,共4页
制备了镍纳米粒子-离子液体修饰电极,在0.1moL/L磷酸缓冲溶液(pH6.0)中研究了多巴胺(D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裸电极相比,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还原电位明显降低,氧化还原反应的峰电流明显增大,DA的峰电流与其浓度... 制备了镍纳米粒子-离子液体修饰电极,在0.1moL/L磷酸缓冲溶液(pH6.0)中研究了多巴胺(D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裸电极相比,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还原电位明显降低,氧化还原反应的峰电流明显增大,DA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8-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5×10^-9mol/L。该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具有明显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糊电极 镍纳米粒子 离子液体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法制浆黑液与煤混燃脱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夫山 张俊宏 宋晓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65,共4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碱法制浆黑液与燃煤制成黑液水煤浆的研究进展。黑液水煤浆在高温燃烧时,碱法制浆黑液中的碱性物质(如Na OH、Na2CO3等)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硫酸盐并将其固定在炉渣中;黑液中的木素和半纤维素一方面能在燃烧过程中贡献... 本文介绍了利用碱法制浆黑液与燃煤制成黑液水煤浆的研究进展。黑液水煤浆在高温燃烧时,碱法制浆黑液中的碱性物质(如Na OH、Na2CO3等)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硫酸盐并将其固定在炉渣中;黑液中的木素和半纤维素一方面能在燃烧过程中贡献一定热值,另一方面在碱性条件下使木素降解为邻苯二酚进而被氧化为邻醌结构,这些结构对硫的吸收和脱除起到关键作用,可有效解决燃煤燃烧带来的雾霾问题,同时也为碱法草浆黑液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法制浆黑液 水煤浆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配位聚合物2-巯基-5-甲基-1,3,4-噻重氮锌钴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磊 孙金绪 +2 位作者 董文钧 施展 冯守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于中温混合溶剂热体系中合成出2种同构的一维配位聚合物[Zn(MMTT)2]n和[Co(MMTT)2]n(MMTT=2-巯基-5-甲基-1,3,4-噻重氮),并进行了单晶结构解析、红外、热重、荧光及磁性等表征.晶体同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Zn(MMTT)2]n的晶胞参数:a=1.... 于中温混合溶剂热体系中合成出2种同构的一维配位聚合物[Zn(MMTT)2]n和[Co(MMTT)2]n(MMTT=2-巯基-5-甲基-1,3,4-噻重氮),并进行了单晶结构解析、红外、热重、荧光及磁性等表征.晶体同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Zn(MMTT)2]n的晶胞参数:a=1.40432(8)nm,b=1.13824(5)nm,c=0.72378(4)nm,β=101.425(3)°,V=1.13400(10)nm3;[Co(MMTT)2]n的晶胞参数:a=1.4001(9)nm,b=1.1142(9)nm,c=0.7403(3)nm,β=107.84(6)°,V=1.0994(12)nm3.化合物中金属原子采取四面体构型,与MMTT配体分子相互连接形成无限一维链;链与链之间通过配体间弱的C—H…S氢键连接而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2-巯基-5-甲基-1 3 4-噻重氮锌/钴 晶体结构 磁性 巯基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性嵌段共聚物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法合成及胶束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素华 冷彩凤 +3 位作者 熊太仔 闫绍鹏 袁坤山 于跃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92,97,共4页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丙烯酸丁酯(BA)为聚合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三硫代酯(TTC)为链转移试剂制成一系列的温敏性PBA-b-PNIPAM-b-PBA三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表征了共聚物的...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丙烯酸丁酯(BA)为聚合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三硫代酯(TTC)为链转移试剂制成一系列的温敏性PBA-b-PNIPAM-b-PBA三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并采用表面张力仪、分光光度计和动态光散射方法研究了自组装所得胶束的形态和温敏特性,其中所有嵌段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均小于1.6×10-3mg/mL,嵌段共聚物具有表面活性;嵌段共聚物具有显著的温敏性,随BA/NIPAM质量比增加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越低;升高温度胶束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在LCST时有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胶束性能 温敏性 N-异丙基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和Zn共掺杂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洪涛 刘园园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551-554,558,共5页
采用沉淀法-水热法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制备未掺杂、La3+与Zn2+单掺杂及共掺杂的Ti O2光催化剂。通过SEM、XRD和UV-vis DRS等对样品形貌、结构和光吸收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掺杂纳米Ti O2粉体的光吸收和光催化性能... 采用沉淀法-水热法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制备未掺杂、La3+与Zn2+单掺杂及共掺杂的Ti O2光催化剂。通过SEM、XRD和UV-vis DRS等对样品形貌、结构和光吸收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掺杂纳米Ti O2粉体的光吸收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La3+与Zn2+共掺杂后样品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吸收能力显著提高,光吸收发生明显红移,吸收边波长为446 nm;La3+、Zn2+掺杂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光照20 min后,La/Zn/Ti O2对甲基橙的降解率高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锌共掺杂 改性 二氧化钛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包覆型纳米片层粒子对氢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明艳 陈建斌 +4 位作者 辛晨 赵洪祥 周京福 赵天宝 李再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28,共6页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量的剥离型有机蒙脱土(OMMT)与氢化丁腈橡胶(HNBR)复合的纳米材料,探究了OMMT的含量对HNBR复合材料力学、热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量的剥离型有机蒙脱土(OMMT)与氢化丁腈橡胶(HNBR)复合的纳米材料,探究了OMMT的含量对HNBR复合材料力学、热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对OMMT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HNBR/OMMT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XRD结果表明OMMT是完全剥离且由聚氨酯大分子链包覆的纳米片层粒子;DSC结果证明OMMT中的活性双键能发生反应。加入单片层OMMT后,HNBR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以及动态性能都有所提高。且3phr的OMMT能使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提高了24.7%,硬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层有机蒙脱土 氢化丁腈橡胶 复合材料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吸水膨胀微球的可控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雁 纪彦玲 +3 位作者 王涛 靳彦欣 汪庐山 李再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9-172,176,共5页
以反相悬浮聚合法可控制备了大粒径膨胀微球。研究了搅拌速度、分散剂用量、交联剂含量、偶氮二异丁腈(AIBN)协同引发剂对粒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恒定,分散剂用量越高,微球的粒径越小;分散剂浓度恒定,转速提高有利于微球的粒... 以反相悬浮聚合法可控制备了大粒径膨胀微球。研究了搅拌速度、分散剂用量、交联剂含量、偶氮二异丁腈(AIBN)协同引发剂对粒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恒定,分散剂用量越高,微球的粒径越小;分散剂浓度恒定,转速提高有利于微球的粒径大幅度减小;交联剂的用量对微球的尺寸影响不大。在矿化水中,微球的吸水率迅速下降,离子强度越大,下降幅度越大;随着微球的粒径变小,吸水率变大,当粒径在55μm左右时,最大吸水率达到极值;助引发剂AIBN的存在,能够显著降低粒径的大小。采用平均粒径为5μm的微球进行封堵试验,封堵率可达8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悬浮 大尺度 微球 可控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