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黏性土中开口与闭口模型管桩受力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明义
孙绍霞
+3 位作者
王永洪
桑松魁
苗德滋
杨炳康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58,共10页
为研究开口和闭口试桩在黏性土体静力沉桩过程中荷载传递规律及承载性能的差异性,采用桩身开槽预埋增敏微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方法,针对黏性地基土,开展两组不同桩端形式模型试桩承载性能对比试验,测得沉桩过程中压桩力、桩端阻力、桩侧...
为研究开口和闭口试桩在黏性土体静力沉桩过程中荷载传递规律及承载性能的差异性,采用桩身开槽预埋增敏微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方法,针对黏性地基土,开展两组不同桩端形式模型试桩承载性能对比试验,测得沉桩过程中压桩力、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及桩身轴力发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沉桩过程中桩身受力状态;开口和闭口模型管桩的压桩力、桩端阻力等荷载均随着沉桩深度的增加呈增长趋势,而不同贯入深度下的桩身轴力却逐渐递减;黏性土中的静力压桩、开口管桩和闭口管桩的桩端阻力占比均超过50%;在桩侧摩阻力发挥上,双壁开口模型管桩外管是内管的3倍。当开口管桩贯入深度达到最大值90cm时,土塞高度稳定在33cm,此时,桩侧单位侧摩阻力的分布呈下大上小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静力沉桩
模型管桩
受力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黏性土中开口与闭口模型管桩受力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明义
孙绍霞
王永洪
桑松魁
苗德滋
杨炳康
机构
青岛
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青岛
理工大学山东省高等学校蓝色经济区工程建设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青岛科尼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出处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5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231、51778312、51809146)
青岛市博士后应用研究(2018101)
+1 种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GSF16107、2018GSF117010、2018GSF117008、2018GSF12200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7PD011)~~
文摘
为研究开口和闭口试桩在黏性土体静力沉桩过程中荷载传递规律及承载性能的差异性,采用桩身开槽预埋增敏微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方法,针对黏性地基土,开展两组不同桩端形式模型试桩承载性能对比试验,测得沉桩过程中压桩力、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及桩身轴力发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沉桩过程中桩身受力状态;开口和闭口模型管桩的压桩力、桩端阻力等荷载均随着沉桩深度的增加呈增长趋势,而不同贯入深度下的桩身轴力却逐渐递减;黏性土中的静力压桩、开口管桩和闭口管桩的桩端阻力占比均超过50%;在桩侧摩阻力发挥上,双壁开口模型管桩外管是内管的3倍。当开口管桩贯入深度达到最大值90cm时,土塞高度稳定在33cm,此时,桩侧单位侧摩阻力的分布呈下大上小的形式。
关键词
黏性土
静力沉桩
模型管桩
受力性状
Keywords
cohesive soil
static pile sinking
model pipe pile
stress trait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黏性土中开口与闭口模型管桩受力性状试验研究
张明义
孙绍霞
王永洪
桑松魁
苗德滋
杨炳康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